一种数字印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92120发布日期:2022-05-30 22:36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字印刷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印刷设备。


背景技术:

2.数字印刷是利用印前系统将图文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传输到数字印刷机上印刷一种新型印刷技术;数字印刷系统主要是由印前系统和数字印刷机组成;有些系统还配上装订和裁切设备;工作原理:操作者将原稿(图文数字信息)或数字媒体的数字信息或从网络系统上接收的网络数字文件输出到计算机,在计算机上进行创意,修改、编排成为客户满意的数字化信息,经rip处理,成为相应的单色像素数字信号传至激光控制器,发射出相应的激光束,对印刷滚筒进行扫描;由感光材料制成的印刷滚筒(无印版)经感光后形成可以吸附油墨或墨粉的图文然后转印到板材等承印物上。但是现有的数字印刷设备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1、现有的数字印刷设备在使用时,其内部设置了压辊对板材进行限定,但是实际印刷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板材偏移导致印刷失败的问题;
5.2、现有的数字印刷设备在使用时,同一种装置在针对不同厚度规格的板材印刷时,不便于调节印刷机构与板材之间的距离,导致印刷效果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字印刷设备,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压平辊、传送带和微型吸盘,解决现有的数字印刷设备在使用时,其内部设置了压辊对板材进行限定,但是实际印刷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板材偏移导致印刷失败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数字印刷设备在使用时,同一种装置在针对不同厚度规格的板材印刷时,不便于调节印刷机构与板材之间的距离,导致印刷效果受到影响的问题,从而设置了输送转轴、升降液压杆和外置连接杆。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数字印刷设备,包括主体装置、传送组件和印刷室,所述主体装置的内部设置有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的内壁设置有印刷室。
9.所述传送组件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外壁开设有外环槽,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压平辊,所述传送组件的左侧上表面设置有干燥风机,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微型吸盘。
10.所述印刷室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辅助辊轴,所述辅助辊轴的内壁与所述压平辊的两端外壁活动连接。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传送带的两端活动连接有输送转轴,所述外环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外环圈,所述外环圈的内壁与所述压平辊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输送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外置连接杆,所述外置连接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升降
液压杆,所述升降液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侧与所述印刷室的内壁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印刷室的右侧开设有观察槽,所述观察槽的内壁设置有板材输送盒,所述传送组件的上方设置有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的上表面与所述印刷室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传送组件的左侧设置有成品输送斗,所述成品输送斗的一侧与印刷室的内壁固定连接。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成品输送斗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箱。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印刷室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7.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字印刷设备,将板材放置在板材输送盒内,输送到传送带上时,压平辊与传送带进行配合使用,先将板材进行压平处理,然后外环圈在两侧起到限位作用,然后传送带上安装的微型吸盘启动,将板材吸附到传送带的表面进行传输过程中的限定,解决现有的数字印刷设备在使用时,其内部设置了压辊对板材进行限定,但是实际印刷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板材偏移导致印刷失败的问题。
18.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字印刷设备,对于不同厚度规格的板材,通过启动升降液压杆调节传送组件与打印装置之间的距离,满足板材对于印刷所需的要求,解决现有的数字印刷设备在使用时,同一种装置在针对不同厚度规格的板材印刷时,不便于调节印刷机构与板材之间的距离,导致印刷效果受到影响的问题,而且印刷完成之后,干燥风机启动,吹动成品上空空气,可以加快油墨的干燥。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装置结构细节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印刷室右视结构细节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3.图中:1、主体装置;2、传送组件;3、压平辊;4、干燥风机;5、印刷室;6、成品输送斗;7、收集箱;8、输送转轴;9、升降液压杆;10、外置连接杆;11、安装板;12、板材输送盒;13、观察槽;14、打印装置;15、传送带;16、万向轮;17、支撑腿;18、辅助辊轴;19、微型吸盘;20、外环槽;21、外环圈。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5.实施例1
26.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字印刷设备,包括主体装置1、传送组件2和印刷室5,主体装置1的内部设置有传送组件2,传送组件2的内壁设置有印刷室5,传送组件2的内部设置有传送带15,传送带15的外壁开设有外环槽20,传送带15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压平辊3,压平辊3与传送带15进行配合使用,先将板材进行压平处理,然后外环圈21在两
侧起到限位作用,然后传送带15上安装的微型吸盘19启动,将板材吸附到传送带15的表面进行传输过程中的限定,传送组件2的左侧上表面设置有干燥风机4,印刷完成之后,干燥风机4启动,吹动成品上空空气,加快油墨的干燥,传送带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微型吸盘19,印刷室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辅助辊轴18,辅助辊轴18的内壁与压平辊3的两端外壁活动连接,传送带15的两端活动连接有输送转轴8,外环槽20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外环圈21,外环圈21的内壁与压平辊3的外壁固定连接,输送转轴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外置连接杆10,外置连接杆1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液压杆9,升降液压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通过启动升降液压杆9调节传送组件2与打印装置14之间的距离,满足板材对于印刷所需的要求,安装板11的两侧与印刷室5的内壁固定连接。
27.实施例2
28.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印刷室5的右侧开设有观察槽13,观察槽13的内壁设置有板材输送盒12,传送组件2的上方设置有打印装置14,打印装置14的上表面与印刷室5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传送组件2的左侧设置有成品输送斗6,成品输送斗6的一侧与印刷室5的内壁固定连接,成品输送斗6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箱7,印刷室5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7,支撑腿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6。
29.下面具体说一下该数字印刷设备的工作原理。
30.如图1-4所示,使用时,将板材放置在板材输送盒12内,输送到传送带15上时,压平辊3与传送带15进行配合使用,先将板材进行压平处理,然后外环圈21在两侧起到限位作用,然后传送带15上安装的微型吸盘19启动,将板材吸附到传送带15的表面进行传输过程中的限定,印刷完成之后,干燥风机4启动,吹动成品上空空气,加快油墨的干燥,之后,在成品输送斗6的作用传输下投放在收集箱7的内部进行存放,对于不同厚度规格的板材,通过启动升降液压杆9调节传送组件2与打印装置14之间的距离,满足板材对于印刷所需的要求。
31.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