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版辊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4211发布日期:2022-08-12 19:55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机版辊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印刷机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机版辊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2.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印刷机的主要结构一般包括装版、涂墨、压印、输纸等机构。
3.目前,印刷机通常包括机架、版辊和油墨辊,版辊和油墨辊均转动安装于机架上,承印物从版辊与油墨辊之间的间隙中通过,油墨转印于承印物上,形成与版辊表面的图案相同的印刷品。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版辊与油墨辊之间的间距决定了承印物上图案的清晰程度。当需要调整版辊与油墨辊之间的间距时,通常需要将版辊拆下进行调整,其操作步骤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调节版辊与油墨辊之间的间距,本技术提供一种印刷机版辊调节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印刷机版辊调节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印刷机版辊调节结构,应用于版辊上,版辊转动安装于机架上,机架上开设有安装槽,包括设置于安装槽内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沿安装槽的高度方向设置的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升降块,版辊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块上,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驱动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升降块在丝杆上滑动,升降块带动版辊升降,从而能够提高调节版辊与油墨辊之间的间距。
9.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件,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安装槽内,所述驱动电机与传动件相连,所述传动件与丝杆相连。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丝杆转动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传动件带动两根丝杆同时转动。传动件的设置,使得只需设置一个驱动电机即可驱动两根丝杆同时转动,节约了成本。
11.可选的,所述传动件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传动杆、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设置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与其中一根丝杆固定相连,所述第三锥齿轮与另一根丝杆固定相连;所述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第四锥齿轮固定相连,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锥齿轮固定相连。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丝杆转动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第一锥齿轮和传动杆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其中一根丝杆转动。随着传动杆的转动,传动杆带动第四锥齿轮转动,第四锥齿轮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带动另一根丝杆转动。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传动杆、第三锥齿轮和第四锥
齿轮的设置,安装简单,成本低廉。
13.可选的,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沿滑动块的高度方向开设有升降槽,所述丝杆转动设置于升降槽内,所述升降块与升降槽滑动相连;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动块相连,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与安装槽的长度方向一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驱动气缸,第一驱动气缸驱动滑动块在安装槽内沿安装槽的长度方向滑动,使得版辊可沿安装槽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驱动气缸的设置,使得版辊能够沿着安装槽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使得版辊能够适用于各种工作需要,提高了调节结构的适用性。
15.可选的,其中一个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位于该安装槽内的滑动块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与安装槽的宽度方向一致;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设置于第一滑动板上,所述第二驱动气缸设置于第二滑动板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二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驱动滑动块在安装槽内沿安装槽的宽度方向滑动,使得版辊可沿安装槽的宽度方向移动。第二驱动气缸的设置,使得版辊能够沿着安装槽的宽度方向进行移动,使得版辊能够进一步满足于各种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了调节结构的适用性。
17.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均位于滑动块高度的1/2处。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启动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时,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对滑动块施加的力更加平均,降低了滑动块在安装槽内因受力不均匀造成滑动块卡住的可能性。
19.可选的,安装槽内沿安装槽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滑动板与第一限位槽滑动配合;安装槽内沿安装槽的宽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滑动板与第二限位槽滑动配合。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设置,使得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在滑动的过程中被限位,提高了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在滑动的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第一驱动气缸和第二驱动气缸移动时的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第一滑动板上设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自第一滑动板的顶壁朝向第一滑动板靠近安装槽槽底一侧的侧壁倾斜向下设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安装第一滑动板时,通过导向面与第一限位槽的摩擦即可将第一滑动板滑入第一限位槽内,提高了安装第一滑动板的便利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在本技术中,通过升降装置的设置,启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升降块滑动,升降块带动版辊升降,从而能够调节版辊与油墨辊之间的间距;
25.2.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中,通过第一驱动气缸的设置,使得版辊能够沿着安装槽的长度方向进行调节,提高了调节结构的适用性;
26.3.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中,通过第二驱动气缸的设置,使得版辊能够沿着安装槽的宽度方向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了调节结构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调节结构应用于版辊上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其中一个滑动块的剖视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个滑动块的剖视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机架的剖视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升降装置;11、丝杆;12、升降块;13、驱动组件;131、驱动电机;132、传动件;1321、第一锥齿轮;1322、第二锥齿轮;1323、传动杆;1324、第三锥齿轮;1325、第四锥齿轮;2、滑动块;3、第一驱动气缸;4、第二驱动气缸;5、第一滑动板;6、第二滑动板;71、机架;72、版辊;73、油墨辊;81、安装槽;82、升降槽;83、第一限位槽;84、第二限位槽;85、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印刷机版辊调节结构,应用于版辊72上,版辊72转动安装于机架71上,机架71上开设有安装槽81。调节结构包括滑动连接于安装槽81内的滑动块2,滑动块2沿安装槽81的高度方向设置。
34.参照图2,滑动块2上沿滑动块2的高度方向开设有升降槽82,升降槽82内设置有升降装置1。升降装置1包括丝杆11,丝杆11沿升降槽82的高度方向转动设置于升降槽82内。丝杆11上螺纹连接有升降块12,升降块12与升降槽82滑动相连,版辊72转动连接于两块升降块12之间。升降槽82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丝杆11转动的驱动组件13。
35.参照图2和图3,驱动组件13包括驱动电机131和传动件132,驱动电机131固定安装于升降槽82的槽壁上。传动件132包括键连接于驱动电机131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锥齿轮1321,第一锥齿轮1321上垂直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322,第二锥齿轮1322与其中一根丝杆11键连接。第三锥齿轮1324与另一根丝杆11键连接,第三锥齿轮1324上垂直啮合有第四锥齿轮1325。第一锥齿轮1321与第四锥齿轮1325之间设置有传动杆1323,传动杆1323的一端与第一锥齿轮1321键连接,传动杆1323的另一端与第二锥齿轮1322键连接。
36.参照图2和图3,当需要驱动丝杆11转动时,驱动驱动电机131,驱动电机131带动第一锥齿轮1321和传动杆1323转动,第一锥齿轮1321带动第二锥齿轮1322转动,第二锥齿轮1322带动其中一根丝杆11转动。传动杆1323带动第三锥齿轮1324转动,第三锥齿轮1324带动第四锥齿轮1325转动,第四锥齿轮1325带动另一根丝杆11转动。
37.参照图4,其中一个安装槽8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板5,两个安装槽81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板6,第一滑动板5和第二滑动板6均沿安装槽81的高度方向设置。安装槽81内沿安装槽8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限位槽83,安装槽81内沿安装槽81的宽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限位槽84。第一滑动板5与第一限位槽83滑动配合,第二滑动板6与第二限位槽84滑动配合。
38.参照图4,第一滑动板5上通过螺栓垂直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气缸3,第二滑动板6上通过螺栓垂直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气缸4,第一驱动气缸3和第二驱动气缸4均位于滑动块2高度的1/2处。第一驱动气缸3和第二驱动气缸4的活塞杆均与滑动块2固定相连,其中第一驱动气缸3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与安装槽81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驱动气缸4的活塞杆的
运动方向与安装槽81的宽度方向一致。
39.参照图4,当启动第一驱动气缸3时,第一驱动气缸3驱动滑动块2在安装槽81的长度方向移动;当启动第二驱动气缸4时,第二驱动气缸4驱动滑动块2在安装槽81的宽度方向移动。第一驱动气缸3和第二驱动气缸4的设置,使得版辊72能够沿着安装槽81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进行调整,提高了调节结构的适用性。
40.参照图4,第一滑动板5上设有导向面85,导向面85自第一滑动板5的顶壁朝向第一滑动板5靠近安装槽81槽底一侧的侧壁倾斜向下设置。当需要安装第一滑动板5时,通过导向面85与机架71之间的摩擦即可将第一滑动板5安装于第一限位槽83内,提高了安装第一滑动板5的便利性。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印刷机版辊72调节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调节版辊72与油墨辊73之间的间距时,启动驱动组件13,驱动组件13驱动两根丝杆11同步转动;丝杆11带动升降块12在升降槽82内上下滑动,升降块12带动版辊72升降,从而达到调节版辊72与油墨辊73之间的间距的效果。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