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酒瓶多功能印刷烫印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47491发布日期:2022-06-02 00:5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酒瓶多功能印刷烫印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酒瓶多功能印刷烫印一体机。


背景技术:

2.玻璃丝网印刷,就是利用丝网印版,使用玻璃釉料,在玻璃制品上进行装饰性印刷。丝网印刷属于孔版印刷,孔版印刷的原理是印版(纸膜版或其它版的版基上制作出可通过油墨的孔眼)在印刷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版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纸张、陶瓷等)上,形成图象或文字。
3.申请号:202020382616.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丝印定位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流水线装置,流水线装置上按工序依次设置有:装夹工位、印底油工位、底油固化工位以及烫印工位,工位夹具安装于通过分割器驱动的转盘上,分割器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使得转盘间歇式转动,所述工位夹具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包装瓶绕轴线转动,装夹工位和印底油工位之间设置有识别装置。
4.上述实用新型存在的问题:丝网印刷具有层次感的印刷效果,但其在多色印刷方面操作困难,目前印刷物上的装饰图案一般精细度要求较高,且图案中往往有多种颜色,以丝网印刷工艺进行印刷不方便,印刷效率低下且图案印刷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工作效率和印刷效果的玻璃酒瓶多功能印刷烫印一体机。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玻璃酒瓶多功能印刷烫印一体机,包括工位运转装置和两条分别用于进料与出料的输送带,工位运转装置上按工序依次设置有装夹工位、丝印工位、固化工位、烫金工位以及卸料工位,工位运转装置包括机架、转盘以及若干工位夹具,工位夹具安装于通过分割器驱动的转盘上,工位夹具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其上的玻璃瓶绕轴线转动,装夹工位和卸料工位上均设置有用于玻璃瓶在工位夹具和输送带之间输送的输送装置,所述装夹工位上设置有识别装置,装夹工位和丝印工位之间设置有转印工位,转印工位上安装有用于装载转印膜卷并放卷的第一放卷装置、用于将转印膜上的图案转印到玻璃瓶上的热转印装置以及用于识别转印膜上特定色标的第一光标仪,第一放卷装置、热转印装置以及第一光标仪均与机架上的控制系统电连接,卸料工位上设置有检测装置。使用时,通过热转印工艺将精细度高的图案先印在玻璃瓶上,再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将精细度低的图案印在玻璃瓶上除了转印图案的区域上,随后通过烫金工艺将装饰图案印在印有底油的区域上,从而使得在玻璃片的表面上印刷的图案精美且具有层次感。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识别装置和检测装置均包括处理模块和工业相机,工业相机和处理模块电连接,当玻璃瓶随转盘转动至工业相机正下方时,工业相机对准玻璃瓶的瓶身位置。通过工业相机对玻璃瓶的瓶身进行扫描,配合处理模块的分析处
理效果,从而确定玻璃瓶上合缝线所在位置和发现瓶身上图案的印刷瑕疵,利于保障设备的印刷质量。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识别装置和检测装置均还包括用于对玻璃瓶的瓶身位置进行补光的补光模块,补光模块位于工业相机和工位夹具之间。通过补光模块的补光效果并采用正面照明的方式,利于工业相机采集高质量高清晰的图像,从而更容易凸现合缝线和成品上图案的印刷瑕疵。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识别装置和检测装置均还包括挡光模块,补光模块固定于挡光模块上,挡光模块上开设有通道,通道位于工业相机和工位夹具之间。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位夹具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用于分别顶住玻璃瓶瓶口和尾端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转动安装在第二连接板上,第二连接板滑动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热转印工艺对图案精细度的印刷表现力,配合丝网印刷工艺的层次感印刷效果和烫金工艺的装饰印刷效果,使得玻璃瓶上印刷的图案精美且具有立体感,利于提高玻璃瓶印刷后的视觉美观性且能够以工艺结合的方式进行防伪。
14.同时,通过烫金工艺使得玻璃瓶上局部区域的图案能够呈现金属色泽效果,使得玻璃瓶能够呈现出明显的金属拉丝、亮银以及反光的视觉效果,利于提高玻璃瓶的视觉品质感。
15.进一步的,通过检测装置的设置,从而实现了对成品玻璃瓶进行印刷效果检测,利于保障玻璃瓶的印刷质量,且在初次使用时使用者能够根据检测结果对相应工位的装置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后续流水线作业时的印刷质量,利于降低印刷损耗。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玻璃酒瓶多功能印刷烫印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中所示装夹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图1中所示转印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图1中所示丝印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图1中所示烫金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图1中所示卸料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挡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图1中所示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其中,工位运转装置1,机架11,转盘12,工位夹具13,第一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 15,第一固定座16,第二固定座17,观察口18,钢化玻璃19,输送带2,输送装置21,滑动座22,直线驱动装置23,夹具24,驱动装置25,装夹工位3,识别装置31,丝印工位4,丝印装置41,固化工位5,烫金工位6,烫金膜61,第二放卷装置62,烫印装置63,第二光标仪64,卸料工位7,检测装置71,转印工位8,转印膜81,第一放卷装置82,热转印装置83,第一光标仪84,工业相机91,补光模块92,挡光模块93,通道94,玻璃瓶 95,合缝线96,伺服电机97。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26.参见图1-图6,本实施例一种玻璃酒瓶多功能印刷烫印一体机,包括工位运转装置1 和两条分别用于进料与出料的输送带2。
27.工位运转装置1上按工序依次设置有装夹工位3、丝印工位4、固化工位5、烫金工位6以及卸料工位7,工位运转装置1包括机架11、转盘12以及若干工位夹具13,工位夹具 13安装于通过分割器驱动的转盘12上,工位夹具13绕转盘12的中轴线等角度排布于转盘 12上,分割器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使得转盘12间歇式转动,从而保证工位夹具13可以转到指定的加工位置,工位夹具13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其上的玻璃瓶绕轴线转动,使得玻璃瓶上的合缝线旋转至指定角度。
28.两条输送带2分别连接于装夹工位3和卸料工位7上,装夹工位3和卸料工位7上均设置有用于玻璃瓶在工位夹具13和输送带2之间输送的输送装置21。
29.装夹工位3用于装夹并固定玻璃瓶,装夹工位3上设置有识别装置31。
30.装夹工位3和丝印工位4之间设置有转印工位8,转印工位8用于通过热转印工艺将转印膜81上的图案转印到玻璃瓶表面上,转印工位8上安装有用于装载转印膜81卷并放卷的第一放卷装置82、用于将转印膜81上的图案转印到玻璃瓶上的热转印装置83以及用于识别转印膜81上特定色标的第一光标仪84,参见图3。第一放卷装置82、热转印装置83 以及第一光标仪84均与机架11上的控制系统电连接,其中第一放卷装置82通过伺服电机驱动。通过第一光标仪84识别转印膜81上的特定色标,并配合第一放卷装置82伺服驱动放卷,使得转印膜81上的图案运动至指定位置。
31.丝印工位4用于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将uv底油或溶剂型底油印在玻璃瓶表面上除了转印图案的区域上,丝印工位4上设置有丝印装置41,如图4。
32.固化工位5用于通过光固化工艺固化在玻璃瓶上印有底油的区域,固化工位5上设置有光固机。
33.烫金工位6用于通过烫金工艺将烫金膜61上的图案烫印到玻璃瓶上印有底油的区域,烫金工位6上安装有用于装载烫金膜61并放卷的第二放卷装置62、用于将烫金膜61上的图案烫印到玻璃瓶上的烫印装置63以及用于识别烫金膜61上特定色标的第二光标仪64,参见图5。第二放卷装置62、烫金装置以及第二光标仪64均与机架11上的控制系统电连接,其中第二放卷装置62通过伺服电机驱动。通过第二光标仪64识别烫金膜61上的特定色标,并配合第二放卷装置62伺服驱动放卷,使得烫金膜61上的图案运动至指定位置,
34.卸料工位7用于检测成品玻璃瓶上的印刷效果并将其从工位运转装置1上取出,卸料工位7上设置有检测装置71。
35.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1的侧面上相对转印工位8、丝印工位4、固化工位5以及烫金工位6的位置开设有观察口18,观察口18上安装有钢化玻璃19。
36.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21包括滑动座22,滑动座22滑动设置于机架11上,机架 11上固定有用于驱动滑动座22水平方向上移动的直线驱动装置23,滑动座22上固定有用于夹持玻璃瓶的夹具24和用于驱动夹具24转动的驱动装置25,参见图8。其中,直线驱动装置23为螺杆电机,驱动装置25为旋转气缸,夹具24通过液压进行驱动,用于夹持玻璃瓶的夹具
在印刷行业中应用广泛,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夹具的具体结构进行叙述说明。
37.参见图2,所述工位夹具13包括第一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5以及用于分别顶住玻璃瓶瓶口和尾端的第一固定座16和第二固定座17,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在第一连接板14上,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第一固定座16,第二固定座17转动安装在第二连接板15上,第二连接板15滑动安装在第一连接板14上。
38.参见图2、图6,所述识别装置31和检测装置71均包括处理模块和工业相机91,工业相机91和处理模块电连接,当玻璃瓶随转盘12转动至工业相机91正下方时,工业相机91 对准玻璃瓶的瓶身位置。本实施例中,工业相机91采用线扫相机或面阵相机。
39.所述识别装置31和检测装置71均还包括用于对玻璃瓶的瓶身位置进行补光的补光模块92,补光模块92位于工业相机91和工位夹具13之间。本实施例中,补光模块92可以采用条形或环形。
40.参见图7,所述识别装置31和检测装置71均还包括挡光模块93,补光模块92固定于挡光模块93上,挡光模块93上开设有通道94,通道94位于工业相机91和工位夹具13之间。本实施例中,通道94采用条形或环形。
4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如下:
42.步骤一:通过输送装置将玻璃瓶从输送带上送至工位夹具上,并将玻璃瓶装夹固定于工位夹具上,通过工位夹具驱动玻璃瓶绕轴线转动(一般为旋转190
°
或370
°
为宜),在玻璃瓶转动的过程中,通工业相机对准玻璃瓶的瓶身位置进行扫描,并经由处理模块对采集的数据通过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例如sherlock等)进行分析处理(例如阈值分析等处理算法),确定玻璃瓶上合缝线所在的位置,从而确定瓶身的起始印刷位和烫印位;
43.步骤二:转盘转动60
°
,工位夹具和玻璃瓶随转盘转动至转印工位,通过第一光标仪识别转印膜上的的光标,并配合第一放卷装置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使得转印膜上的图案运动至指定位置,随后热转印装置将转印膜上的图案转印到玻璃瓶的表面上;
44.步骤三:转盘转动60
°
,工位夹具和玻璃瓶随转盘转动至丝印工位,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将uv底油或溶剂型底油印在玻璃瓶表面上除了转印图案的区域上;
45.步骤四:转盘转动60
°
,工位夹具和玻璃瓶随转盘转动至固化工位,通过光固机固化玻璃瓶表面上的底油;
46.步骤五:转盘转动60
°
,工位夹具和玻璃瓶随转盘转动至烫金工位,通过第二光标仪识别烫金膜上的的光标,并配合第二放卷装置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使得烫金膜上的图案运动至指定位置,随后烫印装置将烫金膜上的图案烫印到玻璃瓶上印有底油的区域的特定位置上;
47.步骤六:转盘转动60
°
,工位夹具和玻璃瓶随转盘转动至卸料工位,通过工位夹具驱动玻璃瓶绕轴线转动(一般为旋转190
°
或370
°
为宜),在玻璃瓶转动的过程中,通工业相机对准玻璃瓶的瓶身位置进行扫描,并经由处理模块对采集的数据通过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例如sherlock等)进行分析处理(例如阈值分析等处理算法),从而对玻璃瓶上印刷图案进行检测,随后通过输送装置将成品玻璃瓶从工位夹具上送至输送带上。
48.接下来的步骤在烤箱内进行进行如下步骤:
49.步骤七:烘烤步骤,将玻璃瓶放入的烤箱烘烤后,以获得更好的附着力。
50.上述步骤二至步骤五中,当需要调整玻璃瓶的印刷位置或固化位置时,工位夹具
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玻璃瓶绕轴线转动。
51.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