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卡片打印机及其压印打印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87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台式卡片打印机及其压印打印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描述了一种压印打印装置,它能够在证件,例如卡片,诸如信用卡、驾 照、身份证等等,或包括护照在内的其他类型的证件的两面进行压印打印。
背景技术
已知在被称为压印打印的工艺中将字符压印在塑料卡片的表面上。被压印的字符 可以是,例如,账号或验证码。 一种通常的压印打印机通过下述方式将字符压印打印在卡片 中同时使凸模和相应的砧台分别接触抵靠卡片的正面和背面,使得压印色带设置在凸模 和卡片的一个表面之间,以便在凸模接触色带并且砧台接触卡片的相对表面时,凸模将色 带压入卡片的表面。凸模在卡片表面形成凹痕并且色带将色材(例如染料或树脂)沉积在 所形成的凹痕上,从而使被压印的字符更易于看到。对于信用卡的情况,压印打印通常发生 在信用卡的背表面,但有些时候可以在正表面进行。
在压印打印中,被压印的字符是卡片的一平面侧表面上的压印,通过设置与凸模 相对的砧台,字符被阻止从卡片的相对平面表面凸出。
尽管现有的压印打印技术是可接受的,但仍希望进一步改进压印打印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台式卡片打印机及其改进的压印打印机构。所述压印打印 机构能够在证件的两面进行压印打印。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使用所述压印打印机构的台式 证件个人化机器(例如卡片打印机),在所述机器中进行个人化证件的方法,和用于所述压 印打印机构的色带盒。本实用新型还描述了其它的实施例,其中打印机构与压印打印机构 共同作用,以消除对压印打印色带的需要。因此,本文中的压印打印装置和压印打印机构 包括具有压印功能的设备,它带有或不带有压印打印色带。[006A]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 技术方案[006B] —种台式卡片打印机,它包括外壳,它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 端和输出端均位于外壳的一端;打印机构,它位于外壳内,所述打印机构被设置成在卡片上 进行打印;压印打印机构,它位于外壳内,在打印机构之后,并且被设置成在卡片上进行压 印打印;和,卡片输送机构,它被设置成将卡片从所述输入端输送到打印机构和压印打印机 构,并且将卡片从压印打印机构通过打印机构输送回输出端。[006C]所述台式卡片打印机 还包括压印打印色带盒,它包括外壳,它具有内部空间以及第一和第二间隔的臂;所述外 壳可被安装使得台式卡片打印机的外壳靠近压印打印机构;包含待用压印色带的供带盘和 用于收巻已用压印色带的巻带盘,其中所述供带盘和巻带盘设置在内部空间中;位于所述 第一和第二臂的每一个中的色带导向件,每个色带导向件被设置成当压印色带沿行进路径从供带盘向巻带盘行进时,所述色带导向件使压印色带转向90度;和,所述第一和第二臂
邻近其端部处彼此间隔,以限定暴露的色带区域,所述暴露的色带区域在色带沿行进路径
行进时使色带暴露于外壳的外部,以便使色带被压印打印机构使用。[006D]另外,本实用新 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上述台式卡片打印机的压印打印机构,所述压印打印机构被设置用于在 具有第一和第二侧表面的卡片上进行压印打印,它包括第一压印轮,它设置在通过压印打
印机构的卡片输送路径的第一侧面上并且设置接触卡片的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一压印轮可 绕大体垂直于卡片输送路径并平行于第一和第二侧表面的轴线转动,并且所述第一压印轮
包括至少一个压印字符;第一砧台,它设置在卡片输送路径的第二侧面上,大体与所述第一
压印轮相对,并且设置接触卡片的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一砧台可绕平行于第一压印轮的转
动轴的轴线转动;和,第一压印色带,它位于卡片输送路径的第一侧面上。
所述证件可以是,例如身份证件,诸如包括金融卡(例如信用卡和借记卡)、驾照、
身份证、和其他卡的塑料卡。其它证件,例如护照,也可以利用本文所述的压印打印装置进
行压印打印。
压印打印装置被设置成根据用户的需要将字符(包括数字、字母或符号及其组 合)压印到证件上。符号可以是印记,例如官方印章。在一个实施例中,压印字符被设定为 预定的图案,以允许线性压印打印大体通过证件的第一和/或第二侧表面。该图案可以用 于将个人帐号、姓名等等压印打印到证件上。
此外,压印打印装置具有第一和第二压印机构,并且使用第一和第二压印打印色 带盒,以便能够在证件的两个侧表面上进行压印打印。
压印打印色带盒是可拆卸的,以允许丢弃所述盒或将新的压印色带重新装入所述 盒中。每个盒可以具有带有内部空间的外壳,包含用于压印打印的压印色带的供带盘和用 于收巻已使用的压印色带的巻带盘。压印色带可被设置成提供一种或多种不同的色材或特 性,例如黑色,白色,灰色,红色,金属的,全息的,荧光的,等等,并且所述材料可以是UV或 热可固化的。如果需要,所述盒可以包括智能射频识别("RFID")标签,所述标签例如位于 其内侧或外侧上,包含天线和用于存储数据(例如与色带使用及色带剩余量相关的数据) 的存储元件。[010A]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10B]本实用新型的 台式卡片打印机将打印和压印打印融合在一个结构中。在使用时,由打印机构在卡片上进 行打印并由压印打印机构在卡片上进行压印打印。卡片输送机构将最初从输入端进入外壳 的卡片输送到打印机构以及随后的压印打印机构,以便打印机构和压印打印机构可以进行 希望的操作。 一旦操作完成,卡片输送机构将卡片从压印打印机构通过打印机构输送回输 出端。台式卡片打印机允许打印和压印打印操作在一个装置中进行,从而简化了在卡片上 的个人化处理。[010C]另外,所述台式卡片打印机的压印打印机构在使用时可以压印打印 在卡片(证件)的任一面或两面。尤其是,第一砧台最初设置在与第一压印轮的压印字符 相对的位置。压印字符随后被驱动与卡片(证件)的第一侧表面接合,以便将字符压印打 印入卡片(证件)的第一侧表面。压印打印机构不需要利用压印打印色带而能够在卡片 (证件)的第一和/或第二侧表面进行压印打印。[010D]另外,所述台式卡片打印机的压 印打印色带盒在使用时,随着色带从供带盘向巻带盘行进,色带暴露以便进行压印打印。尤 其是,第一和第二臂的每一个中的色带导向件使色带从色带离开供带盘时行进的初始方向 转向了90度,以便色带在离开第一臂时,色带已从其行进的初始方向转向了90度,使得色
5带暴露于外壳的外部并可用于压印打印;以及当色带进入第二臂时,色带转向90度并使其 能被巻到巻带盘上。如果希望在用完色带后更换压印打印色带而非丢弃色带盒,则可以很 容易地更换色带。


图1是容纳在台式卡片打印机内的压印打印装置的透视图。
图2A是压印打印装置的透视图。
图2B是第一和第二压印机构的透视图。
图2C是图2B所示第一和第二压印机构的透视图。
图2D是图2B所示第一和第二压印机构的侧视图。
图3是用于压印打印装置的压印色带盒的俯视图,其中盒外壳的顶部部分被移去 以示出盒的内部。
图4示出了色带盒的内部部件包括用于控制色带进给的机构。
图5是色带盒的供带盘和巻带盘的截面图。
图6是供带盘的侧视图,示出了控制色带进给的钳(jaw)机构,其中所述钳机构打开。
图7是类似于图6的侧视图,其中所述钳机构闭合。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可以在证件的两个侧表面上进行压印打印的压印打印装置2。压印打 印装置2被设置成根据用户的需要,将字符(包括数字,字母,或符号及其组合)压印到证 件上。
为方便起见,本文所述的证件可以是卡片,例如金融卡(例如信用卡或借记卡)、 驾照、身份证、或其它卡。所述卡片可由塑料,复合材料,或其它适于形成卡片的材料制成。 应当认识到,证件并不仅限于卡片,它可以是需要在其上进行压印打印操作的任何证件。 本文中使用词语"前进"、"反向"、"上方"、"下方"、"背(后)"、"正(前)"、"水平"、 "垂直"及类似词语,是相对于卡片运动通过压印打印装置和相关的台式个人化机器的方 向,以及卡片被传输时的方向而言的。
示出并将描述压印打印装置2,它用于图l所示的台式卡片打印机l中。不过,压 印打印装置2也可以用于其它系统中,例如用于中心卡发行系统的模块,或单独使用。 参见图l,它示出了台式卡片打印机1。打印机1包括外壳3(以虚线示出),它具 有组合输入/输出储卡器形式的输入/输出机构4,所述输入/输出机构4可以储存多张待 处理的卡片,并且储存从外壳3输出的卡片。卡片打印机1还包括卡片个人化机构27,例如 热敏打印机构,用于在卡片上执行打印操作。不过,其它的卡片个人化机构可用于取代打印 机构,或除打印机构外还可使用其它卡片个人化机构。
个人化机构27和压印打印装置2被沿单个处理级(processing level)设置。提 供卡片输送装置28 (例如本领域公知的辊或其它输送设备),用于传输卡片通过外壳3并且 送至个人化机构27和压印打印装置2。
卡片打印机中输入/输出机构和卡片输送机构的更多信息可以参见美国专利
65, 762, 431和5, 886, 726和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US 2005-0104281 Al。 在卡片打印机1的操作中,卡片从输入/输出装置4被送入外壳3中。作为输入/ 输出装置4的一种替换方式,外壳3可以具有槽,其中用户可以手动将卡片送入外壳3中。 —旦卡片进入外壳3,卡片输送装置28输送卡片通过外壳3的内部。输送装置28 沿输送路径5利用一系列转动轧辊或本领域已知的其它输送装置来移动卡片。在卡片打印 机l中,如图1的箭头所示,x-方向定义为沿输送路径5, y-方向垂直于x-方向并且平行 于卡片运动通过打印机l时卡片的正表面和背表面的平面,而z-方向同时垂直于x-方向 和y-方向。
卡片输送装置28被设置使得进入外壳3的卡片沿输送路径5从外壳3的一端行进 到另一端,并且随后沿基本相同的输送路径朝向输出端行进返回,其中卡片通过与输入端 不同的输出端输出。在输送的过程中,卡片沿x-方向运动,在y-方向和z-方向上有最小 限度的运动或没有运动。此外,压印打印装置2被设置成几乎没有或没有x-方向或y-方 向的运动,允许其一部分作z-方向的运动。
卡片输送装置28首先沿x-方向将卡片从输入端输送到个人化机构27。如果需 要,个人化机构27随后可以在卡片上执行需要的个人化操作。个人化操作可以包括下述的 一种或多种打印,压纹,层合,激光雕刻,磁条编码,对嵌入卡片中的芯片进行编程,等等。 卡片输送装置28随后沿x-方向将卡片从个人化机构27输送到压印打印装置2,所述压印 打印装置2在卡片的任一面或两面上进行压印打印。
如图l所示,压印打印装置2位于外壳3的后端。在卡片的压印打印完成之后,卡 片输送装置28在x-方向上沿输送路径5将卡片输送返回通过个人化机构27,到达卡片从 外壳3输出的输出端。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卡片沿大体水平方向输送通过打印机l,其中卡片的正表面和 背表面大体平行于x-y平面。不过,在其它实施例中,卡片可以沿大体垂直方向被输送。
参见图2A,示出了压印打印装置2的细节。压印打印装置2包括结合在外壳3内 的底架6。支撑在底架6上的是第一压印机构7a,第二压印机构7b,致动器8和致动器板 9。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致动器8被设置成垂直上下运动,以便通过致动器板9驱动第 一压印机构7a朝向和远离第二压印机构7b运动。具体地讲,参见图1和2A,致动器8包 括凸轮50(图1中可见),它由电动机(未示出)驱动。凸轮50设置在台板(block)52下 方。驱动轴54可滑动地延伸穿过台板52,其底端与凸轮50接合。轴54的上端固定至致动 器板9。在操作中,凸轮50的转动驱动轴54向上,从而驱动致动器板9。优选地,作用在轴 54上的偏置弹簧(未示出)向下偏压轴54。
在图1和2A中,示出轴54位于板9的中心附近。不过,在需要传送卡片通过压印 打印装置2至装置2的下游输出端或其它机构(例如第二压印打印装置或其它个人化机 构)的实施例中,致动器8会被改变以便移动轴54的位置到例如板9的边缘,以允许卡片 通过压印打印装置2。此外,应当认识到,致动器8(而不是凸轮和轴的设计)可用于驱动板 9。
致动器板9通过铰链机构10连接到底架6的顶部,以便绕平行于y-方向的轴线 枢轴转动。第一压印机构7a连接至板9,以便能够与板9沿z-方向朝向和离开第二压印机构7b枢轴转动。第二压印机构7b在x-,y-和z-方向上固定。在使用时,卡片在第一和第 二压印机构7a, 7b之间行进。
压印打印装置2还包括可拆卸的第一和第二压印打印色带盒12a,12b,它们提供 第一和第二压印色带15a, 15b,用于进行压印打印。第一和第二压印打印色带盒12a, 12b可 插入打印机1和压印打印装置2中并可从打印机和压印打印装置中取出,例如利用搭扣配 合系统或任何能够易于手动拆卸而无需使用工具的方式。色带盒12a, 12b的取出使得所述 盒可以被处置并更换新的盒,或者如果需要,允许拆除已使用过的压印色带并换上新的压 印色带。
现在将参照图2B, 2C和2D对第一和第二压印机构7a, 7b进行更详细地描述。第 一压印机构7a包括第一压印轮13a和包括第一砧台14a设置与轮13a相对的轮。设置第 一压印机构7a以便在卡片100的第一侧表面上执行压印打印。第一压印轮13a和第一色 带15a设置在卡片输送路径5(在图2B中以虚线示出)的第一侧面上,以便接触卡片的第 一侧表面。第一砧台14a设置在卡片行进路径5的第二侧面上,大体与第一压印轮13a和 第一色带15a相对,以便在第一压印轮13a压印打印期间接触卡片的第二侧表面。 第二压印机构7b包括第二压印轮13b和包括第二砧台14b与压印轮13b相对的 轮。第二压印机构7b设置以便在卡片的第二侧表面上进行压印打印。第二压印轮13b和 第二色带15b设置在卡片行进路径5的第二侧面上,邻近第一砧台14a,以便接触卡片的第 二侧表面。邻近第一压印轮13a的第二砧台14b设置在卡片行进路径5的第一侧面上,大 体与第二压印轮13b和第二色带15b相对,以便在第二压印轮13b压印打印过程中接触卡 片的第一侧表面。
第一压印轮13a和包含第二砧台14b的轮设置在第一轴17a上,所述第一轴17a 绕大体平行于y-方向的轴线可转动。第二压印轮13b和第一砧台14a设置在第二轴17b 上,所述第二轴17b也绕大体平行于y-方向的轴线可转动。第一和第二压印轮13a,13b以 及第一和第二砧台14a, 14b可设置在第一和第二轴17a, 17b上,以便可以实现沿第一和第 二轴17a,17b横向调节第一和第二压印轮13a,13b以及第一和第二砧台14a,14b(在图2B 中以虚线示出)。这使得可以设定压印轮13a, 13b的位置,以便实现沿y-方向在卡片的任 意位置上进行压印打印。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例如当需要仅在卡片的一个侧面上进行压印 时,砧台可以固定,即不绕轴线转动。
第一和第二压印轮13a,13b包括待压印打印到卡片的第一和第二侧表面上的一 个或多个压印字符18。另外,每个压印轮13a, 13b还包括空白处20,所述空白处没有压印 字符。如图2D所示,压印轮13a的空白处20设置在轮13a上位于对应砧台14b的位置,而 压印轮13b的空白处20设置在轮13b上位于对应砧台14a的位置。空白处20允许卡片在 压印轮当前不用于压印打印时滑过相应的压印轮13a,13b。另外,第一和第二砧台14a,14b 分别设有上表面19a, 19b,所述上表面是扁平的并且形成扁平表面砧台头。 压印字符18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字母,数字,符号或其组合。图2D示出了11个 压印字符18,所述压印字符围绕第一和第二压印轮13a和13b中的每一个分布。不过,在其 它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压印字符。符号可以是印记,例如官方印章。在一个实 施例中,压印字符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压印轮13a,13b中的一个或两者上,并且设定为预定 的图案,以允许线性压印打印的所述图案大体通过卡片的第一和/或第二侧表面。所述图案可以是,例如,个人帐号,个人姓名或公司名称,等等。
当第一和第二一次性压印打印色带盒12a, 12b位于压印打印装置2内时(如图1 所示),第一压印色带15a位于第一压印轮13a和卡片之间的卡片输送路径5的第一侧上, 以便在压印打印过程中接触卡片的第一侧表面。第二压印色带15b位于第二压印轮13b和 卡片之间的卡片输送路径5的第二侧上,以便在压印打印过程中接触卡片的第二侧表面。 在使用中,在卡片被输送入外壳3并且被输送和通过打印机机构27之后,传感器 (未示出)检测卡片何时进入压印打印装置2。当卡片正确定位时,必须驱动轴17a, 17b,以 便根据卡片的哪一面(或两面)需要压印打印来正确定位压印轮13a,13b和砧台14a,14b。 当在卡片的第一侧面上进行压印打印时,轴17b转动,以便使砧台14a的扁平表面 19a沿z-方向面向上朝向压印轮13a设置。轴17a也转动,以便使压印轮13a的适当字符 进入与砧台14a相对的位置就位。凸轮50随后转动,以便使轴54升起,导致致动器板9向 下枢轴转动。这驱使压印轮13a已定位的字符和压印色带15a与卡片的第一侧面接合,以 便将所述字符压印打印到卡片的第一侧面。如果需要在第一侧面上进行其它压印打印,则 压印轮13a通过适当的弹簧偏压向上升起,并且将压印轮13a的新字符设定到位。 当在卡片的第二侧面上进行压印打印时,轴17a转动,以便使砧台14b的扁平表面 19b沿z-方向面向下朝向压印轮13b设置。轴17b也转动,以便使压印轮13b的适当字符 进入与砧台14b相对的位置就位。凸轮50随后转动以提升轴54,导致致动器板9向下枢轴 转动。这驱动砧台14b向下,推动卡片及其第二侧表面与色带15b和压印轮13b上的字符 接合,将所述字符压印打印在卡片的第二侧表面。如果需要在第二侧表面上进行其它压印 打印,则压印轮13b随后通过适当的弹簧偏压向上提升,并且将压印轮13b的新字符设定到 位。
只有在相应的砧台14a, 14b设置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压印轮13a, 13b相对时,才 进行压印打印。利用装置2的压印打印通常在卡片的一次通过中在卡片的一个侧表面上进 行。如果需要在卡片的相反侧表面上进行压印打印,卡片会随后沿反向方向返回通过压印 装置并随后再次被引导通过压印装置,以便在卡片的第二次通过中在相反的侧表面上进行 压印打印。不过,压印打印装置2可以在卡片单次通过装置的过程中同时在卡片的每个侧 表面上进行压印打印。
现在将结合图3-7对第一和第二可拆卸的压印打印色带盒12a, 12b作更详细地描 述。盒12a,12b是相同的,因此只对盒12a进行详细讨论。压印打印色带盒12a具有外壳 22,所述外壳22具有内部空间和暴露的色带区域23。外壳22包括下半部分50a和上半部 分50b(图2A中可见)。在希望能够更换压印色带而不是一旦在色带用完时丢弃盒12a的 情况,下半部分和上半部分50a,50b优选可拆卸地彼此连接或以其它方式相对于彼此可移 动,以便允许外壳22被打开,用于能够接触色带,以允许色带的更换。
封装在外壳22的内部空间中的是用于供应未使用压印色带21的供带盘24,用于 储存已使用压印色带21的巻带盘25,和一对色带导向件26a,26b。供带盘24和巻带盘25 设置在轴36上,所述轴延伸通过盘24, 25并且由外壳22支撑在任一端。色带21通过,例 如,用新的盘替换供带盘24和巻带盘25,可进行更换。
当盒12a和12b安装在打印机l中时,轴36优选由适当的马达或多个马达(未示 出)驱动。下文将结合图4-7描述的离合器机构38,或能够执行类似于离合器机构功能的
9其它阻力机构设置在盘24,25之间的轴36上,以便对色带供给侧提供张紧力。 外壳22包括一对间隔的臂30a,30b,其从包含供带盘24和巻带盘25的外壳22的 部分延伸。所述臂30a,30b的端部彼此间隔,以限定包括暴露的色带区域23的空间32。 色带导向件26a, 26b设置接近臂30a, 30b的端部并且各自被设置用于在色带从供 带盘24向巻带盘25行进时将压印色带转向90度。具体地讲,色带导向件26a, 26b包括固 定在臂30a, 30b上的线导向件(wire guide),使色带接合导向件26a, 26b的一部分,所述 导向件的部分设置与色带的行进路径成大致45度角。随着色带离开供带盘24,导向件26a 使得色带从其行进的初始方向转向90度(如图3箭头所示)。色带随后离开臂30a,使得 它在暴露的色带区域23中暴露在外壳22的外侧,以便可用于压印打印。色带随后进入臂 30b端,并通过导向件26b转向90度沿平行于臂30a中色带的方向,其中色带随后在巻带盘 25上被收巻。
色带21从供带盘24前进到巻带盘25的同时,每个盘的有效直径发生变化。该直 径上的变化在试图实现整个盘的稳定的、渐增的色带前进距离的时侯产生一个问题。因此, 盒12a设有离合器机构38,以便利用少量不昂贵的部件和一个马达,在色带的整个长度上 实现稳定的、渐增的前进。
参见图4和5,巻带盘25包括缠绕离合器弹簧52,它设置围绕盘25的短轴(stub shaft) 54。盘25通过使离合器弹簧52上的弹簧柄脚56与外壳22中或外壳22上的一部 件接合而紧抓住外壳22。离合器弹簧52允许巻带盘25沿一个方向(即巻带方向)转动, 只为防止巻带盘沿放带方向转动。巻带盘25还通过设置围绕盘25上短轴60的驱动离合 器弹簧58和形成在轴36上的扩大部分62紧握住驱动轴36。驱动离合器弹簧58设定从驱 动轴36传递到巻带盘25的巻带扭矩,用于控制巻带盘相对于驱动轴的扭矩和转动,实现简 化的巻带操作,其中驱动轴36的马达在不考虑盘直径的情况下运行一段设定的时间。 一旦 消除了色带松弛,离合器58只是滑动,直到马达运行周期终止。马达运行周期被设定以便 它足够用于清空巻带直径。
巻带盘24经由缠绕离合器弹簧64通过供给弹簧柄脚66与外壳22中或外壳22上 的一部件的接合而紧抓住盒外壳22。缠绕离合器弹簧64防止供带盘24沿放出方向转动, 除非由图6所示的离合器释放销68释放,允许供带盘选择性地放带转动。 离合机构38还包括用于控制离合器弹簧64的机构。例如,如图6和7所示,所述 机构可包括底部迷宫密封(labyrinth) 70,它安装并固定至压印装置2的静止部分,其上可 转动地固定有压印机构7b。当盒被插入到位时,底部迷宫密封70可以向上延伸通过设置在 臂30a上或外壳22的其它部分的孔72 (图3中以虚线示出)。所述机构还可以包括上部迷 宫密封74,它安装并固定至板9,以便可与板9 一起朝向和离开底部迷宫密封70运动。上 部迷宫密封74可以延伸通过设置与孔72相对的外壳22上的孔(未示出)。离合器释放销 68连接至臂76的一端,所述臂连接至上部迷宫密封74。
除离合器之外的一个或多个阻力机构可用在阻力机构38中,只要阻力机构执行 与离合器机构38的单独离合器类似的功能即可。
在使用中,盒被插入压印装置2。打印机1随后初始化,运行连接至轴36的巻带马 达以消除色带中的松弛。由于向下驱动板9使压印机构7a朝向压印机构7b运动,迷宫密 封随后通过上部迷宫密封74与底部迷宫密封70接合而闭合。当迷宫密封闭合时,字符被压印到卡片上。此外,缠绕离合器弹簧64被离合器释放销68释放,并且增量的色带从迷宫 密封周围的供带盘24被拉出。如图6所示,销68与弹簧柄脚66接触,但弹簧柄脚66仍然 处于水平位置。如图7所示,当销与上部迷宫密封74 —起向下运动时,它推动弹簧柄脚66 向下。通过向下推动弹簧柄脚66,缠绕弹簧离合器64被打开,从而释放供带盘24,允许盘 24相对于轴36转动以供给色带。
当板9向上提升时,通过使上部迷宫密封74与板9一起向上提升,来打开迷宫密 封。同时,离合器释放销68向上提升,并且供带离合器弹簧64锁定供带盘24。连接至轴 36的巻带马达随后运行,消除色带松弛。
其它推进色带的方法也是可行的。例如,在每次压印操作之后,可利用马达使巻带 盘25转动一设定量。在本实施例中,线性色带放出的增量会基本上从空盘增加到满巻带盘 25。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电子装置和代码,以便说明增加的巻带盘直径,并且持续调整 每增量的马达转动量。
另一种选择是在一对辊之间形成"辊隙",并且利用辊的摩擦驱动色带。所述辊隙 会位于供带盘和巻带盘之间的色带某处,并且能够实现稳定的转动马达与线性放带比。巻 带盘随后会紧抓住一独立的马达,以便它可收巻所得到的松弛。
如果需要,盒12a, 12b可以包含智能射频识别("RFID")标签,它包含天线和存储 元件,所述储存元件用于存储数据,例如与色带使用有关的数据和色带的剩余量,例如根据 预期的色带使用量的计算。RFID标签可以安装在外壳22上,包括安装在外壳的外部上或其 内部上,或者安装在除外壳22之外的盒的其它部件上。例如,RFID标签可以安装在供带盘 24上,巻带盘25上,或轴36上。
上述实施例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包含压印打印色带的压印色带盒。不过,利用卡片 打印机1和压印打印装置2 —起来压印打印字符,而不使用压印打印色带是可行的。 在一个所述实施例中,字符可以通过打印机构27打印到卡片上。此后,压印打印 装置2可以在与打印字符相同的位置压印相同的字符。其结果是,字符看似用色材填实,并 且字符看似类似于利用上文详细所述的压印打印技术而得到的压印字符。 在第二实施例中,多个字符被压印到卡片中。随后,通过打印机构27在被压印字 符周围打印实心的带色的框或区域,而不在被压印字符内打印。结果,被压印字符相对于周 围带色的区域突显出来。例如,被压印字符在黑色区域中可能显得白。
因此,如本文所使用的,压印打印装置和压印打印机构包括具有压印能力的设备, 它具有压印打印色带或没有压印打印色带。此外,术语"压印打印"及其类似表达方式包括 使用压印色带或不使用压印色带来压印字符。
权利要求
一种台式卡片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式卡片打印机包括外壳,它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位于外壳的一端;打印机构,它位于外壳内,所述打印机构被设置成在卡片上进行打印;压印打印机构,它位于外壳内,在打印机构之后,并且被设置成在卡片上进行压印打印;卡片输送机构,它被设置成将卡片从所述输入端输送到打印机构和压印打印机构,并且将卡片从压印打印机构通过打印机构输送回输出端。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台式卡片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式卡片打印机包括沿 卡片输送方向的x-方向,垂直于x-方向并且平行于卡片的主表面的y-方向,和垂直于 x-方向和y-方向的z-方向;所述压印打印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凸模和砧台,并且所述凸模 和砧台沿x-方向和y-方向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台式卡片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压印打印机构包括第一压印轮,它设置在通过压印打印装置的卡片输送路径的第一侧面上并且设置接触 卡片的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一压印轮可绕大体垂直于卡片输送路径并平行于第一侧表面的轴线转动,并且所述第一压印轮包括至少一个压印字符;第一砧台,它设置在卡片输送路径的第二侧面上,大体与所述第一压印轮相对,并且设 置接触卡片的第二侧表面;禾口第一压印色带,它位于卡片输送路径的第一侧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台式卡片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式卡片打印机还包括第二压印轮,它设置在卡片输送路径的第二侧面上并且设置接触卡片的第二侧表面, 所述第二压印轮可绕大体平行于第一压印轮的转动轴的轴线转动,并且所述第二压印轮包 括至少一个压印字符;第二砧台,它设置在卡片输送路径的第一侧面上,大体与第二压印轮相对,并且设置接 触卡片的第一侧表面;禾口第二压印色带,它位于卡片输送路径的第二侧面上。
5. 根据权利要求
4所述的台式卡片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压印色 带是第一和第二压印色带盒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盒可从台式卡片打印机拆卸下来。
6. —种用于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台式卡片打印机的压印打印机构,所述压印打印机构被 设置用于在具有第一和第二侧表面的卡片上进行压印打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印打印机 构包括第一压印轮,它设置在通过压印打印机构的卡片输送路径的第一侧面上并且设置接触 卡片的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一压印轮可绕大体垂直于卡片输送路径并平行于第一和第二侧 表面的轴线转动,并且所述第一压印轮包括至少一个压印字符;第一砧台,它设置在卡片输送路径的第二侧面上,大体与所述第一压印轮相对,并且设 置接触卡片的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一砧台可绕平行于第一压印轮的转动轴的轴线转动;禾口第一压印色带,它位于卡片输送路径的第一侧面上。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压印打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印打印机构还包括第二压印轮,它设置在卡片输送路径的第二侧面上并且设置接触卡片的第二侧表面, 所述第二压印轮可绕大体平行于第一压印轮的转动轴的轴线转动,并且所述第二压印轮包 括至少一个压印字符;第二砧台,它设置在卡片输送路径的第一侧面上,大体与所述第二压印轮相对,并且设 置接触卡片的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二砧台可绕平行于第一压印轮的转动轴的轴线转动;禾口第二压印色带,它位于卡片输送路径的第二侧面上。
8.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压印打印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侧表面包括个人 帐号位置或签名条位置,并且所述第一压印轮设置在所述个人帐号位置或签名条位置进行 压印打印。
9.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压印打印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压印字符包括字母,数 字,或符号。
10.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压印打印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压印色带 是第一和第二压印色带盒的一部分,并且所述盒可从压印打印装置拆卸下来。
11. 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压印打印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卡片包括位于第一侧 表面上的个人帐号位置和位于第二侧表面上的签名条位置,并且所述第一压印轮设置在所 述个人帐号位置进行压印打印,而所述第二压印轮设置在所述签名条位置进行压印打印。
1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台式卡片打印机,还包括压印打印色带盒,其特征在于,所 述压印打印色带盒包括外壳,它具有内部空间以及第一和第二间隔的臂;所述外壳可被安装使得台式卡片打 印机的外壳靠近压印打印机构;包含待用压印色带的供带盘和用于收巻已用压印色带的巻带盘,其中所述供带盘和巻 带盘设置在内部空间中;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臂的每一个中的色带导向件,每个色带导向件被设置成当压印色 带沿行进路径从供带盘向巻带盘行进时,所述色带导向件使压印色带转向90度;禾口所述第一和第二臂邻近其端部处彼此间隔,以限定暴露的色带区域,所述暴露的色带 区域在色带沿行进路径行进时使色带暴露于外壳的外部,以便使色带被压印打印机构使 用。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台式卡片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供带盘和巻带盘 可绕共同的轴线转动。
14.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台式卡片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行进路径包括通过第 一臂的第一部分,通过暴露的色带区域的第二部分,和通过第二臂的第三部分,并且其中所 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平行,而所述第二部分垂直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
15. 根据权利要求
12所述的台式卡片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轴,位于驱动轴 和巻带盘之间用于控制巻带盘相对于驱动轴的扭矩和转动的离合器,位于外壳和巻带盘之 间防止巻带盘沿放带方向转动的离合器,和位于外壳和供带盘之间允许供带盘选择性地放 带转动的离合器。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台式卡片打印机及其压印打印机构。所述压印打印机构能够在证件的两面进行压印打印。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在所述打印机中个人化证件的方法,和用于所述压印打印装置的色带盒。所述压印打印机构具有第一和第二压印机构并且使用第一和第二压印打印色带盒,以便能够在证件的两个侧表面上进行压印打印。
文档编号B41J5/30GKCN201520101SQ200890000030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5日
发明者B·霍弗, D·阿尔维格, J·史坦巴哈, L·本格特, P·舒勒 申请人:咨询卡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