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布及丝印模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27029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丝网布及丝印模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网印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丝网布及丝印模版。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太阳能硅电池正极印刷的发展,为了达到正极浆料量的降低,且转换效率有 所提升,电池片正极栅线的印刷必须是又细又高,且宽度均匀、高低起伏小。
[0003] 目前,晶硅太阳能电池正极主要通过丝网印刷实现,其丝印模版主要有以下规 格:
[0004] 表 1
[0006] 上述规格,30 μ以上栅线开口设计,可以通过一次印刷或两次叠加印刷来实现电 池片正极图形的印刷,30 μ以下栅线开口设计,目前只能通过两次叠加方式实现电池片正 极图形印刷。
[0007] 目前传统的正极印刷模版,因其栅线漏浆处网结的影响,会导致透墨均匀性变差, 从而导致印刷栅线宽度均匀性不好,高低起伏严重等问题,并且栅线开口设计越细,受影响 程度越大,且印刷断线和虚印越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0008]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现有的丝印模版印刷 时容易在太阳能正极副栅线开口处形成网结导致无法满足超细副栅线印刷的缺陷,提供一 种能够实现太阳能正极副栅线开口处无网结,从而实现超细副栅线印刷的丝网布及丝印模 版。
[0009]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10]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丝网布,包括纵横排列的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其特点是,所 述第一线条等间距连续排列,所述第二线条在一预留空间内采用跳线编织方式排列以形成 至少一跳线区,所述跳线区的宽度在60~500 μπι之间,所述丝网布在第一线条方向上的目 数以及在第二线条方向上的目数均在150目~700目之间,所述第一线条和所述第二线条 的线径在10~30 μ m之间。
[0011] 所述跳线区即为从跳线前最后一条第二线条到跳线后第一条第二线条之间的区 域,所述跳线区的宽度等于从跳线前最后一条第二线条到跳线后第一条第二线条之间距 离。采用本技术方案的丝网布,可以保证正极图形所有副栅线都不受网结的影响,达到副 栅线开口处无网结且浆料漏孔均匀一致的效果,进而可以满足正极副栅线开口设计20~ 30 ym之间的印刷。并且太阳能正极副栅线印细以后宽度均匀性好、高低起伏低,不容易出 现断线和虚印的问题。
[0012] 较佳地,所述跳线区的宽度在100~300 μπι之间,所述丝网布在第一线条方向 上的目数以及在第二线条方向上的目数均200目~500目之间,第二线条的线径在14~ 25 um之间。
[0013] 在上述取值范围内的丝网布能够达到更好的印刷效果。
[0014] 较佳地,所述丝网布的厚度为10~40 μ m之间。
[0015] 较佳地,所述预留空间内还形成有编织区,所述编织区的数量=所述跳线区的数 量-1 ;
[0016] 所述编织区与所述跳线区交替设置,每一编织区内的第二线条均等间距连续排 列。
[0017] 也就是说,所述预留空间内所述跳线区和所述编织区的排列顺序为:一个跳线区、 一个编织区、再一个跳线区、再一个编织区……,依次类推。每个一编织区内相邻的两条第 二线条的间距相等且各编织区内的第二线条的间距均相等。
[0018] 较佳地,所述第一线条和所述第二线条为钢丝网纱。
[0019]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丝印模版,其特点是,包括一第一丝网布和一网框,所述第 一丝网布由上述各优选条件任意组合的一种丝网布裁切而成,所述第一丝网布固定于所述 网框上,所述第一丝网布成〇~90度张网。
[0020] 较佳地,所述第一丝网布通过粘接胶水粘于所述网框上。
[0021] 较佳地,所述丝印模版还包括一第二丝网布,所述第二丝网布中的一指定区域替 换为所述第一丝网布,所述第二丝网布固定于所述网框上。
[0022] 所述指定区域可以为所述第二丝网布中心或其它位置的一个正方形、长方形或其 它形状的区域。本技术方案可以减少所述丝网布的面积和用量,降低制作成本。
[0023] 较佳地,所述第二丝网布包括纵横排列的第三线条和第四线条,所述第三线条等 间距连续排列,所述第四线条等间距连续排列,相邻的两条第三线条的间距等于相邻的两 条第四线条的间距。
[0024] 较佳地,所述第三线条和所述第四线条为聚酯网纱、不锈钢丝或尼龙。
[0025]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 佳实例。
[0026]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丝网布和丝印模版,达到副 栅线开口处无网结且浆料漏孔均匀一致的效果,进而可以满足正极副栅线开口设计20~ 30 ym之间的印刷。并且太阳能正极副栅线印细以后宽度均匀性好、高低起伏低,不容易出 现断线和虚印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丝网布和丝印模版结构简单,目前硅晶电池片正 极印刷模版制作厂家,不需对已有的生成设备和配套工艺做出改变,就能实现正极副栅线 更细栅线开口网版的制作,提高了电池片的转换效率且提高了电池片正极浆料的利用率, 降低银浆的耗量。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丝网布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丝网布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丝印模版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丝印模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0032] 实施例1
[0033] 参见图1,一种丝网布,包括纵横排列的第一线条1和第二线条2。图中的第一线 条1横向延伸,第二线条2纵向延伸。所述丝网布在第一线条方向上(即横向)的目数为 250,在第二线条方向上(即纵向)的目数为250。所述第一线条1的线径为20 μπι,所述第 二线条2的线径为20μπι。所述丝网布的厚度为25±1μπι。所述第一线条1和所述第二线 条2为钢丝网纱。
[0034] 所述第一线条1等间距连续排列,其中,如图2所示,开口 Ll为81. 6 μ m,相邻的两 条第一线条的间距均相等,等于开口 Ll+第一线条的线径dl,为101.6 μπι。
[0035] 所述第二线条在一预留空间Pl内采用跳线编织方式排列,形成了跳线区Kl和编 织区Κ2。所述编织区Κ2的数量=所述跳线区Kl的数量-1,所述编织区Κ2与所述跳线区 Kl交替设置,每一编织区Κ2内的第二线条2均等间距连续排列。
[0036] 其中,所述预留空间Pl内形成有100个编织区Κ2和101个跳线区Kl ;
[0037] 所述编织区Κ2内的第二线条2的开口 L2等于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