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打印断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44071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脑打印断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脑打印断线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市场电线电缆护套表面标识内容的方法一般是通过喷墨打印机喷印或印字轮单行压印两种方法进行标识。特别是针对截面积小于1.0平方毫米的小平方线缆,采用喷印形式的缺陷在于:电线电缆经过运输颠簸、敷设拖拽等环节摩擦后极易将喷印的标识内容擦掉,印字内容附着力较差。采用印字轮单行压印形式的缺陷在于:(I)受到电线电缆圆整度、生产电线电缆时的定位稳定性等因素制约,容易出现印字不清晰;(2)由于电线电缆护套单方面受力会引起压印处护套厚度变薄,甚至压破进而引起产品质量事故;(3)电线电缆实际敷设后,如将印字内容敷设于下方,易造成电线电缆型号规格不方便查看的现象;(4)当生产的电缆规格进行更换时,需要更换整套模具,效率较低,容易出错。上述两种标识形式对小平方线缆的制造、放线施工及后期维护造成不利影响。
[0003]热转印是一项新兴的印刷工艺。该工艺印刷方式分为转印膜印和转印加工两大部分,转印膜印刷采用网点印刷,将图案预先印在薄膜表面,印刷的图案层次丰富、色彩鲜艳,千变万化,色差小,再现性好,并且适合大批量生产;转印加工通过热转印机一次加工,即加热加压,将转印膜上精美的图案转印在产品表面,成型后油墨层与产品表面溶为一体,不易磨损,逼真漂壳,大大提尚广品的档次。
[0004]提供一种易于更换规格、印字质量好、印字断线一体的电脑打印断线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更换规格、印字质量好、印字断线一体的电脑打印断线机。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脑打印断线机,包括:用于矫直线缆的矫直机构、相邻设置的用于加热线缆的加热机构、设于该加热机构后端的印字机构,该印字机构包括用于传送线缆的导线传送轴,该导线传送轴的顶壁设有U型导线槽,该U型导线槽的底部与矫直机构、加热机构同轴设置,便于线缆通过;该U型导线槽的一侧设有用于传送热熔标签的标签传送轴,该标签传送轴的上方活动设置有标签打印头,该标签传送轴的下方依次设有标签打印色带轴和色带回收轴,用于传输热转印色带,通过标签传送轴、标签打印色带轴、色带回收轴和标签打印头的配合,将热转印色带上的油墨层转印到热熔标签上,再通过标签传送轴将印好标识的热熔标签传送到置于U型导线槽内的线缆的表面;所述U型导线槽的上方设有标签加热融合压接头,用于将印好标识的热熔标签固化在线缆上;该印字机构还包括设于标签传送轴上方的热熔标签放置盒,用于放置热熔标签,通过热熔标签转印可以将标识清晰的印刷在线缆的表面,特别是对于小平方的线缆,印字质量明显提升。
[0007]该印字机构的后端设有用于切断线缆和对线缆端部进行剥皮的剥皮断线机构,实现印字断线一机完成。
[0008]该剥皮断线机构的后端设有二次加热融合辊轮,对切断后的线缆进行二次加热,防止切断后的线缆两端热熔标签出现翘起,确保产品质量。
[0009]该二次加热融合辊轮的后端设有接线翻转管,二次加热融合辊轮和接线翻转管之间设有进线感应传感器,所述接线翻转管呈半圆槽型设置,接线翻转管的外壁设有翻转齿轮,与外设的翻转气缸相配合,接收线缆时半圆槽开口向上设置,进线完成后,进线感应传感器没有感应到线缆进入时,进线感应传感器驱动翻转气缸,将接线翻转管进行翻转,以使接线翻转管的半圆槽开口向下。
[0010]所述接线翻转管的下方设有收线槽,用于接收接线翻转管内的线缆;该收线槽的下方设有自动捆线机构,用于对线缆进行自动打捆。
[0011]所述自动打捆机构的下方设有传送带,用于完成打捆后线缆的传送。
[0012]进一步,所述矫直机构前端设有缺线传感器,检测到矫直机构未进行上料时,切断矫直机构电源,避免设备空转。
[0013]进一步,所述加热机构与所述印字机构之间、所述剥皮断线机构与二次加热融合辊轮之间、所述进线感应传感器与接线翻转管之间还设有导线传送辊轮,便于线缆传送;所述加热机构与导线传送辊轮之间、所述导线传送辊轮与所述二次加热融合辊轮之间还设有导线传送孔,所述导线传送孔沿线缆传输方向呈喇叭口型设置,便于线缆传输时进行引导。
[0014]进一步,所述标签打印头通过螺纹伸缩杆活动设置在安装板上,以使标签打印头可以在转印膜印和转印加工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当待加工的线缆截面积超过1.0平方毫米时,关闭标签传送轴,调节所述标签打印头至U型导线槽内线缆的上方,直接使用标签打印头进行印刷标识,大大节省了更换规格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出现差错。
[0015]进一步,所述标签传送轴、标签打印色带轴、色带回收轴和标签加热融合压接头分别连接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为可调行程气缸或电机,用于驱动标签传送轴、标签打印色带轴、色带回收轴和标签加热融合压接头。
[0016]—种应用上述电脑打印断线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A、使待加工的线缆进入矫直机构,完成矫直并进入后续的加热机构,对线缆进行预热。
[0018]B、预热后的线缆进入印字机构的U型导线槽内,热熔标签和热转印色带通过标签传送轴、标签打印色带轴、色带回收轴和标签打印头的配合,将热转印色带上预设的油墨层内容转印到热熔标签上,再通过标签传送轴将印好标识的热熔标签传送到置于U型导线槽内的线缆的上方。
[0019 ] C、启动标签加热融合压接头将印好标识的热熔标签固化在线缆上。
[0020]D、印字完成后的线缆进入剥皮断线机构,将线缆切断并对线缆端部进行剥皮;分段后的线缆进入二次加热融合辊轮,对线缆进行二次加热。
[0021]E、分段后的线缆进入接线翻转管,进线感应传感器没有感应到线缆进入或接收的线缆达到预设数量时,进线感应传感器发出信号驱动翻转气缸,将接线翻转管进行翻转,线缆进入接线翻转管下方的收线槽,完成自动打捆。
[0022]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I)本实用新型的电脑打印断线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标签打印头通过螺纹伸缩杆活动设置在安装板上,可以在转印膜印和转印加工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利用热转印技术中的转印膜印,对截面积小于1.0平方毫米的线缆进行印字,确保印字质量;对于截面积超过1.0平方毫米的线缆直接采用标签打印头进行印刷标识,大大节省了更换规格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2)印字机构的后端设有剥皮断线机构,实现印字断线一机完成;(3)剥皮断线机构的后端设有二次加热融合辊轮,对切断后的线缆进行二次加热,防止切断后的线缆两端热熔标签出现翘起,确保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脑打印断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3是图2中印字机构的右视图。
[0027]图中:矫直机构I,加热机构2,印字机构3,剥皮断线机构4,导线传送辊轮5,导线传送孔6,二次加热融合辊轮7,导线管8,进线感应传感器9,接线翻转管10,翻转气缸11,收线槽12,自动捆线机构13,传送带14,缺线传感器15,热熔标签16,安装板17,传动机构18,热熔标签放置盒31,标签打印色带轴32,色带回收轴33,标签加热融合压接头34,标签打印头35,标签传送轴36,导线传送轴37,U型导线槽38。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脑打印断线机,包括依次相邻设置的矫直机构1、加热机构2、设于该加热机构2后端的导线传送孔6和导线传送辊轮5,矫直机构I前端设有缺线传感器15,导线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