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记式五线谱首调音符记谱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233阅读:18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标记式五线谱首调音符记谱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乐领域中用于记录视唱音乐的记谱方法,具体说是涉及到一种标记式五线谱首调音符记谱法。
众所周知,传统的五线谱(即现在流行的五线谱)为全世界广泛采用,是公认较科学的记谱法,但它仍有不足之处,其优缺点在于优点1、能在谱面上直观地体现出每个音在音乐进行中的高音位置和相互的音程关系,音乐“结构图”清晰,便于理解和记忆。
2、一个谱面可共存两种唱名法(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形成两种唱名概念意识和两种读谱功能,两种唱名法中的音程关系是相互对应的,其音响效果也是一致的。
3、固定唱名法由于音名和唱名在五线谱的间与线的位置已被固定,所以,对于学习固定音乐器的人以及乐队指挥、作曲都是非常方便的。
缺点首调唱名法是随着名调各不相同的位置不同而不同,首调唱名的位置是多变化的,若要熟练掌握诸多调的视唱,需要相当的努力,很难掌握,这是传统五线谱的一大弊病。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传统五线谱记录等方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使首调唱名法简化,易掌握,并使首调唱名与音名的关系,在谱面上体现更为明确、醒目、易理解,使五线谱的记谱功能进一步增强,并更实用、更科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传统五线谱音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富有个性的标记,其特点在于在传统五线谱不同的符头内,分别在中间、纵向或横向为界,上下或左右各画成半圆形的几何图形,将不同的符头左下角或右上角画一个小三角,并且小三角的角尖均向符头内方向,将这些面积不同、位置不同的图形,分别涂暗或留明,以形成具备特点的标记来表示不同的唱名,而在符干上也可增加三角形标记以便区分音符时值。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如下七个唱名的构成符头中间纵向为界,左右分别留空白或涂暗色的写法可构成两个图形,用于表示两个唱名;左侧半圆涂成暗色,右侧留空白处可表示一个唱名;右侧半圆涂成暗色,左侧留空白处可表示一个唱名;符头中间横向为界,上下分别留空白处或涂暗色的写法可构成两图用,用于表示两个唱名;符头中间横向为界,上下形成两个几何图形的半圆上半圆空白,下半圆涂暗色表示一个唱名;上半圆涂暗色,下半圆空白表示一个唱名。
不同的符头内左下角、右上角分别写一涂暗色的小三角,并小三角尖部指向符头内侧,可分别构成两个图形。
综上所述,符头中间横向为界、纵向为界留空白处或涂暗色以及两个涂暗色小三角的符头共6个唱名,加上符头内什么都不写或涂暗色(四分音符等至三十二分音符仍保持传统音符形态),共计构成7个唱名。
各图形(标记)所代表的唱名(以全音符为例) 关于五线谱首调音符的时记录(方法)五线谱首调音符时值记录,基本保持传统五线谱的方式,所不同的是二分音符稍有改动,写法是在符干上1/3处或下一1/3处写成一个弯曲的锐角,符干向上时锐角向左方,符干向下时锐角向右方,即写成 ,这是同其它音符尤其是同四分音符相区别。传统的五线谱二分音符同四分音符时值是以符头内全部空白或全部涂暗来区别的,而标记式五线谱首调音符的符头内,要写有表示唱名的图形,具有表示唱名的功能,所以,符头是无法区别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所以,将二分音符符干写成 样子以示区别二分与四分音符。
另外,所有标记式五线谱首调音符无论为何时值的,其唱名do均以传统五线谱的写法来表示(二分音符,符干有所改动,符头还是传统五线谱的写法),如全音符的“do” 二分音符的“do” 四分音符的“do” 。
其实二分音符的“do”也完全可以用传统的 写法,符干也可不改动,但“do”以后的唱名开始,如果符干不改动写法,就无法同四分音符相区别,为了保持五线谱音符统一美观和体系完整,所有二分音符的“do”以 写法为宜,符干以新的写法为最好。
由于该发明是在传统五线谱基础上产生的,它同传统五线谱同一个记谱体系论述标记式五线谱首调音符的发明技术方案,必然涉及传统五线谱,二者之间有着无法分割的渊源关系,没有传统五线谱,标记式五线谱首调音符也无从谈起,在音乐实践也常常将两种五线谱及记谱交替使用。所以,只有了解两种线谱的不同,才能更明确标记式五线谱的特点,才能达到掌握标记式五线谱首调音符的发明技术方案。(参见附图)传统五线谱首调音符离开五线谱的谱表,没有表示绝对音高和相对音高的意义。标记式五线谱首调音符由于具有可表示不同唱名的醒目标记,因此在没有无条线谱表的状态下仍可表示相对音高。但这种可表示相对音高的音符,只有结合在带有无条线的谱表中,既可表示绝对音高,又可通过醒目标记直观、简便地表示唱名,并且唱名与绝对音高对应关系准确无误,这就是标记式五线谱首调音符的真正价值所在。实际上,标记式五线谱在五条线的间与线之间表示固定音高位置,音符中的标记表示唱名即表示相对音高,是由于音位谱与文字谱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传统五线谱派生出的一种新的记谱方法。
由于采用了在传统五线谱形态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富有个性的标记的技术方案,使得本发明记谱法具有文字谱的意义和特征,并且不影响固定调的读谱及五线谱及五线谱的总体美感,使首调视唱简化、直观、易掌握,彻底解决了传统五线谱首调视唱2位的弊病充分发挥和利用了文字谱与音位谱的优势,是较完美的记谱法,易于推广使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记谱法示意图;图2为唱名示意图。
由图1、图2可看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首先确定7个唱名(见图2),再确定二分音符的符干 这是示意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将这些标记记入五线谱表中,构成标记式五线谱首调音符记谱法如下(见图1)其中 为全音符, 为二分音符, 为八分音符, 为十六分音符, 为四分音符。
权利要求
1.一种标记式五线谱首调音符记谱法,是在传统五线谱音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富有个性的标记,其特征在于在传统五线谱不同的符头内,分别在中间、纵向或横向为界,上下或左右各画成半圆形的几何图形,将不同的符头左下角或右上角画一个小三角,并且小三角的角尖均向符头内方向,将这些面积不同、位置不同的图形,分别涂暗或留明,以形成具备特点的标记来表示不同的唱名,而在符干上也可增加三角形标记以便区分音符时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记式五线谱首调音符记谱法,其特征在于七个唱名的构成如下符头中间纵向为界,左右分别留空白或涂暗色的写法可构成两个图形,用于表示两个唱名;左侧半圆涂成暗色,右侧留空白处可表示一个唱名;右侧半圆涂成暗色,左侧留空白处可表示一个唱名;符头中间横向为界,上下分别留空白处或涂暗色的写法可构成两图用,用于表示两个唱名;符头中间横向为界,上下形成两个几何图形的半圆上半圆空白,下半圆涂暗色表示一个唱名;上半圆涂暗色,下半圆空白表示一个唱名。不同的符头内左下角、右上角分别写一涂暗色的小三角,并小三角尖部指向符头内侧,可分别构成两个图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记式五线谱首调音符记谱法,该五线谱首调音符,分别用不同的标记来表示首调的7个唱名。它是文字谱与音位谱有机结合的产物,并使两种记谱得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它在保持传统五线谱基本功能与形态不变的前提下提出,使五线谱首调视唱简单、直观、易掌握,并能在谱面上明确、直观地图解音高位置和唱名的对应关系。
文档编号G09B15/00GK1314665SQ01103969
公开日2001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19日
发明者周耀锟, 陈为 申请人:周耀锟, 陈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