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度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963阅读:7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刻度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刻度尺,特别是一种包含有支脚点,在使用时可以防止产生污迹的刻度尺。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通用的刻度尺为平板状,在其具有刻度的一侧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斜面,在制图或使用过程中,将刻度尺的下表面紧贴纸面,然后,笔沿着刻度绘制图形,完成后,将刻度尺移开,此时,由于墨迹没有干,或附着在刻度尺上的墨迹由于刻度尺的移动往往会在文件或图纸上出现墨迹及污迹的产生,使整个文件或图纸因污染而报废,对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具体而言,现有技术中刻度尺存在着缺点为在使用时容易出现墨迹及污迹,影响工作,造成大量工作时间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刻度尺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避免产生墨迹及污迹的刻度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刻度尺,其具有刻度的一侧的上表面具有第一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刻度尺的下表面设置有数个支脚点。
所述的刻度尺具有刻度的一侧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斜面。
所述的支脚点排列在刻度尺下表面靠近边缘的部位。
所述的支脚点分两排排列在刻度尺的下表面。
所述的支脚点紧密排列支脚条。
所述的支脚点形状、大小相同。
所述的第二斜面与该刻度尺具有刻度的一侧的上表面的第一斜面成锐角。
该刻度尺在使用时,通过支脚点悬空架设于文件或图纸的上面,可以大大减少刻度尺与文件或图纸的接触面积,此外,在刻度尺具有刻度的一侧的下表面设置了第二斜面,使此处与文件或刻度尺存在一定的空间,也可以减少存留在刻度尺工作边上的墨迹污染文件或图纸。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设置有支脚点,并在该刻度尺具有刻度的一侧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斜面的结构,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减少墨迹污染;2、减少污迹对纸张的破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使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刻度尺的主示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刻度尺的侧示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刻度尺1,在刻度尺1的下表面设置有数个支脚点3,该数个支脚点3的形状、大小相同,并且排列在刻度尺具有刻度2的一侧,和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该刻度尺1在使用时通过刻度尺1下表面上设置的支脚点3使该刻度尺1悬空架设于文件或图纸的表面上,然后绘制图形,这种方式可以使刻度尺1与文件或图纸的接触面积,在使用完毕刻度尺1时,移动刻度尺1,就可以大大避免因为刻度尺1的移动而使未干的墨迹随刻度尺1滑动,而造成对文件或图纸的破坏,而导致文件或图纸的报废;这种方式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如图3、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在该刻度尺1具有刻度2的一侧设置有一斜面4,该刻度尺1在使用时,该刻度尺1具有刻度2的一侧的工作边下表面与文件或图纸具有一空间,也可以减少,工作完毕移动刻度尺1时而造成未干墨迹对文件或图纸的污染。
如图5、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在该刻度尺1的下表面上设置数个支脚点5,该数个支脚点5排列成一支脚条,通过支脚条支撑该刻度尺1与文件或图纸形成一空间,避免移动刻度尺1使墨迹对文件或图纸破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从使用目的上、效能上、进步性及新颖性等观点进行阐述,其具有的实用进步性,已符新型专利法所强调的功能增进及实用要件,本实用新型以上的实施说明及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是以,举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者,均应属本实用新型的创设目的及申请专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刻度尺,其具有刻度的一侧的上表面具有第一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刻度尺的下表面设置有数个支脚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度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刻度尺具有刻度的一侧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斜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度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脚点排列在刻度尺下表面靠近边缘的部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度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脚点分两排排列在刻度尺的下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度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脚点紧密排列支脚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度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脚点形状、大小相同。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刻度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斜面与该刻度尺具有刻度的一侧的上表面的第一斜面成锐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刻度尺,特别是一种在该刻度尺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数个支脚点,在使用时可以减少刻度尺与文件或图纸的接触面积,防止产生污迹的无污迹刻度尺,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可具有刻度尺的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减少墨迹污染,减少污迹对纸张的破坏。
文档编号B43L7/00GK2677186SQ20042000101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9日
发明者孙长翠 申请人:孙长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