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灯片立体广告灯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62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层灯片立体广告灯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箱,尤其涉及一种多层灯片立体广告灯箱。
背景技术
目前的广告灯箱除静止灯箱以外,常见的还有如中国实用新型02217161.4所公开的一种画面自动平移的广告灯箱。这种灯箱由电机带动固定在转轴上的活动灯片画面自动平移,但其实质是将多幅固定画面以连续或间歇方式移动通过灯箱上的可视窗口以实现动态的效果,未产生画面组合的效果。中国实用新型98225659.0公开了一种具有动感的饮料广告灯箱,其由设置在灯箱外壳内的透明水箱和水泵与设置在灯箱可视窗口处的灯片组合形成了一具有动感的组合画面,实现了动态的效果。但其缺点是,由于组合画面的一部分源于固定设置在灯箱内部的水箱和水泵,因此组合画面只能与水性相关,因而广告题材适应性不强。其次,由于水箱和水泵体积较大,且维修和保养不便,因而也造成该技术方案难以推广,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很强适用性和实用性的动态、立体画面效果的多层灯片立体广告灯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层灯片立体广告灯箱,包括一开设有可视窗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照明光源以及相互平行设置的一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所述主动转轴由一电机驱动,一首尾相连的活动灯片套设在所述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上并可随所述转轴移动、且可暴露于所述箱体上的所述可视窗口内,所述箱体的可视窗口处设置有一片或一片以上的局部透明固定灯片,所述活动灯片可透过所述透明固定灯片的透明部分被看到。
较佳地,所述箱体上的所述可视窗口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所述每一可视窗口处均设置有一片或一片以上的所述局部透明固定灯片。
较佳地,所述局部透明固定灯片与所述活动灯片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照明光源。
较佳地,所述局部透明固定灯片外侧设置有透明防护板。
较佳地,所述局部透明固定灯片与所述透明防护板之间还设置有辅助照明光源。
较佳地,所述主动转轴和所述从动转轴上下或左右平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较佳地,所述从动转轴的两端部分别连接一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一垂直于所述转轴并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拉力杠,所述拉力杠的连接端与所述从动转轴的端部连接,所述拉力杠的中部设置有突起的中肩部,所述拉力杠的自由端设置有突起的尾肩部,所述中肩部与所述尾肩部间设置有压簧,所述箱体上设有卡掣件,所述卡掣件包括一连接端和一卡掣端,所述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卡掣端位于所述拉力杠的尾肩部行程区域内,所述拉力杠可籍由所述卡掣端对所述尾肩部的阻挡而定位。
较佳地,所述照明光源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灯管。
较佳地,所述加强照明光源为灯管、灯泡或LED。
较佳地,所述辅助照明光源为灯管、灯泡或LED。
本实用新型由于分别设置了活动灯片和局部透明固定灯片,将活动灯片上的画面与局部透明固定灯片上的相关画面组合产生一立体、动态的新画面,达到了更丰富的画面效果;同时,由于弹性机构的使用,方便了活动灯片的安装、同时解决了活动灯片套设在转轴上后在运行中可能发生的松脱问题。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其中图1a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b是图1a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箱体内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A-A部的剖视图;图5是图3中卡掣件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3所示实施例更换活动灯片状态的箱体内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B-B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a、图1b所示的一种多层灯片立体广告灯箱,该灯箱包括一开设有一个可视窗口11的箱体1,箱体1内设置有照明光源2,照明光源2为四个灯管。在箱体1左右两侧平行设置有一主动转轴31和一从动转轴32,一首尾相连的活动灯片4套设在主动转轴31和从动转轴32上并可随转轴水平移动,主动转轴31与设置在箱体1内的一电机311(参见图3)电连接并被其驱动而旋转,活动灯片4上根据使用需要配有画面,且活动灯片4上的画面可暴露于箱体1上的可视窗口11内。在活动灯片4和可视窗口11之间设置有一片局部透明固定灯片5,局部透明固定灯片5上也配有相关画面,活动灯片4可透过透明固定灯片5的透明部分被看到。
作为一种改进,本实施例中局部透明固定灯片5的数量还可以是一个以上(诸如两片、三片等,未做图示),各局部透明固定灯片5可以互相平行或以一定夹角设置,以使各局部透明固定灯片5上的相关画面彼此结合并与活动灯片4上的画面一起形成组合画面,籍以获得更丰富、立体的视觉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籍由活动灯片4上的画面和局部透明固定灯片5上的相关画面的结合,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形成一组合的立体画面。同时,由于活动灯片4可随转轴移动,上述立体画面又具有动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获得的这种立体、动态的组合视觉效果,对目标受众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箱体1上的可视窗口11数量为前后分置的两个,每一可视窗口11处均设置有一片局部透明固定灯片5。籍由此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灯箱可以获得两个不同方向的组合画面,以吸引更多视觉注意力。
显然,也可以根据灯箱的外形和需要设置多个的可视窗口11。具体如在灯箱的横截面是六边形时,可设置多达六个可视窗口11;相应地,可以在每一可视窗口11处设置具有相同或不同相关画面的局部透明固定灯片5,以获得更多不同角度的视觉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按需要平行设置多个从动转轴。
再参见图2,作为又一种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局部透明固定灯片5外侧设置一透明防护板6,以保护灯片,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保持美观和洁净。为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在局部透明固定灯片5与透明防护板6之间还设置有辅助照明光源22。在局部透明固定灯片5与活动灯片4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加强照明光源21。
作为另一种改进,本实施例中主动转轴31和从动转轴32可以上下平行设置在箱体1内(未做图示)。
参见图3、图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与图1a所示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从动转轴32的两端部321、322分别连接一弹性机构7、7′(弹性机构7′与弹性机构7的结构、作用均相同)。
弹性机构7包括一垂直于转轴32并设置在箱体1上的拉力杠71,拉力杠71为一具有连接端711和自由端714的杆状刚性件且可相对箱体1平移运动。拉力杠71的连接端711与从动转轴32的端部321固定连接并保持从动转轴32可自由转动,拉力杠71的自由端714附近设置有突起的尾肩部713,拉力杠71的中部设置有突起的中肩部712,拉力杠71在其中肩部712与尾肩部713之间套装一压簧72,压簧72近尾肩部713的端部721相对于箱体1固定不动,压簧72近中肩部712的端部722挤靠在中肩部712上。
弹性机构7还包括一卡掣件73。图5所示是卡掣件73的立体示意图,卡掣件73是一弹性钢片,具有一连接端731和一卡掣端732,卡掣端732为一具有弹性的弯曲面,朝拉力杠71方向弯曲,在外力作用下可变形并可借助于其弹性复位。连接端731以铆接(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箱体1上。卡掣件73的安装位置应确保在拉力杠71平移时卡掣端732位于尾肩部713的移动行程区域内并可触及尾肩部713,拉力杠71可籍由卡掣端732对突起的尾肩部713的阻挡而定位。
在灯箱使用状态中,拉力杠71突起的尾肩部713位于卡掣件73的卡掣端732弯曲面的内侧而不受阻挡。压簧72的反作用力由其端部722依次通过拉力杠71的中肩部712、连接端711和从动转轴32的端部321、322的传递而使从动转轴32、主动转轴31与活动灯片4绷紧贴合,活动灯片4随转轴的转动而平移,其上的画面可借助于对电连接在主动转轴31上的电机311的控制而以连续或断续的方式通过灯箱1上的可视窗口11。
再参见图6、图7,当灯箱1在调换活动灯片4的状态中时,打开灯箱1的外壳,对从动转轴32施加一作用力使其向主动转轴31的方向移动,压簧72的端部722受到随从动转轴32一同移动的拉力杠71的中肩部712的挤压后也相应向主动转轴31方向移动,使压簧72在受压变形缩短后积聚了一定的反弹力。此过程中,拉力杠71因向主动转轴31的方向移动使得其自由端714及突起的尾肩部713移动至卡掣件73的卡掣端732弯曲面外侧。
当从动转轴32上外加的作用力消失后,在压簧72的反弹力作用下压簧72的端部722推动拉力杠71的中肩部712带动拉力杠71和从动转轴32开始复位行程,但此时由于拉力杠71的自由端714附近突起的尾肩部713在复位行程中受卡掣件73的卡掣端732的阻挡而使拉力杠71不能完成整个复位行程,拉力杠71在复位行程中因此阻挡被定位,相应地从动转轴32也在复位行程中被定位。上述操作所获得的效果是,活动灯片4与从动转轴32间形成空隙,相互的绷紧贴合状态被改变,活动灯片4上的张力消失,其与转轴间的摩擦力也消失,活动灯片4得以方便地从两转轴上被取下或装上。
待更换活动灯片4的操作完成后,同时向分别对应于两弹性机构7、7′的上、下两卡掣件73的卡掣端732施加一向其弯曲面外侧方向的作用力,使卡掣端732受力变形后避让拉力杠71上突起的尾肩部713,卡掣件73对拉力杠71的阻挡作用消失,拉力杠71的自由端714及突起的尾肩部713得以无障碍地通过卡掣端732。拉力杠71在压簧72的反作用力推动下,复位行程得以继续,带动从动转轴32朝背离主动转轴31的方向移动回复到原使用状态,活动灯片4重与从动转轴32、主动转轴31绷紧贴合形成摩擦力,更换活动灯片4的操作完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从动转轴32上连接了弹性机构7,弹性机构7中压簧72的反作用力籍由拉力杠71和从动转轴32的传递使活动灯片4在使用中一直保持一定的张力,因而活动灯片4被绷紧贴合在转轴上。该绷紧贴合状态产生的摩擦力使活动灯片4得以克服其自身重力不易从转轴上松脱,最终由活动灯片4和透明固定灯片5结合形成的组合画面得以保持长期良好的视觉效果。上述活动灯片4所受的张力大小可借助于选配适当弹性力的压簧72以及调节拉力杠71的行程而被控制达到一最佳效果。并且,籍由上述操作使更换活动灯片4的过程较现有技术更为便捷、简单。
作为一种替代,上述卡掣件73也可以是如图5所示外形的刚性件,同样具有一连接端731和一卡掣端732。卡掣端732朝拉力杠71方向弯曲;连接端731通过一柱状销松动地连接在箱体1上,处于箱体1和卡掣件73之间的一段销体上套设一弹簧(未做图示),卡掣件73受外力作用时可在该弹簧的弹性范围内沿销体上下滑动,并可在该外力作用消失后借助于该弹簧的弹力而复位。卡掣件73的安装位置应确保在拉力杠71平移时卡掣端732位于尾肩部713的移动行程区域内,并使卡掣件73处于上、下不同位置时卡掣端732可以避让或触及尾肩部713,拉力杠71可籍由卡掣端732对突起的尾肩部713的阻挡而定位。
此种替代的实质是以卡掣件73(借助于弹簧的作用)的整体弹性位移替代了卡掣件73局部(即卡掣端732)的弹性位移,以达到相同的技术目的,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较佳具体实施例。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层灯片立体广告灯箱,包括一开设有可视窗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照明光源以及相互平行设置的一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所述主动转轴由一电机驱动,一首尾相连的活动灯片套设在所述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上并可随所述转轴移动、且可暴露于所述箱体上的所述可视窗口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可视窗口处设置有一片或一片以上的局部透明固定灯片,所述活动灯片可透过所述局部透明固定灯片的透明部分被看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告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的所述可视窗口数量为一个或一个以上,所述每一可视窗口处均设置有一片或一片以上的所述局部透明固定灯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告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透明固定灯片与所述活动灯片之间还设置有加强照明光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告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透明固定灯片外侧设置有透明防护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广告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透明固定灯片与所述透明防护板之间还设置有辅助照明光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告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转轴和所述从动转轴上下或左右平行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告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转轴的两端部分别连接一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一垂直于所述转轴并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拉力杠,所述拉力杠具有一连接端和一自由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从动转轴的一端部连接,所述自由端设置有突起的尾肩部,所述拉力杠的中部设置有突起的中肩部,所述中肩部与所述尾肩部间设置有压簧,所述箱体上设有卡掣件,所述卡掣件包括一连接端和一卡掣端,所述连接端连接于所述箱体,所述卡掣端位于所述拉力杠的尾肩部行程区域内,所述拉力杠可籍由所述卡掣端对所述尾肩部的阻挡而定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告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光源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灯管。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广告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照明光源为灯管、灯泡或LED。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广告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照明光源为灯管、灯泡或LED。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层灯片立体广告灯箱,包括一开设有可视窗口的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照明光源以及相互平行设置的一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主动转轴由一电机驱动,一首尾相连的活动灯片套设在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上并可随转轴移动、且可暴露于箱体上的可视窗口内,箱体的可视窗口处设置有一片或一片以上的局部透明固定灯片,活动灯片可通过局部透明固定灯片的的透明部分被看到。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由拉力杠、压簧和卡掣件等组成的弹性机构以保持活动灯片的长期定位并便于更换。本实用新型将活动灯片上的画面与局部透明固定灯片上的相关画面藉由上述结构组合产生一立体、动态的新画面,达到了更丰富的画面效果,可广泛用做广告灯箱等。
文档编号G09F19/12GK2893835SQ200620039000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7日
发明者潘登杰 申请人:上海新劲力广告传播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