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电流概念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39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电流概念模型的制作方法
一种新电流概念模型本发明发明涉及物理教学器具技术,特别是一种新电流概念模型.电流,发现干"200多年前",后来人们才知它是电子在导体里流动的现象.并以此 作为经典而广泛应用于教学和科技.例如中学教科书里的电流概念就是以电荷或电子在 导体里定向流动的现象来定义的(参见"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联合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年3月第3版第101页").这,几乎已告知人们电流,这一奇妙的自然现象已被彻底搞 清,再不会有什么遗漏或不完满之处了!然而,那是在现成经典原子结构理论体系的背景 下的定义,并且抽象难理解.随着原子结构理论体系的新的大的突破,作为经典的电流 概念明显地暴露了其不可回避的缺陷或不完满之处.而且,作为经典的电流,在其演示模 型的教学器具方面至今仍然属于空白;而且,其不利于中学生的理解或启蒙教育。本发明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电流的教学器具的缺点,而提供具备新的电流概念的 又不抽象而直观易理解的一种新电流概念模型。本发明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1 ,重新论述电流概念:2.设计出电流新概念的教 学器具演示模型。.一,电流新论经典的电流概念是电子在导体里流动的现象,以经典的原子结构理 论体系为基础.即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公转的电子组成.电子分多层次,大部分的壳层 里包含两个乃至多个电子.有电流时,在金属导体里电子由某一电子空穴移动到另一电 子空穴而作定向地流动.这就是最广义的"电流"定义。其实,这是不够完善的定义。 以下一些现象和证据及其分析研究可以说明这一点。新的原子结构理论体系约于2006年被冯建光先生提出了。即在经典原子结构理论 体系的基础上,补充了原子结构的结构原子内包壳和原子外包壳;而且,该包壳均是由 能量液组成的.(参见中国专利"一种原子结构模型"的"能量液").也就是说,原子 结构完全由能量液组成.因此,电流现象除了具有电子流动之外,还有能量液(参见中国 专利"能量液测定仪"的"能量液")的流动.而经典的电子壳层是几乎空无一物的 壳层,仅有电子单一的成份.根据磁旋力与能量液的关系,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样一条定理:实际上,能量液的流 动只能由磁旋力驱动而引发.(参见中国专利"一种力的测定装置"和"地球磁旋力测 定仪"的"磁旋力").由于磁铁等等人工磁体的磁力实质是磁旋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即 一种群聚磁旋力(参见中国专利地球磁旋力测定仪)其物质旋转中心(如原子核内的 旋转中心)的自旋速度极高而使其周边及其临近区域里的物质或能量液呈被该中心强力 吸引性地驱动并向该中心靠近和聚积的状态。人们则只看见人工磁体外表面的静止状 态。至少,原子核的自旋是一种速度极高的运动。而该中心极高自旋速度则是现有相关 检测水平未能或无法检測到的一类自旋速度(即极微观的特殊性的自旋速度;本文猜测,该类极微观的极高的自旋速度可能大于或等于Y射线乃至宇宙射线的频率。对于此类极 高自旋运动与通常的静止现象的关系方面问题的理解,可以参考人们看到的静止状态 的物体其原子核却在不停地自旋的这类现象,是一类由运动组成静止的现象,也是宇宙 里的普遍现象。这符合哲学里的一条规律由量变到质变原理)。因此,人工磁体如磁铁 的磁场磁力就必然能驱动导体里各原子的原子外包壳,实现其能量液仅限于其高密度梯 度水平的流动并仅限于在导体里的流动.相对而言并反过来说,导体本身实际上已构成 能量液的高密度梯度水平的条件或环境,形象地说是该高类密度梯度水平一种"管道". 而导体外的能量液密度梯度水平分布很低的环境则无此条件.所以其高密度能量液只能 在导体里流动,这就是说,普通电流只能在金属导体里流动而难在其以外的环境如空气, 泥土,绝缘材料里流动.须指出,根据磁旋力自旋速度与距离之间关系的分布曲线定律(参见中国专利"一 种磁旋力测定仪"和"地球磁旋力测定仪"),可得出这样的结论物质的核的自旋速度 大于其表面的自旋速度。因此,原子核的自旋速度大于原子表面的自旋速度,而原子核 球体表面的自旋速度又小于原子核球体中心的自旋速度。同理,粒子的核中心自旋速度 大于粒子球体表面的自旋速度。然而,因为能量液的分布具有连续性,所以,金属导体里流动能量液也有一小部分渗 漏到其外的环境里.例如,高压电线外侧的绝缘材料及其临近空气里常见有电流或静电 的现象,就是这类缘故所致.除此之外,实际上电流还有另一种特性:即振动性.原因之一由于电流是电子和能 量液混合在一起流动的现象,其机械成分的作用力就会作用于各原子外包壳,使其在导 体里的各原子外包壳之间会发生互相碰撞,以及电子与其它原子外包壳之间也会发生 互相碰撞,从而产生机械振动性的波,在此简称为电流振动波或电流波;所以电流具有 振动的特性.原因之二:金属导体里能量液的流动是磁旋力(指变态"的磁旋力一磁力) 交替地驱动相关绕组线圈里各原子的各外包壳能量液而形成非均匀的波动性.关于这一 点,在检测电流时示波器里显示出电流的波型,其实就是电流振动性或波动性的直接证 据.这特性也是人体触电时感到有振动性的缘故.再如,高压电线发出的"嗡嗡"响声亦 是该振动性的直接证据.此外,振动性还表现为电流成份中含有电磁波的特性:即电流中的电子会互相碰撞 并与其它原子外包壳以及原子核发生互相碰撞,从而在金属导体里产生电磁波该电磁波的大部分跟随导体里流动的能量液向前传播而少部分则向导体外扩散地传播.这里简 称其为"电流电磁波".这也是引发康普顿效应里的第一个波峰的根本原因.这同吋是无 线电技术或电子技术中电流的载波作用的根本原因.其实,相关仪器在电视机旁可以检 测到电视机里发出的电磁波信号,这就是直接证据之一.这,也是金属导体在输送电流 过程中产生发热现象的主要原因.该类热现象实质是其所产生的电磁波中含有红外线成 份的波.再如,电炉,电磁炉,微波炉等等技术和产品就是出自于该类原理基础上制成的,而人们却未理解到此类缘故(经典电磁作用理论体系对此仅认定为光子做其电磁交换 的媒介而起作用)另外,电灯发光原理实质是电灯的钨丝通电流后受电流中的能量 液、电子、电流振动波和电磁波的激发和撞击而作高频率振动,因此引发了光一主要是可见光波段的电磁波的出现,使人们才能看到光亮.并非电子单纯流动的结果;此外 还含有红外线而使电灯"发热".可见,电流电磁波不是单一波段的电磁波.电视机的 显像管的显示原理也是这类电流电磁波原理的表现形式之一.由此可见,经典而著名的康普顿效应被人们认定为物质的波粒二象性的直接证据. 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实质上是不存在物质的波粒二象性的,物质的波动与粒子的特性是 完全分立的或各自独立的.另外,电子的衍射现象实质也是从电子枪里射出的电子束中 含有电流电磁波所造成的,不属于经典而著名的"物质波".反而,该效应构成了电流中 波粒混合原理或现象的直接证据.由于电流中流动的能量液是电磁波的载体,所以.能量液受激发磨擦时就可以产生 振动从而可在电流中产生新的电磁波;如无线电发射技术中的高频振荡器,就是在此基 础上发射电磁波的直接证据.同理,电流可接收来自于金属导体外的电磁波.只有在这类 基础上,才能形成无线电技术中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原理.由此可见,从电子枪里射出的 电子束,不但含有电子,还含有能量液,并且含有机械振动波和电流电磁波这四大成份.同时由此可见,电场实际上是金属导体外的一层较低密度梯度的能量液,只不过是 金属导体内外的能量液密度有很大差异而已.由此可定论电场的物质形态实质就是能 量液即某密度梯度范畴里的能量液.它与磁场有相同的本质特性物质特性均为能量液. 其不同之处在于能量液密度梯度范畴的不同.实际上,电场还有另一种特性,即具有磁旋力作用效应的特性.但是,这类特性表现 是一种"变态"的磁旋力,即仅仅表现出磁吸力的特性(参见中国专利"地球磁旋力测 定仪"),即象磁力那样.电场也有该类特性.这是磁场与电场第二个相同点,即功能方 面而非物质的特性.这类"变态"的磁旋力,常常使人们感到对该类系列现象迷惑不解. 事实上,磁旋力的旋转力特性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已变得极端微弱而不被人们所觉察,仅 表现出磁旋力的磁吸力特性。这就是人们常见磁铁的磁性现象.磁力或磁性仅仅是物质 的一种功能特性而不是物质形态或结构.经典的磁场概念实际上是指其非物质形态的功 能特性.但在哲学上人们往往把磁场看成是物质形态特性的事物并强求使之符合唯物主 义理论体系.从而导致认识上的混乱,乃至对其争论不休.同理,对电场的认识亦如此.实际上,电流,还有另一种特性具有磁旋力作用所产生的效应的特性。这是因为 磁旋力驱动金属导体里的能量液流动的同时;就会携带其磁旋力运动,因此,电流里的 能量液又构成磁旋力的载体。但是这时的该类磁旋力已经发生"变态"而表现出其磁吸 力即磁性的功能而被人们所忽略。例如,人们遇到的人体触电时会感到被电线吸住了的 感觉,以及电焊时焊条往往易被吸附于被焊工件上而较难分开。所谓"变态"的磁旋力,可以分为两类(1),偏重于磁旋力的磁吸力特性类型的磁旋力,如磁性物体或磁铁;其表现为仅见磁吸力而几乎无旋转力特性;(2),偏重于磁旋力的 旋转力特性的磁旋力;其表现为仅见旋转力特性而几乎无磁吸力特性,因该类特性极弱, 不能驱动现实物质在绕核中心运动时克服摩擦力而难以表现出旋转力特性,使人们无法 看到现实有形态物质绕某一核中心旋转的过程。总之,电流不仅仅是电子的流动。从上述原理看,"电压"是电流里的基态液和电子在金属导体里出现聚积的现象。 可见,金属导体是一种储蓄基态液和电子的临时"储藏器",而电容器则是储蓄该类基 态液和电子的一种容器。因此,某些物质或分子,其原子或分子之间的间隙都是储蓄基 态液和电子的有效空间,即构成一种"不规则储存容器"。蓄电池的储电原理就是如此。 此外,静电不是因电荷带电的缘故,而是物质或物体的能量液及其含有的磁旋力和机械 振动波作用于其它物质或物体时所产生的效应而造成的。因此,常见气象里的雷电现象, 实质是云层云块因大气分子密集组成其群聚磁旋力而发生互相吸引和引发不同云层云 块之间的碰撞或摩擦,使其各原子外包壳"基态液"产生可见光的电磁波——即"闪电" 发光现象;雷鸣声则是同时产生某类机械性振动波引发空气振动所致而不是静电所为。本文认为静电或电荷这类概念是与实际情况有着较大差异的或有欠确切的。包括 库伦定律,也如此。由于上述原因,在导体里流动的电流具有"力一液--波三象性",即电流的"宇宙 基态液"既是"电磁性磁旋力"的载体,又是"基态波"的载体。因而在导体里流动的 电流同时具有"电磁性磁旋力"和"电流基态液"以及"电流基态波"这三大成分和特 性,故把其叫做"力一液一波三象性"。它们之间难以分离。这亦即二极管的发光原理。另外,荷兰著名物理学家洛伦兹于1895年创立的电子论及其电子与磁场相互作用 的理论体系,明确指出了电子在磁场里作直线前进运动时必然会受到磁场的作用而发生 偏转,该偏转方向符合右手定则。而他的"以太"学说,应该说大体上是正确的,因为 那时他指出了宇宙空间存在一种未被认定的物质,但那是较模糊的学说,他认定"以太" 是静止的,还因其定性方面在现在看来它不是准确的;而其定量方面的数学模型即使到 了现今也难以确定或发现。但是,在爱因斯坦吋期,"以太"已被完全否定。尽管有人 坚持之,但至今未能突破之。有些人认定,在过去的整个科技界,已把"以太"归入被 发现的物质之列,那是不合时宜的。爱因斯坦虽然提到过"以太",但是他坚持否定它。在此之前的1879年美国著名物理学家霍尔发现的霍尔效应,实质上就是洛伦兹力 的效应或是电子与磁场相互作用的效应。在某种意义上说,爱因斯坦当初模仿该类效应 而提出了相对论特别是"吋空弯曲"理论;并且,由于磁场是一种神秘而不可思议的"事 物",他便把磁场的定义推广应用到无限的宇宙空间,定义为"场"。相对论就使人们探 索的步伐停顿在"场"这种神秘而不可思议的事物之上;直到现在。即是说,"场"或 磁场的物质性的定性问题可以说在2005年之前仍旧未能得到解决,人们对其一直处于 模糊的认识之中。本文和中国专利《一种原子结构模型》里对磁场和电场作出了定性方面的论述和证明,因此可以从广义上推断物理学经典著作中的"场"的物质性的定性问题的实质, 与磁场和电场相似,"场"就是"宇宙基态液"和磁旋力的总称,或是一种具有该"力 --液二象性"的事物。不同的磁场和电场或是"场",其"宇宙基态液"的密度不同, 其磁旋力的强度也不同。在此意义上看,爱因斯坦的"场"对磁场和电场的未能突破。应说明,电视机显像管图像调节的调节线圈,其作用的本质是调节电子束的"能 量液"(见中国专利《能量液测定仪》说明书和见中国专利《一种原子结构模型》说 明书)密度的分布,通过该分布而达到调节电子束里的"基态波"(见中国专利《一种 原子结构模型》说明书)的分布;并不是通过调节电子束里的"电子流"来实现图像调 节的。这是电子束里含有"电磁性磁旋力"、"电流基态液"和"电流基态波"造成的。 不过,原子或电子等等粒子的自旋运动,其波动性均会在"基态液"里产生"基态波"。 这类原理也是造成"宇宙背景微波辐射"现象的因素之一。该类波存在于有关探测的仪 器及其天线里。但是,它与经典的电子具备"波粒二象性"原理有本质的不同;至少, 它不属于"电子流"或"粒子流"。而发光二极管的原理就是"电流基态波"造成的。另外,本人认为"基态波"在密度差异较大的不同层次的"基态液"里传播时会 出现"折射"或"拐弯"现象,有点象光在水里会折射那样。该方面原理可由原子光谱 现象得到证实。而且,从原子光谱现象里可看出原子外包壳呈多层状结构,即每条光 谱线代表一层结构。由此可见,经典的"引力透镜"效应实质是天体磁场里的特定密度 的"宇宙基态液"起到了对光的"折射"或"透镜"作用。这时,应当说,天体磁场里 的"基态液透镜"使光"拐弯"了。光"拐弯"现象,并非为"时空弯曲"或"引力透 镜"所导致的。水的"折射"作用实质上是由其分子的原子外包壳"基态液"引发的。因此,可以得出如下二大方面的结论磁场的一大特性是具有"基态液透镜"的功能,对光具有"折射"和"透镜"的作 用。甚至对其它电磁波亦有"折射"和"透镜"的作用。由于上述原因,在光通过磁场时,光就会被"分割"形成二条或二条以上的光谱谱 线,而且呈对称状。但是在光通过不同密度的"基态液"成份的多层状结构的原子外包 壳时,原子光谱现象就会出现多条谱线的线光谱现象。使原子光谱的线光谱表现为巴尔 末系和赖曼系等等原子光谱类型。说明原子外包壳具有"基态液透镜"的功能,不但可 见光会被其聚焦和折射,而且,紫外线和红外线均会被其聚焦和折射。由此可见,"可 见光"在水里发生的折射现象,实质是水分子等等原子外包壳的"宇宙基态液"起"折 射"作用所造成的。磁场的还有另一大特性那就是,能使电子通过磁场时会发生"拐弯"现象。而"拐 弯"的原因则是电子因电子磁旋力使电子发生自旋运动,电子的"粒子包壳"(见中 国专利:《一种原子结构模型》说明书)的基态液与磁场边的基态液发生了高速而激烈 的摩擦。该摩擦的结局使电子受阻而不能作直线前进,并被"排斥"性地推开;这种排 斥作用的连续性效应,最后使电子的运动轨迹呈现为"弯曲线"的形状,乃至"螺线曲 线"性的形状,即电子发生偏转现象。从光通过磁场时会被"分割"的现象可知,磁铁的磁场磁力线每一条线代表一个 层次,这是一条物理学定理即磁铁的磁场是分为多层次的,因其能量液或"宇宙基态 液"的分布呈现为多层状态。可见,其"宇宙基态液"密度的分布呈现为非均匀状态。 因此,其每层都会组成一个"基态液透镜"。另外,电磁场之间的不同之处是电场是 在导体里流动的电流所形成的"动态"的"场";而磁场则是"静态"的"场"。其各 自具有的"宇宙基态液"密度存在着大小的不同和分布的不同,以及运动状态的不同。在这里应指出,"宇宙基态液"的定量问题和更深层次的物质性形态尺度的定性和 定量问题仍有待于革命性的深入研究和突破。而磁旋力形成的原因则是"宇宙基态液" 的负压,在某种意义上说,其物理学上的"平衡趋势"所致。所以,物质的原子和粒子 的自旋的长久性则由该负压及其"平衡趋势"的自身维持的长久性决定;这是"绝对真 空"与"相对真空"(参见中国专利《一种力的测定装置》)相互作用直接相关。这还 因各原子自旋的摩擦极小但不等于零。该类问题仍有待于革命性的深入研究和突破。"绝对真空"是指一种完全空洞无物的真空或空间,是人为条件无法检测到的纯 粹真空,相对于"相对真空"而言的一种真空。而"相对真空"则是包含着"宇宙基态 液"的一种真空,即无空气的真空或无气体又无固体物质的真空,但包含着"宇宙基态 液"的真空。"绝对真空"与"相对真空"之间存在负压,其数量级可能达到无穷大。 在该负压里,可能存在物质运动的超三维的或多维时空的模式。如果是多维时空的模式, 那么,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多维时空理论体系是否与该类关系原理有关? 甚至,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如此?人们需对此作出进一步相关的探索和研究。须指出,根据磁旋力自旋速度与距离之间关系的分布曲线定律(参见中国专利:"一 种磁旋力测定仪"和"地球磁旋力测定仪"),可得出这样的结论物质的核中心的自旋 速度大于物质表面的自旋速度。因此,原子核的自旋速度大于原子表面的自旋速度,而 原子核球体表面的自旋速度又小于原子核球体核中心的自旋速度。同理,粒子核中心自 旋速度大于粒子球体表面的自旋速度。另外,物质的原子外包壳基态液密度变大时就会 收縮而变小时就会膨胀;高温会使该密度变小而低温则会使该密度变大。补充和修改.<1>,"群聚磁旋力"的定义宜改为物质如许多原子或许多分子聚集在 —起时,会产生共同围绕同一中心旋转的作用力,由此所形成的磁旋力,就叫做群聚磁旋 力;具有磁吸性和旋转性这两大特性.在此可分为二大类:即趋磁吸性的趋磁群聚磁旋力和趋旋转性的趋旋群聚磁旋力;前者主要表现为磁吸性如磁铁只见磁吸力而未见旋转性;后者则主要表现为旋转性而未见磁吸性.<2>,"宇宙基态力"的定义是:能驱动能量液运 动或流动的作用力,仅对能量液的运动起作用;但能量液又是该力的载体而可携带该力.因此运动的能量液里含有宇宙基态力.能量液又叫做"宇宙基态液"或简称为"基态液"或"以太液",它可能还含有能量即某种"暗能量"(本文猜想它可能含有一种特殊性 的磁旋力.这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磁旋力是"宇宙基态力"的一种运动形式。"宇宙基态 力"是相对于"宇宙基态液"而言的,"宇宙基态力"可简称为基态力或"以太力".该 力与该液的关系是一种"力一液二象性"的关系:有该力则会有该液.反之有该液则会有该力;二者不可分离.<3〉,从客观事实可知:磁旋力或群聚磁旋力中,旋转力的表现一般 是比较弱小的,比磁吸力更弱;与磁旋力或群聚磁旋力旋转中心或物质的核中心相距越 近则旋转力的强度就会比磁吸力相对而言就越弱,即那里同一区域或方位的磁吸力很强 却难见到其旋转力.所以在地球上人们未感触到地球磁旋力的该类旋转力的存在.但太 阳的该类旋转力却能把太阳系的人力不可搬动的十大行星,驱动而使其作公转运动.由于磁场具有"力-液二象性",既可使"基态波"经过磁场时发生拐弯,又可使经 过磁场的粒子发生拐弯,并使其直线前进运动受阻。从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冯。克里青教 授在其量子霍尔效应实验里发现的"霍尔电阻常数h/ne2",可知,磁场对电子的直线 前进运动有阻碍作用,并由此推理可知,粒子在磁场里作直线前进运动时就会受阻。磁 场对直线前进运动的粒子呈现的阻力强度的大小是恒定的。因此,在磁场里,速度大的 直线前进运动的粒子就会比速度小的粒子更容易克服该阻力。由于这种原因,才出现了 惯性质量或相对性质量及其相关曲线。很明显,粒子质量会随着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的 现象实际上属于一种错觉或误解;还说不上是质能转化定律E:MC2的"功劳"。另外,需指出,"基态波"经过磁场吋发生的拐弯程度远远比经过磁场的粒子发生 的拐弯小;而且拐弯的方向决然不同。而且,粒子的该类拐弯会使粒子前进的行程很短。同理,y介子在实验室与氢分子和1 。 5T磁场发生的相互作用时受到的阻力很大而 使其寿命短,所以,其前进的行程很短;但在地球大气层里受到的阻力较小而使其寿命 长,因地球磁场仅有O。 4T,并且大气层里的分子密度小,不易被碰撞到分子的原子核。 所以,U介子寿命长和短的证据还未能成为证明"时空反演"原理存在的根本保证。磁旋力是驱动基态液的唯一的作用力。在基态液聚积区域里,磁旋力强度大小与基 态液密度大小为正比关系即磁旋力强度越大则基态液密度就越大,反之就小。因磁旋 力大则驱动基态液的力度就大,使基态液密度聚积的量就大。这就是说,磁旋力大就会 使基态液密度增大,如原子核密度大于原子外包壳,实因原子核内的磁旋力强度大于原 子外包壳。反过来说,基态液密度大就表明对其起驱动和聚积作用的磁旋力强度大。根 据该原理可知,重量与重力直接相关。重力就是地球磁旋力的"磁吸力",在与地球内 外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相互作用时,重力就会直接作用于它们的各原子外包壳的基 态液,该液的量越多就会受重力吸引强度越大,物质重量就会显示出越重的现象;反之 就小。例如,氢气最轻,是因其原子核和原子外包壳基态液的量小和密度小,受重力吸 引强度就小的缘故;而氧气和氮气因其原子核和原子外包壳基态液的量和密度比氢气 大,故被重力所吸引强度就比氢气大。这是氧气和氮气重量比氢气大的原因;其它气体 或固体物质重量的大或小也是这类原理所引发的结果。如金比石头重等等现象,亦如此。在此说明由于某种社会原因或其它原因,本文所提出的几个名词如"磁旋力"、"宇 宙磁旋力"、"宇宙基态力"、"基态液"、"宇宙基态波"、"磁旋力波"、"天体磁旋力 波"、"太阳磁旋力波"、"地球磁旋力波"、"原子磁旋力"、"原子磁旋力波"等等,可能 不被某些人数认可,所以,在此建议用"X"来命名,即用"X力"、"X液"、"X力波"等等名词来代替,就象当年伦琴对"X射线"的命名那样。另外,爱因斯坦所指的"引力"是不是就是本人或本文所提及的"x力"或"天体磁旋力"或"磁旋力"?其"引力波"是不是就是本文所提出的"X力波"或"天体磁旋力波"或"磁旋力波"?史蒂芬'霍金也如此?这还有待于人们去思考和验证。。。。。。根据以上情况和原理,可进行以下工作二,新的电流概念的教学器具模型即本发明发明其结构由代表金属导体的透明管 〔如玻璃管、塑料管〕、代表原子核的黑色大珠球、代表电子的红色小珠球、和代表能 量液的有色液体如蓝色水组成.大珠球被短杆支撑于透明管背面管壁或直接固定于透 明管背面管壁上;透明管的一端连接一个进料箱、另一端连接出料箱.进料箱的水平位 置比出料箱高,保证有色液体和小珠球被注入进料箱后会自动地流动于透明管内,最后 流入出料箱内.进料箱和出料箱均被遮盖着使学生不能见到.学生只可见到透明管.本发明发明的优点是,可克服电流的经典理论体系抽象难懂的缺点,在学生面前展 示直观易理解的电流新概念新原理的真实面目.适用于中、小学的教学以及科普教育.给出附图如下

图1,为本发明发明的原型实施例的示意简图.图2,为本发明发明图1的A-A剖面示意简图.下面结合上述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发明的结构细节和工作情况.本发明发明结构由透明管4、大珠球6、小珠球1、有色液体3、进料箱2和出料箱 5组成.进料箱2和出料箱5分别连接透明管4的两端并相通;进料箱2位于水平位置 的上方而出料箱5位于水平位置的下方.透明管4里的大珠球6作相等距离间隔地固定 于背面的管壁内,或由短杆7连接于背面的管壁内,按原子群各核分布方式地排列.但进 料箱和出料箱被遮掩着,使学生看不见,而只让学生看到水平放置的透明管4.小珠球1和有色液体3均位于透明管4里并可流动.见图1、 2。工作的情况是小珠球1和有色液体3被装入进料箱2后就会流经透明管4而被 出料箱5收集.保证小珠球可通过大珠球之间的间隙.演示的意思解释为代表金属导体 的透明管内有代表原子核的大珠球6、代表电子的小珠球1和代表能量液的有色液体3 在透明管内流动;这就代表电流在金属导体内的流动.由于透明管2是透明的.所以学生 可看见管内的小珠球1、有色液体3的流动.透明管为透明塑料或玻璃管;大珠球6为 黑色;小珠球1为红色;有色液体3为湛蓝色.演示完毕后,需对学生解释道本演示 过程仅仅直观而形象地看到电流里的电子和能量液在金属导体内的流动的情况;但是, 电流在金属导体内的流动所具有的机械波和电磁波(即"基态波")的传播情况就无法 演示出来。而且可能导体内存在许多允许电子和能量液流动的细小通道。应该认识到, 现有仪器对电流在金属导体内的流动真实情况的直观观察仍然无能为力,即使对电子的 流动真实情况也还无能为力。相对而言,"电流基态液"构成了 "电流基态波"相对专 一性的"导体"并使该波跟随它的运动性分布而传播或偏转;该液又可被"电磁性磁旋 力"所控制或调节,该波则也跟随它而被"调节"。
权利要求
1,用于物理教学器具的一种新电流概念模型,透明管代表金属导体,大珠球代表原子核,小珠球代表电子,有色液体代表能量液;其特征是;结构由透明管、大珠球、小珠球、有色液体、进料箱和出料箱组成;进料箱和出料箱分别连接透明管的两端并相通,进料箱位于水平面的上方而出料箱位于水平面的下方;透明管里的大珠球作相等距离间隔地固定于管壁,按原子核分布方式地排列;透明管内有大珠球、小珠球和有色液体;小珠球与有色液体呈混合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电流概念模型,其特征是,位于背面的管壁内固 定有若干连杆,每根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一个大珠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电流概念模型,其特征是,有色液体为湛蓝 色;小珠球为红色;大珠球为黑色.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物理教学器具技术,特别是一种新电流概念模型。结构由透明管、大珠球、小珠球、有色液体、进料箱和出料箱组成。进料箱和出料箱分别连接透明管的两端并相通,进料箱位于水平面的上方而出料箱位于水平面的下方。透明管里的大珠球作相等距离间隔地固定于管壁,按原子核分布方式地排列。但进料箱和出料箱被遮掩着。小珠球和有色液体均位于透明管里并可流动。可克服电流的经典理论体系存在的缺点,在学生面前展示电流易理解的新概念新原理的真实面目。适用于大,中,小学的教学以及科普宣传教育。
文档编号G09B23/00GK101217005SQ20071030802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6日
发明者冯建光 申请人:冯建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