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球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2126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球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仪器,特别是一种能反映地壳层、岩浆层和 地核三者之间位置和运动关系的地球仪。
背景技术
根据地球上的地理和地貌特征以及火山爆发、地壳变动的原因,经过 长时间的思索,对多方面的疑问作出分析。用地球上已知的地理地貌特征, 以及岩石的分布和形状特征,作出构想。已知地球内部有一个地核,地核 与地壳之间有一道岩浆层.
现有地理学上的解说是岩浆是由于岩石受到地壳的压力下发热熔化 而产生的。但对于岩浆产生的原理,本人经分析认为岩石是可以经过高 速的摩擦就会发热,升温就可以把岩石熔化成岩浆。从这一点就可以断定, 地球内部地壳与地核之间有一道摩擦发热源,有了摩擦就可以证实地核 的自转速度和地壳的自转速度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产生摩擦。地壳是由 地核强大的动力带动而转动的,由于岩浆是一种液体状态熔化物,对于力 的传递很差,岩浆层就成了地壳转动的减速层。地壳转动的速度就会放慢, 放慢到现在的每24小时一圈的自转速度,地核的自转速度与地壳的自转 速度大约是69: 1。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能观看内部结构,适用范围广的地 球仪,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地球仪,包括一个球形外壳,其结构特征是球形 外壳内部设置有球体,球体与球形外壳同轴设置,并分别连接有转动轴, 两者之间设置有空隙。
所述所述球形外壳为透明材料制成,外表面或内表面或内部设置有透 明地图层,两极与支撑臂的两端转动连接,支撑臂底端设置有底座。
所述连接球形外壳的转轴为中空轴,中空轴内间隙配合有球体转动 轴,球体转动轴两端均穿出中空轴,内端与球体连接,外端与电机或手摇 连接。所述球体转动轴的中段和中空轴的外端设置在齿轮箱内,齿轮箱外壳
与底座固定连接;中空轴内壁设置有内齿,球体转动轴对应设置有齿轮, 内齿与齿轮之间至少通过两个齿轮啮合传动;球体转动轴外端伸出齿轮箱 外壳底部与电机通过皮带轮传动连接。
所述球体与球形外壳的转速比为68~70: 1。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对地球构造有了新的理解下设计的,球形外壳、空 隙和球体分别相当与地球的地壳层、岩浆层和地核。通过启动电机或转动 手摇,可反映到地壳和地核的运动关系。球体和球形外壳分别设置有转动 轴,转动轴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使其两者的转速比为69: 1。其结构简 单合理、造价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本地球仪,包括一个球形外壳1和一个球体2,球 体同轴设置在球形外壳内,两者之间设置有空隙IO。球形外壳l为透明 材料制成,外表面设置有透明地图层,两极与支撑臂3的两端转动连接, 支撑臂底端设置有底座5。球形外壳底端连接有中空轴8,中空轴内间隙 配合有球体转动轴9,球体转动轴两端均穿出中空轴,内端与球体连接, 中段和中空轴的外端设置在齿轮箱7内,齿轮箱固定连接在底座5内。 中空轴8内壁设置有内齿,球体转动轴9对应设置有齿轮6,内齿与齿 轮之间通过两个齿轮啮合传动;球体转动轴外端伸出齿轮箱外壳底部与 电机4通过皮带轮传动连接。启动电机,球体和球体外壳同时转动,其 转速比为69: 1。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3,本地球仪的球体转动轴9的中段和中空轴8的外端设置 在齿轮箱7内,齿轮箱外壳与支撑臂3顶端固定连接;中空轴内壁设置 有内齿,球体转动轴对应设置有齿轮6,内齿与齿轮之间通过两个齿轮 啮合传动;球体转动轴外端伸出齿轮箱外壳底部与手摇4,连接。搅动手摇,球体和球体外壳同时转动,其转速比为69: 1。其它未述部分同第 一实施例。 '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4,本地球仪的中空轴8'外设置有大齿轮8.1,,球体转动轴 9,的外端设置有小齿轮9.1,,电机对应大齿轮8. l,和小齿轮9. l,分别设 置有小齿轮和大齿轮,并与其啮合传动,电机固定连接在底座内。启动 电机,球体和球体外壳同时转动,其转速比为69: 1。其它未述部分同 第一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中,球形外壳与球体之间空隙可设置透明液体,转动连 接处相应设置有密封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地球仪,包括一个球形外壳(1),其特征是球形外壳内部设置有球体(2),球体与球形外壳同轴设置,并分别连接有转动轴,两者之间设置有空隙(1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球仪,其特征是所述球形外壳为透明材料 制成,外表面或内表面或内部设置有透明地图层,两极与支撑臂(3)的两 端转动连接,支撑臂底端设置有底座(5)。
3. 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地球仪,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球形外壳的 转轴为中空轴(8),中空轴内间隙配合有球体转动轴(9),球体转动轴两 端均穿出中空轴,内端与球体连接,外端与电机或手摇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地球仪,其特征是所述球体转动轴的中段和 中空轴的外端设置在齿轮箱(7)内,齿轮箱外壳与底座固定连接;中空轴 内壁设置有内齿,球体转动轴对应设置有齿轮(6),内齿与齿轮之间至少 通过两个齿轮啮合传动;球体转动轴外端伸出齿轮箱外壳底部与电机(4) 通过皮带轮传动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地球仪,其特征是所述球体转动轴的中段和 中空轴的外端设置在齿轮箱内,齿轮箱外壳与支撑臂顶端固定连接;中空 轴内壁设置有内齿,球体转动轴对应设置有齿轮,内齿与齿轮之间至少通 过两个齿轮啮合传动;球体转动轴外端伸出齿轮箱外壳底部与手摇(4') 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地球仪,其特征是所述中空轴(8,)外设置有 大齿轮(8. 1,),球体转动轴(9,)的外端设置有小齿轮(9. 1,),电机对应 大齿轮和小齿轮分别设置有小齿轮和大齿轮,并与其啮合传动,电机固定 连接在底座内。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地球仪,其特征是所述球体与球 形外壳的转速比为68~70: 1。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球仪,其特征是所述球形外壳与球体之间 空隙可设置透明液体,转动连接处相应设置有密封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地球仪,包括一个球形外壳,其球形外壳内部设置有球体,球体与球形外壳同轴设置,并分别连接有转动轴,两者之间设置有空隙。球形外壳为透明材料制成,外表面或内表面或内部设有透明地图层,两极与支撑臂转动连接,支撑臂底端设有底座。连接球形外壳的转轴为中空轴,中空轴内间隙配合有球体转动轴,球体转动轴两端均穿出中空轴,内端与球体连接,外端与电机或手摇连接。球体与球形外壳的转速比为68~70∶1。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对地球构造有了新的理解下设计的,球形外壳、空隙和球体分别相当与地球的地壳层、岩浆层和地核。通过启动电机或转动手摇,可反映到地壳和地核的运动关系。其结构简单合理、造价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G09B27/00GK201111769SQ200720057608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8日
发明者廖云开 申请人:廖云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