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吸盘的多用尺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45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吸盘的多用尺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吸盘的多用尺规,是 对现有尺规结构的改进,属于文教用品。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通常画圆用的教学用具,功能单一,只能各自使用,携带不方 便,不易放置,而且在黑板上画圆很不灵便,特别是还没有专门画椭圆的教具, 制图时画椭圆只能用同心圆法或近似画法画椭圆,既费时又费力,画出的椭 圆质量不高,不利于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方便快捷地完成教学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通过对现有画圆 用的教学用具结构的改进,给出一种带吸盘的多用尺规,该新型的多用尺规, 不但画图准确、快捷,还能画椭圆、正多边形、等分圆,刻度尺还能量长度, 不用时可随意使其吸附在黑板的一侧,有利于教师快捷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带吸盘的多用尺规,其特点是由直
尺和矩形垂直滑道构成,其中所述的矩形垂直滑道分三层:上层为滑道板,由
四块等腰直角三角形板构成中间层为四块带直角的不透明等腰扇形板构成,
其沿滑道的边比滑道板的边小2 3毫米:滑道底板由一块带中心孔的360度
圆形量角器构成;其中滑道板、中间层依次胶接在滑道底板上构成互相垂直 的滑道,所述的矩形垂直滑道的正面和背面的四个角上均设有吸盘,所述的 直尺的侧边设有刻度线,尺面上设有一排通孔,通孔中穿有两根螺杆,其中 一根螺杆的下端固定在矩形垂直滑道板的横向滑道中,另一根螺杆的下端固定在矩形垂直滑道板的纵向滑道中,从而使直尺可以在矩形垂直滑道板的滑 道中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但画图准确、快捷,还能 画椭圆、正多边形、等分圆,刻度尺还能量长度,有利于教师快捷地完成教学 任务。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给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方形垂直滑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画椭圆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这种带吸盘的多用尺规,由直尺1和矩形垂直滑道2 构成,其中矩形垂直滑道2分三层:上层滑道板3,由四块等腰直角三角形板 构成中间层4为四块带直角的不透明等腰扇形板构成,其沿滑道的边比滑 道板的边小2 3毫米;滑道底板5由一块带中心孔的360度圆形量角器构成; 其中上层滑道板3、中间层4依次胶接在滑道底板5上构成互相垂直的滑道, 所述的矩形垂直滑道2的正面和背面的四个角上均设有吸盘6,所述的直尺 1的侧边设有刻度线,尺面上设有一排通孔7,通孔7中穿有两根螺杆,其中 一根螺杆8的下端固定在矩形垂直滑道板2的横向滑道9中,另一根螺杆10 的下端固定在矩形垂直滑道板2的纵向滑道11中,从而使直尺1可以在矩形 垂直滑道板2的滑道中滑动。
画圆时,只将一个螺栓的下端固定在矩形垂直滑道板2的中心孔中,使 之先固定圆心,再将铅笔12插入直尺1的通孔7中,转动直尺1画圆,顺时针、 逆时针旋转都可以,若画不同大小的圆,可将铅笔4插入直尺1的不同通孔6 中,以调整刻度,再转动直尺1即可画出不同大小的圆。画椭圆时,先将两个螺栓8、 10的下端穿入直尺1设定距离(长短半轴之 差)的通孔7中,并装入矩形垂直滑道板2的滑道中,将铅笔12插入直尺1的 通孔7中,定好铅笔12与两个螺栓8、 10的距离,即长短半轴的长后,转动直 尺l一圈即画出了椭圆。
权利要求1.一种带吸盘的多用尺规,其特征在于由直尺和矩形垂直滑道构成,其中所述的矩形垂直滑道分三层上层为滑道板,由四块等腰直角三角形板构成;中间层为四块带直角的不透明等腰扇形板构成,其沿滑道的边比滑道板的边小2~3毫米;滑道底板由一块带中心孔的360度圆形量角器构成;其中滑道板、中间层依次胶接在滑道底板上构成互相垂直的滑道,所述的矩形垂直滑道的正面和背面的四个角上均设有吸盘,所述的直尺的侧边设有刻度线,尺面上设有一排通孔,通孔中穿有两根螺杆,其中一根螺杆的下端固定在矩形垂直滑道板的横向滑道中,另一根螺杆的下端固定在矩形垂直滑道板的纵向滑道中。
专利摘要一种带吸盘的多用尺规,其特点是由直尺和矩形垂直滑道构成,其中矩形垂直滑道分三层上层由四块等腰直角三角形板构成;中层为四块带直角的等腰扇形板构成;滑道底板由一块带中心孔的圆形量角器构成;其中上层、中间层依次胶接在滑道底板上构成互相垂直的滑道,矩形垂直滑道的正面和背面的四个角上均设有吸盘,直尺的侧边设有刻度线,尺面上设有通孔,通孔中穿有两根螺杆,其中一根螺杆的下端固定在矩形垂直滑道板的横向滑道中,另一根螺杆的下端固定在矩形垂直滑道板的纵向滑道中。本实用新型不但画图准确、快捷,还能画椭圆、正多边形、等分圆,刻度尺还能量长度,有利于教师快捷地完成教学任务。
文档编号B43L11/00GK201128326SQ200720185038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1日
发明者溪 李 申请人:溪 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