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八袋套内页片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8976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八袋套内页片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件套,特别是涉及一种八袋套内页片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名片簿四袋套内页片是在文件袋上切开一段,通过翻折的边片热压后形成 装袋,用于插入名片类文件。一扇边片翻折热压后为一个袋,即一扇边片和底板结合只能形 成一个袋的空间,将一页的侧边和底边都翻折上,则会形成两个文件袋。这种制作方法材料 成本高,制作效率低,而且分类袋数过少,产品的性价比也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八袋套内页片 制作方法。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这种八袋套内页片制作方法,包括步骤1)裁剪板片;2)翻折板片;3)热压定型。这种八袋套内页片制作方法的特点是所述步骤1)裁剪的板片由两两对称的六个板片单元组成,包括上方的板片单元 一、板片单元二、板片单元三、板片单元四,和下方的板片单元五、板片单元六。所述板片单元二与板片单元三是位于中央纵向压折线两侧、以所述中央纵向压折 线为内侧边且以中央纵向压折线为对称轴的形状与尺寸都相同的矩形板片单元,所述板片 单元二与板片单元三的外侧边分别是左侧纵向压折线和右侧纵向压折线,所述板片单元二 与板片单元三的下侧边是横向压折线。所述板片单元一是有一个直角的异形板片单元,其右侧边是作为一直角边的左 侧纵向压折线,作为另一直角边的下侧边是长度略小于所述板片单元二的下侧边的横向压 折线左向延长线,左侧边与上侧边是整体凸弧线一,所述凸弧线一的始点是左侧纵向压折 线的顶点,所述凸弧线一的终点是所述板片单元一的下侧边的左端点,在所述板片单元一 内设有凸弧形切断线一,所述凸弧形切断线一的始点在所述左侧纵向压折线的顶点下方, 所述凸弧形切断线一的终点在所述板片单元一的下侧边左端点的右侧,所述凸弧形切断线 一与两直角边内的部分为第二翻折板片,第二翻折板片以外的部分为第四翻折板片;所述 板片单元四也是有一个直角的异形板片单元,与所述板片单元一以中央纵向压折线为对称 轴,其形状与尺寸与所述板片单元一都相同。所述板片单元五是有一个直角的异形板片单元,其左侧边是作为一直角边的长度 略小于左侧纵向压折线的下向延长线,上侧边作为另一直角边的横向压折线,其长度略小 于1/2横向压折线,右侧边与下侧边是整体凸弧线二,所述凸弧线二的始点是左侧纵向压折线的下向延长线的顶点,所述凸弧线二的终点是所述板片单元五的上侧边的右端点,在 所述板片单元五内设有凸弧形切断线二,所述凸弧形切断线二的始点在所述左侧纵向压折 线的的下向延长线顶点,所述凸弧形切断线二的终点在所述板片单元五的上侧边右端点的 左侧,所述凸弧形切断线二与两直角边内的部分为第一翻折板片,第一翻折板片以外的部 分为第三翻折板片;所述板片单元六也是有一个直角的异形板片单元,与所述板片单元五 以中央纵向压折线的下向延长线为对称轴,其形状与尺寸与所述板片单元五都相同。所述左侧纵向压折线的下向延长线的长度小于左侧纵向压折线的长度,且大于所 述凸弧形切断线一的始点与所述横向压折线的垂直距离;所述凸弧形切断线二的始点与所 述横向压折线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凸弧形切断线一的始点与所述横向压折线的垂直距离。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所述步骤2、翻折板片,依次有以下分步骤2 · 1)将第四翻折板片分别以左、右侧纵向压折线为轴,翻折向中央纵向压折线;2 · 2)将第三翻折板片分别以横向压折线为轴,翻折在已翻折的第四翻折板片上 面;2 · 3)将第二翻折板片分别以左、右侧纵向压折线为轴,向中央纵向压折线翻折在 已翻折的第三翻折板片上面;2 · 4)将第一翻折板片分别以横向压折线为轴,翻折在已翻折的第二翻折板片上 面,形成自外至内依次为第一翻折板片、第二翻折板片、第三翻折板片、第四翻折板片的错 开叠轧结构。以形成新的空间,增加袋数。所述步骤3)热压定型,是将左侧纵向压折线、右侧纵向压折线、横向压折线用超 声波热压定型。所述整体凸弧线一是整条凸弧线、由凸弧线段与直线段相连的整体凸弧线中的一 种。所述整体凸弧线二是整条凸弧线、由凸弧线段与直线段相连的整体凸弧线中的一 种。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制作方法是对现有四袋文件套制作方法的改进,在板片成型时直接切开 侧边和底边中间线,一分为二,将一边形成两边再错开叠轧在一起,以形成新的袋空间。在 保证板片支撑力、满足分类存储和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可使装袋数增加一倍,既提升产品 性价比,又节省材料,符合环保要求。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的步骤1)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的分步骤2 · 1)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的分步骤2 · 2)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的分步骤2 · 3)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的分步骤2 · 4)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的步骤3)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并对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说明。一种如图1 6所示的八袋套内页片制作方法,图中的粗线是切断线。本具体实施方式
包括以下步骤1)裁剪板片裁剪的板片由两两对称的六个板片单元组成,包括上方的板片单元一、板片单元 二、板片单元三、板片单元四,和下方的板片单元五、板片单元六。板片单元二与板片单元三是位于中央纵向压折线两侧、以中央纵向压折线为内侧 边且以中央纵向压折线为对称轴的形状与尺寸都相同的矩形板片单元,板片单元二与板片 单元三的外侧边分别是左侧纵向压折线和右侧纵向压折线,板片单元二与板片单元三的下 侧边是横向压折线。板片单元一是有一个直角的异形板片单元,其右侧边是作为一直角边的左侧纵向 压折线,作为另一直角边的下侧边是长度略小于板片单元二的下侧边的横向压折线左向延 长线,左侧边与上侧边是整体凸弧线一,凸弧线一的始点是左侧纵向压折线的顶点,凸弧线 一的终点是板片单元一的下侧边的左端点,在板片单元一内设有凸弧形切断线一,凸弧形 切断线一的始点在左侧纵向压折线的顶点下方,凸弧形切断线一的终点在板片单元一的下 侧边左端点的右侧,凸弧形切断线一与两直角边内的部分为第二翻折板片2,第二翻折板片 2以外的部分为第四翻折板片4 ;板片单元四也是有一个直角的异形板片单元,与板片单元 一以中央纵向压折线为对称轴,其形状与尺寸与所述板片单元一都相同。板片单元五是有一个直角的异形板片单元,其左侧边是作为一直角边的长度略小 于左侧纵向压折线的下向延长线,上侧边作为另一直角边的横向压折线,其长度略小于1/2 横向压折线,右侧边与下侧边是整体凸弧线二,凸弧线二的始点是左侧纵向压折线的下向 延长线的顶点,凸弧线二的终点是板片单元五的上侧边的右端点,在板片单元五内设有凸 弧形切断线二,凸弧形切断线二的始点在左侧纵向压折线的的下向延长线顶点,凸弧形切 断线二的终点在板片单元五的上侧边右端点的左侧,凸弧形切断线二与两直角边内的部分 为第一翻折板片1,第一翻折板片1以外的部分为第三翻折板片3 ;板片单元六也是有一个 直角的异形板片单元,与板片单元五以中央纵向压折线的下向延长线为对称轴,其形状与 尺寸与板片单元五都相同。左侧纵向压折线的下向延长线的长度小于左侧纵向压折线的长度,且大于凸弧形 切断线一的始点与横向压折线的垂直距离;凸弧形切断线二的始点与横向压折线的垂直距 离小于凸弧形切断线一的始点与横向压折线的垂直距离。2)翻折板片依次有以下分步骤2 · 1)将第四翻折板片4分别以左、右侧纵向压折线为轴,翻折向中央纵向压折线;2 ·2)将第三翻折板片3分别以横向压折线为轴,翻折在已翻折的第四翻折板片4 上面;2 · 3)将第二翻折板片2分别以左、右侧纵向压折线为轴,向中央纵向压折线翻折 在已翻折的第三翻折板片3上面;2 ·4)将第一翻折板片1分别以横向压折线为轴,翻折在已翻折的第二翻折板片2
6上面,形成自外至内依次为第一翻折板片1、第二翻折板片2、第三翻折板片3、第四翻折板 片4的错开叠轧结构,以形成新的空间,增加袋数。3)热压定型。将左侧纵向压折线、右侧纵向压折线、横向压折线用超声波热压定型。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 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八袋套内页片制作方法,包括步骤1)裁剪板片;幻翻折板片;;3)热压定型,其 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裁剪的板片由两两对称的六个板片单元组成,包括上方的板片单元一、板 片单元二、板片单元三、板片单元四,和下方的板片单元五、板片单元六;所述板片单元二与板片单元三是位于中央纵向压折线两侧、以所述中央纵向压折线为 内侧边且以中央纵向压折线为对称轴的形状与尺寸都相同的矩形板片单元,所述板片单元 二与板片单元三的外侧边分别是左侧纵向压折线和右侧纵向压折线,所述板片单元二与板 片单元三的下侧边是横向压折线;所述板片单元一是有一个直角的异形板片单元,其右侧边是作为一直角边的左侧纵向 压折线,作为另一直角边的下侧边是长度略小于所述板片单元二的下侧边的横向压折线左 向延长线,左侧边与上侧边是整体凸弧线一,所述凸弧线一的始点是左侧纵向压折线的顶 点,所述凸弧线一的终点是所述板片单元一的下侧边的左端点,在所述板片单元一内设有 凸弧形切断线一,所述凸弧形切断线一的始点在所述左侧纵向压折线的顶点下方,所述凸 弧形切断线一的终点在所述板片单元一的下侧边左端点的右侧,所述凸弧形切断线一与两 直角边内的部分为第二翻折板片,第二翻折板片以外的部分为第四翻折板片;所述板片单 元四也是有一个直角的异形板片单元,与所述板片单元一以中央纵向压折线为对称轴,其 形状与尺寸与所述板片单元一都相同;所述板片单元五是有一个直角的异形板片单元,其左侧边是作为一直角边的长度略小 于左侧纵向压折线的下向延长线,上侧边作为另一直角边的横向压折线,其长度略小于1/2 横向压折线,右侧边与下侧边是整体凸弧线二,所述凸弧线二的始点是左侧纵向压折线的 下向延长线的顶点,所述凸弧线二的终点是所述板片单元五的上侧边的右端点,在所述板 片单元五内设有凸弧形切断线二,所述凸弧形切断线二的始点在所述左侧纵向压折线的的 下向延长线顶点,所述凸弧形切断线二的终点在所述板片单元五的上侧边右端点的左侧, 所述凸弧形切断线二与两直角边内的部分为第一翻折板片,第一翻折板片以外的部分为第 三翻折板片;所述板片单元六也是有一个直角的异形板片单元,与所述板片单元五以中央 纵向压折线的下向延长线为对称轴,其形状与尺寸与所述板片单元五都相同;所述左侧纵向压折线的下向延长线的长度小于左侧纵向压折线的长度,且大于所述凸 弧形切断线一的始点与所述横向压折线的垂直距离;所述凸弧形切断线二的始点与所述横 向压折线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凸弧形切断线一的始点与所述横向压折线的垂直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袋套内页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翻折板片,依次有以下分步骤2 · 1)将第四翻折板片分别以左、右侧纵向压折线为轴,翻折向中央纵向压折线; 2 · 2)将第三翻折板片分别以横向压折线为轴,翻折在已翻折的第四翻折板片上面; 2 · 3)将第二翻折板片分别以左、右侧纵向压折线为轴,向中央纵向压折线翻折在已翻 折的第三翻折板片上面;2 · 4)将第一翻折板片分别以横向压折线为轴,翻折在已翻折的第二翻折板片上面,形 成自外至内依次为第一翻折板片、第二翻折板片、第三翻折板片、第四翻折板片的错开叠轧 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八袋套内页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热压定型,是将左侧纵向压折线、右侧纵向压折线、横向压折线用超声波 热压定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八袋套内页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凸弧线一是整条凸弧线、由凸弧线段与直线段相连的整体凸弧线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八袋套内页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凸弧线二是整条凸弧线、由凸弧线段与直线段相连的整体凸弧线中的一种。
全文摘要
一种八袋套内页片制作方法,包括步骤1)裁剪板片;2)翻折板片;3)热压定型。裁剪的板片由两两对称的六个板片单元组成;板片单元二与板片单元三的外侧边分别是左侧纵向压折线和右侧纵向压折线,所述板片单元二与板片单元三的下侧边是横向压折线;在板片单元一、四、五、六内设有凸弧形切断线;左侧纵向压折线的下向延长线的长度小于左侧纵向压折线的长度,且大于凸弧形切断线一的始点与横向压折线的垂直距离;凸弧形切断线二的始点与横向压折线的垂直距离小于凸弧形切断线一的始点与横向压折线的垂直距离。本发明在保证板片支撑力、满足分类存储和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可使装袋数增加一倍,既提升产品性价比,又节省材料,符合环保要求。
文档编号B42F7/06GK102069656SQ201010533898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4日
发明者陈钦奇 申请人:深圳市齐心文具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