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部病变操作模拟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6380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咽、喉部病变操作模拟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咽、喉部病变操作模拟训练器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医学临床教学使用的、训练对咽、喉部病变进行基本操作的装置,可以完成咽、喉部病变的多种模拟训练。医学为经验学科,临床的各种操作都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熟练应用,不断地、反复地专项练习,可以使医学生、住院医师更快、更好的进步与成长。在基层医院的五官科,高等级(三甲)医院的耳鼻喉科、口腔颂面外科、头颈外科、甲状腺专科、放疗科、急诊科乃至部分内科,都涉及至对咽、喉部进行检查,以观察病情、明确诊断或进行鉴别诊断。对于急诊病人,呼吸道异物、扎鱼刺等病例很常见,耳鼻咽喉科对咽、喉部的检查更是必需的。当前, 实习医学生、低年资的住院医师对咽、喉部操作的学习基本是观摩带教老师、上级医师的操作。但是咽喉腔狭小,除操作者外第二人无法观察操作细节;而且就医病人大多会抗拒实习医师在他们身上进行操作练习,这就造成新入行的医生很难在短期内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为了帮助医学生、各专业尤其是五官科的住院医生学习、提高咽喉部的基本操作能力,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提高临床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水平,申请人构建了咽喉部基本操作训练器,以完成咽、喉部位常规操作的模拟训练。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咽、喉部病变操作模拟训练器,主体为内、外两只直筒,各自有正面孔,内筒筒壁在正面孔上、下方各开有两个插缝,其特征是内、外筒相套,正面孔方向一致,外筒孔距内筒后壁距离为8cm,内筒直径为 3. 5cm0本方案参考正常人体口腔、咽腔的解剖数据,简化人体相关部位的解剖学特征,以直套筒的形式来完成对人体咽、喉部位的模拟,让操作人员可以进行操作练习。设计简单明了,无技术障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有效地对初级医师进行咽、喉部操作的基本训练,使之缩短临床培训时间,增强培训效果,使受训者短期内提高临床实际操作水平。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透视效果图。图2是模拟器的外筒构造图。图3是模拟器的内筒构造图。图4是模拟器内外筒组合后俯视图。图中[0013]1.模拟器外筒,2.外筒正面孔,3.模拟器内筒,4.内筒正面孔,5.内筒左上插缝, 6.内筒右上插缝,7.内筒左下插缝,8.内筒右下插缝,9.底座。各结构具体数据1.外筒直筒,高30cm,内径8. 5cm ;2.外筒正面孔圆形,直径6cm,圆心距筒上缘12cm;3.内筒直筒,高30cm,内径3. 5cm;4.内筒正面孔圆形,直径3. 5cm,圆心距筒上缘12cm;5. 6.插缝宽1. 5mm,左右水平相对,距内筒上缘9cm,两缝前后间距均Icm ;7. 8.插缝宽1. 5mm,左右水平相对,距内筒上缘17cm,两缝前后间距均1cm。在
图1中,模拟器内筒(3)置入模拟器外筒⑴中,内、外筒正面孔(2、4)为同一方向,内筒后壁紧贴外筒后壁,模拟成临床咽、喉部结构。将模拟异物插入内筒上部插缝(5、6)中,模拟鼻咽部病变。间接鼻咽镜经外、内筒正面孔伸入内筒筒腔中寻找、观察异物位置,然后可使用专用器械模拟进行部相关操作。将模拟异物插入内筒下部插缝(7、8)中,模拟喉咽部病变。间接喉镜经外、内筒正面孔伸入内筒筒腔中寻找、观察异物位置,然后可使用专用器械进行模拟相关操作。
权利要求1. 一种咽、喉部病变操作模拟训练器,主体为内、外两只直筒,各自有正面孔,内筒筒壁在正面孔上、下方各开有两个插缝,其特征是内、外筒相套,正面孔方向一致,外筒孔距内筒后壁距离为8cm,内筒直径为3. 5cm。
专利摘要一种医学临床教学使用的、训练咽喉部基本操作的装置,可以完成咽喉部的多种模拟训练。一种咽、喉部病变操作模拟训练器,装置主体由内、外两个直筒构成,各自正面开有一孔,内筒开孔的上下方筒壁上尚有四条插缝。使用时插缝上插入模拟物品后,置入外筒内,两筒的开孔同向,操作者可以使用器械经两筒的正面孔探入内筒,寻找、观察物品位置并采取措施来模拟实际临床操作。
文档编号G09B23/28GK201993970SQ20102057500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2日
发明者刘韦淞, 田冶 申请人:刘韦淞, 田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