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智能温室教学模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0053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物联网智能温室教学模拟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拟教学系 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物联网的智能温室教学模拟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定义为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按约定的协议,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从而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目前涉及到温室教学的课程,学生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从书本上获得,不利于理解和记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创造性的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温室教学模拟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联网智能温室教学模拟系统,操作方便,演示效果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物联网智能温室教学模拟系统,包括设置于温室内的监控终端,所述监控终端包括信息处理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连接的温室环境采集单元和温室环境控制单元,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连接有物联网网关,所述物联网网关连接有GSM通信模块。优选的,所述温室环境控制单元包括铺设于所述温室顶部的雨水收集箱,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雨水收集箱连接的沉淀池和喷淋头、与沉淀池连通的排水管网和使雨水在排水管网和沉淀池之间循环流动的循环泵,所述排水管网连接有热泵,所述热泵与所述温室连通。优选的,所述温室内还设有二氧化碳生成器。优选的,所述温室环境采集单元包括空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和土壤湿度传感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设计了上述的物联网智能温室教学模拟系统,包括设置于温室内的监控终端,监控终端包括信息处理单元以及分别与信息处理单元连接的温室环境采集单元和温室环境控制单元,信息处理单元连接有物联网网关,物联网网关连接有GSM通信模块,本实用新型可以直观的展示应用了物联网的智能温室教学模拟系统,可以模拟温室大棚的环境采集和环境控制管理,同时可模拟通过GSM通信模块对温室进行远程控制,学生可以自己设计智能温室大棚的各种应用程序,了解智能温室大棚工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过程。由于温室环境控制单元包括铺设于所述温室顶部的雨水收集箱,通过连接管道与雨水收集箱连接的沉淀池和喷淋头、与沉淀池连通的排水管网和使雨水在排水管网和沉淀池之间循环流动的循环泵,排水管网连接有热泵,热泵与所述温室连通,该温室环境控制单元采用雨水作为热泵的水源,通过热泵和喷淋头,实现了空气温度和湿度以及土壤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向学生传播了一种节能、节水和环保的理念。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温室环境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温室;2、监控终端;3、信息处理单元;4、温室环境采集单元;5、温室环境控制单元;6、物联网网关;7、GSM通信模块;8、二氧化碳生成器;41、空气温度传感器;42、空气湿度传感器;43、二氧化碳传感器;44、土壤温度传感器;45、土壤湿度传感器;51、雨水收集箱;52、连接管道;53、沉淀池;54、喷淋头;55、排水管网;56、循环泵;57、热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I和图2共同所示,物联网智能温室教学模拟系统,包括设置于温室I内的监控终端2,监控终端2包括信息处理单元3以及分别与信息处理单元3连接的温室环境采集单元4和温室环境控制单元5,信息处理单元3连接有物联网网关6,物联网网关6连接有GSM通信模块7。温室环境控制单元5包括铺设于温室I顶部的雨水收集箱51,通过连接管道52与雨水收集箱51连接的沉淀池53和喷淋头54、与沉淀池53连通的排水管网55和使雨水在排水管网55和沉淀池53之间循环流动的循环泵56,排水管网55连接有热泵57,热泵57与温室I连通,通过雨水收集箱51将收集到的雨水存入沉淀池53中,将雨水中的杂质沉淀,采用雨水作为热泵57的水源,实现温室I内外部的热交换,通过喷淋头54喷水,实现了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的调节,向学生传播了一种节能、节水和环保的理念,热泵57的热交换原理属于现有技术,为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温室I内还设有二氧化碳生成器8。温室环境采集单元4包括空气温度传感器41、空气湿度传感器42、二氧化碳传感器43、土壤温度传感器44和土壤湿度传感器45。本实用新型可以直观的展示应用了物联网的智能温室教学模拟系统,可以模拟温室I的环境采集和环境控制管理,同时可模拟通过GSM通信模块7对温室I进行远程控制,学生可以自己设计物联网智能温室教学模拟系统的各种应用程序,了解智能温室工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过程。该物联网智能温室教学模拟系统不仅可以应用于模拟教学,而且能够应用于真实的温室大棚中。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物联网智能温室教学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温室内的监控终端,所述监控终端包括信息处理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连接的温室环境采集单元和温室环境控制单元,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连接有物联网网关,所述物联网网关连接有GSM通信模块。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物联网智能温室教学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环境控制单元包括铺设于所述温室顶部的雨水收集箱,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雨水收集箱连接的沉淀池和喷淋头、埋设于地下的排水管网和使雨水在排水管网和沉淀池之间循环流动的循环泵,所述排水管网连接有地源热泵单元,所述地源热泵单元与所述温室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网智能温室教学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环境控制单元还包括二氧化碳生成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智能温室教学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环境采集单元包括空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和土壤湿 度传感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智能温室教学模拟系统,包括设置于温室内的监控终端,所述监控终端包括信息处理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连接的温室环境采集单元和温室环境控制单元,所述信息处理单元连接有物联网网关,所述物联网网关连接有GSM通信模块。该物联网智能温室教学模拟系统,操作方便,演示效果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文档编号G09B19/00GK202711526SQ201220401528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4日
发明者郭晓龙, 孙海龙, 代玉荣 申请人:郭晓龙, 孙海龙, 代玉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