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席位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2383阅读:7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席位牌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席位牌,用于提示出席会议人员姓名、单位、职务等信息,结构包括一对对称布置的台板,每一台板均由一外板和一内板组成双层板结构,每一台板的外板和内板之间均间隔形成有一卡片槽;两台板以内板上一侧长边边缘通过一组合页铰接在一起。本席位牌通过两个铰接相连的台板对称组合而成,展开后即成一个卧式三棱柱状体,即可以方便使用;收拢后即成一个薄片体,占用面积较小,方便存放。
【专利说明】一种席位牌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席位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提示出席会议人员姓名、单位、职务等信息的席位牌。
【背景技术】
[0002]席位牌,一种用于提示出席会议人员姓名、单位、职务等信息并放置于坐席前的桌牌。现有技术当中的席位牌结构如专利CN201120289674.X当中记载,包括由三个面构成的空心三棱柱席位牌主体,它的三个面内均设置有卡片槽。这种席位牌结构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卡片槽边缘齐平,插卡片和取卡片不方便;二是整个席位牌不能够折叠,存放时候比较占面积。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以上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插取卡片方便、存放占用面积较小的席位牌。
[000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席位牌,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对称布置的台板,每一台板均由一外板和一内板组成双层板结构,每一台板的外板和内板之间均间隔形成有一^^片槽;两台板以内板上一侧长边边缘通过一组合页铰
接在一起。
[0005]本席位牌通过两个铰接相连的台板对称组合而成,展开后即成一个卧式三棱柱状体,即可以方便使用;收拢后即成一个薄片体,占用面积较小,方便存放。
[0006]作为优选,每一台板上的卡片槽均具有三个开放口和一个闭合口,其中闭合口位于下侧,三个开放口分别位于上侧和两边侧。
[0007]每个卡片槽具有多个开放口比较容易插取卡片。
[0008]作为优选,每一卡片槽的上侧开放口中外板端面均要高于内板端面。
[0009]卡片槽开放口上侧边缘的缺口槽中外板端面均要高于内板端面,其一是为了方便插取卡片,其二是为了使得两台板展开的尺度更大,方便席位牌站立。
[0010]作为优选,每一^^片槽的两边侧开放口中内板边缘上均设置有一缺口槽。
[0011 ] 卡片槽开放口两边侧边缘的缺口槽设计主要为了方便插取卡片。
[0012]有益效果:(I)本席位牌通过两个铰接相连的台板对称组合而成,展开后即成一个卧式三棱柱状体,即可以方便使用;收拢后即成一个薄片体,占用面积较小,方便存放。
[0013](2)卡片槽开放口两边侧边缘的缺口槽设计主要为了方便插取卡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台板,2-外板,3-内板,4-卡片槽,5-合页,6-缺口槽。【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与达成目的易于明白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8]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席位牌,包括一对对称布置的由透明亚克力材料制成的台板1,每一台板I均由一外板2和一内板3组成双层板结构,每一台板I的外板2和内板3之间均间隔形成有一卡片槽4 ;两台板I以内板3上一侧长边边缘通过一组合页5
铰接在一起。
[0019]每一台板I上的卡片槽4均具有三个开放口和一个闭合口,其中闭合口位于下侧,三个开放口分别位于上侧和两边侧。
[0020]每一卡片槽4的上侧开放口中外板2端面均要高于内板3端面。
[0021]每一^^片槽4的两边侧开放口中内板3边缘上均设置有一缺口槽6。
[0022]使用时:事先在卡片槽中放入卡片,卡片上可以是出席会议人员姓名、单位、职务等信息,可以通过缺口槽处插入。
[0023]展开后即成一个卧式三棱柱状体,即可以方便使用;收拢后即成一个薄片体,占用面积较小,方便存放。`
【权利要求】
1.一种席位牌,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对称布置的台板,每一台板均由一外板和一内板组成双层板结构,每一台板的外板和内板之间均间隔形成有一卡片槽;两台板以内板上一侧长边边缘通过一组合页铰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席位牌,其特征在于,每一台板上的卡片槽均具有三个开放口和一个闭合口,其中闭合口位于下侧,三个开放口分别位于上侧和两边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席位牌,其特征在于,每一卡片槽的上侧开放口中外板端面均要高于内板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席位牌,其特征在于,每一卡片槽的两边侧开放口中内板边缘上均设置有一缺口槽。
【文档编号】G09F1/06GK203465892SQ201320516216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邹循光 申请人:邹循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