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学圆心捕捉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6072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学圆心捕捉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学圆心捕捉仪,包括保持架、画线杆、画线笔、两个立柱和齿轮,所述齿轮通过第一销轴固定在保持架内并相互啮合,立柱上端与齿轮固定在一起,立柱下端呈尖形,画线杆上端与保持架侧面通过第二销轴连接,画线杆下端与画线笔通过弹簧连接,画线杆旋转方向与立柱移动方向垂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数学圆心捕捉仪,结构简单,能够在任意圆端面快速捕捉和标记圆心,快捷方便,效率高,适用范围广。
【专利说明】—种数学圆心捕捉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平捕捉几何中心的仪器,尤其是能高效而精确地捕捉圆心,且结构简单的一种数学圆心捕捉仪。

【背景技术】
[0002]圆心的捕捉工作广泛的发生在几何运算、绘图,特别是基础建筑的圆形断面的建构筑物上,在圆形端面上以圆心为基点绘制其他曲线或开展其他施工,首先要寻找并标记圆的圆心,圆心的捕捉和标记工作,传统的做法是作图解析方法或近似取点的方法。
[0003]近似取点的测量标记方法比较快捷,但是操作精度低不适用于高精度的作业场所;作图解析方法需要反复取点的几何连线方法操作过程繁琐,一般需建立圆弧内部的直角三角形,经过六次取点、六次连线才能确定圆心交点,如果取点不精确则圆心定位也不精确,往往需要重复多次测定才能找到圆心位置,程序繁琐耗费时间长。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学圆心捕捉仪,能够快速捕捉和标记任意圆端面圆心。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数学圆心捕捉仪,包括保持架、画线杆、画线笔、两个立柱和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通过第一销轴固定在保持架内并相互啮合,立柱上端与齿轮固定在一起,立柱下端呈尖形,画线杆上端与保持架侧面通过第二销轴连接,画线杆下端与画线笔通过弹簧连接,画线杆旋转方向与立柱移动方向垂直。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保持架的两端固定有手柄。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立柱上设有方孔。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画线杆上设有圆孔。
[0010]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效果是:
[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数学圆心捕捉仪,结构简单,能够在任意圆端面快速捕捉和标记圆心,快捷方便,效率高,适用范围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列表:
[0014]1、保持架2、手柄3、画线杆4、画线笔5、立柱6、齿轮7、第一销轴8、第二销轴9、弹簧10、圆孔11、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6]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数学圆心捕捉仪,包括保持架1、画线杆3、画线笔4、两个立柱5和齿轮6,所述齿轮6通过第一销轴7固定在保持架I内并相互啮合,立柱5上端与齿轮6固定在一起,立柱5下端呈尖形,画线杆3上端与保持架I侧面通过第二销轴8连接,画线杆3下端与画线笔4通过弹簧9连接,画线杆3旋转方向与立柱5移动方向垂直。
[0017]工作时,将立柱5下端的尖形放置于被测定圆的边缘线上任意两点,按住保持架I,扳动“画线杆3与画线笔4组合体”,使画线笔绘制出一条直线;同样操作再次用画线笔绘制一条直线;二直线的交点即为被测圆的捕捉绘制的圆心。
[0018]为了工作方便,本实用新型在保持架I的两端固定有手柄2,工作时可以抓住手柄
2,稳定性好,方便快捷。
[00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数学圆心捕捉仪为便携式仪器,为了减轻仪器重量,在所述立柱5上设有方孔11,所述画线杆3上设有圆孔10,减轻仪器重量,便于携带、操作。
[0020]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数学圆心捕捉仪,包括保持架、画线杆、画线笔、两个立柱和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通过第一销轴固定在保持架内并相互啮合,立柱上端与齿轮固定在一起,立柱下端呈尖形,画线杆上端与保持架侧面通过第二销轴连接,画线杆下端与画线笔通过弹簧连接,画线杆旋转方向与立柱移动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学圆心捕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的两端固定有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学圆心捕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有方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学圆心捕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画线杆上设有圆孔。
【文档编号】B43L13/00GK203995332SQ201420372420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8日
【发明者】陆盈, 刘小燕, 符美芬 申请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