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948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在片上粘贴有标签的带。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有在片(衬纸)上粘贴有标签(贴合标记)的带(标记连续体)。标签具备折叠区域(显示部),该折叠区域具备折线。在折叠区域印刷有所希望的标志内容(条形码等)。在使用者的使用时,从片剥落了标签之后,将标签的一部分(安装部)卷缠于粘附体(商品),将折叠区域沿折线折弯。由此,将标签安装于粘附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5806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将安装于粘附体的标签在使用后拆卸的情况下,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因为对于粘附体卷缠而安装标签的一部分,因此拆卸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后容易拆卸标签的带。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发明涉及一种带,其特征在于,具有:带状的片;及粘贴于所述片的标签,所述标签具有:一个折叠区域,具备沿规定方向延伸的折线;至少一个第一突出区域,从所述折叠区域的第一端部突出;及至少一个第二突出区域,从所述折叠区域中的第二端部突出,该第二端部处于关于所述折线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

在本申请发明中,标签具备从折叠区域的第一端部突出的第一突出区域和从折叠区域的第二端部突出的第二突出区域。

在使用者的使用时,在标签被从片剥落之后,将折叠区域沿折线折弯,由此将第一突出区域及第二突出区域的背面(粘着面)彼此贴合。并且在该贴合时,第一突出区域的背面和第二突出区域的背面夹入粘附体,由此将标签安装于粘附体。

这样,通过利用标签的一部分夹入粘附体而进行安装,由此与相对于粘附体卷缠标签的一部分而进行安装的情况相比,在使用后容易拆卸。而且,与上述卷缠的情况相比,也具有在安装时能够简单地安装这样的效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使用后容易拆卸标签。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印刷装置的盒支架及其周边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带盒的整体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印刷装置及操作终端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5是表示被打印带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VI-VI截面的横剖视图。

图7是表示打印标签的外观的俯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打印标签的使用例的说明图。

图9是粘贴部的配置变化的变形例(其1)的表示被打印带的俯视图。

图10是粘贴部的配置变化的变形例(其2)的表示被打印带的俯视图。

图11是在被打印带配置有多个种类的标签部的变形例的表示被打印带的俯视图。

图12是在标签部设置加强部的变形例的表示被打印带的俯视图。

图13是标签主体部与粘贴部的长度相等的变形例的表示被打印带的俯视图。

图14是标签区域形成为横长的变形例的表示被打印带的俯视图。

图15是粘贴部从标签主体部的带宽度方向的端部突出的变形例的表示被打印带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 印刷装置(打印装置)

16 第一标签区域(第一部分)

16E 第一标签区域(第一部分)

16F 第一标签区域(第一部分)

16Fa 端部(第一端部)

17 第二标签区域(第二部分)

17E 第二标签区域(第二部分)

17F 第二标签区域(第二部分)

17Fa 端部(第二端部)

50 被打印带(带)

54 剥离片(片)

91 标签主体部(折叠区域、被打印部)

91E 标签主体部(折叠区域、被打印部)

91F 标签主体部(折叠区域、被打印部)

91a 端部(第一端部)

91Ea 端部(第一端部)

91b 端部(第二端部)

91Eb 端部(第二端部)

92 第一粘贴部(第一突出区域、粘贴部)

92D 第一粘贴部(第一突出区域、粘贴部)

92E 第一粘贴部(第一突出区域、粘贴部)

92F 第一粘贴部(第一突出区域、粘贴部)

93 第二粘贴部(第二突出区域、粘贴部)

93D 第二粘贴部(第二突出区域、粘贴部)

93E 第二粘贴部(第二突出区域、粘贴部)

93F 第二粘贴部(第二突出区域、粘贴部)

95 标签部(标签)

95A 标签部(标签)

95A′ 标签部(标签)

95B 标签部(标签)

95C 标签部(标签)

95C′ 标签部(标签)

95D 标签部(标签)

95E 标签部(标签)

95F 标签部(标签)

97 加强部

97′ 加强部

98 加强部

98′ 加强部

100 打印标签(标签)

910 线状孔眼(折线)

910E 线状孔眼(折线)

910F 线状孔眼(折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中存在“前”“后”“左”“右”“上”“下”的标注的情况下,说明书中的说明的“前”“后”“左”“右”“上”“下”是指该标注的方向。

<印刷装置的整体构造>

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整体构造。

在图1中,印刷装置1(相当于打印装置)能够选择性地执行对被打印带50(相当于带)的印刷处理和对被打印管(未图示)的印刷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印刷装置1并不局限于能够执行对被打印带50的印刷处理和对被打印管的印刷处理这两方的结构,也可以是仅能够执行对被打印带50的印刷处理的结构。

印刷装置1可以使用热敏类型、接收器类型、层压类型等各种带盒100。以下,说明使用接收器类型的带盒100的情况。而且,印刷装置1也可以使用在被打印带50的粘着片存在用于分成标签部和非标签部的切口的所谓冲切标签类型、和在被打印带50的粘着片没有上述切口的类型中的任一类型的带盒100。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使用冲切标签类型的带盒100。

印刷装置1具有大致长方体的箱状的主体部11和对主体部11的上方的开口进行开闭的盖(未图示)。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图示出从主体部11拆卸了盖的状态,而在主体部11安装有盖的状态下,盖在主体部11的后端上部被支承为能够转动。在主体部11的后面部的下方部配置有电源连接器12及USB(Universal Serial Bus)连接器13。印刷装置1经由与USB连接器13连接的USB线缆14等而与个人计算机等操作终端300(参照图4)连接。印刷装置1接收由操作终端300编辑的打印数据,基于该打印数据而向上述被打印带50进行所希望的印刷。需要说明的是,印刷装置1与操作终端300也可以经由无线通信来连接。而且,印刷装置1并不局限于基于操作终端的操作来执行印刷处理的结构,也可以是基于设置在印刷装置1的适当的操作部的操作而执行印刷处理的结构(所谓单机类型)。

在主体部11的上表面中的靠右侧的位置设有能够将具备上述被打印带50的上述带盒100拆装的凹状的区域即盒支架8。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为了构造的明确化,图示出带盒100位于盒支架8的比实际的装配位置靠上方处的状态。

在主体部11的前表面中的靠右侧的位置设有排出口20。排出口20是后述的热敏头22进行的打印后的被打印带50一边由后述的压印辊25等搬运一边从盒支架8向印刷装置1的外部排出的开口。

<印刷装置的内部构造>

接下来,参照图2,说明印刷装置1的内部构造。

在图2中,如上所述,在主体部11的上表面设有能够拆装带盒100的盒支架8。在盒支架8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的靠右侧的位置竖立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由板状构件构成的头支架21。在头支架21的上表面设有具备多个发热体(未图示)的热敏头22。热敏头22使用后述的墨带127,对于被从带盒100供给且由后述的压印辊25等沿规定的搬运路径搬运的被打印带50进行印刷(打印)。

在盒支架8中的头支架21的左方位置竖立设置有墨带卷绕轴125。墨带卷绕轴125嵌插于带盒100的墨带卷绕辊126的内部,驱动墨带卷绕辊126旋转。而且,在带盒10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有墨液供给侧卷筒128。在墨液供给侧卷筒128卷绕有墨带127。墨带卷绕辊126由墨带卷绕轴125驱动而旋转,从墨液供给侧卷筒128引出墨带127,并对使用完的墨带127进行卷绕。

在盒支架8中的头支架21的前方位置竖立设置有进给辊驱动轴23。进给辊驱动轴23是能够在带盒100的进给辊101拆装的轴体。在盒支架8的左方的靠角部的位置竖立设置有引导轴24。引导轴24是能够在带盒100的引导孔102(也参照图3)拆装的轴体。

在主体部11中的盒支架8的下侧配置有作为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动机66(参照图4)。上述墨带卷绕轴125及进给辊驱动轴23经由未图示的多个齿轮而与驱动电动机66连结。伴随着驱动电动机66的驱动而墨带卷绕轴125及进给辊驱动轴23旋转。伴随着墨带卷绕轴125的驱动而上述墨带卷绕辊126旋转。进给辊驱动轴23和后述的压印辊25及后述的压接辊28经由未图示的齿轮机构而连结。伴随着进给辊驱动轴23的驱动而进给辊101、压印辊25及压接辊28旋转。

另外,在盒支架8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的左侧下方支承面上设有盒传感器31,在该盒传感器31设有多个(在该例子中为5个)被按下用的传感器突起30(参照图4)。当在盒支架8装配带盒100时,设于带盒100的被检测部110(详情后述)与传感器突起30相对,通过被检测部110选择性地按下与带盒100的种类(换言之标签部95(参照图5。详情后述)的形状)对应的传感器突起30。盒传感器31基于此时的传感器突起30的ON/OFF的组合,输出表示带盒100的种类信息(换言之标签部95的形状信息)的检测信号。

在主体部11中的盒支架8的上侧外方配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臂状的压印支架26。压印支架26被轴支承为能够以轴支部27为中心摆动。压印辊25和压接辊28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在压印支架26的前端部。压印辊25与热敏头22相对,能够与热敏头22接触和分离。压接辊28与进给辊101相对,能够与进给辊101接触和分离。压印支架26通过上述摆动而向盒支架8侧移动,当压印辊25移动到与热敏头22接触的打印位置时,压印辊25隔着被打印带50及墨带127而按压热敏头22。同时,压接辊28隔着被打印带50而按压进给辊101。在此状态下,伴随着进给辊101、压印辊25及压接辊28的旋转而搬运被打印带50,伴随着墨带卷绕辊126的旋转,从墨液供给侧卷筒128引出墨带127,进行基于热敏头22的向被打印带50的打印。

<带盒的构造>

接下来,参照图2及图3,说明带盒100的构造。

在图2及图3中,带盒100具备整体在俯视观察下具有带圆角的角部的大致长方体状(箱型)的壳体120。在该壳体120的右面部前侧设有带供给口103,从该带供给口103将内部的被打印带50引出并供给。而且,在壳体120的侧壁部121中的带供给口103的上方附近设有贯通孔104,该贯通孔104用于光学性地检测在被打印带50上预先印刷的搬运时的定位控制用的传感器标记(未图示)。

在壳体120的前方侧上方设有带卷筒支承孔105,该带卷筒支承孔105在该壳体120的内部将卷绕有被打印带50的被打印带卷筒51支承为能够旋转。被打印带50在被从被打印带卷筒51引出并由热敏头22进行了打印之后,朝向主体部11的上述排出口20被引导。

在壳体120的前方下表面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设有表示带盒100的种类信息的上述被检测部110。被检测部110通过与设于主体部11的上述盒传感器31的5个上述传感器突起30相对的形成于下表面的插入孔111及面部112的组合,来表示带盒100的种类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被检测部110对包含带盒100的标签部95的形状信息在内的带盒100的种类信息进行规定。

插入孔111为圆形的孔部,在带盒100装配于盒支架8的情况下,作为未按下传感器突起30的非按下部发挥功能,与插入孔111相对的传感器突起30成为OFF状态。面部112在带盒100装配于盒支架8的情况下,作为按下传感器突起30的按下部发挥功能,与面部112相对的传感器突起30成为ON状态。

<印刷装置及操作终端的控制系统>

接下来,参照图4,说明印刷装置1及操作终端300的控制系统。

在图4中,印刷装置1具备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具有包含CPU82的控制电路80。在控制电路80中,在CPU82经由数据总线而连接有ROM83、EEPROM84、RAM85及输入输出接口81。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取代EEPROM84而使用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

在ROM83存储有印刷装置1的控制上所需的各种程序。CPU82基于存储于该ROM83的各种程序,进行各种运算、处理。

在EEPROM84中非易失地存储有被打印带50的各种信息(例如将盒传感器31的上述插入孔111及面部112的各种检测结果与带盒100的种类信息建立对应的相关等)。由此,CPU82通过针对装配于盒支架8的带盒100的上述检测结果参照上述相关,能够取得该带盒100的种类信息。

RAM85暂时存储CPU82的各种运算结果。

在输入输出接口81连接有热敏头驱动电路61、电动机驱动电路62、操作部63、显示部64、光学传感器65及上述盒传感器31等。

热敏头驱动电路61对上述热敏头22的驱动进行控制。

电动机驱动电路62控制上述驱动电动机66的驱动,该上述驱动电动机对上述墨带卷绕轴125及进给辊驱动轴23进行驱动。

光学传感器65经由设置在上述带盒100的壳体120的侧壁部121上的贯通孔104而将传感器光向被打印带50投射,检测该反射光的有无来检测该被打印带50的搬运状况。

操作终端300具备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具有CPU301。在CPU301连接有操作部302、显示部303、RAM304、ROM305及HDD306等。

操作终端300经由上述USB线缆14等而与印刷装置1连接,与印刷装置1之间能够进行信号的收发。

在操作终端300中,执行存储于HDD306的适当的应用程序320。在该应用程序320中,操作者通过对操作终端300侧的操作部302进行操作,能够作成在由印刷装置1作成的打印标签200(参照图7。详情后述)中用于打印形成的打印数据,并向印刷装置1发送。即,若通过操作者的操作部302的操作,而将包含上述打印数据的规定的标签作成指示向印刷装置1输出,则在印刷装置1中,经由电动机驱动电路62及驱动电动机66来驱动墨带卷绕轴125及进给辊驱动轴23,从带盒100的被打印带卷筒51放出被打印带50,从墨液供给侧卷筒128引出墨带127。而且,与之同步,经由热敏头驱动电路61使热敏头22的多个发热体选择性地发热驱动,对于上述放出且被搬运的被打印带50转印上述墨带127的墨液,进行基于上述打印数据的打印。然后,从被打印的被打印带50通过手动操作将标签部95剥落,由此生成具有规定的打印的文字的打印标签200。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使用设置在主体部11的排出口20附近的刀具(未图示)将上述打印后的被打印带50切断成所希望的长度并将其从排出口20排出,从该排出的所希望的长度的被打印带50进行上述剥落。需要说明的是,该刀具例如通过未图示的刀具按钮被操作而工作,进行被打印带50的切断。

<本实施方式的特征>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作成打印标签200而在被打印带50预先设置标签部95。标签部95具备:具有沿带宽度方向延伸的折线的标签主体部91;和与标签主体部91连结的2个粘贴部92、93。向标签主体部印刷所希望的显示内容。在使用者的使用时,标签主体部沿折线折弯,由此2个粘贴部的背面(粘着面)彼此被贴合。并且,在该贴合时,通过一方的粘贴部的背面和另一方的粘贴部的背面夹入粘附体,由此将打印标签200安装于粘附体。这样,通过利用打印标签200的一部分夹入粘附体而进行安装,由此与向粘附体卷缠打印标签200的一部分而进行安装的情况相比,具有在使用后容易拆卸的特征。以下,说明其详情。

<被打印带的构造>

接下来,参照图5及图6,说明被打印带50的构造。图5示出以图中左右方向为搬运方向(换言之带长度方向),以图中上下方向为带宽度方向,以图中纸面里外方向为带厚度方向的未印刷状态的被打印带50的俯视图,图6示出图5中VI-VI截面的横剖视图。

在图5及图6中,被打印带50在带厚度方向上从表侧(参照图6中的表背显示。以下同样)依次层叠粘着片52及剥离片54(相当于片)而构成。粘着片52在其表侧具备的基材52B的表面通过上述热敏头22进行打印。而且,粘着片52在基材52B的背侧具备粘着剂层52A。剥离片54设置成相对于粘着剂层52A能够容易地剥离。即,粘着片52以能够剥离的方式粘贴于剥离片54的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搬运方向的长度比带宽度方向的长度长的带状的剥离片54的整体贴合粘着片52,构成被打印带5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被打印带50,以用于作成打印标签200的形状预先实施半切处理。该半切处理是如图6中局部放大图所示在被打印带50中的粘着片52加入切口线55的处理,用于形成所谓冲切标签。该半切处理如图5所示以包围规定的区域的方式形成,由此该区域的粘着片52从剥离片54剥离自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成为剥离对象的粘着片52的所述区域部分成为标签部95(相当于标签),除此以外的部分成为非标签部96。

标签部95具备1个标签主体部91(相当于折叠区域及被打印部)和与标签主体部91连结的2个粘贴部92、93。

在标签主体部91的搬运方向大致中央位置,沿着作为规定方向的带宽度方向的线状孔眼910作为用于将该标签主体部91折弯的折线而预先通过上述半切处理形成于标签主体部91。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折线,并不局限于线状孔眼910。例如,也可以(不进行上述半切处理)仅在与线状孔眼910相同的位置预先印刷直线作为折线。在标签主体部91通过上述热敏头22进行打印。

标签主体部91关于线状孔眼910而成为大致线对称的形状,具体而言,成为以线状孔眼910为对称轴、以搬运方向为短边方向、以带宽度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纵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形状。即,标签主体部91的搬运方向下游侧(图5中的左侧)的端部91a(相当于第一端部)和标签主体部91的处于关于线状孔眼910而与端部91a相反的一侧的搬运方向上游侧(图5中的右侧)的端部91b(相当于第二端部)关于线状孔眼910而存在于互相大致线对称的位置。标签主体部91具有该标签主体部91中的比线状孔眼910靠搬运方向下游侧处的第一标签区域16(相当于第一部分)和比线状孔眼910靠搬运方向上游侧处的第二标签区域17(相当于第二部分)。即,线状孔眼910位于标签区域16、17的交界。标签区域16、17分别成为以搬运方向为短边方向、以带宽度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纵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形状。即,第一标签区域16的带宽度方向上的宽度W1a(长边长)与第二标签区域17的带宽度方向上的宽度W1b(长边长)大致相等(即W1a≈W1b)。而且,标签主体部91的搬运方向上的从线状孔眼910至端部91a的长度即第一标签区域16的搬运方向上的长度L1a(短边长)与标签主体部91的搬运方向上的从线状孔眼910至端部91b的长度即第二标签区域17的搬运方向上的长度L1b(短边长)大致相等(即L1a≈L1b)。

第一标签区域16的大致长方形的4个角及第二标签区域17的大致长方形的4个角全部为由局部圆弧形成的圆角形状。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第一标签区域16的大致长方形的4个角及第二标签区域17的大致长方形的4个角的一部分或全部为大致直角形状。

作为第一突出区域的第一粘贴部92从标签主体部91(第一标签区域16)的上述端部91a向搬运方向突出,作为第二突出区域的第二粘贴部93从标签主体部91(第二标签区域17)的上述端部91b向搬运方向的相反方向突出。第一粘贴部92的与搬运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即带宽度方向上的宽度W2、及第二粘贴部93的与搬运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即带宽度方向上的宽度W3分别比上述标签区域16、17的宽度W1a、W1b小(比标签主体部91窄)(即W2<W1a、W3<W1b)。粘贴部92、93分别从端部91a、91b的带宽度方向大致中央位置突出,在将标签主体部91沿线状孔眼910折叠时,背面彼此能够通过上述粘着剂层52A粘结。

粘贴部92、93分别成为以搬运方向为长边方向、以带宽度方向为短边方向的横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形状。即,大致长方形的上述标签区域16、17的长边方向与大致长方形的粘贴部92、93的长边方向互相正交。第一粘贴部92的上述宽度W2(短边长)与第二粘贴部93的上述宽度W3(短边长)大致相等(即W2≈W3),第一粘贴部92的搬运方向上的长度L2(长边长)与第二粘贴部93的搬运方向上的长度L3(长边长)大致相等(即L2≈L3)。而且,粘贴部92、93的长度L2、L3与标签区域16、17的上述长度L1a、L1b分别不同,具体而言分别大于长度L1a、L1b(即L2>L1a、L3>L1b)。

标签部95具备上述的结构/配置关系的标签主体部91及粘贴部92、93,关于上述线状孔眼910而成为大致线对称的形状。并且,上述结构(同一种类)的多个标签部95分别以相同姿势且将带宽度方向的位置交替错开地在搬运方向上排列地设于粘着片52。此时,多个标签部95以相邻的2个标签部95中的一个标签部95的第一粘贴部92与另一个标签部95的第二粘贴部93沿带宽度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

通过上述热敏头22对上述结构的被打印带50的标签部95的标签主体部91进行打印,然后,从被打印带50将标签部95沿切口线55剥离,由此生成打印标签200(参照图7)。需要说明的是,打印标签200也相当于各权利要求记载的标签。

<打印标签的外观>

图7示出从被打印带50剥离的打印标签200的外观。

在图7中,打印标签200具备被打印的上述标签主体部91、及上述粘贴部92、93。

在打印标签200中,在标签主体部91的上述第一标签区域16的表面16a形成由上述热敏头22打印的文字R1,在标签主体部91的上述第二标签区域17的表面17a形成基于热敏头22的打印R2。在该例子中,文字列“ABC”作为被打印的文字R1而靠近第一标签区域16的表面16a的长边方向一端部(图7中的右端部),以上述第一粘贴部92侧为上侧的姿势而形成在从长边方向另一侧(图7中的左侧)朝向长边方向一侧(图7中的右侧)的方向上。而且,文字列“XYZ”作为被打印的文字R2,靠近第二标签区域17的表面17a的长边方向一端部(图7中的右端部),以上述第二粘贴部93侧为上侧的姿势且按照从长边方向一侧(图7中的右侧)朝向长边方向另一侧(图7中的左侧)的方向的顺序形成。

<打印标签的使用例>

以下,参照图7及图8,说明打印标签200的使用例。

在使用者的使用时,从被打印带50将标签部95剥离,形成为图7所示的打印标签200,然后如图7所示,标签主体部91沿上述线状孔眼910而呈山折地折弯,由此标签区域16、17的背面彼此通过上述粘着剂层52A而贴合。此时,通过第一粘贴部92的背面和第二粘贴部93的背面夹入以图8(a)(b)中的左右方向为轴心方向的线缆状(或者也可以为圆管状)的粘附体19(参照图8(a)(b)),并将粘贴部92、93的与粘附体19未对应的部分(例如长边方向两端部)的背面彼此通过粘着剂层52A贴合。

由此,如图8(a)(b)所示,在粘附体19安装打印标签200,能够使用作为重合的标签区域16、17的长边方向与粘附体19的长边方向平行地配置(即标签主体部91和粘贴部92、93的整体成为“T”字型)的T型标签。

图8(a)示出从正面侧(第一标签区域16侧)观察安装于粘附体19的打印标签200而得到的外观。如图8(a)所示,在第一标签区域16中,文字列“ABC”作为打印于表面16a的文字R1,以靠近长边方向一端部(文字列“ABC”的方向的后端部)的位置形态被标记成正立姿势。

图8(b)示出从背面侧(第二标签区域17侧)观察安装于粘附体19的打印标签200而得到的外观。如图8(b)所示,在第二标签区域17中,文字列“XYZ”作为打印于表面17a的文字R2,以靠近长边方向一端部(文字列“XYZ”的方向的前端部)的位置形态标记成正立姿势。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中,例示了使用打印标签200作为T型标签的情况,但是打印标签200也可以使用作为重合的标签区域16、17从夹入粘附体19并重合的粘贴部92、93向与粘附体19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即也包含粘附体19的整体成为“P”字型)的P型标签。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标签部95具备从标签主体部91的端部91a突出的第一粘贴部92和从标签主体部91的端部91b突出的第二粘贴部93。在使用者的使用时,在从剥离片54剥下了打印标签200之后,标签主体部91沿线状孔眼910折弯,由此粘贴部92、93的背面(粘着面)彼此被贴合。并且在该贴合时,通过第一粘贴部92的背面和第二粘贴部93的背面夹入粘附体19,由此将打印标签200安装于粘附体19。这样,通过打印标签200的一部分夹入粘附体19而进行安装,由此与对于粘附体19卷缠打印标签200的一部分而进行安装的情况相比,在使用后容易拆卸。而且,与上述卷缠的情况相比,也具有在安装时能够简单地安装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是第一标签区域16的大致长方形的4个角、及第二标签区域17的大致长方形的4个角全部为由局部圆弧形成的圆角形状。由此,能够提高安装状态下的美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是相邻的2个标签部95中的一个标签部95的第一粘贴部92与另一个标签部95的第二粘贴部93沿带宽度方向排列。由此,能够减少粘着片52中的成为非标签部96而废弃的部分,能够削减粘着片52的浪费。

<变形例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及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以下,说明这样的变形例。

(1)粘贴部的配置变化(其1)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标签部95中,粘贴部92、93分别从标签主体部91的端部91a、91b的带宽度方向大致中央位置向搬运方向及搬运方向的反方向突出,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图9所示的本变形例的粘着片52,姿势互相反转的构造的多个标签部95A、95A′(相当于标签)沿搬运方向交替排列设置。

标签部95A具备上述标签主体部91和上述粘贴部92、93。在标签部95A中,第一粘贴部92从标签主体部91的搬运方向下游侧的上述端部91a的带宽度方向一端部(图9中的上端部)附近向搬运方向突出,第二粘贴部93从标签主体部91的搬运方向上游侧的上述端部91b的带宽度方向一端部(图9中的上端部)附近向搬运方向的反方向突出。标签部95A的标签主体部91及粘贴部92、93的上述以外的结构/配置关系与上述标签部95相同,标签部95A与上述标签部95同样,关于线状孔眼910成为大致线对称的形状。

标签部95A′具备上述标签主体部91和上述粘贴部92、93。在标签部95A′中,第一粘贴部92分别从标签主体部91的搬运方向下游侧的上述端部91a的带宽度方向另一端部(图9中的下端部)附近向搬运方向突出,第二粘贴部93分别从标签主体部91的搬运方向上游侧的上述端部91b的带宽度方向另一端部(图9中的下端部)附近向搬运方向的反方向突出。标签部95A′的标签主体部91及粘贴部92、93的上述以外的结构/配置关系与上述标签部95相同,标签部95A′与上述标签部95相同,关于线状孔眼910而成为大致线对称的形状。

并且,在本变形例中,上述结构(姿势互相反转的构造、相对于沿搬运方向延伸的直线而为线对称的构造的)的多个标签部95A、95A′分别在相同的带宽度方向的位置,沿搬运方向交替排列设于粘着片52。换言之,同一种类的多个标签部分别使姿势交替反转且沿搬运方向排列设于粘着片52。此时,多个标签部95A、95A′以相邻的标签部95A、95A′中的一个标签部的第一粘贴部92与另一个标签部的第二粘贴部93沿带宽度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

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2)粘贴部的配置变化(其2)

图10所示的本变形例的标签部95B(相当于标签)具备上述标签主体部91、2个上述第一粘贴部92以及2个上述第二粘贴部93。在标签部95B中,2个第一粘贴部92分别从标签主体部91的搬运方向下游侧的上述端部91a的带宽度方向两端部附近向搬运方向突出,2个第二粘贴部93分别从标签主体部91的搬运方向上游侧的上述端部91b的带宽度方向两端部附近向搬运方向的反方向突出。标签部95B的标签主体部91及粘贴部92、93的上述以外的结构/配置关系与上述标签部95相同,标签部95B与上述标签部95相同,关于线状孔眼910而成为大致线对称的形状。

并且,在本变形例中,上述结构(同一种类)的多个标签部95B分别以相同姿势使带宽度方向的位置交替错开并沿搬运方向排列地设于粘着片52。此时,多个标签部95B以相邻的2个标签部95B中的一个标签部95B的第一粘贴部92与另一个标签部95B的第二粘贴部93沿带宽度方向交替排列的方式设置。

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3)在被打印带上配置多个种类的标签部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方式等的被打印带50的粘着片52中,同一种类的多个标签部95等沿搬运方向排列设置,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图11所示的本变形例的粘着片52上沿搬运方向排列设有多个种类的标签部。在该例子中,上述标签部95、95B分别在相同的带宽度方向的位置,沿搬运方向交替地排列设置。标签部95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标签部95B的结构与上述(2)的变形例相同。此时,多个标签部95、95B以相邻的标签部95、95B中的一个标签部的第一粘贴部92与另一个标签部的第二粘贴部93沿带宽度方向交替排列的方式,即,以在标签部95B的2个第一粘贴部92之间配置标签部95的第二粘贴部93且在标签部95B的2个第二粘贴部93之间配置标签部95的第一粘贴部92的方式设置。

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4)在标签部设置加强部的情况

在图12所示的本变形例的粘着片52上沿搬运方向交替地排列设有姿势互相反转(相对地旋转180度)的构造的多个标签部95C、95C′(相当于标签)。

标签部95C具备上述标签主体部91、上述粘贴部92、93、与上述第二标签区域17连结的加强部97以及与上述第一粘贴部92连结的加强部98。标签部95C的标签主体部91及粘贴部92、93的结构/配置关系与上述标签部95相同。

加强部97与第二标签区域17的带宽度方向另一端部(图12中的下端部)连结。在第二标签区域17与加强部97的交界处,预先通过上述半切处理形成有用于将加强部97内折的线状孔眼970。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取代线状孔眼970而预先印刷直线。加强部97如前所述将标签区域16、17的背面彼此贴合之后,沿线状孔眼970内折,将加强部97的上述粘着剂层52A与第一标签区域16的基材52B贴合,由此用于加强强度。

加强部98连结于第一粘贴部92的带宽度方向一端部(图12中的上端部)的搬运方向下游侧部分。在第一粘贴部92与加强部98的交界处,预先通过上述半切处理而形成有用于将加强部98内折的线状孔眼980。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取代线状孔眼980而预先印刷直线。加强部98如前所述将粘贴部92、93的前端部的背面彼此贴合之后,沿线状孔眼980内折,将加强部98的上述粘着剂层52A与粘贴部93的基材52B贴合,由此用于加强强度。

标签部95C′具备上述标签主体部91、上述粘贴部92、93、与上述第一标签区域16连结的加强部97′以及与上述第二粘贴部93连结的加强部98′。标签部95C′的标签主体部91及粘贴部92、93的结构/配置关系与上述标签部95相同。

加强部97′连结于第一标签区域16的带宽度方向一端部(图12中的上端部)。在第一标签区域16与加强部97′的交界处,预先通过上述半切处理而形成有用于将加强部97′内折的线状孔眼970′。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取代线状孔眼970′而预先印刷直线。加强部97′如前所述将标签区域16、17的背面彼此贴合之后,沿线状孔眼970′内折,将加强部97′的上述粘着剂层52A与第一标签区域16的基材62B贴合,由此用于加强强度。

加强部98′连结于第二粘贴部93的带宽度方向另一端部(图12中的下端部)的搬运方向上游侧部分。在第二粘贴部93与加强部98′的交界处,预先通过上述半切处理而形成有用于将加强部98′内折的线状孔眼980′。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取代线状孔眼980′而预先印刷直线。加强部98′如前所述将粘贴部92、93的前端部的背面彼此贴合之后,沿线状孔眼980′内折,将加强部98′的上述粘着剂层52A与第一粘贴部92的基材52B贴合,由此用于加强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加强部97、97′的位置/形状是一例,也可以是其他的位置/形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加强部98、98′的位置/形状是一例,也可以是其他的位置/形状。

并且,在本变形例中,上述结构(姿势互相反转的构造、相对地旋转了180度的构造的)的多个标签部95C、95C′分别使带宽度方向的位置交替错开并沿搬运方向交替地排列地设于粘着片52。换言之,同一种类的多个标签部分别使姿势交替反转并沿搬运方向排列设于粘着片52。此时,多个标签部95C、95C′以相邻的2个标签部95C、95C′中的一个标签部的第一粘贴部92与另一个标签部的第二粘贴部93沿带宽度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

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而且,在本变形例中,如前所述将粘贴部92、93的前端部的背面彼此贴合之后,沿线状孔眼980、980′将加强部98、98′内折而将背面贴合,由此能够提高打印标签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中,说明了标签部95C、95C′在标签区域及粘贴部这两方具备加强部的情况,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标签部在标签区域及粘贴部中的任一方具备加强部的情况。

(5)标签主体部与粘贴部的长度相等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方式等的标签部95等中,粘贴部92、93的长度L2、L3分别大于标签区域16、17的长度L1a、L1b,但是并不局限于此。

图13所示的本变形例的标签部95D(相当于标签)具备上述标签主体部91和与标签主体部91连结的2个粘贴部92D、93D。标签部95D的标签主体部91的结构与上述标签部95相同。

作为第一突出区域的第一粘贴部92D从标签主体部91(第一标签区域16)的搬运方向下游侧的上述端部91a向搬运方向突出,作为第二突出区域的第二粘贴部93D从标签主体部91(第二标签区域17)的搬运方向上游侧的上述端部91b向搬运方向的反方向突出。第一粘贴部92D的带宽度方向上的宽度W4及第二粘贴部93的带宽度方向上的宽度W5分别比上述标签区域16、17的宽度W1a、W1b小(比标签主体部91窄)(即W4<W1a、W5<W1b)。粘贴部92D、93D分别从端部91a、91b的带宽度方向大致中央位置突出,通过上述线状孔眼910将标签主体部91折叠时,背面彼此通过上述粘着剂层52A能够粘结。

粘贴部92D、93D分别成为以搬运方向为长边方向、以带宽度方向为短边方向的横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形状。即,大致长方形的上述标签区域16、17的长边方向与大致长方形的粘贴部92D、93D的长边方向互相正交。第一粘贴部92D的上述宽度W4(短边长)与第二粘贴部93D的上述宽度W5(短边长)大致相等(即W4≈W5),第一粘贴部92D的搬运方向上的长度L4(长边长)与第二粘贴部93D的搬运方向上的长度L5(长边长)大致相等(即L4≈L5)。而且,粘贴部92D、93D的长度L4、L5与标签区域16、17的上述长度L1a、L1b分别大致相等(即L4≈L1a、L5≈L1b)。

标签部95D具备上述的结构/配置关系的标签主体部91及粘贴部92D、93D,关于上述线状孔眼910而成为大致线对称的形状。并且,上述结构(同一种类)的多个标签部95D分别以相同姿势使带宽度方向的位置交替错开并沿搬运方向排列地设于粘着片52。此时,多个标签部95D以相邻的2个标签部95D中的一个标签部95D的第一粘贴部92D与另一个标签部95D的第二粘贴部93D沿带宽度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

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6)标签区域为横长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方式等的标签部95等中,标签区域16、17分别为纵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形状,粘贴部92、93等分别为横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形状,大致长方形的上述标签区域16、17的长边方向与大致长方形的粘贴部92、93等的长边方向互相正交,但并不局限于此。

图14所示的本变形例的标签部95E(相当于标签)具备1个标签主体部91E(相当于折叠区域及被打印部)和与标签主体部91E连结的2个粘贴部92E、93E。

在标签主体部91E,在其搬运方向大致中央位置沿带宽度方向的线状孔眼910E作为用于折弯该标签主体部91E的折线,预先通过上述半切处理而形成。

标签主体部91E关于线状孔眼910E为大致线对称的形状,具体而言,成为以线状孔眼910E为对称轴、以搬运方向为长边方向、以带宽度方向为短边方向的横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形状。即,标签主体部91E的搬运方向下游侧(图14中的左侧)的端部91Ea(相当于第一端部)和标签主体部91E的处于关于线状孔眼910E而与端部91Ea相反的一侧的搬运方向上游侧(图14中的右侧)的端部91Eb(相当于第二端部)关于线状孔眼910E存在于互相大致线对称的位置。标签主体部91E具有比线状孔眼910E靠搬运方向下游侧处的第一标签区域16E(相当于第一部分)和比线状孔眼910E靠搬运方向上游侧处的第二标签区域17E(相当于第二部分)。即,线状孔眼910E位于标签区域16E、17E的交界处。标签区域16E、17E分别成为以搬运方向为长边方向、以带宽度方向为短边方向的横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形状。即,第一标签区域16E的带宽度方向上的宽度W6a(短边长)与第二标签区域17E的带宽度方向上的宽度W6b(短边长)大致相等(即W6a≈W6b)。而且,标签主体部91E的搬运方向上的从线状孔眼910E至端部91Ea的长度即第一标签区域16E的搬运方向上的长度L6a(长边长)与标签主体部91E的搬运方向上的从线状孔眼910E至端部91Eb的长度即第二标签区域17E的搬运方向上的长度L6b(长边长)大致相等(即L6a≈L6b)。

第一标签区域16E的大致长方形的4个角及第二标签区域17E的大致长方形的4个角在该例子中全部为由局部圆弧形成的圆角形状。

作为第一突出区域的第一粘贴部92E从标签主体部91E(第一标签区域16E)的上述端部91Ea向搬运方向突出,作为第二突出区域的第二粘贴部93E从标签主体部91E(第二标签区域17E)的上述端部91Eb向搬运方向的反方向突出。第一粘贴部92E的带宽度方向上的宽度W7及第二粘贴部93E的带宽度方向上的宽度W8分别比上述标签区域16E、17E的宽度W6a、W6b小(比标签主体部91E窄)(即W7<W6a、W8<W6b)。粘贴部92E、93E分别从端部91Ea、91Eb的带宽度方向大致中央位置突出,在通过线状孔眼910E将标签主体部91E折叠时能够将背面彼此通过上述粘着剂层52A粘结。

粘贴部92E、93E分别成为以搬运方向为长边方向、以带宽度方向为短边方向的横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形状。即,大致长方形的上述标签区域16E、17E的长边方向与大致长方形的粘贴部92E、93E的长边方向互相平行。第一粘贴部92E的上述宽度W7(短边长)与第二粘贴部93E的上述宽度W8(短边长)大致相等(即W7≈W8),第一粘贴部92E的搬运方向上的长度L7(长边长)与第二粘贴部93E的搬运方向上的长度L8(长边长)大致相等(即L7≈L8)。而且,粘贴部92E、93E的长度L7、L8与标签区域16E、17E的上述长度L6a、L6b分别相等(即L7=L6a、L8=L6b)。

标签部95E具备上述的结构/配置关系的标签主体部91E及粘贴部92E、93E,关于上述线状孔眼910E成为大致线对称的形状。并且,在粘着片52上,沿搬运方向排列设有上述结构的多个标签部95E(在图中仅图示1个标签部95E)。

在本变形例中,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7)粘贴部从标签主体部的带宽度方向的端部突出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方式等的标签部95等中,第一粘贴部92E从标签主体部91E的搬运方向下游侧的端部91Ea突出,第二粘贴部93E从标签主体部91E的搬运方向上游侧的端部91Eb突出,但是并不局限于此。

图15所示的本变形例的标签部95F(相当于标签)具备1个标签主体部91F(相当于折叠区域及被打印部)和与标签主体部91F连结的2个粘贴部92F、93F。

在标签主体部91F上,在其搬运方向大致中央位置沿带宽度方向的线状孔眼910F作为用于将该标签主体部91F折弯的折线,预先通过上述半切处理而形成。

标签主体部91F关于线状孔眼910F成为大致线对称的形状,具体而言,成为以线状孔眼910F为对称轴、以搬运方向为短边方向、以带宽度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纵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形状。标签主体部91F具有该标签主体部91F中的比线状孔眼910F靠搬运方向下游侧(图15中的左侧)处的第一标签区域16F(相当于第一部分)和比线状孔眼910F靠搬运方向上游侧(图15中的右侧)处的第二标签区域17F(相当于第二部分)。即,线状孔眼910F位于标签区域16F、17F的交界处。而且,第一标签区域16F的带宽度方向一方侧(图15中上侧)的端部16Fa(相当于第一端部)和标签主体部91F的处于关于线状孔眼910F而与端部16Fa相反的一侧的第二标签区域17F的带宽度方向一方侧的端部17Fa(相当于第二端部)关于线状孔眼910F而存在于互相大致线对称的位置。标签区域16F、17F分别成为以搬运方向为短边方向、以带宽度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纵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形状。即,第一标签区域16F的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L9a(长边长)与第二标签区域17F的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L9b(长边长)大致相等(即L9a≈L9b)。而且,标签主体部91F的搬运方向上的从线状孔眼910F至搬运方向下游侧(图15中的左侧)的端部的宽度即第一标签区域16F的搬运方向上的宽度W9a(短边长)与标签主体部91F的搬运方向上的从线状孔眼910F至搬运方向上游侧(图15中的右侧)的端部的宽度即第二标签区域17F的搬运方向上的宽度W9b(短边长)大致相等(即W9a≈W9b)。

第一标签区域16F的大致长方形的4个角及第二标签区域17F的大致长方形的4个角在该例子中全部为由局部圆弧形成的圆角形状。

作为第一突出区域的第一粘贴部92F从第一标签区域16F的上述端部16Fa沿带宽度方向突出,作为第二突出区域的第二粘贴部93F从第二标签区域17F的上述端部17Fa沿带宽度方向突出。第一粘贴部92F的与带宽度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即搬运方向上的宽度W10及第二粘贴部93F的与带宽度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即搬运方向上的宽度W11分别比上述标签区域16F、17F的宽度W9a、W9b小(比标签区域16F、17F窄)(即W10<W9a、W11<W9b)。粘贴部92F、93F分别从端部16Fa、17Fa的搬运方向大致中央位置突出,在沿线状孔眼910F将标签主体部91F折叠时能够将背面彼此通过上述粘着剂层52A粘结。

粘贴部92F、93F分别成为以搬运方向为短边方向、以带宽度方向为长边方向的纵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形状。即,大致长方形的上述标签区域16F、17F的长边方向与大致长方形的粘贴部92F、93F的长边方向互相平行。第一粘贴部92F的上述宽度W10(短边长)与第二粘贴部93F的上述宽度W11(短边长)大致相等(即W10≈W11),第一粘贴部92F的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L10(长边长)与第二粘贴部93F的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L11(长边长)大致相等(即L10≈L11)。而且,粘贴部92F、93F的长度L10、L11与标签区域16F、17F的上述长度L9a、L9b分别大致相等(即L10≈L9a、L11≈L9b)。

标签部95F具备上述的结构/配置关系的标签主体部91F及粘贴部92F、93F,关于上述线状孔眼910F成为大致线对称的形状。并且,上述结构(同一种类)的多个标签部95F分别以相同姿势在相同的带宽度方向的位置沿搬运方向并列地设于粘着片52。

在本变形例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8)其他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中,粘贴部92、93等向搬运方向、搬运方向的反方向、或带宽度方向突出,但是并不局限于此,粘贴部也可以相对于搬运方向而向倾斜的方向突出。

另外,在上述中,标签部95等以折线(在上述的例子中为线状孔眼910等)沿带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但是并不局限于此,标签部也可以是以折线沿搬运方向延伸的方式(或者以相对于搬运方向沿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

另外,在上述中,说明了粘着片52具有标签部95等和非标签部96这两方的情况,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将粘着片设为没有非标签部96的标签部95等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中,说明了标签主体部91等或粘贴部92、93等由大致长方形的形状形成的情况,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形状形成。

另外,在上述中,说明了由标签部95等及非标签部96构成的粘着片52以覆盖剥离片54的整体的方式粘贴的情况,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对于由标签部95等及非标签部96构成的粘着片52,也可以使用预先剥离并除去了非标签部96的被打印带。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存在“垂直”“平行”“平面”等的记载的情况下,该记载并非严格的意思。即,上述“垂直”“平行”“平面”等是指容许设计上、制造上的公差、误差而“实质上垂直”“实质上平行”“实质上平面”等的意思。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存在外观上的尺寸或大小“相同”“相等”“不同”等的记载的情况下,该记载并非严格的意思。即,上述“相同”“相等”“不同”等是指容许设计上、制造上的公差、误差而“实质上相同”“实质上相等”“实质上不同”等的意思。但是,例如存在阈值或基准值等成为规定的判定基准的值或成为分隔的值的记载的情况下,相对于它们的“相同”“相等”“不同”等与上述不同,是严格的意思。

另外,图4中所示的箭头表示信号的流动的一例,没有限定信号的流动方向。

另外,除了以上已述的情况以外,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或各变形例的手法适当组合地利用。

此外,虽然未一一例示,但是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施加各种变更来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