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笔的卷笔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20818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用于笔的卷笔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笔的卷笔刀,该卷笔刀具有壳体和能够装配到该壳体上的封闭件。



背景技术:

已知将卷笔刀主体装入到能够封闭的壳体中。在此,一般是将卷笔刀主体直接固定到封闭件、尤其是顶盖上,从而使卷笔刀主体或其开口位于卷笔刀的上部。

此外还已知,将顶盖旋紧或推入到壳体上,必要时以使其能够摆动的方式利用连接板固定到壳体上。

由于顶盖具有使得卷笔刀主体的卷笔刀通道开放的开口,因此在卷笔刀的四周与壳体的内部之间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直接连接,这是因为必须将在用卷笔刀刀具削笔时所产生的废物运送到壳体内部。在卷笔刀通道中在卷笔刀刀具旁的缝隙的尺寸设计通常使得在削笔时所产生的木屑被保留在壳体内部。但是在继续进行的削笔过程中,一直有石墨或存在于笔内部的其它材料附着在木屑上。这种材料与木屑分离、结构非常细小并因此能够穿过卷笔刀通道的缝隙再次到达外部。以这种方式到达外部的削笔残留物会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笔刀,在该卷笔刀中至少减小或者完全避免了卷笔刀废物逸出的风险。

该目的通过具有下述特征的用于笔的卷笔刀来实现,该卷笔刀尤其用于书写笔、绘图笔或化妆笔,该卷笔刀具有壳体和能够装配到该壳体上的封闭件,其中在壳体内部设置有由卷笔刀刀具和卷笔刀通道组成的至少一个卷笔刀主体,其中封闭件设计为两件式,第一封闭元件设计用于接纳第二封闭元件并且封闭元件共同限定出关闭状态,该关闭状态不能够自动解除,第一封闭元件具有开口,笔能够被引导通过该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封闭元件具有两个平面部段,这两个平面部段彼此相连,第二封闭元件能够被推入到平面部段之间,第二封闭元件作为封闭件具有两个柔性的腿件,这两个腿件在其端部区域中彼此相距的距离至少和平面部段彼此相距的距离一样,第一封闭元件的开口借助于这两个腿件能够从第一封闭元件的内侧被遮盖,至少一个腿件配设有凸起,该凸起在关闭位置上锁合到第一封闭元件的开口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第一封闭元件能够与壳体形锁合地连接或者能够旋紧到壳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平面部段借助于至少部分环绕的侧壁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封闭元件作为封闭件具有刚性的顶盖元件,该顶盖元件带有直接设置在顶盖元件上的凸起,第一封闭元件的开口能够借助于该凸起被遮盖,该第一封闭元件的上部平面部段和下部平面部段设计为弹性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封闭元件具有主元件和与该主元件相连的弯折的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封闭元件具有两个抓握元件和连接这两个抓握元件的主元件,其中在主元件上固定有腿部元件。

优选的,所述腿部元件具有用于遮盖第一封闭元件的开口的凸起,并且该凸起被以相对于主元件的开口在侧面错位的方式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一封闭元件具有用于至少部分接纳抓握元件的缺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个或多个卷笔刀主体被固定在壳体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个或多个卷笔刀主体被固定在第一封闭元件上和开口下方。

本发明的核心在于,封闭件设计为两件式。由此可以这样设计由两个封闭元件构成的封闭件,使其至少粉末密封地关闭。这种粉末密封性由此实现,即第一封闭元件设计用于接纳第二封闭元件,第一封闭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笔能够通过该开口插入。卷笔刀的粉末密封性还由此实现,即顶盖或封闭件的开口是能够被封闭的并且是以将第二封闭元件插入到第一封闭元件中的方式来实现。

第二封闭元件也就是设计用于在推入的状态下使第一封闭元件的一个开口或多个开口封闭。由此实现对第一封闭元件的开口的粉末密封的封闭。

第一封闭元件优选具有两个平面部段,这两个平面部段彼此相连,其中至少一个平面部段能够与壳体形锁合地相连,并且第二封闭元件能够被推入到所述平面部段之间。通过使用两个平面部段,实现了卷笔刀的更好的密封性,这是因为一个平面部段的可能出现的不密封性通过设置第二平面部段而得到补偿。平面部段在此表示的是两个间隔开设置的层,其中上部的平面部段还可以这样设计,使得其设计为像一种被平放到上面的顶盖。在这种实施方案中,平面部段具有相同的基本形状,但是第二平面部段却较小。在基础面为圆形形状时,第二封闭元件具有略微较小的半径,在基础面是正方形时,侧边长度略微减小。在此,第二封闭元件的半径或侧面积这样选择,使得第二封闭元件可以被推入到壳体中,而第一封闭元件的半径或侧面积这样选择,使得它们能够平放在壳体上,与壳体闭锁或最小程度地高出于壳体。

这种实施方案当然还可以用于例如肾脏形状的基本形状或哑铃形状的基本形状的不规则的造型方案中。

平面部段应尤其理解为平面式的元件,它们除用于笔的开口之外至少在很大范围上是关闭的。作为设置下部的平面部段的替代方案,还完全可以设置纯粹的凸起或轨道,其中第二封闭元件能够被推入到这样唯一存在的平面部段和与之相连的轨道之间。

平面部段或各平面部段和轨道能够以多种方式彼此相连。在一种实施方案中,设有侧壁。该侧壁不必遮盖整个侧面,局部遮盖就足够了。该侧壁也就可以被多次开槽,或者设计为支撑条、尤其是四个支撑条。

替代于此,可以设置与平面部段的边缘间隔开的支撑条或壁。这种类型的支撑条或壁与侧壁不同地也就是决不与壳体内壁存在接触。

根据第二封闭元件的实施方案,两个平面部段之间的间距是可以改变的,也就是说设有小的游隙。这种可变形性能可以由此实现,即这样设计侧壁或连接支撑条或连接壁,使它们能够以可逆的方式伸展。这一点通过使用具有相应的弹性系数的材料来实现。

在此,当第二封闭元件设计为一件式时,可以选择能够以可逆方式改变的平面部段间距。在此情况下,第二封闭元件被推入到第一封闭元件中,其中通过平面部段间距的可扩展性可以在第一封闭元件上在两侧设有凸起,从而利用这些凸起能够将第一封闭元件的上部平面部段和下部平面部段的开口封闭,并借此实现粉末密封性。

替代于此,第一封闭元件的两个平面部段的间距还可以是不改变的,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封闭元件配设有柔性的元件。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在抓握元件上设有两个腿件,它们在端部区域中至少像第一封闭元件的平面部段那样相距得一样远。这些腿件是可弹性变形的,从而其能够朝向彼此运动。利用这种方式,第二封闭元件能够利用腿件的自由端部向前插入到第一封闭元件中,其中腿件紧贴在第一封闭元件的平面部段上。优选在上部或下部的腿件的上侧或下侧上设有凸起,该凸起能够插入到第一封闭元件的开口中,并且尤其覆盖或封闭该开口。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还提出,使得向着开口位置拉出的第二封闭元件在该开口位置上被锁合,从而使得该第二封闭元件不能够不经意地完全地或部分地再次运动回到关闭位置中。这一点可以由此实现,即至少一个凸起滑入到盲孔类型的缺口中,该缺口设置在第一封闭元件的两个臂之中的一个中。

此外,在本发明的范围中提出,第二封闭元件不相对于第一封闭元件进行线性运动,而是以任意其它轨迹、例如圆形轨迹或类似轨迹进行运动。重要的是,通过这两个封闭元件相对彼此的相对运动使得卷笔刀壳体打开或封闭。

在被凸起封闭的缺口附近可以设有第一封闭元件的第一平面部段和/或第二平面部段以及倾斜面,该倾斜面这样作用于凸起15和16,使得在夹具的张开的应力作用下,凸起近似自动地滑入到其端部封闭位置上。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附图示出: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卷笔刀,

图2示出根据图1的卷笔刀的横截面图,

图3示出第二封闭元件,

图4示出封闭件的横截面图,

图5示出封闭件的顶视图,

图6示出封闭件的透视图,

图7示出根据图1的卷笔刀的安装好的状态,

图8示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卷笔刀,

图9示出根据图8的卷笔刀的横截面图,

图10示出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卷笔刀主体的布置结构,

图11示出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卷笔刀主体的布置结构,

图12示出第三种实施方式的卷笔刀,

图13示出根据图12的第二封闭元件,

图14示出根据图12的卷笔刀的安装好的状态,

图14a示出根据图14的卷笔刀的剖面图,

图15示出第四种实施方式的卷笔刀,

图16示出根据图15的卷笔刀的第一封闭元件,

图17示出根据图15的卷笔刀的第二封闭元件,

图18示出根据图17的卷笔刀的安装好的状态,和

图19示出根据图17的卷笔刀的横截面图。

附图标记列表:

1 卷笔刀

2 壳体

3 封闭件

4 第一封闭元件

5 第二封闭元件

6 平面部段

7 平面部段

8 侧壁

9 开口

10 开口

11 缺口

12 抓握元件

13 腿件

14 腿件

15 凸起

16 凸起

17 环绕的沟槽

18 凸起

19 连接片

20 遮盖件

21 连接片

22 遮盖件

23 缺口

24 缺口

25 顶盖元件

26 螺纹

27 卷笔刀主体

28 支撑条

29 自关闭的开口

30 薄片

31 笔

32 第一抓握元件

33 第二抓握元件

34 腿部元件

35 主元件

36 开口

37 内壁

38 弯折的元件

39 第一区域

40 第二区域

41 第三区域

42 压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卷笔刀1,然而在图1中没有示出实际的卷笔刀元件,因此图1仅局限于壳体以及封闭件,该卷笔刀包括壳体2和封闭件3,该封闭件由第一封闭元件4和第二封闭元件5组成。

在该实施方案中,第一封闭元件4具有两个平面部段6和7,这两个平面部段通过在两个位置上被中断的侧壁8彼此刚性连接。刚性在此情况下意味着,该平面部段6和7不会由于插入第二封闭元件5而彼此远离,也不会由于第一封闭件4被推入到壳体2中而改变间距。尽管如此,该第一封闭件4仍能够由至少具有些许弹性的材料、例如塑料制成。

所述第一封闭件4具有两个开口9和10,从而能够将笔引导通过第一封闭元件4。此外该第一封闭元件4还具有缺口11,用于接纳第二封闭件5的抓握元件12。

第二封闭件除了抓握元件12之外还具有两个腿件13和14,其自由端部各具有一个凸起15或16形式的覆盖元件。第二封闭元件5优选由柔性的塑料制成,至少是第二封闭元件5的至少一部分必须以使腿件13和14能够朝向彼此运动的方式由柔性材料制成。凸起15和16在未推入的状态下必须彼此相距至少这么远,使它们在推入状态下遮盖开口9和10。由此实现了,将凸起15和16分别插入到开口9和10中,并由此将第二封闭元件5锁合。

第一封闭元件4的基本形状与壳体2的基本形状相匹配,并且在实施例中是哑铃状。当然,壳体2和第一封闭元件4也可以具有完全不同的基本形状,例如圆形的基本形状、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基本形状。与第二封闭元件5的形状仅需要稍微相匹配,其中尤其是要与腿件13和14的长度相匹配。当然,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如果仅存在两个可相对运动的腿件13和14,这两个腿件在抓握元件12处汇合在一起,那么就不必非要存在第二封闭元件5。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平面部段6和第二平面部段7大小不同,第二平面部段7设计为能够插入到壳体2中,并在侧面形成与壳体2的内壁的摩擦接触。相应地,侧壁8也设计为使得侧壁8在插入状态下通过摩擦力和附着力与壳体2的内壁相连。

相比之下,第一平面部段6设计为使得下面的外部边缘位于壳体2的上部边缘上,并且平面部段6的侧壁与壳体2的外壁锁合,也就是说,它们在一条相同直线上。此外,图1示出,平面部段6和7不必彼此平行设置,相反还可能是以相对弯曲的方式通过侧壁或支撑条彼此相连。

图2示出根据图1的卷笔刀的横截面,其中封闭件3已经被安装好。腿件13和14在安装好的状态下比在未安装好的状态下相互更靠近,由此使得凸起15和16被压入到开口9和10中。为了使得第二封闭元件5更容易锁合,尤其是还为了使得第二封闭元件5更容易从第一封闭元件4中移出,在凸起15和16的边缘上设有环绕的沟槽17。当然,在每个实施例中都能够设有环绕的沟槽17,并且这不局限于特定的壳体形状或封闭件形状。该优点实现的条件是,第二封闭元件5的至少一个凸起具有环绕的沟槽17。

在附图2中,凸起15的、从内部遮盖上部孔的棱成倒角,以便仅仅通过向右拉出图2中的抓握元件就能够使封闭件打开。但是,凸起15的棱也可以不成倒角,换句话说,这样设计该元件,使该元件不能够通过侧拉而从开口中拉出。那么就需要额外以双手操作或双指操作的方式来从上部推压凸起15,以便将其从开口中释放出来,然后将整个封闭元件5向右拉,从而实现了打开。

在该方法的改进方案中,还可以不仅使得上部的凸起15成倒角,还使得下部的凸起16也成倒角,从而两个凸起都近似呈圆柱形,并且仅通过侧拉元件5不能够将它们从其开口中释放出来。在元件15和16从两侧在上部和下部都在其开口中锁合的情况下,需要使夹具进一步从壳体中伸出来,并且这样在端侧受到推压,使得凸起15和16通过该压力朝向彼此运动并从其相应的开口中松脱,从而能够将元件5拉向打开位置。

图3示出了第二封闭元件5的细节。该第二封闭元件5具有成型为半椭圆形的抓握元件12,在该抓握元件上分别在上侧和下侧设有一个椭圆形的凸起18。上部的腿件13除了两个连接片19之外还具有一个带有凸起15的扁平的遮盖件20。

下部的腿件14与上部的腿件13的区别一方面在于仅设有一个单个的且在中间设置的连接片21,另一方面在于凸起16朝下指向。在此,连接片19和21分别将抓握元件12与第一或第二腿件的遮盖件20和22相连。

当然,遮盖件20和22与抓握元件12的连接也可以构造为其它形式,重要的是,在抓握元件12与遮盖件20和22之间的连接的至少一部分这样设计为柔性的,使得腿件13和14能够朝向彼此运动,从而也就使遮盖件20和22能够朝向彼此运动。通过两个腿件式的第二封闭元件5的这种柔性,第二封闭元件5能够插入到第一封闭元件4中并与之锁合。

图4示出封闭件3的横截面。如从图4可知,抓握元件12的凸起18能够这样插入到第一封闭元件4的缺口11中,使得凸起18与第一封闭元件4的相邻部分能够彼此贴靠。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在抓握元件12或凸起18上可以设有其它的小突起部,它们能够插入到第一封闭元件4的相应的凹处中,从而使得第二封闭元件5与第一封闭元件4还能够在该位置上锁合。由此,即使在腿件13和14的柔性老化并由此使得该锁合略微松动时,也确保第二封闭元件5与第一封闭元件4可靠锁合。

图5示出封闭件3的顶视图,其中该第二封闭元件5被插入到第一封闭元件4中。在第二封闭件5被插入到第一封闭件4中之后,只有上部的凸起15和抓握元件12的凸起18是可接触到的。

图6示出封闭件3的透视图。可以清楚看出,凸起15和16锁合到第一封闭元件4的开口9和10中。

图7示出根据图1的卷笔刀,其中封闭件3处于安装好的状态下,第二封闭元件5被插入到第一封闭元件4中。壳体2在至少一个侧壁上具有缺口23,通过该缺口使得从壳体2中拉出第一封闭件4更容易。在抓握元件12从第一封闭元件4中伸出的位置上还存在另一缺口24。通过这种方式和方法整体实现了壳体2的更好的遮盖。

图8示出卷笔刀1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在此,壳体2具有圆形的基本形状,因此第一封闭元件4也构造为圆形。此外,第一封闭元件4的平面部段6和7彼此柔性相连,使其在第二封闭元件5被插入时能够以朝彼此至少稍微远离的方式运动。

图9示出根据图8的卷笔刀的横截面图,其中可以看出,第二封闭元件5除了抓握元件12之外还具有顶盖元件25,该顶盖元件带有直接设置在顶盖元件上的凸起15和16。该第二封闭元件5相应地不具有两个柔性的腿件,并且因此或多或少是刚性的,因此该第一封闭元件4必须具有所需的柔性,以便使得第二封闭元件5能够插入到第一封闭元件4中。当然,平面部段6和7可以彼此平行设置,尤其是,平面部段6和7沿抓握元件12的方向彼此分离,使得凸起15和16可以说是只在开口9和10处才碰到其侧壁上,而之前能够顺利引导通过第一封闭元件4。

此外,不仅第一封闭元件4还有壳体都具有两个螺纹26,使得第一封闭元件4能够旋紧到壳体2中。

当然,第二封闭元件5作为带有抓握元件12和顶盖元件25的刚性的封闭元件的实施方案既不与壳体2的圆形的基本形状相关,也不与螺旋封闭件的存在相关。在第二封闭元件5的这种实施方式中,仅需要的是平面部段6和7相对彼此略微具有可移动性。

图10示出卷笔刀主体27连同第一种可能的定位结构。在此,该卷笔刀主体27借助于支撑条28固定在壳体上,并且设置在第一封闭元件4的一个开口或多个开口9和10的下部,从而使笔通过开口9和10能够被引导至卷笔刀主体27。该卷笔刀主体27是纯示意性示出的,如已知那样具有尤其是圆锥形的卷笔刀通道以及卷笔刀刀具。替代使用支撑条28的方式,该卷笔刀主体27也可以被直接固定在壳体2的侧壁上。

图11示出了卷笔刀主体27的一种替代性的固定结构。在此,该卷笔刀主体27借助支撑条28或者直接固定到第一封闭元件4的下侧上,从而又能够使笔被引导通过开口9和10,并且能够使笔被引入到卷笔刀主体27的卷笔刀通道中。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卷笔刀1的另一实施方案,其中,在没有抽拉运动的情况下,第二封闭元件5因而仅利用推压运动就能够运动使得第一封闭元件4的开口9和10打开和关闭。为此,该第二封闭元件5具有第一抓握元件32和第二抓握元件33,并且该第二封闭元件5比该第一封闭元件4设计得更长。对于封闭件3的这种实施方案的功能来讲重要的是,第二封闭元件5由腿部元件34和把抓握元件32和33连接在一起的主元件35组成,其中腿部元件34的一部分——该部分遮盖第一封闭元件4的下部开口——被以相对于设置在主元件35中的开口36错位的方式设置。

腿部元件34相对于主元件35的准确布置或者抓握元件32和33的实施方案并不起重要作用,重要的仅是腿部元件34的遮盖区域相对于开口36的错位布置。当然,在这种实施方案中,腿部元件34或其用于遮盖第一封闭元件4的开口的遮盖区域也可以具有凸起18,由此改善对第一封闭元件4的开口的密封,并取得一定的锁合效果。

图13示出了根据图14的第二封闭元件5的下侧视图。可以清楚地看出腿部元件34的构造以及能够弯曲的和能够朝主元件35运动的接片区段,该接片区段通到具有凸起18的遮盖区域中。如对于之前实施方案所述地那样,凸起18可以制成倒圆形,以确保第二封闭元件5的可松脱性。

图14示出在关闭位置中的根据图12的卷笔刀,其中第一封闭元件4的开口被第二封闭元件5封闭。正如可清楚看到的那样,推压第二抓握元件33就足够将第二封闭元件5的开口36引导到第一封闭元件4的开口之下。通过推压第一抓握元件32就可以将第二封闭元件5引导回去。由此能够在这种实施方案中仅通过推压运动就使卷笔刀1打开和关闭。

在图14a中还示出压力弹簧42,一旦将笔从开口9中抽出,那么通过该压力弹簧就自动将第二封闭元件5相对于第一封闭元件4再次引导返回到封闭位置中。

图15至19示出卷笔刀1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其中壳体2被内壁37分为两个分开的区域。在图15中,卷笔刀主体27被固定在第一封闭元件4上,但不必非要这样。当然也可以将卷笔刀主体27固定在壳体2上。在图16和17中详细示出第一封闭元件4和第二封闭元件5。

图16示出第一封闭元件4。它在每个平面部段上都具有两个并置的并且还分别上下重叠设置的开口,从而笔31能够分别穿过各两个开口,以便到达一个或另一个壳体区域中。第一封闭元件4的基本形状如上所述可以是任意的,只是要与壳体2的形状相匹配。第一封闭元件4的开口的直径要这样确定尺寸,使得笔31能够穿过。

位于壳体2的未设有卷笔刀主体27的那个区域的上方的开口可以这样确定尺寸,使得至少一个开口的内缘与被引导通过的笔之间存在摩擦效应,从而使得笔31被固定在开口中,如从图19可知。

图17示出了第二封闭元件5。其除了抓握元件12之外还具有弯折的元件38。该弯折的元件38被划分为三个区域:具有开口的第一区域39、相对于第一区域39弯折设置的第二区域40和设计用于使第一封闭元件4的开口封闭的第三区域41。区域41可以具有已经多次详细说明过的凸起18。开口43在圆周方向上被多次开槽,从而产生小的薄片。这些薄片能够运动并因此能够对插入的笔进行固定,并且对位于下方的空间进行密封。

图18示出了第二封闭元件5相对于第一封闭元件4的布置结构,其中,笔31能够被插入以进行削笔。借助于抓握元件12相对于第一封闭元件4将第二封闭元件5拉出,使得凸起18在第三区域41中遮盖卷笔刀1的在等候区域上方的下部开口。笔31因此能够通过在卷笔刀区域或卷笔刀主体27中的右侧上的开口被插入并被削尖。

在此,通过挤压抓握元件12实现第二封闭元件5的可松脱性,这是因为通过挤压抓握元件12,区域39、40和41发生变形,并由此能够解除凸起18的锁合。

在等候位置上被插入的笔在此阻止卷笔刀1的意外打开。

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可以在笔筒底部安装圆形的圆筒,该圆筒接纳圆锥形的笔端部,并因此保护笔尖。

在削笔过程结束后,笔31被再次取出,第二封闭元件5通过推压被推入到第一封闭元件4中,由此第三区域41遮盖卷笔刀1的卷笔刀区域,其中凸起18使在卷笔刀区域上方的第一封闭元件4的下部的开口封闭。由此,第二封闭元件5的开口43被引导至在等候区域上方的第一封闭元件4的开口之间,使得笔31——如图19所示——能够被插入和固定。

在所有的实施方式中重要的是,至少使第一封闭元件4的朝向卷笔刀区域的下部开口被遮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