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教学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178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仿真教学电梯。



背景技术:

实训是指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和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实训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最终达到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的目的。对于学员来说,通过实训,一方面可以增加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就业的成本和风险,增加就业机会。

透明仿真教学电梯时为了配合大中专院校、技校、职业学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电梯维修物业管理部门等有关电梯专业和工业自动化专业课程实验演示,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电梯,使用电梯,培养出更多的电梯专业人才,适应电梯行业的发展需求;电梯醉常见的便是升降式电梯结构,目前,现有的实训教学类电梯在结构上过于复杂,使用效果不强,且设备检修、维护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训效果更直观的仿真教学电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仿真教学电梯,包括电梯模型框架和底座,所述电梯模型框架设在底座上,所述电梯模型框架内设有机房、井道和轿厢,所述机房中设有制动机构,所述轿厢设在井道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气控制器、平层感应器、检修照明电源、楼层显示器、召唤按钮以及门机械锁,所述电气控制器设在底座内,所述平层感应器设在轿厢内,所述平层感应器与电气控制器连接,所述检修照明电源包括井道照明电源电源和轿厢照明电源,所述井道照明电源设在井道内壁上,所述轿厢照明电源设轿厢内壁上,所述楼层显示器和召唤按钮均设在轿厢一侧的电梯模型框架上,所述门机械锁设在轿厢的门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梯模型框架的外表面通过有机玻璃制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气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万向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梯模型框架与底座的接触端设有减震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有机玻璃制成框架的外表面结构,使得电梯的内部结构一目了然,使得学生能够很直观、透彻的了解、掌握电梯的结构以及动作原理,检修更加方便,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电梯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仿真教学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梯模型框架、2-底座、3-机房、4-井道、5-轿厢、6-制动机构、7-电气控制器、8-平层感应器、9-井道照明电源、10-轿厢照明电源、11-楼层显示器、12-召唤按钮、13-门机械锁、14-万向轮、15-减震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仿真教学电梯,包括电梯模型框架1和底座2,电梯模型框架1设在底座2上,电梯模型框架1内设有机房3、井道4和轿厢5,机房3中设有制动机构6,轿厢5设在井道4内,还包括电气控制器7、平层感应器8、检修照明电源、楼层显示器11、召唤按钮12以及门机械锁13,电气控制器7设在底座2内,平层感应器8设在轿厢5内,平层感应器8与电气控制器7连接,检修照明电源包括井道照明电源9和轿厢照明电源10,井道照明电源9设在井道4内壁上,轿厢照明电源10设轿厢5内壁上,楼层显示器11和召唤按钮12均设在轿厢5一侧的电梯模型框架1上,门机械锁13设在轿厢5的门上。

在本实施例中,电梯模型框架1的外表面通过有机玻璃制成;电气控制器7为PLC控制器;底座2的底端设有万向轮14;电梯模型框架1与底座2的接触端设有减震层15。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