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书写笔的握姿矫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9802阅读:16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书写笔的握姿矫正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写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书写笔的握姿矫正器。



背景技术:

正确的握笔姿势讲究:“—抵二压三衬托”,“一抵”是指用中指的指甲根从笔杆的下方将笔从下往上抵住,笔杆留出一寸长的距离,一般是在旋笔刀旋出锥形的根部。“二压”是指用大拇指从里侧、食指从外侧将笔捏紧后往下轻压,大拇指和食指的指尖平齐,中指弯曲内收,这样捏时指肚面大,肉软且厚,不用费很大力气就能将笔握紧。“三衬托”是指无名指、小指略弯曲成前后状,两指成一平面贴于桌面,再加上掌侧要贴实桌面,从而将中指及整个笔托起,形成既稳且活的握笔姿势。正确握笔姿势的要领并不难懂,但往往因学生长期养成的错误握笔习惯,纠正起来十分困难。

现有纠正握笔姿势的产品主要有矫正笔和握姿固定器。矫正笔上通常采用在笔杆上设置凹槽的方案从而限定拇指、食指及中指的位置,达到矫正握姿的目的,但这种方案的问题在于握笔时中指并非指头触笔,而是中指的侧边从笔杆的下方将笔从下往上抵住,因此使用设有凹槽的矫正笔很难养成正确的握姿习惯。握姿固定器通常设计成笔套的形式,安装在笔杆上之后,矫正握姿,但握姿固定器往往体积较大,重量也较大,一方面不便于中小学生持握,另一方面,如果书写时,将笔从空间压到纸面的是靠大拇指下压,而这个压力多数时间是大拇指直接压在中指上,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书写疲劳,手指酸痛,中指生出老茧甚至中指生理形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书写笔的握姿矫正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握姿矫正产品不满足人体工程学原理,在书写过程中指间相互挤压容易造成书写疲劳、手指生茧以及书写控笔的速度慢、灵活度低、不流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用于书写笔的握姿矫正器,包括设于书写笔笔杆不同侧面从上至下顺次分布的拇指限位块、食指限位块和中指限位块,所述食指限位块为设于笔杆一侧并与笔杆轴向垂直的板状件;所述拇指限位块和中指限位块分别位于所述食指限位块两侧,且所述拇指限位块与中指限位块上设有开口方向相反的用于容纳手指的凹陷部。

进一步,所述拇指限位块由两块分别与所述笔杆的轴向方向平行和垂直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拼接而成,两块板的侧边与笔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在连接处为平滑的曲面。

进一步,所述中指限位块为一与中指指端贴合的曲面板,所述曲面板侧边与笔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食指限位块上方的笔杆外壁设有一与食指限位块垂直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表面为内凹弧面。

进一步,所述书写笔为钢笔或中性笔,所述握姿矫正器与书写笔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书写笔为铅笔,所述握姿矫正器为设于铅笔笔杆外部的可拆卸笔套。

进一步,所述中性笔的笔头为弯曲笔头。

进一步,所述可拆卸笔套内设有一圆筒,所述圆筒的内壁设有使所述可拆卸笔套只能朝一个方向沿着笔杆轴向运动的倒刺扣。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握姿矫正器在书写笔笔杆的不同位置分别设计了中指限位块、食指限位块和拇指限位块,通过中指限位块、食指限位块和拇指限位块可以有效的限制中指、食指和拇指的位置,规范使用者书写时的用笔习惯,从而纠正错误的握笔姿势,养成规范、科学的握笔姿势。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中指限位块、食指限位块和拇指限位块体积较小,重量较轻,而且中指限位块、食指限位块和拇指限位块的形状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因此能够提高使用者书写的舒适度、灵活度、缓解书写疲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正面视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右侧视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左侧视图;

图4为图1实施例的俯视角度视图;

图5为图1实施例的仰视角度视图;

图6为使用图1实施例时的正面视图;

图7为使用图1实施例时的右侧视图;

图8为使用图1实施例时的左侧视图;

图9为使用图1实施例时的俯视角度视图;

图10为使用图1实施例时的仰视角度视图;

图11为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图;

图12为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图;

图13为实施例三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说明。

如图1至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握姿矫正器与中性笔一体结构的示意图,握姿矫正器包括设于中性笔笔杆1不同侧面从上至下顺次分布的拇指限位块5、食指限位块4和中指限位块3。食指限位块4为设于笔杆一侧并与笔杆轴向垂直的板状件,拇指限位块5和中指限位块3分别位于食指限位块4的两侧,且拇指限位块与中指限位块上设有开口方向相反的用于容纳拇指和中指的凹陷部。

如图4所示,为正立状态笔尖朝下时的俯视图,即从笔杆向笔头方向望去,如图5所示,为正立状态笔尖朝下时的仰视图,即从笔头向笔杆方向望去,拇指限位块、中指限位块和食指限位块分别限制了拇指、中指和食指握笔的位置。其中,拇指限位块5由两块分别与笔杆1的轴向方向平行和垂直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拼接而成,第一板和第二板的侧边与笔杆连接,而且第一板和第二板在连接处为平滑的曲面;中指限位块为一与中指指端贴合的曲面板,曲面板的侧边与笔杆连接,曲面板的形状为与中指远侧关节的指端相贴合的圆弧形;食指限位块上方的笔杆外壁设有一与食指限位块垂直的放置板6,放置板的表面为内凹弧面,食指按在放置板6的弧面上,接触面更大,触感更舒适。

如图6至10所示,当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时,中指远侧关节的指端放置在中指限位块3上,中指侧面抵住笔杆1;食指放在放置板6上,放置板与食指的接触面为内凹弧面,可以与食指远侧关节的指肚完美贴合,满足人体工程学要求,因此食指施力压笔时十分舒适;食指限位块4限定食指指尖在笔上的最低位置;拇指限位块5限定了拇指放在笔杆上的位置。三指位置确定后,中指指端从笔杆的下方将笔从下往上抵住,拇指从左侧、食指从右前侧将笔捏紧后往下轻压,拇指和食指的指肚着力,因为放置板6的表面为内凹弧面,中指限位块的内凹面与中指指端贴合,因此,指头的接触面较大,不用费很大力气就能将笔握紧。本实用新型与普通矫正笔的区别在于,普通矫正笔的笔杆在写字时主要靠拇指用力压笔,这在长时间书写过程会导致中指指端紧贴笔杆的侧面受压变形,而本实用新型主要靠食指用力压笔,拇指和中指只是限制笔杆的位置,食指压笔的力主要作用在笔杆上,不会使中指受到过大的挤压力,写字舒适,不会产生疲劳感,而且不会导致中指受压变形。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重量轻,体积小,因此还能够提高书写的灵活度。

如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握姿矫正器与中性笔一体结构的立体结构图,本实施例中的中性笔的笔头为弯曲笔头。笔杆1上设有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拇指限位块5、食指限位块4和中指限位块3,可以矫正握笔姿势。弯曲笔头的设计可使中性笔笔尖与书写纸面接合面更大,使得笔尖内的笔珠旋转更加流畅,书写更流畅、舒适。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握姿矫正器与铅笔配合使用的立体结构图,本实施例中,握姿矫正器为可拆卸笔套7。因为铅笔笔杆使用过程不断变短,无法将书写笔与矫正器设为一体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设计了可套装在铅笔笔杆上的矫正笔套7,矫正笔套7的不同侧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拇指限位块5、食指限位块4和中指限位块3。如图13所示,为矫正笔套7的立体结构图,矫正笔套7可以应用在不同的铅笔上,当铅笔长度用到与矫正笔套长度接近时,即可将矫正笔套取下安装到新的铅笔上继续使用。

如图13所示,实施例三的爆炸图,可拆卸笔套内设有一圆筒,圆筒的内壁设有金属倒刺扣8,金属倒刺扣8使可拆卸笔套7只能朝一个方向沿着笔杆1的轴向插入穿出。铅笔笔杆1从上方装入矫正笔套7后,金属倒刺扣8可以防止铅笔与笔套之间松动,保证铅笔只能顺着倒刺方向单向运动,因此在使用矫正笔套时,即使下压矫正笔套的力很大,金属倒刺扣8也能够阻止矫正笔套逆着倒刺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在铅笔、钢笔、圆珠笔、中性笔、自动铅笔等等。其中,钢笔、圆珠笔、中性笔、自动铅笔这类笔杆不会发生变化的可以将矫正限位块与笔杆设为一体;而对于铅笔来说,使用过程中笔杆不断削减变短,因此矫正限位块设计成矫正笔套的形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有如下的一些效果:(1)持笔的科学性:本实用新型按照人体工学和标准握笔姿势设计,在握笔区对持笔手指的空间位置进行限制和修正,达到持笔的科学性。(2)增加持笔舒适度:完全限制拇指、食指和中指持笔的空间位置,科学的矫正手指持笔部位。(3)预防持笔手指的生理形变:通过使用矫正笔进行持笔训练,及书写训练,可以防止不规范握笔导致的手指变形。(4)预防持笔不正确导致的书写疲劳:持笔正确后,手指、手掌、前手臂的舒适度大大增加,可以大大减缓书写疲劳,预防书写近视和不良坐姿。(5)解决学校教学过程中一个老师需要逐一纠正多个学生握笔姿势所面临的教学效率低,纠正难度大的问题,可以减少老师的指导时间和工作量,当老师讲解完握笔标准后,同学们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握姿矫正器即可自行养成标准书写姿势的习惯,可以说本实用新型是目前书写持笔最科学,最轻松、最有效的持笔纠正方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的对本实用新型的修改或等同替换,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