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墨汁循环利用的砚台文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0175阅读:1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墨汁循环利用的砚台文房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房盒,具体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墨汁循环利用的砚台文房盒。



背景技术: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书法,特别是青少年人群,但由于练习书法对场地要求,且毛笔、墨汁等不便于携带,以至于传统文化的推广速度慢,特别是针对幼儿或初学者,条件要求的严格,容易抹杀他们对书法的兴趣,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墨汁循环利用的砚台文房盒,解决了书法对场地要求的弊端,并且携带方便、清洁、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墨汁循环利用的砚台文房盒包括盒盖、盒隔层、底盒、毛笔杆格槽、毛笔头格槽、印章格槽、印泥格槽、倾斜式砚台、进出墨口、滑轨、推拉杆、底部活动箱、伸缩杆、储墨伸缩瓶、输墨出入管;其中底盒上设有盒盖,底盒内放有盒隔层,所述的盒隔层上端面设有毛笔杆格槽、毛笔头格槽、印章格槽、印泥格槽、倾斜式砚台、滑轨、推拉杆,倾斜式砚台底部设有进出墨口,倾斜式砚台下端设有底部活动箱,底部活动箱放置于盒隔层内,底部活动箱与盒隔层底端通过螺栓连接,进出墨口与输墨出入管一端连通,输墨出入管另一端与储墨伸缩瓶一端连通,储墨伸缩瓶另一端与推拉杆一侧固定连接,推拉杆一端穿过滑轨与盒隔层连接,推拉杆另一端与盒隔层底部滑动连接,推拉杆的另一侧与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盒隔层的内壁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的倾斜式砚台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度-45度。

其中,所述的进出墨口设有密封塞。

其中,所述的盒隔层设置有不少于3个的毛笔头格槽。

其中,所述的盒盖高度为底盒高度的0.5-1倍。

其中,所述的盒盖与底盒总高度为盒隔层高度的1.2-1.5倍。

其中,所述的盒隔层高度为40mm-120mm。

该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将墨汁倒入倾斜式砚台,进行书写,当书写结束后,打开进去墨口的密封塞,推动推拉杆,墨汁由进出墨口经过输墨出入管进入储墨伸缩瓶后被收集,盖上密封塞,倾斜式砚台使得墨汁残留少,循环使用率高,清洁,当下次使用时,打开密封塞,推动推拉杆,推拉杆挤压储墨伸缩瓶,使得墨汁由输墨出入管挤出至倾斜式砚台上,通过控制推拉杆的位置可以控制墨汁出墨量,操作简单,书写结束后,再推动推拉杆收集墨汁,并且底部活动箱与盒隔层采用螺栓连接,拆卸清洗方便,盒盖及底盒高度的设置,使得内壁有足够的空间存放宣字、围裙、袖子等,以及多个毛笔头格槽的设置,能够满足初学者及各年龄段的书法爱好者使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清洁,能够对墨汁有效的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同时能够满足各年龄段的书法爱好者使用,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底部活动箱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盒盖1、盒隔层2、底盒3、毛笔杆格槽4、毛笔头格槽5、印章格槽6、印泥格槽7、倾斜式砚台8、进出墨口9、滑轨10、推拉杆11、底部活动箱12、伸缩杆13、储墨伸缩瓶14、输墨出入管1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便携式墨汁循环利用的砚台文房盒包括盒盖1、盒隔层2、底盒3、毛笔杆格槽4、毛笔头格槽5、印章格槽6、印泥格槽7、倾斜式砚台8、进出墨口9、滑轨10、推拉杆11、底部活动箱12、伸缩杆13、储墨伸缩瓶14、输墨出入管15;其中底盒3上设有盒盖1,底盒3内放有盒隔层2,所述的盒隔层2上端面设有毛笔杆格槽4、毛笔头格槽5、印章格槽6、印泥格槽7、倾斜式砚台8、滑轨10、推拉杆11,倾斜式砚台8底部设有进出墨口9,倾斜式砚台8下端设有底部活动箱12,底部活动箱12放置于盒隔层2内,底部活动箱12与盒隔层2底端通过螺栓连接,进出墨口9与输墨出入管15一端连通,输墨出入管15另一端与储墨伸缩瓶14一端连通,储墨伸缩瓶14另一端与推拉杆11一侧固定连接,推拉杆11一端穿过滑轨10与盒隔层2连接,推拉杆11另一端与盒隔层2底部滑动连接,推拉杆11的另一侧与伸缩杆13一端固定连接,伸缩杆13的另一端与盒隔层2的内壁活动连接。

实施例2:所述的倾斜式砚台8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0度-45度,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所述的进出墨口9设有密封塞,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所述的盒隔层2设置有不少于3个的毛笔头格槽,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所述的盒盖1高度为底盒3高度的0.5-1倍,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6:所述的盒盖1与底盒3总高度为盒隔层2高度的1.2-1.5倍,其余同实施例5。

实施例7:所述的盒隔层2高度为40mm-120mm,其余同实施例5。

以上内容是结合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简单的推演及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