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油站标识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6110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油站标识杆,具体地说就是一种适用于加油站的带有信息显示屏的标识杆。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加油站很少有标识杆用于防止加油站跑单事件发生,也可预防顾客现场突然启动车辆,给现场来回跑动服务的员工造成人身伤害,即使少量安装有标识杆的加油站也无法显示加油顾客加油信息和工作人员信息,急需一种加油站标识杆,强化现场服务规范的执行,提高员工现场标准化服务,显示员工服务工号,强化顾客的尊贵荣耀感,单车服务计时,提高了现场的服务效率,服务语音播报,增强现场服务气氛,标识牌树立车前,避免跑单事件发生,员工现场来回穿行时,防止车辆突然启动,发生站内交通事故,造成员工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油站标识杆,利用标识杆规范加油站加油秩序,防止跑单现象,利用数码管显示屏实时显示顾客服务信息,利用语音播报机系统实时播报服务信息,利用反光条实现醒目的提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油站标识杆,包括万向轮、标识杆底座、支撑杆、标识杆提示牌、员工工号显示区、服务计时显示区、数码管显示屏,所述的万向轮有四个均匀分布在标识杆底座底部,所述的标识杆底座底部安装有万向轮顶部中心安装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顶部安装有标识杆提示牌,所述的标识杆提示牌表面有员工工号显示区和服务计时显示区,所述的员工工号显示区由文字和数码管显示屏组成,所述的服务计时显示区由文字和数码管显示屏组成。

作为优化,所述的标识杆底座与支撑杆均为圆柱体,表面都涂有黑黄相间的放光带,在光线不佳情况下都看起来更引人注目。

作为优化,所述的标识杆外形全部采用304不锈钢焊接而成,稳固结实,大大加强了防护、稳定能力,能适应各种不同环境以及气候条件。

作为优化,所述的标识杆提示牌内部有音频模块,音频模块采用8G大容量存储单元,语音内容可随时按需更换,外音采用3W环绕立体喇叭,标识杆提示牌内部有数码管、电路板、控制板、音频板,采用集成电路,操作方便,语音内容可随时按需更换,操作简单,声音清晰洪亮传播范围广,不需任何接插件,大大增强了设备的稳定性,同时配有遥控器和手动按键,可自由选择手动或者遥控操作。

作为优化,所述的标识杆提示牌外层采用高透5MM亚克力面板,清晰明亮而且方便擦拭并具有防尘、防水、防摔功能,内层为3MM瓷白亚克力印刷,更衬托美感而且经久不褪色。

作为优化,所述的数码管显示屏具有复位、开始、暂停、设置功能并配有遥控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油站标识杆利用标识杆规范加油站加油秩序,防止跑单现象,利用数码管显示屏实时显示顾客服务信息,利用语音播报机系统实时播报服务信息,利用反光条实现醒目的提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图;

其中,1、万向轮,2、标识杆底座,3、支撑杆,4、标识杆提示牌,5、员工工号显示区,6、服务计时显示区,7、数码管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的1万向轮有四个均匀分布在2标识杆底座底部,所述的2标识杆底座底部安装有1万向轮顶部中心安装有3支撑杆,所述的3支撑杆顶部安装有4标识杆提示牌,所述的4标识杆提示牌表面有5员工工号显示区和6服务计时显示区,所述的5员工工号显示区由文字和7数码管显示屏组成,所述的6服务计时显示区由文字和7数码管显示屏组成。

作为优化,所述的标识杆底座与支撑杆均为圆柱体,表面都涂有黑黄相间的放光带,在光线不佳情况下都看起来更引人注目。

作为优化,所述的标识杆外形全部采用304不锈钢焊接而成,稳固结实,大大加强了防护、稳定能力,能适应各种不同环境以及气候条件。

作为优化,所述的标识杆提示牌内部有音频模块,音频模块采用8G大容量存储单元,语音内容可随时按需更换,外音采用3W环绕立体喇叭,标识杆提示牌内部有数码管、电路板、控制板、音频板,采用集成电路,操作方便,语音内容可随时按需更换,操作简单,声音清晰洪亮传播范围广,不需任何接插件,大大增强了设备的稳定性,同时配有遥控器和手动按键,可自由选择手动或者遥控操作。

作为优化,所述的标识杆提示牌外层采用高透5MM亚克力面板,清晰明亮而且方便擦拭并具有防尘、防水、防摔功能,内层为3MM瓷白亚克力印刷,更衬托美感而且经久不褪色。

作为优化,所述的数码管显示屏具有复位、开始、暂停、设置功能并配有遥控器。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油站标识杆,利用标识杆规范加油站加油秩序,防止跑单现象,利用数码管显示屏实时显示顾客服务信息,利用语音播报机系统实时播报服务信息,利用反光条实现醒目的提醒。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一种加油站标识杆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