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固定方式的学习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4715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固定方式的学习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习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多固定方式的学习卡。



背景技术: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学习卡来辅助进行记忆。

但是现有技术的学习卡存在着功能单一的问题,并且不方便携带,放在口袋里容易折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多固定方式的学习卡,可以夹在书页内当做书签,可以折叠以后再固定在钥匙扣上,还可以通过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进行测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固定方式的学习卡,包括卡片本体、多功能环、书签线、第二磁铁;

所述卡片本体为矩形状,所述卡片本体任一角设有圆孔,所述卡片本体的上端面穿过其中心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耐磨带、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横向耐磨带;

所述多功能环包括设在所述圆孔内的螺管,所述螺管内设有挂杆,所述螺管下沿向外延伸成型有环形凸沿,所述螺管位于所述卡片本体和环形凸沿之间的部分还套设有环形的第一磁铁,所述螺管位于所述卡片本体上方的部分还套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上方设有与所述螺管螺接的螺母;

所述书签线一端固定在所述挂杆上;

所述第二磁铁设在所述卡片本体上端面,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多功能环以所述横向耐磨带为轴线呈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卡片本体任一长边还设有刻度线。

进一步的,所述刻度线包括位于所述横向耐磨带一侧的第一刻度线、位于所述横向耐磨带另一侧的第二刻度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刻度线的分度值是第一刻度线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所述卡片本体上印制数学公式或者英语单词等学习资料,辅助学生使用。

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放在书页内,然后将书签线显露出来,便于患者找到阅读到的书页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挂在钥匙扣上,使用前,先将本实用新型沿着所述纵向耐磨带弯折一次,然后再沿着所述横向耐磨带弯折一次,使得所述第二磁铁于所述第一磁铁相互吸引进而将本实用新型折叠变小,而且此时所述纵向耐磨带、横向耐磨带显露外边,可以起到防止磨损的作用;最后通过挂钩穿过所述螺管,将本实用新型挂在钥匙扣的挂钩上,所述螺管能够避免钥匙扣的挂钩对卡片本体造成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刻度线、第二刻度线用以进行测量,并且其分度值不同,可以适应不同的测量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中:1.卡片本体,11.圆孔,12.纵向耐磨带,13.横向耐磨带,14a.第一刻度线,14b.第二刻度线,2.多功能环,21.螺管,21a.挂杆,22.环形凸沿,23.第一磁铁,24.垫片,25.螺母,3.书签线,4.第二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一种多固定方式的学习卡,包括卡片本体1、多功能环2、书签线3、第二磁铁4;

所述卡片本体1为矩形状,所述卡片本体1任一角设有圆孔11,所述卡片本体1的上端面穿过其中心分别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纵向耐磨带12、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横向耐磨带13;

所述多功能环2包括设在所述圆孔11内的螺管21,所述螺管21内设有挂杆21a,所述螺管21下沿向外延伸成型有环形凸沿22,所述螺管21位于所述卡片本体1和环形凸沿22之间的部分还套设有环形的第一磁铁23,所述螺管21位于所述卡片本体1上方的部分还套设有垫片24,所述垫片24上方设有与所述螺管21螺接的螺母25;

所述书签线3一端固定在所述挂杆21a上;

所述第二磁铁4设在所述卡片本体1上端面,所述第二磁铁4与所述多功能环2以所述横向耐磨带13为轴线呈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卡片本体1任一长边还设有刻度线。

进一步的,所述刻度线包括位于所述横向耐磨带13一侧的第一刻度线14a、位于所述横向耐磨带13另一侧的第二刻度线14b。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刻度线14b的分度值是第一刻度线14a的一半。

具体使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所述卡片本体1上印制数学公式或者英语单词等学习资料,辅助学生使用。

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放在书页内,然后将书签线3显露出来,便于患者找到阅读到的书页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挂在钥匙扣上,使用前,先将本实用新型沿着所述纵向耐磨带12弯折一次,然后再沿着所述横向耐磨带13弯折一次,使得所述第二磁铁4于所述第一磁铁23相互吸引进而将本实用新型折叠变小,而且此时所述纵向耐磨带12、横向耐磨带13显露外边,可以起到防止磨损的作用;最后通过挂钩穿过所述螺管21,将本实用新型挂在钥匙扣的挂钩上,所述螺管21能够避免钥匙扣的挂钩对卡片本体1造成损害。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刻度线14a、第二刻度线14b用以进行测量,并且其分度值不同,可以适应不同的测量要求。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