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悬浮的地球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2293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科教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悬浮的地球仪。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也就是地球仪。另外,为了方便教学和使用的需要,通常在地球仪上安装转轴进行旋转,方便对地球仪的观察。

普通的地球仪只能围绕轴线旋转,但无法任意翻转,地球仪底部的图案难以观察,实用性差,影响了教学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悬浮的地球仪,实现地球仪的悬浮,有利于任意角度的旋转,提高观察和学习便利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悬浮的地球仪,包括:固定底座和地球仪壳体,所述地球仪壳体位于固定底座的上方,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气密盒和微型空压机,所述气密盒顶部内凹设置有一块位于地球仪壳体下方的弧面支撑板,所述弧面支撑板上设置有数个吹气孔,所述微型空压机的出气口设置有延伸至气密盒内部的供气管。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数个吹气孔环形阵列设置在弧面支撑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位于地球仪壳体一侧的支撑杆。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顶部设置有延伸至地球仪壳体上方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位于地球仪壳体正上方的定位圆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地球仪壳体为空心塑料壳体,空心塑料壳体表面设置有地图进行覆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气悬浮的地球仪,利用吹气孔产生的气体冲击,把地球仪壳体托起来,使得地球仪壳体悬浮在弧面支撑板上,有利于手拨地球仪壳体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提升观察的便利性和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悬浮的地球仪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气悬浮的地球仪,包括:固定底座1和地球仪壳体5,所述地球仪壳体5位于固定底座1的上方,所述地球仪壳体5为空心塑料壳体,重量轻,便于悬浮,减少微型空压机3的功率和能耗,空心塑料壳体表面设置有地图进行覆盖,地图方便了对地理知识的学习。

所述固定底座1上设置有气密盒2和微型空压机3,所述气密盒2顶部内凹设置有一块位于地球仪壳体5下方的弧面支撑板4,所述弧面支撑板4上设置有数个吹气孔41,所述微型空压机3的出气口设置有延伸至气密盒2内部的供气管31。所述数个吹气孔41环形阵列设置在弧面支撑板4上,使得地球仪壳体5底部受力均匀,稳定悬浮在弧面支撑板4上方。

所述固定底座1上设置有位于地球仪壳体5一侧的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顶部设置有延伸至地球仪壳体5上方的挡板7,避免地球仪壳体5飘到外部,提升地球仪壳体5的使用稳定性。

所述挡板7上设置有位于地球仪壳体5正上方的定位圆孔71,定位圆孔71可以在地球仪壳体5上浮时进行中心的校对,使得地球仪壳体5悬浮在定位圆孔71与弧面支撑板4之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气悬浮的地球仪,可以漂浮在弧面支撑板4上方,方便任意角度的旋转,提升操作的便利性和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