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物涝渍水深动态模拟试验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3960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作物涝渍水深动态模拟试验设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水利工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作物涝渍水深动态模拟试验设施。



背景技术:

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的农业自然灾害之一,已成为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胁迫因素。涝渍导致作物生长缓慢、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甚至绝收,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因此,通过涝渍试验研究和选育作物耐涝渍品种尤为迫切。

目前,农作物涝渍试验主要有室外和室内两种方法,但现有的涝渍试验设施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室外涝渍试验设施受自然环境变化影响比较大,同时很难大面积精确的控制田间水分,且农作物生长时间长,难以满足农作物品种涝渍试验的要求;室内涝渍试验设施虽然能够控温控光,但对涝渍灾害程度无法控制,且换水不便,步骤繁琐,挪移笨重,不能做到对试验的精准控制与动态把握。

专利文献CN204616512U公开了一种农作物耐涝性室内鉴定的可移动式装置包括有可移动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多层隔板,相邻隔板在框架中围成独立的试验空间;每层试验空间的四周均包围有遮光网;支撑架上安装有照明设备;每个试验空间中均放置有大平底盆,每个大平底盆中放置有若干小平底杯,小平底杯的底部放置有与其底部面积相匹配的棉纱布,小平底杯内棉纱布上盛装有细砂。这种设备移动灵活,但达不到动态调节涝渍水深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作物涝渍水深动态模拟试验设施,其目的在于有效克服并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并降低制造难度,加快试验进度,缩短试验周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作物涝渍水深动态模拟试验设施,该试验设施包括试验池,其特征在于:该试验设施还包括滑道框梁网、滑道线、滑轮及试验托架,所述滑道框梁网位于所述试验池的上方,所述滑轮安装于所述滑道框梁网上,所述滑道线穿过所述滑轮与所述试验托架相连,其中,所述试验托架用于固定试验作物,所述滑轮用于拉动所述滑道线,从而带动所述试验托架到达试验水深。

进一步地,所述滑道框梁网为多排多列的网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滑道框梁网为三排五列的网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布置于所述滑道框梁网的网格交点处。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的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滑道线的数量等于所述滑轮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滑道线的材料为不锈钢丝。

进一步地,所述滑道线的直径为1.5~2.5mm。

优选地,所述滑道线的直径为2mm。

进一步地,所述验托架的数量等于所述滑道线的数量。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试验设施,操作简单,滑道线采用单根或多根优化配置,减少了水动力损失,并且能够实现涝渍试验中的水深的动态控制,调节灵活。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框梁网格分布均匀合理,量化简便精确,能够提供标准试验环境,对照合理。

(3)本实用新型的试验设施,制作简单且节省材料,工艺难度小,易于加工制作,成本低。

(4)本实用新型的试验设施,动态操作简便灵活,提高了试验速度,进一步减少了试验耗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作物涝渍水深动态模拟试验设施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作物涝渍水深动态模拟试验设施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作物涝渍水深动态模拟试验设施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作物涝渍水深动态模拟试验设施的侧视图。

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1-进水口、2-出水口、3-供水箱、4-试验池、5-试验托架、6-滑道框梁网、7-滑道线、8-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图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作物涝渍水深动态模拟试验设施结构示意图、俯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1~图4所示,该试验设施包括:进水口1、出水口2、供水箱3、试验池4、试验托架5、滑道框梁网6、滑道线7、滑轮8。

如图1所示,所述滑道框梁网6设置于试验池4的上方,所述滑道框梁网6为三排五列的网状结构,在其每个交叉节点上,均设置有滑轮8,所述滑道线7穿过滑轮8与试验托架5连接,所述滑轮8的数量与所述滑道线7和所述试验托架5的数量相等,滑轮8用于上下拉动所述滑道线7,从而调节所述试验托架5的高度,从而调节作物的浸水深度。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滑道线7采用直径为2mm的不锈钢丝。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供水3具有一个上开口和下开口,上开口进水,下开口排水试验时,打开进水口1,使水流入水箱。出水口2可以调节水箱内水面高度。

在试验托架5上固定好试验作物,并将试验托架固定在滑道线7上。

滑道线应已经通过滑轮8连结,上下拉动滑道线,带动试验托架,到达试验水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实施例中给出了效果较优的滑道框梁网结构,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给出的滑道框梁网结构,所述滑道框梁网为多排多列的网状结构,可以取实施例中的三排五列的网状结构,还可以取四排五列、四排四列、五排五列、六排六列等网状结构,具体的滑道框梁网结构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实施例中给出了效果较优的滑道线直径,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给出的滑道线直径,所述滑道线的直径为1.5~2.5mm,可以取实施例中的2mm,也可以取1.5mm、2.5mm等,具体滑道线直径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本实用新型的试验设施,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并操作简单,滑道线采用单根或多根优化配置,减少了水动力损失,并且能够实现涝渍试验中的水深的动态控制,调节灵活。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