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导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3047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慧城市导览装置。



背景技术:

智慧城市导览装置,是将城市进行信息优化,形成独立的完整查询体系,是基础查询功能和各种信息交汇的综合载体,目的是为了让使用人群能够快速的接入城市,进行查询浏览,减少对城市的陌生感。

现有的城市导览装置,多采用单屏的显示装置,通过单屏显示装置将城市的地址信息、商业信息等等展示给使用者,然而,由于城市的高度发达,使得单屏显示已经不足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往往点开下级信息时,会将上级信息覆盖掉,不能全面的展示给使用者所需查询的对象信息,造成使用不便及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且体验感更佳的智慧城市导览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智慧城市导览装置,其包括支撑结构、触控单元及地面显示单元,所述触控单元通过支撑结构设置在地面上方,地面显示单元设置在地面的表面,所述支撑结构位于地面显示单元中心位置。

本方案中,通过在地面设置地面显示单元及在地面上设置触控单元的双屏结构,给使用者更加全面的显示信息。

所述地面显示单元直径为120cm至180cm之间。所述触控单元高度位置位于120cm至140cm之间。

所述触控单元能绕周向转动。

所述触控单元的长度范围在90cm至120cm之间。

所述支撑结构的高度为250cm至300cm之间。

所述支撑结构为乳白色的亚克力材质注塑的柱状结构,乳白色的亚克力材质,在夜晚会相对容易被使用者发现。

所述柱状结构的中间设有凹位,用于容纳触控单元,结构更为紧凑,稳定性更好。

所述凹位包括平面及对称设于平面上、下两端的上、下斜面结构,所述凹位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在同一平面上的平板结构,且平板结构突出于触控单元或与触控单元平齐;这样一来,能更好地保护触控装置。

具体的,所述平面长度为70cm至100cm之间,所述上、下斜面结构的倾斜角度在30度至60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地面显示装置与触控装置的互动,使得信息能更加全面的展现给使用者,而且利用地面显示装置,能让使用者更佳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更快的掌握周边的地理信息,相比现有的单屏显示,本方案信息显示更为全面,体验感更佳。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计导览装置各部分的尺寸,使得结构更为紧凑,稳定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简洁的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或说明中某些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但与本创造的主要内容不相关的零部件会有所省略。另外为便于表述,附图中某些零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但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或全部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慧城市导览装置,其包括支撑结构1、触控单元2及地面显示单元3,所述触控单元2通过支撑结构1设置在地面上方,地面显示单元3设置在地面的表面,所述支撑结构1位于地面显示单元3中心位置。所述触控单元2能对地面显示单元3控制。

所述地面显示单元3直径L为120cm至180cm之间;所述触控单元2高度位置h位于120cm至140cm之间。使得使用者较佳的观看角度θ在平视线的向上或向下角度为60度以内。

所述触控单元2能绕周向转动。

所述触控单元2的长度l范围在90cm至120cm之间。所述支撑结构1的高度H为250cm至300cm之间。所述支撑结构1为乳白色的亚克力材质注塑的柱状结构。

所述柱状结构的中间设有凹位4,用于容纳触控单元2。

所述凹位4包括平面41及对称设于平面41上、下两端的上、下斜面结构42、43,所述凹位4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在同一平面上的平板结构,且平板结构突出于触控单元2或与触控单元2平齐。

所述平面41长度为70cm至100cm之间,所述上、下斜面结构42、43的倾斜角度在30度至60度之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非实质性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