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39032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在线课堂,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多媒体教学平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课堂中。现有的教学平台中,教师一般只能进行静态课件的教学,缺乏与学员之间的互动,教师不能实时关注学员的学习状态,导致无法保证教学效果。

虽然现在已经开发了一些课堂交互系统,但是也因为系统结构的限制,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一些不足。具体体现为,所述交互系统使得教师在互动中无法进行权限设置等,导致教师无法兼顾教学的互动性和学员在互动过程中的管理,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差。尤其在幼儿教学等领域,由于学员的自律性较差,导致教师在交互系统中的管理设置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和系统,其通过提供互动设置、互动模块等功能,使得教师能够通过互动课件而与学员进行互动教学,从而提高学员的课堂参与度,使得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员的学习状态,打破地域限制,同时实现真实课堂所具有的所有互动效果。此外,在本发明的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和系统中,能够实现教师对学员以及课堂所有环节的权限设置,使得教师能够完全掌控课堂,在兼顾教学互动性的同时,维护课堂秩序。尤其在多名学员同时教学时,能够实现学员的分组管理,实现个性化教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登录步骤,教师和学员进行登录;权限设定步骤,所述教师选择所述学员作为授权对象,以授予所述授权对象以权限;以及互动步骤,所述教师启动所述互动课件中的互动活动,所述授权对象使用被授予的所述权限而进行对应的互动操作。

优选地,所述交互方法还包括:加载和下载课程内容步骤,所述教师加载课程内容作为所述互动课件,所述学员下载所述互动课件,并且在上课时,所述教师与所述学员的所述互动课件彼此同步。

优选地,所述交互方法还包括:

分组步骤,所述教师将所述学员进行分组。

优选地,在所述分组步骤中,所述学员分组后处于全班模式、小组模式或单人模式中的一种模式。

优选地,在所述权限设定步骤中,对所述学员的选择包括以下情况之一:选择所述小组模式下的一个或多个小组;选择所述全班模式下的全部或部分学员;或者选择所述单人模式下的个人。

优选地,所述交互方法还包括:

退出步骤,在完成全部所述课程内容之后,所述教师和学员退出登录。

优选地,针对所述授权对象,所述教师进行授权项的设定,以授予所述授权对象以权限;并且所述授权项包括书写笔、拖拽工具、点选工具、麦克风、学员授课、高亮工具以及触发动画工具。

优选地,所述教师还具有随时启动计时器的权限、随时发布色子的权限、随时切换视屏模式的权限、随时奖励学员的权限、随时恢复的权限、随时拖拽学员至讲台上的权限、以及随时开启抢答功能的权限,并且

所述学员具有随时举手的权限。

优选地,被拖拽到讲台上的学员自动获得自身所有权限,即,全部所述授权项。

优选地,所述教师具有授予学员二级权限的权限,获得所述二级权限的学员能够利用所述二级权限对其它学员授予特定权限,所述特定权限被所述教师设定,并且所述二级权限低于所述教师具有的权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登录模块,用于使教师和学员进行登录;

权限设定模块,用于使所述教师选择所述学员作为授权对象,以授予所述授权对象以权限;以及

互动模块,用于使所述教师利用所述互动模块启动所述互动课件中的互动活动,并且使所述授权对象使用被授予的所述权限进行对应的互动操作。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课程模块,用于使所述教师加载课程内容作为所述互动课件,使所述学员下载所述互动课件,并且

在上课时,所述教师与所述学员的所述互动课件彼此同步。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分组模块,用于使所述教师对所述学员进行分组。

优选地,所述学员进行所述分组后,所述学员处于全班模式、小组模式或单人模式中的一种模式。

优选地,利用所述权限设定模块对所述学员的选择包括以下情况之一:选择所述小组模式下的一个或多个小组;选择所述全班模式下的全部或部分学员;或者选择所述单人模式下的个人。

优选地,在完成全部所述课程内容之后,所述教师和学员利用所述登录模块而退出登录。

优选地,针对所述授权对象,所述教师进行授权项的设定,以授予所述授权对象以权限;并且所述授权项包括书写笔、拖拽工具、点选工具、麦克风、学员授课、高亮工具以及触发动画工具。

优选地,所述教师还具有随时启动计时器的权限、随时发布色子的权限、随时切换视频模式的权限、随时奖励学员的权限、随时恢复的权限、随时拖拽学员至讲台上的权限、以及随时开启抢答功能的权限,并且

所述学员具有随时举手的权限。

优选地,被拖拽到讲台上的学员自动获得自身所有权限,即,全部所述授权项。优选地,所述教师具有授予学员二级权限的权限,获得所述二级权限的学员能够利用所述二级权限对其它学员授予特定权限,所述特定权限被所述教师设定,并且所述二级权限低于所述教师具有的权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存储程序的存储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所述程序,用以实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执行用以实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以下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及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将进一步明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但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的中教师端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的教学界面的示意图。

图3(a)至3(e)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的中,执行分组步骤所得到不同的分组模式的具体实例的示意图,其中,图3(a)示出了全班模式下的教师端和学生端的共同视图;图3(b)和3(c)分别示出了在小组模式下的学生端和教师端的视图;并且图3(d)和3(e)分别示出了在单人模式下的学生端和教师端的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中的学员端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系统的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该交互方法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系统,在系统中,教师端和学员端均为例如计算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并且安装有对应的交互软件,例如app和电脑软件等,教师端与学员端之间彼此联网。其中,通过教师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的移动终端被称为教师端,通过学员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的移动终端被称为学员端。在教师端进行登录之后,教师获得对学员进行权限设定的权利,使得学员在互动操作过程中能够使用被授予的权限。

对应地,通过将所述app或软件安装到手机等具备数据处理和通信能力的通信终端中而实现所述交互系统。该交互系统具体包括,例如教师终端、学员终端、网络系统(例如局域网、互联网)以及服务器等。各终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到服务器,以实现数据交互。教师和学员分别通过教师终端和学员终端登录,教师具有能够授权学员、引导互动操作等权限。通过上述教师终端和学员终端,能够实时采集教师和学员的视频信息,实现远程通信方式的授课,而无需使教师和学员处于相同地点。此外,还可利用服务器存储视频、课件等系统数据和各用户的个人数据。下文将参考图1至5详细描述教师的授权操作以及教师和学员的交互操作等。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的教学界面的示意图。图3(a)至3(e)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的中,执行分组步骤所得到不同的分组模式的具体实例的示意图,其中,图3(a)示出了全班模式下的教师端和学生端的共同视图;图3(b)和3(c)分别示出了在小组模式下的学生端和教师端的视图;并且图3(d)和3(e)分别示出了在单人模式下的学生端和教师端的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中的学员端的流程图。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包括登录步骤、权限设定步骤和互动步骤。

更加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还包括加载和下载课程内容步骤。

更加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还包括分组步骤。

更加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还包括退出步骤。

以下对各步骤逐一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其中,教师端的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登录步骤

教师端进行登录后,选择班级、课程等,进入教学状态。在教学状态下,如图2所示意性地示出的,在教学界面中,存在教师和学员的视频窗口以及课件演示窗口。

步骤s13,加载课程内容步骤

在进入教学状态后,教师加载此次课程的内容作为课件。该课件可以预先上传到对应的后台服务器中,使得教师在登录之后可以快速使用该课件。

步骤s15,分组步骤

在选择此次教学的课程内容之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分组模式进行选择,即,教师选择是否对已经登录的在线学员进行分组,分组后产生的分组模式为全班模式、小组模式、单人模式中的任意一种模式。例如,教师可以将学员分为预定数量的小组,从而对小组学员进行小组设置,使组内学员之间可以互动,不受别组影响。

下面参考图3(a)至3(e)描述各个分组模式下的教师端与学生端的界面。

在全班模式下,如图3(a)所示,教师端与学生端的显示内容大致相同,其中,学员在台下,并且教师在台上,并且屏幕的大致中央位置处,为白板位置,显示教师在该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并且各个学员端均处于同等地位。教师可以随时在该白板上进行操作,而教师通过点选等方式,可是使得学员在白板位置进行操作。

在小组模式下,如图3(b)和3(c)所示,教师能够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小组,并且能够通过切换操作选中目标小组而观看该目标小组在小组任务板中的操作情况。小组任务板同样位于教师端以及学员端的屏幕的大致中央位置处。例如,如图3(c)所示,教师将全班6名学员分为三组,每组2名学员,并且教师通过切换操作可以观看每组学员在小组任务板中的操作情况。

同时,学员在小组模式下,仅能够显示与自己同组的其它成员,并且能够在小组任务板中进行操作,从而仅能够观看到本组成员在小组任务版中的操作情况。如图3(b)所示,作为小组成员,其只能够观看同组的另一名成员以及本组的对应操作,并且两人可以同时在小组任务板中进行相关操作。

在单人模式下,教师将每个学员单独划分,使得每个学员仅能够看到自己以及自己在单人任务板中的操作,如练习、反思等,而无法观看到其它学员的操作情况。同时教师端在单人模式下,能够通过切换操作而分别观看每个学员的操作情况。

在上述小组模式以及单人模式下,教师端可以对学员的操作结果进行汇总。上文中的切换操作可以通过点选等方式实现。

步骤s17,权限设定步骤

在步骤s17中,教师对要授予权限的对象进行选择,并且进行授权项的设定。当在步骤s15中确定分组时,则教师将学员进行分组从而进入小组模式,此时在步骤s17中教师可以选择要对其进行权限设定的小组。当在步骤s15中确定不分组时,则在步骤s17中教师可以直接选择要对其进行权限设定的学员,即,可以选择全班模式下的全体学员或部分学员,也可以是单人模式下的单个学员。

针对已经选择的要被授予权限的对象,教师可以全部授予权限,也可以选择授予权限中的一个或多个。取消授权步骤与上述授权步骤相同,仅将已被选择的授权消除即可。当教师选择授予权限后,被授权的对象的操作界面中,对应被授予权限的工具处于可操作状态,未被授予权限的工具处于不可操作状态。

授权项的设定包括对学生使用书写笔、拖拽工具、点选工具、麦克风、学员授权、高亮以及触发动画等的权限进行授权。教师针对要授权的小组或要授权的学员,授予是否能够使用书写笔、拖拽、点选工具、麦克风、学员授权、高亮以及触发动画等工具的权限。教师可以选择授予全部权限,也可以选择授予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权限。教师通过上述关于权限的设定,可以自由地掌握课堂,实现对课堂互动操作的随时切换,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效果,提高了学员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除了能够进行上述权限授予之外,教师本身还具有其他权限,例如,教师具有发布活动的权限,其可以在教学界面中发布计时器,并且操作该计时器。教师也可以在教学界面中发布色子,并且引导进行色子游戏的操作。此外,教师还具有麦克风设置的权限,教师可以打开一个、多个或者全部学员的麦克风,也可以关闭上述麦克风。教师还具有选择学员授课的权限,例如,其通过将学员的头像拖拽至台上,被拖拽到台上的学员自动获得自身所有的权限,例如,书写笔、点选、拖拽和麦克风等自动打开。教师还具有随时开始抢答功能的权限,由于学员具有随时举手的权限,因而在该抢答模式下,系统可以根据内部计时器结果,选出举手最快的学员,作为该抢答权限的获得者。上述各种权限丰富了课堂内容,使得课堂丰富多彩,提高了学员对课堂的关注度。

对应于上述教师的权限,将系统中教师所具有的工具整理如下表1所示。

表1教师个人工具

对应于上述权限,将系统中学生所具有的工具整理如下表2所示。

表2学生个人工具

对应于上述权限,将学生在班级内共享的工具整理如下表3所示。

表3学生在班级内共享的工具

在进行步骤s17之后,进行步骤s19,启动互动模块中的互动内容,以进行对应的互动活动。在步骤s17中获得授权的学员能够使用被授权的权限,进行相应的互动操作。在本发明中,可以进行多种互动活动,并且本发明不限制互动活动的类型以及互动活动的内容等。在互动活动中,教师还具有其他权限,例如,将所有内容恢复至初始状态的恢复权限;恢复至上一次操作结果的权限;添加计时器、色子的权限;切换视频模式的权限,例如,调整视频大小、开关视频、调整视频位置、设置学员视频的开关等的权限;奖励学员的权限,例如,可以奖励学员星星,并对学员获得的星星数量进行统计从而鼓励学员学习;以及授予学员二级授权的权限,被授予二级权限的学员能够对其它学员进行特定权限的设定,该特定权限由教师设定,并且该二级授权的权限低于教师自身的授权权限。

在完成上述一个或多个互动活动之后,进行至步骤s21,教师确认互动活动完成,则进入步骤s23,进行下一课程内容的教学,并在完成所有课程内容时,进行步骤s25,退出登录。

以上为根据本发明的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中教师端的流程。下面参考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中学员端的具体流程。学员端的流程与教师端的流程同时进行。

步骤s31,学员端登录后,选择班级、课程等,进入教学状态。在教学状态下,如图2所示意性地示出的,在教学界面中,存在教师和学员的视频窗口以及白板等。

步骤s33,在进入教学状态后,学员下载对应的课程内容并与教师同步。

步骤s35,确认学员是否被分组。

步骤s37,确认是否被选择并获得授权,当在步骤s35中学员被分组时,确认学员所属小组是否被教师选择并获得相应权限的授予。在在步骤s35中学员未被分组时,确认学员自身是否被教师选择并获得相应权限的授予。

在获得授权之后,在步骤s39中,学员进行互动操作,利用已经获得的授权项进行互动操作,从而在步骤s41中,完成互动操作。在完成互动操作后,学员在步骤s43中,进行下一课程内容,直至完成所有的课程内容后,在步骤s45中,退出登录。

以上描述通过参考图1至4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中,具体描述了教师端和学生端的流程。下文,将参考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系统。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交互系统包括登录模块、权限设定模块和互动模块。更加优选的,根据本发明的交互系统还包括课程模块。更加优选的,根据本发明的交互系统还包括分组模块。下面将具体描述各模块。

登录模块,教师和学员利用登录模块输入各自的用户名和密码而登录交互系统,并通过选择班级、课程等,进入教学状态。

课程模块,在教学状态下,教师利用该课程模块加载课程内容作为课件。如前文所述,该课件可以预先上传到对应的后台服务器中。学员利用该课程模块下载课程。并且教师与学员彼此实现彼此同步。

分组模块,教师利用该分组模块将教学模式在全班模式、小组模式、单人模式之间切换,选择是否对已经登录的在线学员进行分组。

权限设定模块,在利用分组模块而使学员处于上述模式中的一种模式下的情况下,教师登录后,能够利用权限设定模块选择要授权的对象,该对象可以是分组模式下的小组,也可以是全班模式下的全体学员或部分学员,也可以是单人模式下的单个学员。针对选择好的要授权的对象,利用权限设定模块对其进行授权项的设定。授权项的设定包括对学生使用书写笔、拖拽工具、点选工具、麦克风、学员授权、高亮以及触发动画等的权限进行授权。利用该授权项设定模块,教师可以选择授予全部权限,也可以选择授予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权限。教师还具有其他权限,例如,将所有内容恢复至初始状态的恢复权限;恢复至上一次操作结果的权限;添加计时器、色子的权限;切换视频模式的权限,例如,调整视频大小、开关视频、调整视频位置、设置学员视频的开关等的权限;奖励学员的权限,例如,可以奖励学员星星,并对学员获得的星星数量进行统计从而鼓励学员学习;以及授予学员二级授权的权限,被授予二级权限的学员能够对其它学员进行特定权限的设定,该特定权限由教师设定,并且该二级授权的权限低于教师自身的授权权限。

互动模块,在设定授权项之后,教师利用互动模块而启动互动模块中的互动内容,从而进行对应的互动活动。获得授权的学员可以在被授予的权限的范围内进行对应的互动操作。并在互动操作结束时,将互动终止信号发送至课程模块,从而进行下一个课程内容,直至完成所有课程内容后。教师或学员可以利用登录模块而退出该交互系统。

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和交互系统。上述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地描述本发明,而不限制本发明。例如,本发明中的各互动活动不限于上述五个实例中的互动活动,可以根据需要而适当地设定各类活动。本发明中的教师权限也不限于上述权限,还可以根据教师需要而设置各种类型的个性化操作权限,方便教师的操作。

通过本发明的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和交互系统,能够提供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教学,提高学员的课堂参与度,使得教师可以随时了解学员的学习状态,打破地域限制,同时实现真实课堂所具有的所有互动效果。此外,在本发明的基于互动课件的交互方法和系统中,能够实现教师对学员以及课堂所有环节的权限设置,使得教师能够完全掌控课堂,在兼顾教学互动性的同时,维护课堂秩序。尤其在多名学员同时教学时,能够实现学员的分组管理,实现个性化教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能够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创建基于互动课件的课堂。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