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开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6232阅读:958来源:国知局
单片机开发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片机开发板。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单片机开发板种类繁多,但没有统一的电路架构和标准,也不具有完成单片机开发教学内容所具备的基本实验项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单片机开发板项目内容落后、开发资源简单、电路设计缺陷等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功能齐全,资源丰富,以项目设计为主线的单片机开发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片机开发板,包括基板,基板上安装有单片机,单片机的管脚通过铜线与端子排连接;基板上设置有与单片机连接的LED灯组电路、数码显示电路、按键电路、检测报警电路、实时时钟芯片、模数转换电路、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图形液晶接口电路和字符显示接口电路;所述数码显示电路包括数码管位驱动芯片和若干共阳极的数码管,数码管的管脚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并通过com管脚与数码管驱动芯片的Q管脚连接,数码管驱动芯片的D管脚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所述按键电路包括若干并联设置的按键组,同一按键组的按键的一端相连接,并通过铜线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同一按键组的按键的另一端分别与相邻按键组中按键的另一端相连接,并通过铜线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所述检测报警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接口、蜂鸣器和存储器;温度传感器接口的一个接口通过可调电阻与电源连接,可调电阻的调节端与单片机连接;蜂鸣器单元包括蜂鸣器和三极管,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蜂鸣器连接,三极管的基极经电阻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存储器的管脚接地并通过SCK管脚和SDA管脚分别与单片机连接。

所述LED灯组电路包括若干并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并联连接后经跳线接地。

所述模数转换电路包括模数转换芯片、模数输入接口和数模输出接口,模数输入接口与模数转换芯片的输入端口连接,数模输出接口与模数转换芯片的输出端口连接,模数转换芯片的SCL端口和SDA端口与单片机的接口连接。

所述模数转换芯片的型号为PCF8591。

所述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和步进电机接口,步进电机接口与驱动芯片的输出端口连接,驱动芯片的输入端口与单片机连接。

所述驱动芯片的型号为ULN2003。

所述字符显示接口电路包括移位寄存器和显示屏接口,显示屏接口分别与单片机和移位寄存器连接,移位寄存器与单片机连接。

所述移位寄存器的型号为74HC595。

所述按键电路包括四个并联设置的按键组,分别为第一按键组、第二按键组、第三按键组和第四按键组,所述第一按键组内有四个按键,分别为第一按键Ⅰ、第一按键Ⅱ、第一按键Ⅲ和第一按键Ⅳ;所述第二按键组内有四个按键,分别为第二按键Ⅰ、第二按键Ⅱ、第二按键Ⅲ和第二按键Ⅳ;所述第三按键组内有四个按键,分别为第三按键Ⅰ、第三按键Ⅱ、第三按键Ⅲ和第三按键Ⅳ;所述第四按键组内有四个按键,分别为第四按键Ⅰ、第四按键Ⅱ、第四按键Ⅲ和第四按键Ⅳ;第一按键Ⅰ、第一按键Ⅱ、第一按键Ⅲ和第一按键Ⅳ的一端相互连接并通过铜线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第二按键Ⅰ、第二按键Ⅱ、第二按键Ⅲ和第二按键Ⅳ的一端相互连接并通过铜线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第三按键Ⅰ、第三按键Ⅱ、第三按键Ⅲ和第三按键Ⅳ的一端相互连接并通过铜线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第四按键Ⅰ、第四按键Ⅱ、第四按键Ⅲ和第四按键Ⅳ的一端相互连接并通过铜线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第一按键Ⅰ的另一端与第二按键Ⅰ、第三按键Ⅰ和第四按键Ⅰ的另一端相连接并通过铜线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第一按键Ⅱ的另一端与第二按键Ⅱ、第三按键Ⅱ和第四按键Ⅱ的另一端相连接并通过铜线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第一按键Ⅲ的另一端与第二按键Ⅲ、第三按键Ⅲ和第四按键Ⅲ的另一端相连接并通过铜线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第一按键Ⅳ的另一端与第二按键Ⅳ、第三按键Ⅳ和第四按键Ⅳ的另一端相连接并通过铜线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规范了国内单片机项目教学的内容,提高了单片机学习、单片机开发效率,有利于单片机项目教学法的推广。

本实用新型依据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单片机开发从入门到精通》一书内容设计,采用项目教学法,开发板设置的开发项目在指导单片机技术开发、学习上具有针对性。本实用新型包含目前单片机学习和技术开发领域最基本的项目,项目从简单到复杂阶梯设置,使用该开发板可以使单片机初学者或相关技术人员得到事半功倍的学习、开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LED灯组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数码显示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按键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测报警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时时钟芯片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模数转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图形液晶接口电路的电路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字符显示接口电路的电路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下载接口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1所示,一种单片机开发板,包括基板,基板上安装有单片机,单片机的管脚通过铜线与端子排连接。

基板上设置有与单片机连接的LED灯组电路、数码显示电路、按键电路、检测报警电路、实时时钟芯片、模数转换电路、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图形液晶接口电路和字符显示接口电路。

所述LED灯组电路包括若干并联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并联连接后经跳线接地。

所述数码显示电路包括数码管位驱动芯片和若干共阳极的数码管,数码管的管脚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并通过com管脚与数码管驱动芯片的Q管脚连接,数码管驱动芯片的D管脚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

所述按键电路包括若干并联设置的按键组,同一按键组的按键的一端相连接,并通过铜线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同一按键组的按键的另一端分别与相邻按键组中按键的另一端相连接,并通过铜线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

具体地,所述按键电路包括四个并联设置的按键组,分别为第一按键组、第二按键组、第三按键组和第四按键组,所述第一按键组内有四个按键,分别为第一按键Ⅰ、第一按键Ⅱ、第一按键Ⅲ和第一按键Ⅳ;所述第二按键组内有四个按键,分别为第二按键Ⅰ、第二按键Ⅱ、第二按键Ⅲ和第二按键Ⅳ;所述第三按键组内有四个按键,分别为第三按键Ⅰ、第三按键Ⅱ、第三按键Ⅲ和第三按键Ⅳ;所述第四按键组内有四个按键,分别为第四按键Ⅰ、第四按键Ⅱ、第四按键Ⅲ和第四按键Ⅳ;第一按键Ⅰ、第一按键Ⅱ、第一按键Ⅲ和第一按键Ⅳ的一端相互连接并通过铜线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第二按键Ⅰ、第二按键Ⅱ、第二按键Ⅲ和第二按键Ⅳ的一端相互连接并通过铜线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第三按键Ⅰ、第三按键Ⅱ、第三按键Ⅲ和第三按键Ⅳ的一端相互连接并通过铜线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第四按键Ⅰ、第四按键Ⅱ、第四按键Ⅲ和第四按键Ⅳ的一端相互连接并通过铜线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第一按键Ⅰ的另一端与第二按键Ⅰ、第三按键Ⅰ和第四按键Ⅰ的另一端相连接并通过铜线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第一按键Ⅱ的另一端与第二按键Ⅱ、第三按键Ⅱ和第四按键Ⅱ的另一端相连接并通过铜线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第一按键Ⅲ的另一端与第二按键Ⅲ、第三按键Ⅲ和第四按键Ⅲ的另一端相连接并通过铜线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第一按键Ⅳ的另一端与第二按键Ⅳ、第三按键Ⅳ和第四按键Ⅳ的另一端相连接并通过铜线与单片机的管脚连接。

所述检测报警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接口、蜂鸣器和存储器;温度传感器接口的一个接口通过可调电阻与电源连接,可调电阻的调节端与单片机连接;蜂鸣器单元包括蜂鸣器和三极管,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源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蜂鸣器连接,三极管的基极经电阻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存储器的管脚接地并通过SCK管脚和SDA管脚分别与单片机连接。

所述模数转换电路包括模数转换芯片、模数输入接口和数模输出接口,模数输入接口与模数转换芯片的输入端口连接,数模输出接口与模数转换芯片的输出端口连接,模数转换芯片的SCL端口和SDA端口与单片机的接口连接。所述模数转换芯片的型号为PCF8591。

所述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和步进电机接口,步进电机接口与驱动芯片的输出端口连接,驱动芯片的输入端口与单片机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型号为ULN2003。

所述字符显示接口电路包括移位寄存器和显示屏接口,显示屏接口分别与单片机和移位寄存器连接,移位寄存器与单片机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的型号为74HC59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图形液晶接口电路采用串口12864接口,所述字符显示接口电路采用1602接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八个红色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可完成单片机入门项目的学习,如LED闪烁,流水灯等项目。通过74HC573 驱动八个共阳极数码管,完成基础项目,数码管0~9显示,动态显示等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