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5724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实验仪器,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迈克尔逊干涉仪。



背景技术: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光学实验的常用仪器。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可观察各种干涉现象(等倾干涉、等厚干涉、白光干涉)波长的精确比较和零程的确定,透明介质薄片的折射率或空气折射率的测定。现有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可参照201410541855.5、201410655819.1所示。该干涉仪一般包括底座、激光器、两个平面反光镜、投影屏以及分光板和补偿板。各光学器件安装在独立的支架上。现有技术的这些支架不能实现精确有效的调节光学元件尤其是观察屏(投影屏)。鉴于此,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迈克尔逊干涉仪,可精确调节投影屏的三维坐标,操作简单,满足测定透明介质薄片的折射率或空气折射率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迈克尔逊干涉仪,包括底座、激光器、投影屏、分光板、补偿板、第一反光镜、第二反光镜、第一支架以及两组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第三支架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投影屏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分光板和/或补偿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一反光镜和/或第二反光镜固定在所述第三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固定件、第一移动件、第二移动件、第一伸长件、第二伸长件,所述固定件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移动件设有第一导向部,该第一导向部可移动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第一移动件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移动件设有第二导向部,该第二导向部可移动地固定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所述第二移动件设有第一圆柱孔,所述第一伸长件位于该第一圆柱孔内,所述第一伸长件内设有第二圆柱孔,该第二伸长件位于该第二圆柱孔内,其中,所述第二导向槽垂直于所述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圆柱孔和/或第二圆柱孔的轴线垂直于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智能迈克尔逊干涉仪中,所述固定件的一侧设有第一螺杆,该第一螺杆顶在所述第一移动件上;所述第一移动件的一侧设有第二螺杆,该第二螺杆顶在所述第二移动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智能迈克尔逊干涉仪中,所述第一圆柱孔的侧壁设有第一螺钉,该第一螺钉的端部顶在所述第一伸长件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圆柱孔的侧壁设有第二螺钉,该第二螺钉的端部顶在所述第二伸长件的外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智能迈克尔逊干涉仪中,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或第二导向槽的截面为三角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智能迈克尔逊干涉仪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立杆、下横梁、上横梁以及连接杆,所述立杆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该立杆的上方连接至下横梁,该下横梁经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上横梁连接,所述下横梁设有固定槽,所述上横梁设有限位螺钉,所述分光板或补偿板位于所述固定槽与限位螺钉之间。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智能迈克尔逊干涉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移动件可相对于固定件移动,第二移动件可相对于第一移动件移动,第一伸长件、第二伸长件可相对于第二移动件移动,操作者通过改变各个方向的位移调整投影屏的三维坐标。操作者手动旋转螺杆和螺钉即可操作移动元件,操作简单,满足测定透明介质薄片的折射率或空气折射率时,调整投影屏位置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原理图;

图3为图1的第一支架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第二支架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第三支架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局部视图;

图7为图6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智能迈克尔逊干涉仪,包括底座100、激光器110、投影屏300、分光板400、补偿板500、第一反光镜600、第二反光镜700、第一支架800以及两组第二支架900和第三支架200。第一支架800、第二支架900以及第三支架200均固定在底座100上。投影屏300固定在第一支架800上,分光板400和/或补偿板500固定在第二支架900上。第一反光镜600和第二反光镜700固定在第三支架200上。参照图2,激光器110的正前方布置扩束镜120,光线经扩束镜120后投向分光板400,经分光板400反射后形成第一束光线,经分光板400反射后形成第二束光线。该第一束光线经第一反光镜600反射、分光板400折射后投向投影屏300。第二束光线经补偿板500折射、第二反光镜700反射、分光板400反射后投向投影屏300。两束光线在投影屏300重叠后干涉,形成特定的光圈。

参照图3,第一支架800包括固定件810、第一移动件820、第二移动件830、第一伸长件840、第二伸长件850。固定件810设有第一导向槽811,第一移动件820设有第一导向部821,该第一导向部821可移动的固定在第一导向槽811内。同样的,第一移动件820设有第二导向槽822,第二移动件830设有第二导向部831。该第二导向部831可移动的固定在第二导向槽822内。第一导向槽811和第二导向槽822的截面为三角形,第一导向部821和第二导向部831对应为三角形结构,该结构可保持导向部固定于导向槽内。第二移动件830设有第一圆柱孔832,第一伸长件840位于该第一圆柱孔832内。第一伸长件840内设有第二圆柱孔841,该第二伸长件850位于该第二圆柱孔841内。投影屏300位于第一伸长件840的顶端。第一伸长件840和第二伸长件850为多段结构,可有效提升投影屏300的高度。第二导向槽822垂直于第一导向槽811,第一圆柱孔832和第二圆柱孔841的轴线同时垂直于第一导向槽811和第二导向槽822。第一移动件820可相对于固定件810移动,第二移动件830可相对于第一移动件820移动,第一伸长件840、第二伸长件850可相对于第二移动件830移动,操作者通过改变各个方向的位移调整投影屏300的三维坐标。固定件810的一侧设有第一螺杆812,该第一螺杆812顶在第一移动件820上。第一移动件820的一侧设有第二螺杆823,该第二螺杆823顶在第二移动件830上。第一圆柱孔832的侧壁设有第一螺钉833,该第一螺钉833的端部顶在第一伸长件840的外侧壁。第二圆柱孔841的侧壁设有第二螺钉842,该第二螺钉842的端部顶在所述第二伸长件850的外侧壁。操作者手动旋转螺杆和螺钉即可操作移动元件,操作简单,满足测定透明介质薄片的折射率或空气折射率时调整投影屏300位置的要求。

如图4,所述第二支架900包括立杆910、下横梁920、上横梁930以及连接杆940。所述立杆910固定在所述底座100上,该立杆910的上方连接至下横梁920,该下横梁920经所述连接杆940与所述上横梁930连接。下横梁920、上横梁930以及连接杆940组成方形框架结构,分光板400位于中央。所述下横梁920设有固定槽921,所述上横梁930设有限位螺钉931。分光板400或补偿板500位于所述固定槽921与限位螺钉931之间。调整限位螺钉的高度可适应分光板400或补偿板500的尺寸。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优选的第三支架200,其包括立柱210、调节台220、固定板230、调节板240、第一定位杆250、第二定位杆260以及定位球270。调节台220固定在所述立柱210上。调节板240具有通孔241,反光镜固定在该通孔241内。该调节板240的侧壁设有定位螺钉242,该定位螺钉242的端部伸入所述通孔241。该调节台220设有滑槽221,该滑槽221内具有导向杆222和弹簧223。所述固定板230的下方设有滑块231,该滑块231可移动地固定在所述导向杆222上,所述弹簧223套在该导向杆222上。该弹簧22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槽221内,另一端顶在所述滑块231上。所述滑槽221的侧壁设有调节螺杆224,该调节螺杆224顶在所述滑块231上。转动调节螺杆224,固定板230和调节板240可在调节台220内移动,改变横向坐标。

在图5中,调节板240经柔性件231连接至固定板230,调节板240与固定板230的整体大体上相互连接,但外部作用可微调调节板240与固定板230的距离。第一定位杆250和第二定位杆260可移动地固定在所述固定板230上,所述定位球270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固定板230上。所述调节板240具有第一定位部243、第二定位部244以及第三定位部245。第一定位部243、第二定位部244以及第三定位部245均为直角,并且第三定位部245位于所述第一定位部243和第二定位部244之间。所述第一定位杆250的端部顶在所述第一定位部243上,所述第二定位杆260的端部顶在所述第二定位部244上,所述定位球270顶在所述第三定位部245上。调节板240连接至所述固定板230,定位球270限制了第三定位部245与固定板230的距离。第一定位杆250和第二定位杆260调节第一定位部243和第二定位部244与固定板230的距离,进而调整调节板240的倾角,实现全角度调节调节板240内的镜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