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广告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3977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风广告牌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告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防风广告牌。



背景技术:

目前,广告牌作为一种广告的宣传形式,因为其成本低廉,备受商户的欢迎;目前的广告牌的设计多是采用一块完整的面板,底部通过一根固定杆体固定在地面上,在大风等恶劣的天气下,盖面板由于较宽,使得整个广告牌会受到很大的风力,同时,由于固定杆体的长度一般都会比较面板的上下长度长很多,这样一来,广告牌在受到风力时固定杆很容易折断,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有时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开发出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风力比较大时,在风力的作用下广告牌自动翻转减小作用在广告牌上的风力的一种防风广告牌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广告牌的不足,尽最大可能解决外广告牌在户外使用时由于风大致使广告牌侧翻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风力比较大时,在风力的作用下广告牌自动翻转减小作用在广告牌上的风力的一种防风广告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风广告牌,包括广告牌本体,所述的广告牌本体下端部设置有底座,底座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竖杆、第二支撑竖杆,第一支撑竖杆、第二支撑竖杆上端设置有半圆形凸块,所述的半圆形凸块内嵌入有轴承,转轴通过扭簧与轴承固定连接,转轴上端设置有卡板,卡板上设置有卡槽,卡槽上端设置有广告牌。

所述的圆形凸块与第一支撑竖杆、第二支撑竖杆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的第一支撑竖杆与第二支撑竖杆之间的间距为1.8m-2.2m之间。

所述的卡板与转轴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的扭簧内嵌于轴承内且与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转轴与地面之间的间距为1.5m-2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第一支撑竖杆、第二支撑竖杆上端设置半圆形凸块,半圆形凸快内嵌入有轴承,转轴通过扭簧与轴承固定连接,在转轴上端设置有卡板,卡板上设置有卡槽,卡槽上端设置广告牌,当风力比较大时在风力的作用下广告牌绕着轴承进行旋转,当风力减小到一定值时由于扭簧具有扭力将广告牌恢复原状;总的来讲,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风力比较大时,在风力的作用下广告牌自动翻转减小作用在广告牌上的风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A-A处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0、广告牌本体 1、广告牌 2、第一支撑竖杆 20、第二支撑竖杆 3、底座 4、半圆形凸块 40、轴承 5、转轴 50、卡板 5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防风广告牌,包括广告牌本体0,所述的广告牌本体0下端部设置有底座3,底座3上端设置有第一支撑竖杆2、第二支撑竖杆20,第一支撑竖杆2、第二支撑竖杆20上端设置有半圆形凸块4,所述的半圆形凸块4内嵌入有轴承40,转轴5通过扭簧与轴承40固定连接,转轴5上端设置有卡板50,卡板50上设置有卡槽51,卡槽51上端设置有广告牌1。

所述的圆形凸块4与第一支撑竖杆2、第二支撑竖杆2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第一支撑竖杆2与第二支撑竖杆20之间的间距为1.8m-2.2m之间;所述的卡板50与转轴5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扭簧内嵌于轴承40内且与转轴5固定连接;所述的转轴5与地面之间的间距为1.5m-2m之间;通过在第一支撑竖杆2、第二支撑竖杆20上端设置半圆形凸块4,半圆形凸块4内嵌入有轴承40,轴承40通过扭簧与转轴5固定连接,转轴5上端设置有卡板50,卡板50上设置有卡槽51,卡槽51上端设置有广告牌1,当外界风力比较大时,施加在广告牌1上的风力大于扭簧的扭力的时,广告牌1在风力的作用下自动翻转与风力形成一定的角度,从而有效的减小了作用在广告牌1上的力,并有效的减少了广告牌本体0由于风力过大导致倾翻的结果

完成上述安装后即可把本发明投入使用:首先将底座3与地面通过螺栓固定,由于第一支撑竖杆2、第二支撑竖杆20上端的半圆形凸块4内嵌入有扭簧,广告牌1在扭簧扭力的作用处于竖直状态,当外界风力比较大且大于扭簧的扭力时,在风力的作用下广告牌1绕着轴承进行翻转,一直翻转到风力等于扭力时停止翻转,当外界风力小于扭簧的扭力时,广告牌1在扭力的作用下恢复原状;总的来讲,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风力比较大时,在风力的作用下广告牌自动翻转减小作用在广告牌上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