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展示神舟飞船发射和对接过程的互动科普展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5133发布日期:2018-07-18 02:09阅读:10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科普教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展示神舟飞船发射和对接过程的互动科普展品。



背景技术: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由专门为其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2013年6月1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从火箭起飞到发射成功经过抛弃逃逸塔、助推器主令关机、助推器分离、一级关机、一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二级主动发动机关机等过程。神舟十号的载人航天飞行将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应用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国相继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无人和载人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成功地进行了4次自动交会对接和2次手动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并向空间站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

目前,国内未有关于神舟飞船相关的科普产品专利,国内神舟飞船相关的科普教育产品大多为静态模型或者新闻报道,未能较好地对将神舟飞船的高新技术成果展示给公众。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产品不能让公众较好地了解神舟飞船背后复杂的科学技术原理和知识,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展示神舟飞船发射和对接过程的互动科普展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展示神舟飞船发射和对接过程的互动科普展品,包括护栏及设在护栏内侧的投影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投影幕的正前方设有投影仪,在所述投影幕的后方设有飞船返回舱,所述的飞船返回舱与底板平台之间设有弹簧组件和振动电机,还包括PLC控制系统。

优选地,在所述的飞船返回舱内设有躺椅,在所述躺椅侧面设有手柄,所述的手柄与所述的PLC控制系统相连。

优选地,在所述躺椅正前方设有VR眼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展示神舟飞船发射和对接过程的互动科普展品,围绕神州飞船发射过程和对接过程两个方面进行展示,应用大屏幕投影和VR沉浸式多媒体技术,通过第一和第三视角的互动,大大提升观众的体验感,让公众通过更加真实的方式了解神舟飞船及我国航天事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4所示,一种用于展示神舟飞船发射和对接过程的互动科普展品,包括护栏1及设在所述护栏1内侧的投影幕2,在所述投影幕2的正前方设有投影仪3,在所述投影幕2的后方设有飞船返回舱4,所述的飞船返回舱4与底板平台5之间设有弹簧组件6和振动电机7,还包括PLC控制系统。

优选地,在所述的飞船返回舱4内设有躺椅8,在所述躺椅8侧面设有手柄9,所述的手柄9与所述的PLC控制系统相连。

优选地,在所述躺椅8正前方设有VR眼镜10。

操作方式及原理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展示神舟飞船发射和对接过程的互动科普展品使用于科技馆,体验者进入飞船返回舱4内并躺卧在躺椅8上,戴上VR眼镜10,通过操作手柄9通过与之相连的PLC控制系统控制振动电机7的振动,在振动电机7振动下,飞船返回舱4在弹簧组件6的作用下感受神舟飞船发射和对接过程。本发明通过VR沉浸式体验技术实现观众第一视角的互动,参与者可以模拟体验航天员在舱内的真实感受,增加了观众的体验感,提升展示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