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盘识别讲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5887发布日期:2018-07-31 22:4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讲解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楼盘识别讲解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售楼处的楼盘,均采用沙盘模型来展示,各种沙盘模型精彩缤纷,虽然沙盘模型能很好的展不各种楼盘的特点以及具有非常强的实物感和立体感,但在大型住宅区,上百号楼盘的现象屡见不鲜,楼群模型密集,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这给售楼人员的讲解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且当购房者众多的时候,讲解人员需要一一介绍,费时费力,不能满足购房者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楼盘识别讲解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楼盘识别讲解系统,包括楼盘模型、摄像头、控制主机、无线通信模块和讲解终端,所述楼盘模型上设有多个标识码,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与控制主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主机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接,所述讲解终端包括标识码识别模块、终端无线通信模块、终端处理器、显示屏和扬声器,所述终端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终端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扬声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终端无线通信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无线连接,所述终端无线通信模块与终端处理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主机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和信号处理模块,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通过信号处理模块进而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无线通信模块和存储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运算放大器,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容进而与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电容进而与地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电阻进而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进而与地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进而与地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进而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容进而与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楼盘识别讲解系统通过讲解终端读取楼盘模型上所需查看楼盘对应的标识码,然后通过终端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主机通信,获取对应的图像信息和音频信息并通过显示屏和扬声器即会播放对应的楼盘信息,大大方便用户自助查看楼盘情况,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楼盘识别讲解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楼盘识别讲解系统中信号处理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一种楼盘识别讲解系统,包括楼盘模型、摄像头、控制主机、无线通信模块和讲解终端,所述楼盘模型上设有多个标识码,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与控制主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主机与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接,所述讲解终端包括标识码识别模块、终端无线通信模块、终端处理器、显示屏和扬声器,所述终端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显示屏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终端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扬声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终端无线通信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无线连接,所述终端无线通信模块与终端处理器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主机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和信号处理模块,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通过信号处理模块进而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无线通信模块和存储器相连接。

参考图2,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运算放大器U,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容C2进而与运算放大器U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电容C1进而与地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电阻R3进而与运算放大器U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进而与地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R4进而与地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R5进而与运算放大器U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容C3进而与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能有效滤除噪声,从而得到较高的信噪比。

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码为二维码或条形码,所述标识码识别模块为二维码识别模块或条形码识别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讲解终端读取楼盘模型上所需查看楼盘对应的标识码,然后通过终端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主机通信,获取对应的图像信息和音频信息并通过显示屏和扬声器即会播放对应的楼盘信息,大大方便用户自助查看楼盘情况,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