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超薄智能节能可透视LED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3350发布日期:2019-05-03 19:35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新型超薄智能节能可透视LED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超薄智能节能可透视 LED屏。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载LED屏,例如出租车车顶的显示板,显示效果呆板,通常只显示文字;另外,公交车内的显示屏,其视频显示也是预先设定好的,缺少灵活的变通,不具有针对性,特别是当受众与视频广告内容出现匹配的情况下,无论对于受众还是广告商,都会遭受利益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超薄智能节能可透视LED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新型超薄智能节能可透视 LED屏,包括:透明或半透明的防护外壳及其内设置的LED矩阵单元;所述 LED矩阵单元包括:显示控制电路、扫描板、显示控制单元、及LED矩阵;所述LED矩阵包括镂空设置的一个或两个板材及每一板材上阵列排布LED灯珠;显示控制电路从客户终端获取客户终端屏幕各像素的亮度数据,发送给扫描板,扫描板将获取的亮度数据传送给显示控制单元,所述显示控制单元用以驱动LED灯珠点亮。

优选地,该可透视LED屏还包括一底座,用以支撑所述壳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新型超薄智能节能可透视LED屏的智能物联网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的可透视LED屏、无线智能分析识别摄像头、云平台、客户终端;所述无线智能分析识别摄像头与外部的云平台通信连接,将客流信息反馈至云平台后,云平台根据反馈的客流信息发送对应视频内容给客户终端,经客户终端再给予LED矩阵单元展示;同时,云平台将获取的客流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将分析结果发送给对应的客户终端。

优选地,该智能物联网系统还包括一与LED矩阵单元电性连接的控制电源,该控制电源包括:电压检测比较电路、延时控制电路、电源开关电路,所述电压检测比较电路用于检测并判断供电状态;所述延时控制电路对启动的延时以及对延时时间的控制;所述电源开关电路控制电源端的供电;在没有供电或者供电不稳定时LED矩阵单元处于关闭状态,当检测到稳定电压,并延时一定时间后才开启给LED矩阵单元供电。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警示子系统,与云平台、客户终端通信连接,当云平台从无线智能分析识别摄像头获取到可疑人员时,警示子系统发送报警信息。

优选地,所述警示子系统包括警报灯、报警按钮、信息显示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超薄智能节能可透视LED屏结构设计轻巧,可以设置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上或固定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不受空间的限制;

(2)、本实用新型的超薄智能节能可透视LED屏,结合物联网技术,可以获得智能的广告信息推送,有针对性的播放广告内容;

(3)、本实用新型采用LED阵列,可以通过客户终端获得随心所欲的展现效果,选择自由度更灵活,视频、图像均可完美展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薄智能节能可透视LED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薄智能节能可透视LED屏一应用场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超薄智能节能可透视LED屏另一应用场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超薄智能节能可透视LED屏再一应用场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可透视LED屏的智能物联网系统结构示意图;图6 为本实用新型中LED矩阵单元的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显示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超薄智能节能可透视LED屏1,包括:透明或半透明的防护外壳11及其内设置的LED矩阵单元12;其应用在类似公交车玻璃上时,可以将壳体贴于其上(参见图2)。当应用在类似的士车顶或独立设置在地面时,该可透视LED屏还包括一底座13,用以支撑所述壳体12(参见图3-4)。

参见图5-6,所述LED矩阵单元12包括:显示控制电路121、扫描板122、显示控制单元、及LED矩阵123;所述LED矩阵123包括镂空设置的一个或两个板材及每一板材上阵列排布LED灯珠;显示控制电路121从客户终端2获取客户终端2屏幕各像素的亮度数据,发送给扫描板122,扫描板122将获取的亮度数据传送给显示控制单元,所述显示控制单元用以驱动LED灯珠点亮。

参照图5至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超薄智能节能可透视LED屏1的智能物联网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的可透视LED屏1、无线智能分析识别摄像头3、云平台4、客户终端2;所述无线智能分析识别摄像头3与外部的云平台4通信连接,将客流信息反馈至云平台4后,云平台4 根据反馈的客流信息发送对应视频内容给客户终端2,经客户终端2再给予 LED矩阵单元12展示;同时,云平台将获取的客流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将分析结果发送给对应的客户终端。对于大数据分析的具体阐述,可以参见下文。

参见图7,该智能物联网系统还包括一与LED矩阵单元12电性连接的控制电源6,该控制电源6包括:电压检测比较电路61、延时控制电路62、电源开关电路63,所述电压检测比较电路61用于检测并判断供电状态;所述延时控制电路62对启动的延时以及对延时时间的控制;所述电源开关电路63 控制电源端的供电;在没有供电或者供电不稳定时LED矩阵单元12处于关闭状态,当检测到稳定电压,并延时一定时间后才开启给LED矩阵单元12 供电。

其中,该系统还包括警示子系统5,与云平台4、客户终端2通信连接,当云平台4从无线智能分析识别摄像头3获取到可疑人员时,警示子系统5 发送报警信息。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警示子系统5包括警报灯51、报警按钮52、信息显示器53。

本实用新型中,扫描板122中采用若干恒流驱动IC,其型号类似XLT5026,用于恒流驱动控制串行的LED灯珠,其原理为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1)、无线智能分析识别摄像头3

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创造性地针对客流群进行精准的人流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实时掌握客群状态,及时知晓现场客流分布情况,并快速分析客流需求,分析其核心关注点,反馈至云平台,迅速调整广告内容或其他有关信息,让广告受众具有针对性,并在后台生成数据报告。

(2)、云平台

云数据分析、手机APP管理工具、云洞察报告于一体的大数据系统,管理无线智能分析识别摄像头3及LED矩阵123的数据分析,报告生成及播放控制调整。客户终端2(手机或平板、电脑及其他视频控制终端):内置GPS,可无线或者有线控制,储存或接收其他终端发来的视频信号文件或其他需求文件,把信号转换成LED矩阵123所需要的数据和控制信号格式用于控制 LED矩阵123的显示状态。

(3)、LED矩阵单元12

其由显示控制电路121、扫描板122、显示控制单元、LED矩阵123组成,显示控制电路121从客户终端2(手机或平板、电脑及其他视频控制终端)获取一屏各像素的各色亮度数据,然后分配给若干块扫描板122,每块扫描板 122负责控制LED矩阵123上的若干行(列),而每一行(列)上的LED显示信号则用串行方式通过本行的各个显示控制单元级联传输,每个显示控制单元直接面向LED矩阵屏体。

LED矩阵123,和图像显示屏的情况类似,一般由带有灰度级控制功能的移位寄存器锁存器构成。只是视频LED矩阵的规模往往更大,所以应该使用集成规模更大的集成电路。扫描板122所起的作用正所谓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接受客户终端2(手机或平板、电脑及其他视频控制终端)的视频信号,另一方面把属于本级数据传送给自己的各个显示控制单元,同时还要把不属于本级的数据向下一个级联的扫描板传输。视频信号和LED显示数据,在空间、时间、顺序等各方面的差别,都需要有扫描板122来协调,可采用低电压和大芯片LED灯,并采用共阴控制方式,整体功率降低,起到节能作用。

(4)、防护外壳11

透明或半透明,用于保护控制电源6、客户终端2及LED矩阵123,具有防水、防碰撞等功能,材质可由金属或者塑胶等组成。

(5)、警报子系统5

由警报灯51,报警按钮52及信息显示器53等组成,可连接于客户终端 2(手机或平板、电脑及其他视频控制终端),或采用无线连接于云平台4,该警报子系统5与警务系统链接,当数据分析客流端或乘客有可疑异常人员时,警报灯51会出现警示闪光,也可设置及时在信息显示器53上显示可疑异常人员信息,让司机或相关人员及时处理险情,是按下报警按钮52触发警报系统或者做其他排除险情的方法,同时可设置经大数据分析后,将相关可疑信息自动发往警务监控系统,触发险情机制。

(6)、大数据分析

通过屏体附加的监控系统,发送给云平台,云平台收集存储各种类型的基本数据,例如,人流量、性别、年龄、地点等,这些数据经大数据分析后,可得到各种所需要的大数据,例如,人流量的周期变化,反馈给商场等经营场所,使其匹配相应的服务准备,反馈给交通部门,使其安排交通警察进行合理的疏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产品,可以各种形状分布在车体及固定的安装位置,由产品集成的智能分析识别摄像头采集相关需求信息:人脸识别技术,创造性地针对客流群进行精准的人流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实时掌握客群状态,及时知晓现场客流分布情况,并快速分析客流需求,分析其核心关注点,反馈至云平台,迅速调整广告内容或其他有关信息,让广告受众具有针对性,另当数据分析客流端或乘客有可疑异常人员时,警报灯会出现警示闪光,也可设置及时在信息显示器上显示可疑异常人员信息,让司机或相关人员及时处理险情,是按下报警按钮触发警报系统或者做其他排除险情的方法,同时可设置经大数据分析后,将相关可疑信息自动发往警务监控系统,触发险情机制。并在后台生成数据报告,反馈至云平台,准确的呈现人流分析、监控、预警及大数据实时模拟分布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