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站台投影式引导地标生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0770发布日期:2018-12-14 22:52阅读:1055来源:国知局
高铁站台投影式引导地标生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站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高铁站台投影式引导地标生成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运输服务的要求,相关交通部门要求为高铁乘车旅客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旅客服务系统要有明确的动态导向,车站要设置醒目、规范的指引标识,向旅客提供车次、时刻、停靠站台以及进出站台等指引信息,通常在高铁列车停靠站台的一侧,需在每节车厢停靠位置处设立地面引导标识。

目前,高铁客运站台多采用传统的手工绘制站台地面引导标识,这种标识存在以下缺陷:随着时间的积累,其字迹图样非常易于磨损,使得显示的信息不完整;为了对应不同车次的车厢位置,通常在地面上会并排设置多个颜色不同的引导标识,在列车到达之前,旅客需要根据站台上方的提示进行区分从而找到对应自己车次的引导标识进行短暂等候,这个过程比较麻烦,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区分,在遇到阴天光线较暗或者夜晚时更难寻找,而且也不利于色盲人群区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铁站台投影式引导地标生成系统,可通过激光投影在地面形成实时的引导标识,醒目且不需要耗费时间去进行区分,在极大程度上方便了旅客在夜晚或者光线较暗的时候快速找到自己的车厢停靠位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铁站台投影式引导地标生成系统,包括设置在站台上方的激光投影灯以及连接激光投影灯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控制激光投影灯向地面站台投射不同车次引导标识的激光图案,所述控制器与铁路调度中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投影灯包括投影灯本体以及与投影灯本体铰接的支架。

更进一步地,所述投影灯本体设有外壳,所述外壳与支架通过销轴铰接,所述销轴传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控制器连接,使所述电机正转或反转,可带动所述投影灯本体转动从而调整所述投影灯本体的激光投影的朝向。

更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投影灯的上方设有电缸,所述电缸伸缩杆的一端竖直向下连接支架,所述电缸通过一根连接杆与站台顶棚连接,所述电缸与控制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水平设置有一块防尘挡雨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与铁路调度中心连接的控制器控制激光投影灯,可使激光投影灯向地面站台同步投射各车次引导标识的激光图案,从而便于旅客快速找到自己对应乘坐的车厢或等候区域进行等候,在光线较暗或者夜晚环境下,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投影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激光投影灯 1a——投影灯本体 1b——支架

2——电机 3——电缸 4——连接杆

5——防尘挡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高铁站台投影式引导地标生成系统,包括设置在站台上方的激光投影灯1以及连接激光投影灯1的控制器,控制器可控制激光投影灯1向地面站台投射不同车次引导标识的激光图案,所述控制器与铁路调度中心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高铁站台投影式引导地标生成系统可通过与铁路调度中心连接的控制器控制激光投影灯1,可使激光投影灯1向地面站台同步投射各车次引导标识的激光图案,从而便于旅客快速找到自己对应乘坐的车厢或等候区域进行等候,在光线较暗或者夜晚环境下,效果显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并不涉及对控制程序的改进,控制器通过与铁路调度中心连接并控制激光投影灯1变换投影图像所需的控制程序,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控制程序即可实现,例如运用现有的PIS系统(乘客信息系统)来实现,故在此不进行赘述。

进一步,如图2所示,激光投影灯1包括投影灯本体1a以及与投影灯本体铰接的支架1b,投影灯本体1a设有外壳,外壳与支架1b通过销轴铰接,销轴传动连接有电机2,电机2与控制器连接,使电机2正转或反转,可带动投影灯本体1a转动从而调整投影灯本体1a的激光投影的朝向,进而便于将投影图案以大小、角度均合适的形式投射到地面上。

再进一步,还可以在激光投影灯1的上方设置电缸3,使电缸3伸缩杆的一端竖直向下连接支架1b,并且电缸3通过一根连接杆4与站台顶棚连接,电缸3与控制器连接,通过电缸3伸缩杆的作用可对激光投影灯1的高度进行调节,更进一步地方便了调整投射图案的效果。

另外,还可以在支架1b上水平设置一块防尘挡雨板5,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激光投影灯1长期暴露在室外而受到的灰尘或雨水的影响,进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