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干胶原纸覆膜除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6008发布日期:2019-06-29 01:01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干胶原纸覆膜除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干胶标签生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不干胶原纸覆膜除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不干胶标签是以纸张、薄膜或特种材料为面料,背面涂有粘合剂,以涂硅底纸为保护纸的一种复合材料,并经印刷、模切等加工后成为成品标签。不干胶标签生产过程中用到的原纸一般包括不干胶面纸和不干胶底纸,不干胶面纸上粘覆有不干胶来与不干胶底纸粘接,不干胶标签生产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表面印刷的图案及文字将信息传递给观察者,往往需要印刷产品特点、产品成分、产地、生产厂家等等信息,其中部分成品标签直接粘贴于产品表面,也可以起到保护产品的目的,用户需要将该成品标签揭下后再使用产品,而该成品标签用于揭开的部位的不干胶会使用户在揭开产品时使用感不佳,所以需要彻底去除该部分的不干胶,还有其他需要在不干胶原纸上去除的条状不干胶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彻底去除条状不干胶、操作方便的不干胶原纸覆膜除胶装置。

一种不干胶原纸覆膜除胶装置,用于将不干胶原纸的一不干胶面纸与预定宽度光膜原纸的光膜面纸粘接,所述不干胶原纸还包括一不干胶底纸,所述不干胶底纸粘覆于所述不干胶面纸的一第一胶面上,所述不干胶原纸覆膜除胶装置包括:用于连续供给所述不干胶原纸的原料供给单元;用于连续供给所述光膜原纸的光膜供给单元,其包括预定数量的膜盘、预定数量的间距盘、一主轴、一对轴承及一支架,所述膜盘及所述间距盘间隔地套装于所述主轴上,所述膜盘上均卷绕有所述光膜原纸并随所述主轴转动,所述一对轴承套装于所述主轴两端并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膜盘宽度之和小于所述不干胶原纸宽度;一压合装置,其包括一对相互抵压的压合辊,用于将所述光膜面纸、所述不干胶底纸与所述不干胶面纸压合成一局部不干胶纸,且所述光膜面纸置于所述不干胶底纸与所述不干胶面纸之间;预定数量的导辊,所述不干胶底纸绕过所述导辊后穿过所述压合装置;以及用于收集所述局部不干胶纸的出料收集辊。

优选的,所述光膜原纸还包括一光膜底纸,所述光膜底纸与所述光膜面纸的一第二胶面粘接,所述压合装置将所述光膜面纸、所述不干胶底纸与所述不干胶面纸压合成所述局部不干胶纸时,所述光膜面纸的第二胶面与所述不干胶面纸的第一胶面粘接。

优选的,所述不干胶原纸覆膜除胶装置还包括一光膜底纸回收单元,用于连续回收所述光膜底纸。

优选的,其包括一纠偏装置,所述纠偏装置包括一对分别设置于所述光膜面纸两侧的红外传感器、一微处理器、一滑轨及一驱动机构,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光膜面纸间隔预定距离,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及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接收所述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向所述驱动机构传递控制信号,所述滑轨内套装有所述光膜供给单元的支架,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并驱动所述支架沿所述滑轨移动。

优选的,所述一对压合辊为一全轮转印刷装置的一大压筒及与所述大压筒相切的一小压筒,所述全轮转印刷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印刷单元。

优选的,所述不干胶原纸覆膜除胶装置包括一张力调节装置,所述张力调节装置沿重力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一对第一固定辊、一第二固定辊及一导槽,所述导槽内设置有一滑动辊,所述滑动辊可沿所述导槽滑动且与所述第二固定辊通过一弹性装置连接,所述不干胶底纸依次绕过所述滑动辊一侧的第一固定辊、所述滑动辊及所述滑动辊另一侧的第一固定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干胶原纸覆膜除胶装置,其包括一连续供给所述光膜原纸光膜供给单元、一原料供给单元、预定数量的导辊及压合装置,所述原料供给单元提供的不干胶原纸经过所述导辊后其不干胶面纸及其不干胶底纸分离,所述压合装置将所述光膜原纸的光膜面纸压合在所述不干胶面纸与所述不干胶底纸之间形成一局部不干胶纸,由于所述光膜供给单元包括预定数量的膜盘、预定数量的间距盘及一主轴,所述膜盘及所述间距盘间隔地套装于所述主轴上,所述膜盘上均卷绕有所述光膜原纸并随所述主轴转动,所述膜盘宽度之和小于所述不干胶原纸宽度,所以从压合后的局部不干胶纸撕去所述不干胶底纸之后,剩下的不干胶面纸上粘贴有条状光膜,进而达到在不干胶面纸上除去条状不干胶的目的,另外可以使用不同数量的膜盘在所述主轴上的进行间距不同的排列,达到不干胶面纸的不同条状区域进行除胶的目的,达到光膜面纸覆盖后的不干胶面纸区域完全无胶感,且操作方便;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而采用不同的颜色的光膜原纸进行除胶操作,提高压合后局部不干胶纸的辨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不干胶原纸覆膜除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不干胶原纸覆膜除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不干胶原纸覆膜除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二及三实施例提供的光膜供给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二及三实施例提供的撕离不干胶底纸后的局部不干胶纸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阅图1及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不干胶原纸覆膜除胶装置,用于将不干胶原纸的一不干胶面纸与光膜原纸的一光膜面纸粘接,所述不干胶原纸还包括一不干胶底纸,所述不干胶底纸粘覆于所述不干胶面纸的一第一胶面上。所述不干胶原纸覆膜除胶装置包括一原料供给单元1、一光膜供给单元2、一压合装置3、预定数量的导辊42及43、一张力调节装置及一出料收集辊6。

所述原料供给单元1用于连续供给所述不干胶原纸。

结合参阅图4,所述光膜供给单元2用于连续供给所述光膜原纸,其包括预定数量的膜盘21、预定数量的间距盘23、一主轴22、一对轴承24、一支架(图未示),所述膜盘21及所述间距盘23间隔地套装于所述主轴22上,所述膜盘21上均卷绕有所述光膜原纸并随所述主轴22转动,所述膜盘21宽度之和小于所述不干胶原纸宽度,所述压合装置3包括一对相互抵压的压合辊31及32,其用于将所述光膜面纸、所述不干胶底纸与所述不干胶面纸压合成一局部不干胶纸,且所述光膜面纸置于所述不干胶底纸与所述不干胶面纸之间。这样压合装置3压合形成的局部不干胶纸,揭去不干胶底纸后,剩下的不干胶面纸上局部粘贴有条状光膜面纸,达到局部除胶的目的,且用光膜面纸覆盖的地方完全无胶感、使用感好。在使用时可以根据不干胶面纸需要去除的条状不干胶的区域,调整所述膜盘21与所述间距盘23的宽度及数量,以达到对不干胶面纸的不同条状区域进行除胶的目的。所述不干胶底纸依次经过所述张力调节装置、所述导辊42及43后穿过所述压合装置3,最后由所述出料收集辊6收集所述局部不干胶纸。

由于所述不干胶底纸与所述不干胶面纸分离后所走的路程不一,且一般所述不干胶底纸走过的路径更长,要使得所述光膜面纸、所述不干胶底纸及所述不干胶面纸进行精准地贴合,需要所述不干胶底纸保持一定的张力,避免出现皱折,本实施例中,所述不干胶原纸覆膜除胶装置包括一张力调节装置,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括沿重力方向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一对第一固定辊51、与所述一对第一固定辊51位于同一平面的一第二固定辊52及一导槽53,所述导槽53内设置有一滑动辊54,所述滑动辊54可沿所述导槽53滑动且与所述第二固定辊52通过一弹性装置55连接,所述不干胶底纸依次绕过所述滑动辊54一侧的第一固定辊51、所述滑动辊54及所述滑动辊54另一侧的第一固定辊51后再经过所述压合装置3进行压合,在所述滑动辊54的重力及所述弹性装置53的弹力作用下,所述不干胶底纸可以持续保持一定的张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干胶原纸覆膜除胶装置,其包括一连续供给所述光膜原纸光膜供给单元2、一原料供给单元1,导辊42及43,压合装置3,所述原料供给单1提供的不干胶原纸其不干胶面纸及其不干胶底纸分离,其不干胶底纸经过上述导辊,所述压合装置3将所述光膜原纸的一光膜面纸压合在所述不干胶面纸与所述不干胶底纸之间形成一局部不干胶纸,由于所述光膜供给单元2包括预定数量的膜盘21、预定数量的间距盘23及一主轴22,所述膜盘21及所述间距盘23间隔地套装于所述主轴22上,所述膜盘21上均卷绕有所述光膜原纸并随所述主轴22转动,所述膜盘21宽度之和小于所述不干胶原纸宽度,所以从压合后的局部不干胶纸撕去所述不干胶底纸之后,剩下的不干胶面纸上粘贴有条状光膜,进而达到在不干胶面纸上除去条状不干胶的目的,另外可以使用不同数量的膜盘21在所述主轴22上的进行间距不同的排列,达到不干胶面纸的不同条状区域进行除胶的目的,达到光膜面纸覆盖后的不干胶面纸区域完全无胶感,且操作方便;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而采用不同的颜色的光膜原纸进行除胶操作,提高压合后局部不干胶纸的辨识度。

实施例二:

参阅图2及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所述光膜原纸还包括一光膜底纸,所述光膜底纸与所述光膜面纸的一第二胶面粘接,所述压合装置3将所述光膜面纸、所述不干胶底纸与所述不干胶面纸压合成所述局部不干胶纸时,所述光膜面纸的第二胶面与所述不干胶面纸的第一胶面粘接。且所述不干胶原纸覆膜除胶装置还包括一光膜底纸回收单元7,用于连续回收所述光膜底纸。

除能达到实施例一的效果外,在所述光膜面纸与所述不干胶面纸贴合的面涂覆不干胶,可以保证所述光膜面纸与所述不干胶面纸牢固地粘贴在一起,避免后续模切成不干胶标签后粘贴在除胶区域的光膜面纸出现与所述不干胶面纸脱离现象,进一步保证产品质量。

实施例三:

参阅图3及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主要的区别在于,所述一对压合辊3为一全轮转印刷装置的一大压筒33及与所述大压筒33相切的一小压筒34,所述全轮转印刷装置包括至少一组印刷单元8。

本实施例不仅具有实施例二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且所述全轮转印刷装置的大压筒33与小压筒34直接将所述光膜面纸、所述不干胶底纸与所述不干胶面纸压合成所述局部不干胶纸后,所述局部不干胶纸绕过所述大压筒33,由所述印刷单元8完成后续的印刷工作,将印刷文字及覆膜除胶高效地结合,可提高生产效率。

且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纠偏装置,所述纠偏装置设置于所述光膜供给单元2上,其包括一对分别设置于所述光膜面纸两侧的红外传感器25、一微处理器(图未示)、一滑轨(图未示)及一驱动机构(图未示),所述红外传感器25与所述光膜面纸间隔预定距离,所述微处理器(图未示)电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25及所述微处理器(图未示),所述微处理器(图未示)接收所述红外传感器25的检测信号并向所述驱动机构(图未示)传递控制信号,所述光膜供给单元2的支架(图未示)套装于所述滑轨(图未示)内,所述驱动机构(图未示)与所述支架(图未示)固定连接并驱动所述其沿所述滑轨(图未示)移动,设定红外传感器25离所述光膜面纸的距离,红外传感接25收光膜面纸在横向上的位置信息,后通过推动所述光膜供给单元2的横向移动,可以使光膜面纸精准地粘贴于所述不干胶面纸与所述不干胶底纸之间。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