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签贴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8887发布日期:2019-08-27 20:41阅读:2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标签贴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干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标签贴纸。



背景技术:

在调味品、化妆品、酒、饮料、粘接剂等产品外包装加工过程中,需要在其外周(例如环绕瓶子外周)粘贴标签,用于说明产品的功能、配方等信息,现有的标签贴纸通常是在标签贴纸背面涂布粘接层,然后粘贴离型纸,使用时,将标签贴纸背面的离型纸整张去除,然后贴在外包装上,粘贴时标签贴纸与外包装之间很难一次粘贴平整,容易在标签贴纸上形成气泡或者皱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标签贴纸:

一种标签贴纸,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离型纸层、弹性基材层、弹性气囊层、图案印刷层,所述弹性基材层设有多个连通弹性气囊层的喇叭形开口,所述喇叭形开口上小下大且其内侧面下部均匀涂抹有粘胶层,当弹性基材层按压于待粘贴表面上时,喇叭形开口内的空气进入弹性气囊层内从而使得弹性气囊层膨胀展开,从而避免贴纸表面发生褶皱。

优选的,所述喇叭形开口的中部设有水平设置的密封薄膜,当弹性基材层按压于待粘贴表面上时,密封薄膜发生破裂,喇叭形开口内的空气进入弹性气囊层内。

优选的,所述基材层采用弹性橡胶材质,从而便于空气的压缩。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撕去离型纸层按压弹性基材层使得原本位于喇叭形开口的空腔内和贴纸下端的残余空气通过喇叭形开口直接进入弹性气囊层,使得弹性气囊层膨胀展开,从而避免贴纸表面发生褶皱;此外喇叭形开口的结构会形成类似于吸盘的结构从而增强了吸附作用力,也使得喇叭形开口内侧的粘胶从而接触待粘贴表面进而形成粘接的更为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常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常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离型纸层;2、弹性基材层;3、弹性气囊层;4、图案印刷层;5、喇叭形开口;6、粘胶层;7、密封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标签贴纸,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离型纸层1、弹性基材层2、弹性气囊层3、图案印刷层4,所述弹性基材层2设有多个连通弹性气囊层3的喇叭形开口5,所述喇叭形开口5上小下大且其内侧面下部均匀涂抹有粘胶层6,当弹性基材层2按压于待粘贴表面上时,喇叭形开口5内的空气进入弹性气囊层3内从而使得弹性气囊层3膨胀展开,从而避免贴纸表面发生褶皱。

实施例2:由于在撕去离型纸层1时,外界的空气容易直接通过喇叭形开口5连通弹性气囊层3,从而导致弹性气囊层3空气干瘪,而在按压过后也有可能由于空气量不足而导致弹性气囊层3始终处于干瘪状态而无法展开。因此本申请人设计了一种标签贴纸,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的离型纸层1、弹性基材层2、弹性气囊层3、图案印刷层4。所述弹性基材层2采用弹性橡胶材质且设有多个连通弹性气囊层3的喇叭形开口5。所述喇叭形开口5上小下大且其内侧面下部均匀涂抹有粘胶层6。所述喇叭形开口5的中部设有水平设置的密封薄膜7。当弹性基材层2按压于待粘贴表面上时,喇叭形开口5受压展开,从而导致密封薄膜7发生破裂,使得原本位于喇叭形开口5的空腔内和贴纸下端的残余空气通过喇叭形开口5直接进入弹性气囊层3,使得弹性气囊层3膨胀展开,从而避免贴纸表面发生褶皱。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例。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