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墨液调节器的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8324发布日期:2019-11-12 21:38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墨液调节器的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心笔制造设备,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墨液调节器的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直液式走珠笔是中性笔的一种,相比较常规的中性笔具有更加流畅的书写感觉,液具有更长的书写时间,故直液式中性笔的使用更加舒适方便。

现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1144826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直液式水性走珠笔芯,它包括滚珠笔头、储墨管、安放滚珠笔头的接头、为滚珠笔头供墨的引水芯及起封闭作用的尾塞,在储墨管内靠接头一端设有墨液调节器。

如图1所示,墨液调节器在组装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如图1所示的储墨管,储墨管会通过振动盘输送到组装工位上,在将储墨管安装在组装台上后,还需要压紧装置装置对储墨管进行压紧,使储墨管能够稳定的安装在组装台上,在压紧装置对输液管进行压紧时,容易导致输液管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墨液调节器的组装设备,其通过翻料板能够对储墨管进行翻转,实现了能够使所有的储墨管的前端均朝向运动方向,提高了输料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墨液调节器的组装设备,包括圆形的组装台以及设于组装台一侧的振动盘,组装台的边缘部分固定连接有多个用来固定储墨管的固定套;

振动盘上固定连接有导料管,导料管远离震动盘的一端处于组装台上方,且导料管处于振动盘上方的一端还设有卸料组件;还包括设于组装台下方的固定组件;

固定组件包括设于组装台下方的矩形块以及和矩形块固定连接的吸风管,吸风管远离矩形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提供风力的风机;

固定套的底面开设有贯通组装台的通孔,矩形块的上端开设有进风孔,进风孔和通孔对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储墨管进入固定套后,吸风管提供风力,进风孔能够通过通孔对使固定套内产生吸力,从而能够将输液管吸入固定套内,使输液管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固定套内,不需要压紧装置对储墨管进行压紧,能够避免储墨管受到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述卸料组件包括和导料管端部固定连接的下料块,下料块内部开设有弧形通道,弧形通道的下端和固定套对齐,弧形通道的上端和导料管出料口对齐,且向远离导料管的方向水平延伸;

下料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和弧形通道相通的矩形槽,矩形槽的上方设有两个气动手指,且两个气动手指和导料管内部的两个通道对齐;

下料块远离导料管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能够驱动气动手指横向移动的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墨管输送时,前端朝向运动的方向,气动手指夹持住储墨管的前端,气缸驱动气动手指向远离导料管的方向运动,能够使储墨管的端部不会进入弧形通道内,从而使储墨管的后端进入弧形通道,使储墨管的后端首先进入固定套,从而使储墨管能够竖直向上的安装在固定套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斜板,斜板的上端和固定板固定连接,斜板的下端和矩形块的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斜板能够对固定板进行支撑,能够避免较重的固定板发生下坠,从而使固定板能够对纵向气缸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通道的内表面度有一层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铬能够增加弧形通道表面的光滑性,从而使储墨管能够更好的向下滑动,避免储墨管卡在弧形通道内,使储墨管能够顺利的进入固定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料块的下端开设有可供固定套通过的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套能够进入通槽内,则能够使固定套和下料块配合的更加对齐,从而能够使储墨管更加准确的进入固定套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矩形块的上表面嵌设有多个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料块的下表面容易和组装台的上表面接触,滚珠能够减少组装台和下料块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下料块对组装台造成干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料管靠近下料块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内设有能够进入导料管的挡板,挡板的下端开设有能够容纳储墨管端部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在气动手指对储墨管夹住时能够对后续的储墨管夹持,从而能够防止后续的储墨管向前运动,对先前的储墨管进入弧形通道造成干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槽的棱边处开设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能够对增加通槽开口处的大小,固定套运动的轨迹为弧形,所以凹槽的开口处增加,使固定套的运动不会和凹槽发生干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矩形块能够通过进风孔提供风力,使带有吸力的风经过通孔,从而使固定套内产生吸力,能够使输液管稳定的安装的固定套内,不用压紧装置进行压紧,进而避免储墨管在受到压力的过程中发生损坏;

2.导料管上设有挡板,挡板的下端开设有能够卡住储墨管端部的前端,从而能够在气动手指夹持最前方的储墨管时对后续的储墨管进行阻挡,使后续的储墨管不会对前方的储墨管进入弧形通道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储墨管的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中突显通孔的结构图;

图4是图2中A部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中突显弧形通道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图5中B部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中突显凹槽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图7中C部放大图;

图9是实施例中突显滚珠的结构图。

图中:1、组装台;11、固定套;12、通孔;2、振动盘;3、导料管;31、矩形孔;32、挡板;33、凹槽;34、竖板;35、横板;36、竖向气缸;4、卸料组件;41、下料块;42、弧形通道;43、矩形槽;44、气动手指;45、固定板;451、斜板;46、横向气缸;47、通槽;48、倒角;5、固定组件;51、矩形块;52、吸风管;53、风机;54、进风孔;55、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墨液调节器的组装设备,如图2所示,包括能够转动的圆形的组装台1、设于组装台1一侧的振动盘2以及连接振动盘2和组装台1的导料管3;振动盘2用于盛放储墨管,且振动盘2通过振动的方式将储墨管输送到导料管3上,通过储墨管进入导料管3上的推力,能够推动储墨管在导料管3内移动;导料管3能够将储墨管输送到组装台1上,然后被组装台1带动下个工序进行组装。

如图3和图4所示,组装台1的上表面靠近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套11;导料管3靠近组装台1的一端设有卸料组件4,卸料组件4包括和导料管3端部固定连接的下料块41,下料块41的内部开设有弧形通道42(参加图6),弧形通道42的下端能够和固定套11对齐,弧形通道42的上端和导料管3对齐且向远导料管3的方向水平延伸;下料块41的上表面开设有和弧形通道42相通的矩形槽43,矩形槽43处设有两个气动手指44,两个气动手指44和导料管3内部的两个通道对齐,下料块41远离导料管3的侧壁上固定来连接有固定板45,固定板45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横向气缸46,横向气缸46的伸缩杆和气动手指44固定连接;气动手指44夹持住导料管3输送过来的储墨管前端,横向气缸46控制气动手指44向远离导料管3的方向运动,使储墨管的前端不会首先进入弧形通道42,当气动手指44带动储墨管的后端处于弧形通道42上方时,气动手指44松开储墨管,则储墨管的后端向下沿着弧形通道42坠落,从而使储墨管的下端朝下进入固定套11内,使储墨管竖直向上安装在固定套11内,便于输液管在后续的工序中组装其余的零件;弧形通道42的表面度有一层铬,能够减少储墨管弧形通道42内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使储墨管能够顺利的进入固定套11内,不会残留在弧形通道42内。

如图5和图6所示,固定板4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斜板451,斜板451的上端和固定板45固定连接,斜板451的下端和下料块41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板45的上表面存在横向气缸46,故比较重,固定板45容易发生下坠,斜板451能够对固定板45进出支撑,防止固定板45发生下坠。

如图7和图8所示,导料管3靠近组装台1的一端上表面开设有矩形孔31,矩形孔31内插接有能够上下运动的挡板32,挡板32的下端开设有能够容纳储墨管前端的凹槽33(参加图4),挡板32通过矩形孔31进入导料管3内部后,凹槽33和储墨管的前端贴合,但是储墨管的主体不能够通过凹槽33,所以挡板32能够对储墨管进行阻挡,当气动手指44带动最前方的储墨管进行运动时,挡板32对后续的储墨管进行阻挡,使后续的储墨管不能够向前运动,进而使后续的储墨管不会对前方的储墨管进入弧形通道42造成干涉。

如图7和图8所示,导料管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板34,竖板3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板35,横板35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竖向气缸36,竖向气缸36的伸缩杆和挡板3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竖向气缸36能够驱动挡板32的上下运动,且两个竖向气缸36进行驱动,能够使挡板32运动的更加稳定。

如图4所示,下料块41的下端开设有通槽47,固定套11能够进入通槽47内,通槽47能够对固定套11进行定位,使固定套11和弧形通道42的下端能够更加准确的对齐;通槽47的棱边均开设有倒角48,组装台1为圆形且能够转动,所以固定套11的运动轨迹也为弧形,倒角48能够增加通槽47两端的大小,使固定套11进出通槽47不会受到影响。

如图5和图9所示,组装台1的下方还设有固定组件5,固定组件5包括和振动盘2基座上表面固定连接的矩形块51以及和矩形块51固定连接的吸风管52,吸风管52远离矩形块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提供风力的风机53,风机53也固定在振动盘2的基座上;矩形块51的上端开设有进风孔54,固定套11的底面开设有贯通组装台1的通孔12(参见图3),且通孔12的直径比固定套11的内径小;风机53提供风力,通过进风孔54以及通孔12使固定套11内产生吸力,能够对进入固定套11的储墨管产生吸力,使储墨管能够更加稳定的安装在固定套11内,不需要额外的压紧装置对储墨管进行压紧,从而能够避免储墨管的损坏。

如图9所示,矩形块51的上表面嵌设有多个滚珠55,为了保证提供的风力足够大,所以矩形块51的上表面和组装台1的下表面之间距离较小,容易产生摩擦,导致矩形块51发生移动,滚珠55能够减少组装台1和矩形块51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矩形块51受到摩擦力而发生移动。

具体使用方式:振动盘2通过导料管3进行上料,气动手指44和下料块41的配合能够使水平输送过来的储墨管变成竖直的状态进入固定套11内,且使储墨管的下端朝下进入固定套11内,挡板32能够使储墨管间歇进入固定套11内,而不会发生互相干涉,风机53能够提供风力,使固定套11内能够产生吸力,将储墨管稳定的安装的固定套11内,不需要额外的压紧装置,能够避免储墨管受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