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除尘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41301发布日期:2019-04-17 04:4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除尘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教学教具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功能除尘盒,是讲桌上带除尘装置的一种多功能收纳盒。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日常教学中电脑屏电子板越来越普及,但是传统的黑板绿板,在教学活动中仍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使用黑板时,必然会用粉笔、黑板擦,黑板擦完后人们会习惯地在讲桌上、黑板上敲打黑板擦,清除粉笔灰,这样粉笔灰四处飞扬,被人吸收,影响教室环境,危害师生健康。用完后的黑板擦在讲桌上随便乱放,讲桌上到处是粉笔灰,讲桌上的粉笔灰清理不干净,教师的书没有地方放,每次教师上课先要清理讲桌上的粉笔灰,耽误上课一到二分钟。

虽然也有很多人设计了黑板擦清理器,但要么结构复杂、装置体积大,要么清理复杂,清理所用时间长,也有的噪音比较大,影响学生上课的思维和注意力。还有常用的湿巾或者湿抹布,确实污染小,但黑板擦湿后要晾干,所需时间过长(晾干需用4到8分钟),黑板经常被弄湿,黑板5到10个月就会损坏(原因是经常被水腐蚀),用湿抹布也不是一种好办法,现在主要用的还是板擦,方便快捷也不损坏硬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除尘盒,设置有独特的除尘区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减少粉笔灰的扩散,更直接,更环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除尘盒,它包括上下两层(图中的1是指第一层,图中的2是指第二层),上层(1)包括有:除尘区(11),白色粉笔放置区(12),签字笔、电脑笔、水卡、电脑卡放置区(13),彩色粉笔放置区(14),粉笔头投放区(15);下层(2)包括有:粉笔头、粉笔灰收集盒(21),湿巾、湿抹布放置区(22)。

所述的上层由隔板隔成五个区,其中除尘区(11)和粉笔头投放区(15)是与下层是相通的,是中空的,无底板,粉笔头和粉笔灰要通过中空直接落到下层的粉笔头、粉笔灰收集盒(21)。其中白色粉笔放置区(12),签字笔、电脑笔、水卡、电脑卡放置区(13),彩色粉笔放置区(14)这三部分是有底板的,用底板与下层隔开。

在优选方案中,除尘区(11)主要由多个长方体支撑板(112)和二百多个管状体除尘柱(111)组成。横着有十多条支撑板,纵着有十多条支撑板,每两条支撑板间隔5到10毫米,横着的间隔和纵着的间隔形成一个小格子(113),小格子中间中空,能使粉笔灰从中空的部分下落到第二层粉笔灰收集盒(21)。横着的支撑板和纵着的支撑板的相交处的上边连接有管状体除尘柱(111),有弹性,最好用橡胶制成。横着十多条支撑板和纵着十多条支撑板有二百多个相交处,二百多个相交处上连接着二百多个管状体除尘柱(111),每两个管状体除尘柱间隔五到十毫米,每个管状体除尘柱是由空心管状体形成,内直径一到三毫米,外直径三到五毫米。擦黑板后的板擦放在除尘区管状体除尘柱(111)上轻弹,粉笔灰顺着管状体除尘柱的间隙和长方体支撑板的中空漏到第二层的粉笔灰收集区(21),减少了粉尘的扩散,集中回收粉笔灰和粉笔头,可以二次利用。

在优选方案中,粉笔头顺着投放区(15)直接下落到粉笔头、粉笔灰收集盒(21),无障碍,减少了粉笔头乱扔现象的发生,而且回收后可以第二次回收利用,减少污染。

所述的下层由隔板(23)隔成两个区域,分别放置抽屉(21)和抽屉(22),抽屉(21)用来收集粉笔头、粉笔灰;抽屉(22)用来放置湿巾和湿抹布;隔板(23)下边有与上层最大俯视大小相同的底板。

在优选方案中,粉笔放置区用隔板分割成彩色粉笔放置区(14)和白色粉笔放置区(12),这样泾渭分明,便于取用。

在优选方案中,笔类放置区(13)可以把教学中常用的电脑笔、红签字笔、黑签字笔、电脑卡,水卡集中放置,这样桌面整洁,条例清晰,便于取用。改掉了往常板擦乱放,各种笔乱放,粉笔头乱扔的不良习惯。

在优选方案中,粉笔头、粉笔灰收集盒(21)是一个抽屉,粉笔灰盛满后,抽出收集即可。清理方便,易于使用,以便再回收二次利用。

在优选方案中,湿巾盒(22)也是一个抽屉,教学完后,教师只需拉出湿巾盒,取出湿巾擦拭双手即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有益效果有: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多功能除尘盒,它包括除尘区、粉笔头投放区,粉笔放置区、黑红笔电脑笔放置区,粉笔头、粉笔灰收集盒和湿巾放置盒。通过除尘区吸收粉笔灰,再回收粉笔灰,回收粉笔头,克服了教学过程中粉笔灰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黑板擦用完后就放置在除尘区除尘柱(111)上,不至于板擦无处放置。教学中的电脑笔、红签字笔、黑签字笔、电脑卡,水卡集中放置,不至于桌面上乱七八糟,笔乱滚,板擦乱放,粉笔和粉笔头到处都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快捷,各功能区有不同的作用,放置区分别放置不同物品,层次分明,便于操作,除尘区清除粉笔灰只用三到五秒,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图

图2:图1中第一层(上层)的俯视图

图3:图2中除尘区(11)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4:图2中小格子(113)的剖视示意图

图5:图1中第二层(2)的俯视图

图6:图5的立体图

图7:图5中21和22两个抽屉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上层1,下层2,除尘区11,白色粉笔放置区12,各类笔、卡放置区13,彩色粉笔放置区14,粉笔头投放区15,管状除尘柱111,长方体支撑板112,小格子113,粉笔头、粉笔灰收集盒21,湿巾、毛巾放置盒22,隔板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在图1中,本实施例的多功能除尘盒由上下两层连接而成,外围的围墙板上下相连,形成一个整体。上层有除尘区(11),白色粉笔放置区(12),签字笔、电脑笔、水卡、电脑卡放置区(13),彩色粉笔放置区(14),粉笔头投放区(15);所述的上层五个区由隔板隔开,其中除尘区(11)和粉笔头投放区(15)与下层相通,是中空的,无底板。粉笔头和粉笔灰通过中空直接落到下层的粉笔头、粉笔灰收集盒(21)。其中白色粉笔放置区(12),签字笔、电脑笔、水卡、电脑卡放置区(13),彩色粉笔放置区(14)这三部分是有底板的,用底板与下层隔开,同时这三个区用隔板隔开。

上层除尘区(11)主要由多个长方体支撑板(112)和二百多个管状体除尘柱(111)组成。横着有十多条支撑板,纵着有十多条支撑板,每两条支撑板间隔5到10毫米,横着的支撑板和纵着的支撑板的相交处的上边连接有管状体除尘柱(111),有弹性,最好用橡胶制成。每两个管状体除尘柱间隔五到十毫米,每个管状体除尘柱是由空心管状体形成,内直径一到三毫米,外直径三到五毫米。擦黑板后的板擦放在除尘区管状体除尘柱(111)上轻弹,粉笔灰顺着管状体除尘柱和长方体支撑板的中空漏到第二层的粉笔灰收集区(21)。

下层(2)有粉笔头、粉笔灰收集盒(21),有湿巾、抹布放置盒(22),这两个盒子都是抽屉,两个抽屉放置在底板上,由隔板(23)隔开。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多功能除尘盒分为上下两层,两层由外围围墙板的扣槽上下相扣,使上下两层合在一起,形成整体。

其他零部件及零部件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在实施例1基础上修改上层除尘区(11),除尘区(11)只是由支撑板(112)纵横交错形成,形成小格子样式,格子中间是中空,中空部分是支撑板间隔五到十毫米形成的。没有管状体除尘柱(111),即在实例1中去掉管状体除尘柱,相应的长方体支撑板高度是实施例1中的2倍。擦完黑板后的板擦放在支撑板上轻弹,粉笔灰顺着支撑板空隙下落到粉笔灰收集盒(21)内,集中回收。

其他零部件及零部件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特征的等同替代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