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电子纸纹理现象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38847发布日期:2019-07-24 08:52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电子纸纹理现象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泳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改善电子纸纹理现象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普通的电泳显示器件中,内部的黑白颗粒容易发生浮起、沉淀、漂起以及粘连现象,使得本身的显示性能变差,而市面上性能更优的微杯型电泳显示器与微胶囊型电泳显示器,其内部的粒子分布更加均匀、有序,但随着电泳电子纸的波形不断优化,驱动波形的驱动时间不断减少,分散剂中受力复杂,使得颗粒分布难以统一,导致电泳电子纸显示屏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精准灰阶的显示,灰阶没有足够的时间达到均匀,就形成了纹理现象的问题,导致电子纸在驱动过程中产生"鬼影"现象和反射率峰突现象,造成电子纸形成的图像变得模糊。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不改变驱动设备材料和结构前提下,能提高电子纸显示清晰度的改善电子纸纹理现象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善电子纸纹理现象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

(1)、对微胶囊电子纸显示屏的像素电极施加抹除电压,驱使电子纸显示屏微胶囊内的黑带电粒子往像素电极发生偏移,电子纸显示屏灰阶显示为W;

(2)、对微胶囊电子纸显示屏的像素电极施加驱动电压,驱使电子纸显示屏微胶囊内的黑带电粒子以及白带电粒子随驱动电压的变化而在微胶囊内偏移,电子纸显示屏灰阶为DG-LG;

(3)、对微胶囊电子纸显示屏的像素电极施加激活电压,驱使电子纸显示屏微胶囊内漂浮的黑带电粒子和白带电粒子分别往公共电极像素电极和像素电极发生偏移,电子纸显示屏灰阶为B;

所述步骤(1)的抹除电压依次由持续12个单位时间的零电压以及持续12个单位时间的负驱动电压组成;所述步骤(2)的驱动电压依次由持续12个时间单位的负驱动电压、持续8个时间单位的正驱动电压、持续4个时间单位的负驱动电压、持续4个时间单位的正驱动电压以及持续6个时间单位的零电压组成;所述步骤(3)的激活电压依次由持续12个单位时间的正驱动电压以及持续12个单位时间的零电压组成。

所述正驱动电压为+15V的直流电压,负驱动电压为-15V的直流电压。

所述时间单位的时长为10ms。

所述黑带电粒子带正电荷,所述白带电粒子带负电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驱动电压能驱使电子纸显示屏微胶囊内的黑带电粒子以及白带电粒子随驱动电压的变化而在微胶囊内偏移,使微胶囊中的黑带电粒子和白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况得到了一个运动速度相对平稳的情况,均匀微胶囊中的黑带电粒子和白带电粒子的分布,让电子纸显示屏后续所显示的内容更加清晰、流畅,使得微胶囊电子纸显示屏的纹理得到极好的优化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微胶囊型电子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W-LG波形图;

图3是采用W-LG波形为驱动电压的微观图;

图4是采用W-LG波形为驱动电压的灰度图;

图5是DG-LG1波形图;

图6是采用DG-LG1波形为驱动电压的微观图;

图7是采用DG-LG1波形为驱动电压的灰度图;

图8是DG-LG2波形图;

图9是采用DG-LG2波形为驱动电压的微观图;

图10是采用DG-LG2波形为驱动电压的灰度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微胶囊型电子纸由公共电极板1、像素电极板2、位于公共电极板1与像素电极板2之间的微胶囊3组成,显示图像一端的公共电极板1作为显示端,称为公共电极,位于微胶囊3另一端的像素电极板2作为控制端,称为像素电极;当在像素电极上施加正负电压时,微胶囊3受电场的作用,使得内部带电荷的黑带电粒子4和白带电粒子5发生移动而达到显像效果。

(1)、对微胶囊电子纸显示屏的像素电极施加抹除电压,驱使电子纸显示屏微胶囊3内的黑带电粒子4往像素电极发生偏移,电子纸显示屏灰阶显示为W(白),将电子纸显示屏进行初始化,抹除以前的显像痕迹;

(2)、对微胶囊电子纸显示屏的像素电极施加驱动电压,驱使电子纸显示屏微胶囊3内的黑带电粒子4以及白带电粒子5随驱动电压的变化而在微胶囊3内偏移,电子纸显示屏灰阶为DG-LG(深灰-浅灰),在整个步骤(2)的过程中,黑带电粒子4和白带电粒子5不断地随驱动电压的变化而在微胶囊3内发生,偏移的方向于像素电极以及公共电极中发生变化,电子纸显示屏灰阶则随着驱动电压的改变呈现由白、深灰最后至浅灰的变化,使微胶囊3中的黑带电粒子4和白带电粒子5的运动情况得到了一个运动速度相对平稳的情况,均匀微胶囊3中的黑带电粒子4和白带电粒子5的分布,为后续步骤(3)电子纸显示屏的像素电极施加激活电压所显示的内容更加清晰、流畅,使得微胶囊电子纸显示屏的纹理得到极好的优化效果。

(3)、对微胶囊电子纸显示屏的像素电极施加激活电压,驱使电子纸显示屏微胶囊3内漂浮的黑带电粒子4和白带电粒子5分别往公共电极像素电极和像素电极发生偏移,电子纸显示屏灰阶为B(黑),激活显示图像。

参照图8,所述步骤(1)的抹除电压依次由持续12个单位时间的零电压以及持续12个单位时间的负驱动电压组成;所述步骤(2)的驱动电压依次由持续12个时间单位的负驱动电压、持续8个时间单位的正驱动电压、持续4个时间单位的负驱动电压、持续4个时间单位的正驱动电压以及持续6个时间单位的零电压组成;所述步骤(3)的激活电压依次由持续12个单位时间的正驱动电压以及持续12个单位时间的零电压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正驱动电压为+15V的直流电压,负驱动电压为-15V的直流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时间单位的时长为10ms。

进一步地,所述黑带电粒子4带正电荷,所述白带电粒子5带负电荷。

在具体实施例中,对步骤(2)进行实况与仿真的对比验证,在微胶囊电子纸显示屏的上方放置装有显微镜的CCD相机(显微镜的分辨率为300微米),用于放大微胶囊电子纸显示屏于步骤(2)的显示图像,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灰度图像的三维图仿真,利用MATLAB软件内部的mesh(flipdim(i,1))函数,在所有仿真图中X轴rows与Y轴columns定位像素所处的位置,而Z轴pixel则表示灰度的像素值(灰度值亮度越高则代表纹理效果越差)。

参照图2至图4,采用W-LG波形(附图2)作为驱动电压,其整个驱动电压的时间为240ms,但在附图3中的微观图,可以看出黑带电粒子4和白带电粒子5的分布情况并不均匀,纹理虽然得到优化但效果不理想,再参照图4,整体的峰值偏高,微胶囊电子纸显示屏的纹理效果不良。

参照图5至图7,采用DG-LG1波形(附图5)作为驱动电压,其整个驱动电压的时间为240ms,在附图6中的微观图,可以看出微胶囊3内部的黑带电粒子4和白带电粒子5的分布相比于采用W-LG波形驱动电压更为均匀,但在图7的灰度图中,整体的峰值偏高,与采用W-LG波形驱动电压相比没有大幅度的改善,微胶囊电子纸显示屏的纹理效果同样不理想。

参照图8至图10,采用DG-LG2波形(附图8)作为驱动电压,在附图9中的微观图,可以看出微胶囊3内部的黑带电粒子4和白带电粒子5的分布与采用DG-LG1波形的驱动电压同样均匀,在图10的灰度图中,整体的像素峰值中更低,进而纹理的优化效果得到了提高。

以上的实施方式不能限定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专业技术领域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整体构思的情况下,所做的均等修饰与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创造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