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景区服务的导览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5073发布日期:2019-08-23 22:06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用于景区服务的导览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景区服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用于景区服务的导览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旅游景区,是指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旅游需求,具备相应的旅游设施并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旅游景点主要围绕着山、江、河、湖、海、寺、庙、博物馆、公园等。

由于景区往往面积较大,因此需要在景区各个地点设置一定的景区服务导览的辅助设备。

现有的景区服务导览的辅助设备在视觉上,尤其是立体化结构和光学结构上存在一定的改进和发挥空间。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用于景区服务的导览用辅助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景区服务的导览用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景区服务导览的辅助设备在视觉上,尤其是立体化结构和光学结构上存在一定的改进和发挥空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用于景区服务的导览用辅助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用于景区服务的导览用辅助装置,包括透光棱柱,集成展示台,透明橡胶铺设带,内嵌固定杆和辅助LED屏幕;所述透光棱柱四个侧面设有滑槽,且透光棱柱通过滑槽安装在相邻的集成展示台内部的滑轨上;所述集成展示台的底部设有凹槽,且凹槽内部通过滑轨连接并收纳安装有一块辅助LED屏幕;所述透明橡胶铺设带和内嵌固定杆为单独的零件。

进一步的,所述透光棱柱的底端等距安装有10个圆形定位孔;所述透光棱柱内部内嵌安装有透光率与透光棱柱外壁不同的玻璃透光轨道,所述透光棱柱的顶端平面设有圆柱型的安装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集成展示台内部设有矩阵框架;所述矩阵框架内部细分为若干个空格且每个空格对应安装有一个单独的透光棱柱,所述矩阵框架底部每个空格均设有定位点,且定位点口径与圆形定位孔口径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橡胶铺设带底部开设有安装凹槽,且透明橡胶铺设带采用三条透明度不同的橡胶条拼接而成;所述安装凹槽形状和口径与安装凸起相吻合。

进一步的,所述内嵌固定杆为伸缩杆结构,且内嵌固定杆可以穿过圆形定位孔和定位点。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LED屏幕采用独立供电,且带有HDMI接口的屏幕;所述辅助LED屏幕外壁设有一个玻璃橡胶包裹框架;所述玻璃橡胶包裹框架对应LED屏幕液晶屏部分为玻璃,对应LED屏幕边框及接口位置为橡胶,且对应接口处设有橡胶开口;所述辅助LED屏幕屏幕部分的面积等于透光棱柱的面积,且当辅助LED屏幕完全收纳在集成展示台内部时,位置处于透光棱柱正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透光棱柱的设计,为景区立体导览提供必要条件,结合集成展示台内部的矩阵框架,通过内嵌固定杆与圆形定位孔对每个不同的透光棱柱进行不同的高度定位设计,从而利用透光棱柱微缩还原景区地貌特征,使游客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景区地貌特征,同时外壁与玻璃透光轨道两种不同透光率材质结合的设计,为续的视觉效果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安装凸起的设计,为后续外接其他模型结构提供了拓展性。

通过透明橡胶铺设带的设计,利用橡胶结构的可塑性特点,可以通过安装凹槽在透光棱柱的基础上,安装在透光棱柱表面,从而对河川,道路或其他线路结构进行模拟指示,提高导览用辅助装置信息传达的多样性。

通过集成一块辅助LED屏幕的设计,除了保留屏幕本身所能具备的多媒体功能之外,将辅助LED屏幕置于透光棱柱底部,作为透光棱柱的光源使用,同时由于屏幕丰富的色彩显示效果,通过专业人员的调教后,为透光棱柱后续的视觉效果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且辅助LED屏幕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展示台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透光棱柱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矩阵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透明橡胶铺设带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嵌固定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透光棱柱;2、集成展示台;3、透明橡胶铺设带;4、内嵌固定杆;5、辅助LED屏幕;101、圆形定位孔;102、有玻璃透光轨道;103、安装凸起;201、矩阵框架;202、定位点;301、安装凹槽;501、玻璃橡胶包裹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景区服务的导览用辅助装置,包括透光棱柱1,集成展示台2,透明橡胶铺设带3,内嵌固定杆4和辅助LED屏幕5;所述透光棱柱1四个侧面设有滑槽,且透光棱柱1通过滑槽安装在相邻的集成展示台2内部的滑轨上;所述集成展示台2的底部设有凹槽,且凹槽内部通过滑轨连接并收纳安装有一块辅助LED屏幕5;所述透明橡胶铺设带3和内嵌固定杆4为单独的零件。

其中,所述透光棱柱1的底端等距安装有10个圆形定位孔101;所述透光棱柱1内部内嵌安装有透光率与透光棱柱1外壁不同的玻璃透光轨道102,所述透光棱柱1的顶端平面设有圆柱型的安装凸起103。通过透光棱柱1的设计,为景区立体导览提供必要条件,结合集成展示台2内部的矩阵框架201,通过内嵌固定杆4与圆形定位孔101对每个不同的透光棱柱1进行不同的高度定位设计,从而利用透光棱柱1微缩还原景区地貌特征,使游客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景区地貌特征,同时外壁与玻璃透光轨道102两种不同透光率材质结合的设计,为续的视觉效果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安装凸起103的设计,为后续外接其他模型结构提供了拓展性。

其中,所述集成展示台2内部设有矩阵框架201;所述矩阵框架201内部细分为若干个空格且每个空格对应安装有一个单独的透光棱柱1,所述矩阵框架201底部每个空格均设有定位点202,且定位点口径与圆形定位孔101口径一致。通过集成展示台2为透光棱柱1和辅助LED屏幕5提供基础支持

其中,所述透明橡胶铺设带3底部开设有安装凹槽301,且透明橡胶铺设带3采用三条透明度不同的橡胶条拼接而成;所述安装凹槽301形状和口径与安装凸起103相吻合。通过透明橡胶铺设带3的设计,利用橡胶结构的可塑性特点,可以通过安装凹槽301在透光棱柱1的基础上,安装在透光棱柱1表面,从而对河川,道路或其他线路结构进行模拟指示,提高导览用辅助装置信息传达的多样性。

其中,所述内嵌固定杆4为伸缩杆结构,且内嵌固定杆4可以穿过圆形定位孔101和定位点202。通过内嵌固定杆4对透光棱柱1和矩阵框架201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其中,所述辅助LED屏幕5采用独立供电,且带有HDMI接口的屏幕;所述辅助LED屏幕5外壁设有一个玻璃橡胶包裹框架501;所述玻璃橡胶包裹框架501对应LED屏幕5液晶屏部分为玻璃,对应LED屏幕5边框及接口位置为橡胶,且对应接口处设有橡胶开口;所述辅助LED屏幕5屏幕部分的面积等于透光棱柱1的面积,且当辅助LED屏幕5完全收纳在集成展示台2内部时,位置处于透光棱柱1正下方。通过集成一块辅助LED屏幕5的设计,除了保留屏幕本身所能具备的多媒体功能之外,将辅助LED屏幕5置于透光棱柱1底部,作为透光棱柱1的光源使用,同时由于屏幕丰富的色彩显示效果,通过专业人员的调教后,为透光棱柱1后续的视觉效果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通过集成展示台2为透光棱柱1和辅助LED屏幕5提供基础支持;通过内嵌固定杆4对透光棱柱1和矩阵框架201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通过透光棱柱1的设计,为景区立体导览提供必要条件,结合集成展示台2内部的矩阵框架201,通过内嵌固定杆4与圆形定位孔101对每个不同的透光棱柱1进行不同的高度定位设计,从而利用透光棱柱1微缩还原景区地貌特征,使游客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景区地貌特征,同时外壁与玻璃透光轨道102两种不同透光率材质结合的设计,为续的视觉效果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同时安装凸起103的设计,为后续外接其他模型结构提供了拓展性;通过透明橡胶铺设带3的设计,利用橡胶结构的可塑性特点,可以通过安装凹槽301在透光棱柱1的基础上,安装在透光棱柱1表面,从而对河川,道路或其他线路结构进行模拟指示,提高导览用辅助装置信息传达的多样性;通过集成一块辅助LED屏幕5的设计,除了保留屏幕本身所能具备的多媒体功能之外,将辅助LED屏幕5置于透光棱柱1底部,作为透光棱柱1的光源使用,同时由于屏幕丰富的色彩显示效果,通过专业人员的调教后,为透光棱柱1后续的视觉效果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