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炫光logo的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2342发布日期:2019-12-20 20:54阅读:6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炫光logo的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炫光logo的标签。



背景技术:

标签按其存在形式可分为三种,分别为实物标签、网络标签和电子标签。其中实物标签是用于标明物品的品名、重量、体积和用途等信息的简要标牌,有传统的印刷标签和现代条码打印标签。而网络标签是一种互联网内容组织方式,是相关性很强的关键字,它帮助人们轻松的描述和分类内容,以便于检索和分享,网络标签已经成为web二点零的重要元素。最后的电子标签则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或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读头、通信器和读写器,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网络标签在使用过程中,其表面的logo内容只有在正对面采用看清楚,从而不便于工作人员在各个角度的辨认,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也影响工作人员的辨识度。

现有网络标签上的logo标志,一般在使用一段时间过后,其logo表面经常出现掉色的情况,从而影响标签的整体使用寿命,而且也影响标签的整体美观。

我们为此,提出了一种炫光logo的标签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炫光logo的标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一种炫光logo的标签,包括标签本体,所述标签本体是由pet层、炫光层、logo和离型纸组成,所述pet层顶部表面中间位置印刷有logo,所述标签本体顶部表面设置有炫光层,所述pet层底端表面通过点胶层黏贴有离型纸。

优选的,所述炫光层采用uv转印技术印刷在标签本体表面,且炫光层厚度为0.05mm-0.1mm之间。

优选的,所述logo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印刷在pet层顶部表面,且logo的内容根据客户的要求具体编程。

优选的,所述pet层为pet塑料层,且pet塑料层的厚度为0.15mm。

优选的,所述点胶层为双面胶,且点胶层的厚度为0.0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标签本体表面设置有一层炫光层,同时炫光层采用纳米印刷网点技术,通过转印的方式制作而成,从而使炫光层表面出现均匀分布的凹凸形状,从而使用户在不同角度都能清楚的观察标签本体上的内容,解决了一般标签logo装饰效果较差的问题,使标签时尚美观的同时又有精致酷炫的效果,从而进一步的方便了人们的使用与满足了人们的新奇性,最终得到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目的,同时采用转印技术,使炫光层具有将强的抗压和耐磨能力,提高标签本体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在pet层的表面设置有logo,logo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印刷而成,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与原稿一样的图文,丝网印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印刷、制版简易且成本低廉,适应性强,而且通过丝网印刷耐旋光性能强可使印刷品的光泽不变,可长期保持logo的颜色光泽亮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炫光logo的标签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炫光logo的标签侧视图。

图例说明:

1、标签本体;2、炫光层;3、logo;4、pet层;5、点胶层;6、离型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2,一种炫光logo的标签,包括标签本体1,标签本体1是由pet层4、炫光层2、logo3和离型纸6组成,pet层4顶部表面中间位置印刷有logo3,标签本体1顶部表面设置有炫光层2,pet层4底端表面通过点胶层5黏贴有离型纸6。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在标签本体1上设置有炫光层2和logo3,便于工作人员对标签本体1上的内容辨识。

具体的,炫光层2采用uv转印技术印刷在标签本体1表面,且炫光层2厚度为0.05mm-0.1mm之间。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采用uv转印技术制作炫光层2,从而使炫光层2表面出现均匀分布的凹凸形状,从而使用户在不同角度都能清楚的观察标签本体1上的内容,解决了一般标签logo3装饰效果较差的问题。

具体的,logo3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印刷在pet层4顶部表面,且logo3的内容根据客户的要求具体编程。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把logo3采用丝网印刷的技术印刷在pet层4表面,丝网印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印刷、制版简易且成本低廉,适应性强,而且通过丝网印刷耐旋光性能强可使印刷品的光泽不变,可长期保持logo3的颜色光泽亮丽。

具体的,pet层4为pet塑料层,且pet塑料层的厚度为0.15mm。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采用pet层4作为标签本体1的主要材料,pet塑料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和耐候性,非晶态的pet塑料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符合标签本体1的要求。

具体的,点胶层5为双面胶,且点胶层5的厚度为0.02mm。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点胶层5,便于对离型纸6的黏贴,通过设置离型纸6,防止pet层4底端受到外界污染,影响标签本体1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在pet层4表面印刷上相应的logo3标志,印刷时通过刮板的挤压,使油墨通过图文部分的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与原稿一样的图文,丝网印刷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印刷、制版简易且成本低廉,适应性强,而且通过丝网印刷耐旋光性能强可使印刷品的光泽不变,可长期保持logo3的颜色光泽亮丽,待logo3标志成型后,开始对标签表面进行炫光处理,首先清处pet层4表面杂质,将uv点胶滴(灌)在成型的模具中,并让其流平,将撕下保护膜的聚酯薄膜与模具注胶部分贴合,排泡,为了让uv胶与聚酯薄膜有优异的附着力,必需让薄膜片与uv胶贴合后在室温下放置3-5min,让uv胶与聚酯薄膜片充分润湿,最后通过uv固化机光照固化过uv机时必需注意,uv机内温度不宜超过50℃,以免温度过高基材变型严重,为了避免在光固化时不让uv胶产生收缩,应在上面盖一透明玻璃板,以吸收uv灯发出过多的热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