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控制笔杆重量的毛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6538发布日期:2020-07-04 00:52阅读:10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控制笔杆重量的毛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毛笔的生产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控制笔杆重量的毛笔。



背景技术:

毛笔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传统书写和绘画工具,是古代的中国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明的,被列为中国的文房四宝之一,一般可分为硬毫、兼毫和软毫,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勤劳的中国民族又不断地总结经验,存其精华弃其糟粕,几千年以来,它为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当今社会上毛笔书法和毛笔画更是一种高尚的艺术形式,被许多人所热爱,现有的毛笔在生产与制造的过程中,其重量往往在毛笔成型时就已经被固定了,但是,因为每个人的使用习惯不同,对毛笔重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一个难题,毛笔的重量无法由使用者自由的掌控,影响了使用者的创作效率,因此,如何能够自由的控制毛笔的重量,成为了一项函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控制笔杆重量的毛笔,具备自由控制笔杆重量的优点,解决了毛笔重量难以控制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由控制笔杆重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控制笔杆重量的毛笔,包括笔身,所述笔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笔头,所述笔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笔毛,所述笔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头,所述螺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笔尾,所述笔身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左侧开设有大空腔,所述大空腔的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杆,所述大空腔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杆,所述第一插杆的外壁插接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二插杆的外壁插接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均开设在配重块的内部,所述配重块的右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开设在隔板的外壁上,所述卡接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弹簧,所述横弹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钮,所述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弹簧,所述竖弹簧固定连接在小空腔的底部,所述小空腔开设在隔板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笔毛为狼毫材质,狼毫材质笔力劲挺,宜书宜画,吸水效果相较羊毫来讲较差,更宜于使用,能够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提高使用者的书写效率。

优选的,所述卡接头左侧的形状与弧形槽的形状相吻合,便于通过弧形槽对配重块进行卡接,从而能够固定住配重块的位置,防止配重块在毛笔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影响书写体验。

优选的,所述圆形槽的底部为弧面,在向下拉动控制钮使侧板下降时,圆形槽底部的弧面与卡接头的底部相接触,便于卡接头进行回缩从而使配重块的下降不受到阻挡,使配重块的安装更加的方便。

优选的,所述卡接头的右侧均匀固定有五个横弹簧,小空腔内均匀设置有八个卡接头,五个横弹簧使卡接头受力更加的均匀,可以更好地限制住配重块的位置,八个卡接头相对应的可以安装八个配重块,使毛笔笔杆的重量可以随意的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控制钮穿过笔身的外壁设置在笔身的外部,且笔身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控制钮相对应的竖槽,通过设置在笔身的外部的控制钮可以非常方便的对笔身内部的卡接头进行控制,从而可以控制配重块的安装,使笔身的重量调整更加的方便快捷。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直径与小空腔的直径相匹配,移动块与小空腔相卡接,直径相匹配可以使移动块在小空腔内上下运动时更加的稳定,不容易产生活动,进而使卡接头和横弹簧的运动更加的稳定,以进行更好的限位工作。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控制笔杆重量的毛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能够控制笔杆重量的毛笔,通过拧下螺纹连接的螺头和螺帽使笔尾与笔身分离,此时笔身上部的大空腔裸露,再把配重块放入到大空腔内,使第一插杆与配重块上的第一插槽相对应,第二插杆与配重块上的第二插槽相对应,根据具体需要选择放入的配重块的数量,放入后的配重块被卡接头与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相配合限制住位置,使配重块在毛笔使用时不会发生晃动等情况,从而影响到正常的书写,通过螺头、螺帽、笔尾、笔身、大空腔、配重块、第一插杆、第一插槽、第二插杆、第二插槽和卡接头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能够自由调整笔身重量的效果。

2、该能够控制笔杆重量的毛笔,通过向下拉动控制钮使侧板下降,侧板下降推动移动块下降并压缩竖弹簧,与此同时,卡接头跟随侧板的下降而下降,而且其底部与圆形槽底部的弧面相接触推动卡接头向内移动,卡接头向内移动压缩横弹簧,此时大空腔内没有了卡接头的阻挡配重块可以顺利放入,当配重块装配完成后,松开控制钮,移动块在竖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位,并带动侧板上升,侧板上升重新使卡接头伸出圆形槽,并与配重块上的弧形槽相卡接,限制住配重块的位置,通过控制钮、侧板、移动块、竖弹簧、卡接头、圆形槽、横弹簧、大空腔和弧形槽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能够限制配重块位置从而使笔杆重量可以任意调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部分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配重块部分放大图。

图中:1-笔身、2-笔头、3-笔毛、4-笔尾、5-螺头、6-配重块、7-第一插槽、8-第二插槽、9-弧形槽、10-大空腔、11-第一插杆、12-第二插杆、13-小空腔、14-隔板、15-侧板、16-竖弹簧、17-移动块、18-横弹簧、19-卡接头、20-圆形槽、21-控制钮、22-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能够控制笔杆重量的毛笔,包括笔身1,笔身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笔头2,笔头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笔毛3,笔毛3为狼毫材质,狼毫材质笔力劲挺,宜书宜画,吸水效果相较羊毫来讲较差,更宜于使用,能够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提高使用者的书写效率,笔身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帽22,螺帽22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螺头5,螺头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笔尾4,笔身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4,隔板14的左侧开设有大空腔10,大空腔10的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杆11,大空腔10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插杆12,第一插杆11的外壁插接有第一插槽7,第二插杆12的外壁插接有第二插槽8,第一插槽7和第二插槽8均开设在配重块6的内部,配重块6的右侧开设有弧形槽9,弧形槽9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卡接头19,卡接头19左侧的形状与弧形槽9的形状相吻合,便于通过弧形槽9对配重块6进行卡接,从而能够固定住配重块6的位置,防止配重块6在毛笔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影响书写体验,卡接头19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圆形槽20,圆形槽20的底部为弧面,在向下拉动控制钮21使侧板15下降时,圆形槽20底部的弧面与卡接头19的底部相接触,便于卡接头19进行回缩从而使配重块6的下降不受到阻挡,使配重块6的安装更加的方便,圆形槽20开设在隔板14的外壁上,卡接头1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横弹簧18,卡接头19的右侧均匀固定有五个横弹簧18,小空腔13内均匀设置有八个卡接头19,五个横弹簧18使卡接头19受力更加的均匀,可以更好地限制住配重块6的位置,八个卡接头19相对应的可以安装八个配重块6,使毛笔笔杆的重量可以随意的进行调整,横弹簧1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侧板15,侧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钮21,控制钮21穿过笔身1的外壁设置在笔身1的外部,且笔身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控制钮21相对应的竖槽,通过设置在笔身1的外部的控制钮21可以非常方便的对笔身1内部的卡接头19进行控制,从而可以控制配重块6的安装,使笔身1的重量调整更加的方便快捷,侧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7,移动块17的直径与小空腔13的直径相匹配,移动块17与小空腔13相卡接,直径相匹配可以使移动块17在小空腔13内上下运动时更加的稳定,不容易产生活动,进而使卡接头19和横弹簧18的运动更加的稳定,以进行更好的限位工作,移动块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弹簧16,竖弹簧16固定连接在小空腔13的底部,小空腔13开设在隔板14的右侧。

工作原理:拧动螺头5和螺帽22使笔尾4与笔身1分离,此时把配重块6放入到笔身1顶部的大空腔10内,第一插杆11和第二插杆12分别与配重块6上的第一插槽7和第二插槽8相对应,放入后的配重块6被第一插杆11和第二插杆12相配合限制住位置,使其不会发生旋转,再向下拉动控制钮21使侧板15下降,侧板15下降通过移动块17压缩竖弹簧16,卡接头19跟随侧板15的下降而下降,并在圆形槽20底部的作用下向内移动,此时大空腔10内没有了卡接头19的阻挡配重块6可以顺利放入,当配重块6装配完成后,松开控制钮21,竖弹簧16的弹力使侧板15恢复原位,带动卡接头19上升并伸出圆形槽20,与配重块6上的弧形槽9相卡接,从而限制住配重块6的位置。

综上所述,该能够控制笔杆重量的毛笔,通过拧下螺纹连接的螺头5和螺帽22使笔尾4与笔身1分离,此时笔身1上部的大空腔10裸露,再把配重块6放入到大空腔10内,使第一插杆11与配重块6上的第一插槽7相对应,第二插杆12与配重块6上的第二插槽8相对应,根据具体需要选择放入的配重块6的数量,放入后的配重块6被卡接头19与第一插杆11和第二插杆12相配合限制住位置,使配重块6在毛笔使用时不会发生晃动等情况,从而影响到正常的书写,通过螺头5、螺帽22、笔尾4、笔身1、大空腔10、配重块6、第一插杆11、第一插槽7、第二插杆12、第二插槽8和卡接头19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能够自由调整笔身1重量的效果;通过向下拉动控制钮21使侧板15下降,侧板15下降推动移动块17下降并压缩竖弹簧16,与此同时,卡接头19跟随侧板15的下降而下降,而且其底部与圆形槽20底部的弧面相接触推动卡接头19向内移动,卡接头19向内移动压缩横弹簧18,此时大空腔10内没有了卡接头19的阻挡配重块6可以顺利放入,当配重块6装配完成后,松开控制钮21,移动块17在竖弹簧16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原位,并带动侧板15上升,侧板15上升重新使卡接头19伸出圆形槽20,并与配重块6上的弧形槽9相卡接,限制住配重块6的位置,通过控制钮21、侧板15、移动块17、竖弹簧16、卡接头19、圆形槽20、横弹簧18、大空腔10和弧形槽9之间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能够限制配重块6位置从而使笔杆重量可以任意调整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