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英语多模态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6846发布日期:2020-10-09 18:3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英语多模态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英语多模态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英语教学是指对于英语是或者不是第一语言的人进行教授英语的过程。英语教学涉及多种专业理论知识,包括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词汇学、句法学、文体学、语料库理论、认知心理学等内容,英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对于英语是或者不是第一语言的人来说,英语学习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都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中国学生的母语为汉语,导致了大多数学生对于英语并未有太大的学习兴趣,同时课堂上枯燥乏味的教学体验以及难以记住的单词,更是严重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有效地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便携式英语多模态教学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无法有效地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便携式英语多模态教学装置。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英语多模态教学装置,包括有底座和支撑杆,底座顶部设有支撑杆,还包括有安装板、开口盘、转轴、转盘、分隔板、字母球、出球装置和收集放置装置,支撑杆前侧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开口盘,开口盘内转动式连接有转轴,转轴前部穿过安装板,转轴前端设有转盘,转轴后部设有分隔板,分隔板位于开口盘内,分隔板与开口盘内壁之间贴合,分隔板与开口盘之间的间隙内随机放置有数量不等的字母球,开口盘左侧设有出球装置,底座顶部设有收集放置装置,其中所述收集放置装置用于放置落下的字母球,其中所述出球装置用于控制字母球的下落。

作为优选,收集放置装置包括有第一安装杆、第二安装杆和放置架,底座顶部从左至右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顶部共同设有放置架。

作为优选,所述放置架为斜架,第一安装杆和第二安装杆顶部共同设有放置架。

作为优选,出球装置包括有弧形导套、弧形导杆、第一弧形挡板、拉把、第二弧形挡板和第一压缩弹簧,开口盘左侧中部设有弧形导套,弧形导套内滑动式连接有弧形导杆,弧形导杆与弧形导套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弧形导杆顶端设有第一弧形挡板,第一弧形挡板上设有拉把,弧形导杆末端设有第二弧形挡板,第二弧形挡板位于开口盘下侧开口处。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扇形齿轮、第二导套、齿条、第二压缩弹簧、连接杆、开口框和字母贴,转轴后端设有扇形齿轮,开口盘后侧上方设有第二导套,第二导套内滑动式连接有齿条,齿条与第二导套之间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齿条与扇形齿轮啮合,齿条顶部设有连接杆,连接杆顶端设有开口框,开口盘后壁上部贴有字母贴。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第三导套、导向杆和推板,放置架底部下侧设有第三导套,第三导套内滑动式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上连接有推板,推板位于放置架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名学生的配合,通过此设备进行趣味性教学,达到了提高课堂学习氛围的目的,通过开口框及其上装置的配合,从而实现加大组词难度的目的,给学生增加了难度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可以更加注意力集中,便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推板及其上装置的配合,便于学生将放置架上的字母球取出,提高了学生放置字母球的效率,达到了提高设备实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后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支撑杆,3安装板,4开口盘,5转轴,6转盘,7分隔板,8字母球,9出球装置,91弧形导套,92弧形导杆,93第一弧形挡板,94拉把,95第二弧形挡板,96第一压缩弹簧,10第一安装杆,11第二安装杆,12放置架,13扇形齿轮,14第二导套,15齿条,16第二压缩弹簧,17连接杆,18开口框,19字母贴,20第三导套,21导向杆,22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便携式英语多模态教学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撑杆2、安装板3、开口盘4、转轴5、转盘6、分隔板7、字母球8、出球装置9、第一安装杆10、第二安装杆11和放置架12,支撑杆2前侧设有安装板3,安装板3上设有开口盘4,开口盘4内转动式连接有转轴5,转轴5前部穿过安装板3,转轴5前端设有转盘6,转轴5后部设有分隔板7,分隔板7位于开口盘4内,分隔板7与开口盘4内壁之间贴合,分隔板7与开口盘4之间的间隙内随机放置有数量不等的字母球8,开口盘4左侧设有出球装置9,底座1顶部从左至右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杆10和第二安装杆11,第一安装杆10和第二安装杆11顶部共同设有放置架12。

出球装置9包括有弧形导套91、弧形导杆92、第一弧形挡板93、拉把94、第二弧形挡板95和第一压缩弹簧96,开口盘4左侧中部设有弧形导套91,弧形导套91内滑动式连接有弧形导杆92,弧形导杆92与弧形导套91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缩弹簧96,弧形导杆92顶端设有第一弧形挡板93,第一弧形挡板93上设有拉把94,弧形导杆92末端设有第二弧形挡板95,第二弧形挡板95位于开口盘4下侧开口处。

当课堂上进行多模态英语趣味教学时,由两个学生站在讲台前,其中一个学生转动转盘6(转速由该名学生自主决定),转盘6通过转轴5带动分隔板7旋转,从而实现不断调节字母球8位置的目的,另一个学生握持拉把94,当学生转动转盘6一定时间后,另一个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适的时机拉动拉把94,拉把94带动第一弧形挡板93及其上装置向上运动,第一压缩弹簧96被压缩,最终使得第一弧形挡板93将开口盘4上侧开口挡住,而第二弧形挡板95不再将开口盘4下侧开口挡住,此时位于开口盘4内的字母球8通过开口盘4下侧开口落入放置架12上,同时转动转盘6的学生停止继续转动转盘6,当字母球8全部落入放置架12上时,学生松开拉把94,第一压缩弹簧96复位,推动弧形导杆92及其上装置复位,随后由转动转盘6的学生根据落在放置架12上的字母球8上的字母来组词,当该名学生组词完毕后,首先随机将放置架12上的字母球8重新放回开口盘4内,接着将两名学生的位置对调,再次重复之前的操作,用于考验另一名学生的组词能力,通过此设备进行趣味性教学,达到了提高课堂学习氛围的目的。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还包括有扇形齿轮13、第二导套14、齿条15、第二压缩弹簧16、连接杆17、开口框18和字母贴19,转轴5后端设有扇形齿轮13,开口盘4后侧上方设有第二导套14,第二导套14内滑动式连接有齿条15,齿条15与第二导套14之间连接有第二压缩弹簧16,齿条15与扇形齿轮13啮合,齿条15顶部设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顶端设有开口框18,开口盘4后壁上部贴有字母贴19。

当转轴5转动时,转轴5带动扇形齿轮13旋转,通过齿条15及其上装置的配合,使得齿条15左右往复运动,进而带动连接杆17左右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开口框18左右往复运动,当转轴5停止转动时,开口框18此时便会随机将字母贴19上的某个字母框选,而学生则是使用该字母和之前位于放置架12上的字母球8上的字母一同用于组词,从而实现加大组词难度的目的。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还包括有第三导套20、导向杆21和推板22,放置架12底部下侧设有第三导套20,第三导套20内滑动式连接有导向杆21,导向杆21上连接有推板22,推板22位于放置架12内。

通过推板22及其上装置的配合,便于学生将放置架12上的字母球8取出,提高了学生放置字母球8的效率,达到了提高设备实用性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