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工学活动铅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3571发布日期:2020-09-18 18:07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体工学活动铅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动铅笔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人体工学活动铅笔。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活动铅笔的笔套外部均为光滑设置,人的手指容易相对笔套滑动,难以定位,不便于用户握持并书写。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手指在笔套上定位、避免手指相对笔套滑动、符合人体工学、提高使用舒适度、便于用户握持并书写的人体工学活动铅笔,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人体工学活动铅笔,包括笔套、设置于笔套底部的笔头、设置于笔套内的笔芯单元、设置于笔芯单元的顶部且突出于笔套的顶部的笔帽;笔套靠近笔头的部分为握持部;握持部的周向侧面包括第一主侧面、第二主侧面、第三主侧面及三个过渡侧面,过渡侧面为连接第一主侧面与第二主侧面之间、第二主侧面与第三主侧面之间、第三主侧面与第一主侧面之间的曲面;第一主侧面上间隔且倾斜地设置有若干凹陷的拇指抵接部,拇指抵接部用于供人的拇指抵接;第二主侧面上间隔且倾斜地设置有若干凹陷的食指抵接部,食指抵接部用于供人的食指抵接;拇指抵接部及食指抵接部的形状均为椭圆形;第三主侧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凹陷的中指抵接部,中指抵接部的形状为椭圆形,且中指抵接部的长轴与笔套的中心轴平行,中指抵接部用于供人的中指抵接;拇指抵接部、食指抵接部及中指抵接部在相对笔头的高度上相错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侧面与第二主侧面之间、第二主侧面与第三主侧面之间、第三主侧面与第一主侧面之间的第一夹角均为120度。

进一步地,所述拇指抵接部及食指抵接部的长轴与笔套的中心轴之间的第二夹角为10-30度。

进一步地,所述拇指抵接部及食指抵接部的长轴与笔套的中心轴之间的第二夹角为25度。

进一步地,还包括笔夹,笔夹的顶端设置于第一主侧面与第二主侧面之间的过渡侧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人体工学活动铅笔包括笔套、设置于笔套底部的笔头、设置于笔套内的笔芯单元、设置于笔芯单元的顶部且突出于笔套的顶部的笔帽;笔套靠近笔头的部分为握持部;握持部的周向侧面包括第一主侧面、第二主侧面、第三主侧面及三个过渡侧面,过渡侧面为连接第一主侧面与第二主侧面之间、第二主侧面与第三主侧面之间、第三主侧面与第一主侧面之间的曲面;第一主侧面上间隔且倾斜地设置有若干凹陷的拇指抵接部,拇指抵接部用于供人的拇指抵接;第二主侧面上间隔且倾斜地设置有若干凹陷的食指抵接部,食指抵接部用于供人的食指抵接;拇指抵接部及食指抵接部的形状均为椭圆形;第三主侧面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凹陷的中指抵接部,中指抵接部的形状为椭圆形,且中指抵接部的长轴与笔套的中心轴平行,中指抵接部用于供人的中指抵接;拇指抵接部、食指抵接部及中指抵接部在相对笔头的高度上相错设置。如此便于手指在笔套上定位、避免手指相对笔套滑动、符合人体工学、提高使用舒适度、便于用户握持并书写。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体工学活动铅笔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体工学活动铅笔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体工学活动铅笔的第三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体工学活动铅笔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体工学活动铅笔包括笔套10、设置于笔套10底部的笔头20、设置于笔套10内的笔芯单元、设置于笔芯单元的顶部且突出于笔套10的顶部的笔帽30及设置于笔套10顶部的外侧的笔夹40。

笔套10靠近笔头20的部分为握持部11。

请参考图4,笔套10或握持部11的周向侧面包括三个主侧面及三个过渡侧面15。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三个主侧面及三个过渡侧面15设置于笔套10的整体周向侧面上,此时握持部11的周向侧面必然也设置有三个主侧面及三个过渡侧面15;另一实施方式中,仅在握持部11的周向侧面设置有三个主侧面及三个过渡侧面15,笔套10的上部分不设置主侧面及过渡侧面15,笔套10的上部分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圆柱形。

任意相邻的两个主侧面之间的第一夹角为120度。过渡侧面15为连接相邻两个主侧面之间的曲面或弧面。过渡侧面15实现平滑过渡,避免形成较为锋利的棱角,从而便于用户握持。

本实施方式中,三个主侧面分别为第一主侧面12、第二主侧面13及第三主侧面14。

握持部11的第一主侧面12上间隔且倾斜地设置有若干凹陷的拇指抵接部121,拇指抵接部121的形状为椭圆形。

握持部11的第二主侧面13上间隔且倾斜地设置有若干凹陷的食指抵接部131,食指抵接部131的形状为椭圆形。

拇指抵接部121及食指抵接部131的长轴与笔套10的中心轴之间的第二夹角a为10-30度,优选为25度。

握持部11的第三主侧面14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凹陷的中指抵接部141,中指抵接部141的形状为椭圆形,中指抵接部141的长轴与笔套10的中心轴平行。

拇指抵接部121、食指抵接部131及中指抵接部141在相对笔头20的高度上相错设置。

使用时,人的拇指位于拇指抵接部121中,食指位于高度低于拇指抵接部121的食指抵接部131中,中指位于高度低于食指抵接部131的中指抵接部141中。由于中指抵接部141的长轴与笔套10的中心轴平行,中指能够比较舒适地与中指抵接部141抵接;由于拇指抵接部121及食指抵接部131倾斜设置,与人握持铅笔时的拇指及食指的形状相适应,便于拇指及食指舒适地与其抵接并从两个方向捉住笔套10。如此符合人体工学、提高使用舒适度、便于用户握持并书写。

拇指抵接部121、食指抵接部131及中指抵接部141同时能够实现手指在笔套10上的定位、避免手指相对笔套10滑动。

本实施方式中,笔夹40的顶端设置于第一主侧面12与第二主侧面13之间的过渡侧面15上,即第一主侧面12与第二主侧面13分别位于笔夹40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人体工学活动铅笔包括笔套10、设置于笔套10底部的笔头20、设置于笔套10内的笔芯单元、设置于笔芯单元的顶部且突出于笔套10的顶部的笔帽30;笔套10靠近笔头20的部分为握持部11;握持部11的周向侧面包括第一主侧面12、第二主侧面13、第三主侧面14及三个过渡侧面15,过渡侧面15为连接第一主侧面12与第二主侧面13之间、第二主侧面13与第三主侧面14之间、第三主侧面14与第一主侧面12之间的曲面;第一主侧面12上间隔且倾斜地设置有若干凹陷的拇指抵接部121;第二主侧面13上间隔且倾斜地设置有若干凹陷的食指抵接部131;拇指抵接部121及食指抵接部131的形状均为椭圆形;第三主侧面14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凹陷的中指抵接部141,中指抵接部141的形状为椭圆形,且中指抵接部141的长轴与笔套10的中心轴平行;拇指抵接部121、食指抵接部131及中指抵接部141在相对笔头20的高度上相错设置。如此便于手指在笔套上定位、避免手指相对笔套滑动、符合人体工学、提高使用舒适度、便于用户握持并书写。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