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17711发布日期:2020-10-23 19:1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特别关于一种可改善色偏现象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平面显示装置已经广泛的被运用在各种领域,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因具有体型轻薄、低功率消耗及无辐射等优越特性,已经渐渐地取代传统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而应用至许多种类之电子产品中,例如行动电话、可携式多媒体装置、笔记型计算机、液晶电视及液晶屏幕等等。

液晶显示装置主要是利用电场控制液晶分子的旋转角度,让光线可穿过液晶分子而显示影像。对于va(verticalalignment)型的液晶显示器,特别是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来说,在侧视观看时会出现色偏(colorshift)情况,而且侧视观看角度越大,其色偏现象越明显。为了降低色偏现象,提高可视角的范围,va型的大尺寸液晶显示器通常会做低色偏(lowcolorshift,lcs)的画素设计,一般的做法是将一个画素区分为亮区与暗区,通过两区不同的电压-穿透度曲线(v-tcurve)的光学表现混合,再适当调整亮暗区的面积比例,使大视角时可有效压制灰阶泛白的问题,借此改善色偏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先前技术的不足,发明人经研发后得本申请。本申请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有别于习知技艺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可改善显示装置的色偏现象,提升光学品味。

本申请提出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包括一开关阵列基板、一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以及一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开关阵列基板具有一显示区,并包括多条第一栅极线、多条第二栅极线与多个画素,多个画素位于显示区,每一个画素被区分成一第一子区和一第二子区,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与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分别位于显示区外的相对两侧,驱动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利用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依据一第一信号输出一第一栅极驱动信号且分别通过多条第一栅极线驱动多个画素的多个第一子区;利用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依据一第二信号输出一第二栅极驱动信号且分别通过多条第二栅极线驱动多个画素的多个第二子区;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的准位不相同。

本申请另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开关阵列基板以及一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与一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开关阵列基板具有一显示区,并包括多条第一栅极线、多条第二栅极线与多个画素,多个画素位于显示区,每一个画素被区分成一第一子区和一第二子区。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与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分别位于显示区外的相对两侧,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依据一第一信号输出一第一栅极驱动信号且分别通过多条第一栅极线驱动多个画素的多个第一子区,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依据一第二信号输出一第一栅极驱动信号且分别通过多条第二栅极线驱动多个画素的多个第二子区,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的准位不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一第一驱动元件,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一第二驱动元件,第一信号输入第一驱动元件,使第一驱动元件输出第一栅极驱动信号驱动画素的第一子区,第二信号输入第二驱动元件,使第二驱动元件输出第二栅极驱动信号驱动画素的第二子区。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具有两个第一时脉,第二信号具有两个第二时脉,两个第一时脉依序导通两个相邻的第一驱动元件,两个第二时脉依序导通两个相邻的第二驱动元件。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子区包括一第一液晶电容,第二子区包括一第二液晶电容,当第一栅极驱动信号与第二栅极驱动信号分别驱动画素的第一子区与第二子区时,一源极驱动信号分别施加于第一液晶电容与第二液晶电容,使第一液晶电容与第二液晶电容的跨压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子区包括一第一开关,第二子区包括一第二开关,当第一栅极驱动信号导通第一开关且第二栅极驱动信号导通第二开关时,源极驱动信号使第一液晶电容与第二液晶电容的跨压不同。

本申请又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开关阵列基板以及一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与一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开关阵列基板具有一显示区,并包括多条第一栅极线、多条第二栅极线与多个画素,多个画素位于显示区,每一个画素被区分成一第一子区和一第二子区。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与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分别位于显示区外的相对两侧,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依据一第一信号输出一第一栅极驱动信号且分别通过多条第一栅极线驱动多个画素的多个第一子区,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依据一第二信号输出一第二栅极驱动信号且分别通过多条第二栅极线驱动多个画素的多个第二子区,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的准位不相同;其中,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一第一驱动元件,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一第二驱动元件,第一信号输入第一驱动元件,使第一驱动元件输出第一栅极驱动信号驱动画素的第一子区,第二信号输入第二驱动元件,使第二驱动元件输出第二栅极驱动信号驱动画素的第二子区;第一子区包括一第一液晶电容,第二子区包括一第二液晶电容,当第一栅极驱动信号与第二栅极驱动信号分别驱动画素的第一子区与第二子区时,一源极驱动信号分别施加于第一液晶电容与第二液晶电容,使第一液晶电容与第二液晶电容的跨压不同。

承上所述,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中,通过使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依据第一信号输出第一栅极驱动信号且分别通过多条第一栅极线驱动多个画素的多个第一子区,并通过使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依据第二信号输出第一栅极驱动信号且分别通过多条第二栅极线驱动多个画素的多个第二子区,且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的准位不相同的设计,可形成不同的栅级驱动信号波形,进而使各画素的第一子区与第二子区有不一样的充电效果而形成亮区与暗区,借此,使得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可改善色偏现象,提升光学品味。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与图2分别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不同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之显示装置的开关阵列基板与两个栅极驱动电路的关系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之显示装置的一个画素的等效电路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之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图6a为一实施例之第一时脉、第一栅极驱动信号与第一液晶电容之跨压的波形示意图。

图6b为一实施例之第二时脉、第二栅极驱动信号与第二液晶电容之跨压的波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元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元件和/或其组合。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申请较佳实施例之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图1与图2分别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1的不同示意图。其中,图1为显示装置1的侧视示意图,而图2为显示装置1的开关阵列基板11的俯视示意图。

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可用于显示影像画面,并包括一开关阵列基板11以及一对向基板12,开关阵列基板11与对向基板12相对设置。显示装置1为一平面显示装置,例如可为一液晶显示装置(lcd)或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oled)。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是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因此,一液晶层13可夹置于开关阵列基板11与对向基板12之间,以形成多个画素。本实施例的开关阵列基板11是一个显示基板,且对向基板12是以彩色滤光基板为例。不过,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彩色滤光基板上的黑色矩阵层(blackmatrix)或滤光层也可设置于开关阵列基板11上,使得开关阵列基板11成为一boa(bmonarray)基板,或成为一coa(colorfilteronarray)基板,并不限制。在不同实施例中,若显示装置1为oled时,则对向基板12可为一保护基板,以保护开关阵列基板11免于异物的入侵。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开关阵列基板11具有一显示区(activearea)aa与一非显示区naa。显示区aa是开关阵列基板11上用以显示影像画面的区域,光线可穿过显示区aa而到达观看画面的人。另外,非显示区naa是开关阵列基板11上无法显示影像画面的区域。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为栅极在阵列(gateonarray,goa)技术的显示装置,因此,显示装置1还可包括有至少一个栅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是位于开关阵列基板11的非显示区naa,故不会遮蔽住光线的穿透。

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是以包括两个栅极驱动电路:第一栅极驱动电路14a与第二栅极驱动电路14b分别位于显示区aa外的相对两侧为例,使显示装置1成为一可双边驱动的显示器。于此,第一栅极驱动电路14a与第二栅极驱动电路14b是以薄膜制程制作于开关阵列基板11上,故可称为goa或gop(gateonplane)电路,如此,可节省栅极驱动电路的集成电路(ic)的成本,进而降低显示装置1的成本。

图3为一实施例之显示装置1的开关阵列基板11与两个栅极驱动电路14a、14b的关系示意图。如图3所示,开关阵列基板11包括多条第一栅极线、多条第二栅极线与多个画素p(图3是以6条第一栅极线ga1~ga6、6条第二栅极线gb1~gb6和6个画素p为例),多个画素p位于开关阵列基板11之显示区aa内,且可呈阵列状排列。其中,每一个画素p可被区分成一第一子区a和一第二子区b。另外,第一栅极驱动电路14a可包括多个第一驱动元件141a,第二栅极驱动电路14b可包括多个第二驱动元件141b,第一栅极驱动电路14a的多个第一驱动元件141a可分别通过多条第一栅极线ga1~ga6与多个画素p的多个第一子区a电连接,第二栅极驱动电路14b的多个第二驱动元件141b可分别通过多条第二栅极线gb1~gb6与多个画素p的多个第二子区b电连接。

第一栅极驱动电路14a的第一驱动元件141a可依据一第一信号sa输出一第一栅极驱动信号且通过第一栅极线ga1~ga6驱动画素p的第一子区a,且第二栅极驱动电路14b的第二驱动元件141b可依据一第二信号sb输出一第二栅极驱动信号且通过第二栅极线gb1~gb6驱动画素p的第二子区b。于此,第一驱动元件141a与第二驱动元件141b可别为一移位缓存器(shiftregister,sr),且当第一信号sa输入第一驱动元件141a,第二信号sb输入第二驱动元件141b时,可使第一驱动元件141a与第二驱动元件141b分别导通画素p的第一子区a与第二子区b的开关。

此外,显示装置1还可包括一时序控制电路及一源极驱动电路(图未绘示),源极驱动电路可通过多条数据线(图未绘示)而分别与开关阵列基板11的多个画素p的画素电极(图未显示)电性连接。另外,时序控制电路可分别与源极驱动电路及第一栅极驱动电路14a、第二栅极驱动电路14b电连接,时序控制电路可传送垂直时脉信号及垂直同步信号至第一栅极驱动电路14a与第二栅极驱动电路14b,并将自外部接口所接收的视讯信号转换成源极驱动电路所用的数据信号,并传送数据信号、水平时脉信号及水平同步信号至源极驱动电路。此外,第一栅极驱动电路14a可依据垂直时脉信号及垂直同步信号通过第一驱动元件141a依序导通第一栅极线ga1~ga6,第二栅极驱动电路14b可依据垂直时脉信号及垂直同步信号通过与第二驱动元件141b依序导通第二栅极线gb1~gb6。且当第一栅极线ga1~ga6与第二栅极线gb1~gb6依序导通时,源极驱动电路可将对应每一行画素p的数据信号,藉由数据线传送至各画素p的画素电极,使显示装置1可显示影像。

请参照图3并配合图4与图5所示,其中,图4为一实施例之显示装置1的一个画素p的等效电路示意图,而图5为一实施例之第一信号sa与第二信号sb的波形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个画素p的第一子区a可包括一第一开关t1、一第一液晶电容clca和第一储存电容csta,第二子区b可包括一第二开关t2、一第二液晶电容clcb和一第二储存电容cstb。其中,第一开关t1的栅极电连接第一栅极线gan(n为正整数),而第一开关t1的源极电连接数据线sm(m为正整数),第一开关t1的漏极电连接第一液晶电容clca和第一储存电容csta的一端,且第一液晶电容clca和第一储存电容csta的另一端例如接地。另外,第二开关t2的栅极电连接第二栅极线gbn,第二开关t2的源极电连接数据线sm,第二开关t2的漏极电连接第二液晶电容clcb和第二储存电容cstb的一端,且第二液晶电容clcb和第二储存电容cstb的另一端接地。

如图3所示,第一信号sa可输入第一驱动元件141a,使第一驱动元件141a可输出第一栅极驱动信号ga驱动各画素p的第一子区a,而第二信号sb可输入第二驱动元件141b,使第二驱动元件141b可输出第二栅极驱动信号gb驱动各画素p的第二子区b。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信号sa具有两个第一时脉(clock):ck1a、ck2a,第二信号sb具有两个第二时脉:ck1b、ck2b,两个第一时脉ck1a、ck2a依序导通两个相邻的第一驱动元件141a,两个第二时脉ck1b、ck2b依序导通两个相邻的第二驱动元件141b,使第一栅极驱动电路14a的多个第一驱动元件141a可分别输出第一栅极驱动信号ga驱动多个画素p的多个第一子区a,并使第二栅极驱动电路14b的第二驱动元件141b可分别输出第二栅极驱动信号gb驱动多个画素p的多个第二子区b。其中,第一信号sa的第一时脉ck1a、ck2a的准位与第二信号sb的第二时脉ck1b、ck2b的准位不相同。

因此,当第一栅极驱动信号ga与第二栅极驱动信号gb分别导通第一开关t1与第二开关t2时,一源极驱动信号vs可分别通过数据线sm施加于第一液晶电容clca与第二液晶电容clcb,以对第一液晶电容clca与第二液晶电容clcb充电,同时也对第一储存电容csta与第二储存电容cstb充电。第一储存电容csta与第二储存电容cstb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第一开关t1与第二开关t2关闭(不导通)时,因其寄生电容所引起的第一液晶电容clca与第二液晶电容clcb的电压变化,保持第一子区a与第二子区b的特性。

本实施例的第一时脉ck1a、ck2a和第二时脉ck1b、ck2b的占空比(dutyratio)皆相同。另外,在图5中,第一时脉ck1a与第二时脉ck1b于时间t1时同时分别传送至第一驱动元件141a与第二驱动元件141b,且在第一时脉ck1a与第二时脉ck1b下降的同时(时间t2),第一时脉ck2a与第二时脉ck2b上升,且在时间t2同时传送至另一个第一驱动元件141a与另一个第二驱动元件141b。于此,是以第一时脉ck1a、ck2a的电压准位h1高于第二时脉ck1b、ck2b的电压准位h2为例。

图6a为一实施例之第一时脉ck1a、第一栅极驱动信号ga与第一液晶电容clca之跨压va的波形示意图,而图6b为一实施例之第二时脉ck1b、第二栅极驱动信号gb与第二液晶电容clcb之跨压vb的波形示意图。

在时间t1时,当第一驱动元件141a接收第一信号sa的第一时脉ck1a,且第二驱动元件141b接收第二信号sb的第二时脉ck1b时,第一驱动元件141a可通过第一栅极线gan输出第一栅极驱动信号ga导通画素p的第一子区a的第一开关t1,且第二驱动元件141b可通过第二栅极线gbn输出第二栅极驱动信号gb导通画素p的第二子区b的第二开关t2,则源极驱动信号vs可通过数据线sm分别施加于第一子区a的第一液晶电容clca与第二子区b的第二液晶电容clcb,因为第一信号sa的第一时脉ck1a的准位h1大于第二信号sb的第二时脉ck1b的准位h2,使得第一驱动元件141a输出的第一栅极驱动信号ga的准位较高,而第二驱动元件141b输出的第二栅极驱动信号gb的准位较低,进而使得第一子区a在比较高准位的第一栅极驱动信号ga的驱动下,源极驱动信号vs对第一液晶电容clca的充电比较快,而第二子区b在比较低准位的第二栅极驱动信号gb的驱动下,源极驱动信号vs对第二液晶电容clcb的充电比较慢,使得第一液晶电容clca的跨压va将高于第二液晶电容clcb的跨压va,而使第一子区a与第二子区b出现电位差,则第一子区a与第二子区b的液晶分子的倾斜角将不相同而可形成亮区与暗区,通过两个子区不同的电压-穿透度曲线(v-tcurve)的光学表现混合,可改善显装置1的色偏现象,提升光学品味。

此外,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的驱动方法为:利用第一栅极驱动电路14a依据第一信号sa输出第一栅极驱动信号ga且分别通过多条第一栅极线驱动多个画素p的多个第一子区a;利用第二栅极驱动电路14b依据第二信号sb输出第二栅极驱动信号gb且分别通过多条第二栅极线驱动多个画素p的多个第二子区b;其中,第一信号sa与第二信号sb的准位不相同。于此,显示装置1与其驱动方法的技术内容已于上述中详述,于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中,通过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依据第一信号输出第一栅极驱动信号且分别通过多条第一栅极线驱动多个画素的多个第一子区,并通过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依据第二信号输出第一栅极驱动信号且分别通过多条第二栅极线驱动多个画素的多个第二子区,且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的准位不相同的设计,可形成不同的栅级驱动信号波形,进而使各画素的第一子区与第二子区有不一样的充电效果而形成亮区与暗区,借此,使得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可改善色偏现象,提升光学品味。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申请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括于权利要求书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