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周无胶型不干胶标签及不干胶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8908发布日期:2020-06-23 21:51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周无胶型不干胶标签及不干胶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标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周无胶型不干胶标签及不干胶贴。



背景技术:

不干胶标签由于其在粘贴时,不用刷胶,节省粘贴时间,方便、快捷地应用于各种场合。不干胶标签也被称为自粘标签、及时贴、即时贴等。现在普遍使用的不干胶标签,包括基材层、黏胶剂层和离型纸层,通过黏胶剂将离型纸粘结基材上,然后经印刷,模切等加工后成为成品标签。不干胶标签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表面印刷的图案或文字将信息传递给观察者,尤其是贴在产品上的标签,往往需要印刷产品特点、产品成分、产地、生产厂家等等信息。应用时只需从离型纸上剥离,即可利用黏胶剂层,贴到各种物体的表面。如专利cn110239980a中一种按需涂布不干胶标签生产装置,其包括不干胶面层、不干胶底层、涂胶辊、第一滚压筒、第二滚压筒、标签筒、电机、支撑架、报警器和断电装置,所述第一滚压筒设置在第二滚压筒的正上方,且紧密接触,所述面层滚筒位于第一滚压筒的左侧,所述不干胶面层和不干胶底层经过第一滚压筒与第二滚压筒之间,标签一端连接由标签筒,所述标签筒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报警器、计时器和断电装置。生产时一般通过辊带动基材层和离型纸层相向转动,在贴合部之前,通过涂胶机向离型纸层上涂胶,然后在贴合部将基材层和离型纸层压合在一起。这种生产工艺导致黏胶剂在基材层上都是满涂,在印刷或打印时,特别对于一些涂胶量大的标签,胶黏剂容易溢出,造成标签黏连、打印困难、套印不准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四周无胶型不干胶标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四周无胶型不干胶标签及不干胶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四周无胶型不干胶标签,包括基材层、黏胶剂层、离型纸层和留白区,基材层置于离型纸层上部,基材层包括若干个阵列排布的标签主体,黏胶剂层置于标签主体和离型纸层之间,在标签主体四周与离型纸层之间设置适宜宽度的环绕黏胶剂层的留白区。

一种四周无胶型不干胶贴,包括包括标签主体、黏胶剂层、离型纸层和留白区,黏胶剂层置于标签主体和离型纸层之间,在标签主体四周与离型纸层之间设置适宜宽度的环绕黏胶剂层的留白区。

所述留白区的宽度为2-5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形成四周无胶型不干胶贴,能够避免不干胶从周侧溢出,造成标签黏连、打印困难、套印不准等问题;不干胶标签生产装置实现了色标打印和标签制作统一化工作,结构简单,成品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四周无胶型不干胶标签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四周无胶型不干胶标签生产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四周无胶型不干胶贴,包括包括标签主体1、黏胶剂层2、离型纸层3和留白区4,黏胶剂层置于标签主体1和离型纸层3之间,在标签主体四周与离型纸层3之间设置适宜宽度的环绕黏胶剂层的留白区。

优选地,所述留白区的宽度为2-5mm,也可以根据需要设定。

本实施例涉及的四周无胶型不干胶标签,包括基材层、黏胶剂层2、离型纸层3和留白区4,基材层置于离型纸层3上部,基材层包括若干个阵列排布的标签主体1,如,标签主体以一列n排排列、以m列n排排列,或m和n均为正整数,黏胶剂层2置于标签主体1和离型纸层3之间,在标签主体1四周与离型纸层3之间设置适宜宽度的环绕黏胶剂层2的留白区4。所述标签主体指的是能够单独粘贴使用的最小标签。

如图3所示,一种四周无胶型不干胶标签生产装置,包括离型纸放料轴14、基材放料轴15、复合橡胶轴16、复合冷却轴17、成品冷却轴5、成品收卷轴6、第一离型纸过程轴7、第二离型纸过程轴8、打印机9、光电色标识别器10、涂胶装置和封条;相互靠近的复合橡胶轴16和复合冷却轴17构成合胶辊,在合胶辊复合橡胶轴16一侧设置基材放料轴15,基材放料轴15和复合橡胶轴16之间依次放置打印机9和光电色标识别器10,在合胶辊离型纸放料轴14侧设置复合冷却轴17,在离型纸放料轴14和复合冷却轴17之间依次放置第一离型纸过程轴7和第二离型纸过程轴8,第二离型纸过程轴8设置在第一离型纸过程轴7的斜上方,成品冷却轴5固定在合胶辊的下侧,成品收卷轴6固定在成品冷却轴5的斜侧边,基材卷固定在基材放料轴15上,基材卷自由端穿过打印机9,绕过复合橡胶轴16,从复合橡胶轴16和复合冷却轴17之间的间隙穿过,打印机9用于在基材上等间隔打印色标块,光电色标识别器10固定在打印机9和复合橡胶轴16之间的基材一侧,用于识别基材上的色标块,光电色标识别器10识别基材上的色标块,将是否识别到的信号发送到涂胶装置的喷胶头11,喷胶头根据上述信号停止或开始向基材涂胶,进而沿离型纸长度方向上形成黏胶剂层、纵向留白区42、纵向留白区42……依次等间隔排布的结构,色标块的宽度是纵向留白区42宽度的两倍,另一侧离型纸卷固定在离型纸放料轴14上,离型纸卷自由端依次绕过第一离型纸过程轴7、第二离型纸过程轴8和复合冷却轴17,从复合橡胶轴16和复合冷却轴17之间的间隙穿过,涂布喷胶头11贴附于第一离型纸过程轴7和第二离型纸过程轴8之间的离型纸上侧,且喷胶头11的狭缝涂胶口长度方向上,等间隔放置若干封条,封条能够阻止封住的区域涂胶,进而形成横向留白区41,封条的宽度等于横向留白区的宽度,经过合胶辊后,基材和离型纸合并成不干胶标签,绕过成品冷却轴5,最后由成品收卷轴6收卷。

进一步地,在离型纸放料轴14和复合冷却轴17之间以及基材放料轴15和复合橡胶轴16之间设置若干张紧辊和平衡辊,分别用于调整离型纸和基材的张力和平衡,使得离型纸和基材曲线行走。

进一步地,所述涂胶装置包括储胶罐13、胶泵12、电磁阀和喷胶头11,所述储胶罐13通过胶泵12与喷胶头11连通,在喷胶头11进胶口设置电磁阀,电磁阀用于喷胶头进胶口的开启和闭合。光电色标识别器10识别基材上的色标块,将是否识别到的信号发送到涂胶装置的喷胶头11,喷胶头根据上述信号停止或开始向基材涂胶。该控制过程可通过将现有的光电色标识别器10与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建立两者之间的信号通讯,即当光电色标识别器10识别到基材上的色标块,将该信号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关闭,停止涂胶,当光电色标识别器10识别不到基材上的色标块,将该信号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开启,继续涂胶。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四周无胶型不干胶标签生产装置,还包括切割装置,合并成不干胶标签,切割装置在不干胶标签相邻两标签主体之间的留白区切割,得到四周无胶型不干胶贴。

本实施例涉及的四周无胶型不干胶标签生产装置,具体工作过程为:

(1)离型纸卷固定在离型纸放料轴14上,离型纸卷自由端依次绕过第一离型纸过程轴7、第二离型纸过程轴8和复合冷却轴17,从复合橡胶轴16和复合冷却轴17之间的间隙穿过,涂布喷胶头11贴附于第一离型纸过程轴7和第二离型纸过程轴8之间的离型纸上侧,保证离型纸表面涂胶的均匀性,电磁阀开启在离型纸表面均匀涂胶;

(2)基材卷固定在基材放料轴15上,打印机9沿基材长度方向上等间隔打印设定宽度的色标块,当光电色标识别器10识别到色标块,将该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关闭,停止在离型纸上涂胶,当光电色标识别器10无法识别到色标块,将该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开启,继续在离型纸上均匀涂胶,进而沿离型纸长度方向上形成纵向留白区42、黏胶剂层、纵向留白区42依次等间隔排布的结构,

(3)步骤(2)得到的基材和离型纸分别绕过复合冷却轴17和复合橡胶轴16,进入复合橡胶轴16和复合冷却轴17之间的间隙,在合胶辊的作用下,基材和离型纸粘合在一起形成所述四周无胶型不干胶标签,由于喷胶头吐出的黏胶剂温度较高(160-170℃)置于离型纸放料轴1一侧复合冷却轴17对离型纸和不干胶标签进行第一次冷却;

(4)随后合成的四周无胶型不干胶标签再次经过成品冷却轴5冷却,最后卷绕在成品收卷轴6上收卷。

(5)切割装置在不干胶标签相邻两标签主体之间的留白区切割,得到四周无胶型不干胶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