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护人员自我防护培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49751发布日期:2020-09-25 18:2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护人员自我防护培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人员培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护人员自我防护培训设备。



背景技术:

在抗击新型肺炎的过程中,基层医护人员是冲在第一线的,因此自我防护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穿戴防护服进行防护,在与病人接触后,病毒会通过飞沫等方式沾染在防护服上,因此安全穿脱防护服至关重要,现今穿脱防护服培训多大通过示范的方式进行教学,但病毒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医护人员难以准确判断是否沾染病毒,导致教学不够直观,培训效果较差,因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护人员自我防护培训设备,通过有色粉末模拟病毒,使医护人员直观的看到是否沾染病毒,提高教学的真实性,进而提高培训效果,解决了现今穿脱防护服培训不够直观,培训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护人员自我防护培训设备,包括培训舱,所述培训舱的前部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可视窗和密闭舱门,所述培训舱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锥形储罐,且锥形储罐的内部存储有有色粉末,所述锥形储罐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抽风扁筒,所述锥形储罐的后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泵,且第一气泵的下部吸气端通过吸气管与抽风扁筒的后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气泵的上部排气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培训舱的上端中部转动连接有喷管,且排气管的右端外壁与喷管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培训舱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与喷管相啮合的动力机构,所述喷管的内端外壁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第一气泵电连接外部电源。

优选的,所述培训舱的前部设置有吸尘机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第二气泵,且第二气泵固定安装在培训舱的前表面的前部,所述第二气泵的右侧吸气端固定连接有l形管,所述l形管的右端贯穿培训舱依次固定连接伸缩管和吸尘枪嘴,所述第二气泵的左侧排气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左端与锥形储罐的上部相连通,所述锥形储罐的上端内壁螺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二气泵电连接外部电源。

优选的,所述培训舱的上表面设置有机罩,且机罩包裹动力机构和第二气泵。

优选的,所述培训舱的后部设置有补偿气口,所述补偿气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且电机固定安装在培训舱的上表面,所述电机的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所述喷管的上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锥齿环,且锥齿轮的底端与锥齿环的右端相焊接,所述电机电连接外部电源。

优选的,所述有色粉末为玉米粉或面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护人员自我防护培训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医护人员自我防护培训设备,通过动力机构带动喷管围绕医护人员旋转,且第一气泵由吸气管和抽风扁筒吸入外部空气,产生混有有色粉末的气流,气流由多个喷头排出,使有色粉末均匀的附着在医护人员的防护服的外表面,从而模拟病毒,使医护人员在培训时可直观的看到病毒,从而使教学更加真实,提高培训效果,解决了现今穿脱防护服培训不够直观,培训效果较差的问题;

2、该一种医护人员自我防护培训设备,通过第二气泵由l形管、伸缩管和吸尘枪嘴吸入培训舱内的有色粉末,使有色粉末回收存储至锥形储罐内,从而达到便于清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效果,进而方便培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锥形储罐及其连接结构的左视剖图。

图中:1、培训舱;2、可视窗;3、密闭舱门;4、锥形储罐;5、吸尘机构;51、第二气泵;52、l形管;53、伸缩管;54、吸尘枪嘴;55、连接管;6、抽风扁筒;7、第一气泵;8、吸气管;9、动力机构;91、电机;92、锥齿轮;93、锥齿环;10、喷管;11、排气管;12、喷头;13、有色粉末;14、盖体;15、第一过滤网;16、机罩;17、补偿气口;18、第二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医护人员自我防护培训设备,包括培训舱1,培训舱1为长方体,培训舱1的前部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可视窗2和密闭舱门3,可通过可视窗2观察医护人员的培训情况,培训舱1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锥形储罐4,且锥形储罐4的内部存储有有色粉末13,有色粉末13可由锥形储罐4的下部锥形排出口流出,且流速可通过插板阀等限流机构可调,锥形储罐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抽风扁筒6,抽风扁筒6为前端开放式金属扁筒,且前端内壁设置有过滤网,自然状态时,少量有色粉末13由锥形储罐4的下部排出口流入抽风扁筒6内,并堆积堵塞锥形储罐4的下部排出口,锥形储罐4的后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气泵7,第一气泵7为常规气泵,且第一气泵7的下部吸气端通过吸气管8与抽风扁筒6的后部相连通,第一气泵7的上部排气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11,培训舱1的上端中部转动连接有喷管10,喷管10为与培训舱1相匹配的l形金属管,且排气管11的右端外壁与喷管10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培训舱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与喷管10相啮合的动力机构9,动力机构9带动喷管10匀速转动,喷管10的内端外壁设置有多个喷头12,多个喷头12均匀分布,第一气泵7由吸气管8和抽风扁筒6吸附外部空气,且有色粉末13在限流机构的作用下均匀的流入抽风扁筒6,从容产生混有有色粉末13的气流,且气流经旋转的喷管10由喷头12喷出,使有色粉末13附着在医护人员的防护服的外表面,从而模拟病毒,使医护人员在培训时可直观的看到病毒,从而使教学更加真实,提高培训效果。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培训舱1的前部设置有吸尘机构5,吸尘机构5包括第二气泵51,第二气泵51为常规吸泵,且第二气泵51固定安装在培训舱1的前表面的前部,第二气泵51的右侧吸气端固定连接有l形管52,l形管52的右端贯穿培训舱1依次固定连接伸缩管53和吸尘枪嘴54,自然状态时,伸缩管53和吸尘枪嘴54位于培训舱1内的一角,不影响医护人员培训操作,第二气泵51的左侧排气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5,且连接管55的左端与锥形储罐4的上部相连通,锥形储罐4的上端内壁螺接有盖体14,盖体14的中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5,第一过滤网15可有效的过滤有色粉末13,在有色粉末13附着在医护人员的防护服的外表面后,关闭第一气泵7,开启第二气泵51,医护人员手持吸尘枪嘴54吸收空气中的有色粉末13,且注意避免吸收附着在防护服外表面的有色粉末13,当看不到空气中的有色粉末13后,关闭第二气泵51,即可进行穿脱防护服培训,培训后,可在此开启第二气泵51,清理培训舱1内的有色粉末13,从而便于使用。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培训舱1的上表面设置有机罩16,且机罩16包裹动力机构9和第二气泵51,机罩16为方形罩体,且上部开设有散热孔,从而便于保护动力机构9和第二气泵51。

请参阅图1所示,培训舱1的后部设置有补偿气口17,补偿气口17便于空气流动,补偿气口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18,第二过滤网18可有效的过滤有色粉末13。

请参阅图2所示,动力机构9包括电机91,电机91为常规变频电机,且电机91固定安装在培训舱1的上表面,电机91的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92,喷管10的上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锥齿环93,且锥齿轮92的底端与锥齿环93的右端相焊接,电机91电连接外部电源,从而带动喷管10缓慢匀速转动。

请参阅图3所示,有色粉末13为玉米粉或面粉,无毒无害。

工作原理:医护人员在使用该培训装置时,培训人员站在培训舱1内,并关闭密闭舱门3,开启第一气泵7和动力机构9,则动力机构9带动喷管10围绕培训人员缓慢匀速转动,第一气泵7由吸气管8和抽风扁筒6吸附外部空气,且有色粉末13在限流机构的作用下均匀的流入抽风扁筒6,从容产生混有有色粉末13的气流,且气流经旋转的喷管10由喷头12喷出,使有色粉末13附着在医护人员的防护服的外表面,从而模拟病毒,使医护人员在培训时可直观的看到病毒,从而使教学更加真实,提高培训效果,在培训后,可通过吸尘机构5清理回收培训舱1内的有色粉末13,从而便于清理使用。

综上,该一种医护人员自我防护培训设备,通过动力机构9带动喷管10围绕医护人员旋转,且第一气泵7由吸气管8和抽风扁筒6吸入外部空气,产生混有有色粉末的气流,气流由多个喷头12排出,使有色粉末均匀的附着在医护人员的防护服的外表面,从而模拟病毒,使医护人员在培训时可直观的看到病毒,从而使教学更加真实,提高培训效果,解决了现今穿脱防护服培训不够直观,培训效果较差的问题,通过第二气泵51由l形管52、伸缩管53和吸尘枪嘴54吸入培训舱内的有色粉末,使有色粉末回收存储至锥形储罐4内,从而达到便于清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效果,进而方便培训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