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液晶屏无缝拼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39373发布日期:2021-02-03 20:1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LCD液晶屏无缝拼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lcd液晶屏无缝拼接组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lcd液晶屏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lcd液晶屏无缝拼接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lcd的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当中放置液态的晶体,两片玻璃中间有许多垂直和水平的细小电线,透过通电与否来控制杆状水晶分子改变方向,将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液晶是一种有机复合物,由长棒状的分子构成,在自然状态下,这些棒状分子的长轴大致平行,led应用可分为两大类:一是led单管应用,包括背光源led,红外线led等,并且lcd是一种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的物质,本身是不能发光的,需借助要额外的光源才行。
[0003]
目前现有的lcd液晶屏,通常没有设置降温装置,导致如果室内的环境温度较高,加上lcd液晶屏使用时自身散发的热量,久而久之会对lcd液晶屏内部的硬件造成一定的损伤,影响lcd液晶屏的使用效果,降低了使用寿命,并且当室内的环境温度较低时,会影响lcd液晶屏的影像亮度和响应时间。
[0004]
因此,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lcd液晶屏无缝拼接组件以解决目前现有的lcd液晶屏,通常没有设置降温装置,导致如果室内的环境温度较高,加上lcd液晶屏使用时自身散发的热量,久而久之会对lcd液晶屏内部的硬件造成一定的损伤,影响lcd液晶屏的使用效果,降低了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6]
技术方案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cd液晶屏无缝拼接组件,包括固定框架和lcd液晶屏本体,所示lcd液晶屏本体由拼接组成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上,所述固定框架相对两侧的内壁对称开设有矩形槽,所述固定框架远离所述矩形槽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框架通过所述滑槽和所述矩形槽滑动安装有连接板并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板一侧的外壁设有风扇,所述风扇被装配用于当所述lcd液晶屏本体温度较高时进行吹风降温。
[0008]
作为优选,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连接板一侧的外壁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块上,所述风扇通过相对两侧外壁对称螺纹连接的固定螺丝与所述连接板进行固定。
[0009]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通过一侧外壁对称开设的限位槽插接有供热板,所述供热板一侧的外壁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壁之间设有加热丝。
[0010]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框架远离所述滑槽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相对两侧的内壁对称固定安装有滑轨。
[0011]
作为优选,所述滑轨滑动安装有卡块,并且所述卡块的一端卡接于滑块顶部开设的卡槽内,所述卡块的一侧外壁与所述导向槽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
[0012]
有益效果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cd液晶屏无缝拼接组件,具备以下有益效
果:
[0014]
1、该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框架上安装的风扇,当室内的环境温度和lcd液晶屏本体自身温度较高时,启动连接板上的风扇对lcd液晶屏本体的背部进行吹风实行降温,避免了lcd液晶屏本体因温度较高对内部的硬件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提高了使用寿命。
[0015]
2、该实用新型,当室内的环境温度较低时,这时将供热板插接到连接板上,启动风扇并配合供热板上的加热丝对lcd液晶屏本体的背部环境进行一定的升温,避免了lcd液晶屏本体因室内的环境温度较低时,会影响lcd液晶屏的影像亮度和响应时间,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0016]
3、该实用新型,当不需要使用风扇时,滑动卡块使其不再卡住滑块,使其可以从固定框架内的滑槽内滑动取出,从而将风扇从固定框架上拆卸下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后期维修。
[0017]
4、该实用新型,通过用螺栓通过拼接的方式,将lcd液晶屏本体安装到固定框架上,拼接后的lcd液晶屏本体使用效果较好。
[0018]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0019]
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块和连接板和风扇和供热板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框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块和卡块卡接时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
主要附图标记:
[0026]
1、固定框架;2、滑块;3、连接板;4、风扇;5、供热板;101、lcd液晶屏本体;102、矩形槽;103、滑槽;104、导向槽;105、滑轨;106、卡块;107、弹簧;201、卡槽;301、限位槽;401、固定螺丝;501、加热丝;502、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28]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
接,还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9]
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30]
请参阅图1-5,lcd液晶屏无缝拼接组件,用来解决目前现有的lcd液晶屏,通常没有设置降温装置,导致如果室内的环境温度较高,加上lcd液晶屏使用时自身散发的热量,久而久之会对lcd液晶屏内部的硬件造成一定的损伤,影响lcd液晶屏的使用效果,降低了使用寿命,并且当室内的环境温度较低时,会影响lcd液晶屏的影像亮度和响应时间的问题。
[0031]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如图1、图3、图4以及图5所示,固定框架1相对两侧的内壁对称开设有矩形槽102,固定框架1远离矩形槽102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103,固定框架1通过滑槽103和矩形槽102滑动安装有连接板3并进行固定,连接板3一侧的外壁设有风扇4,风扇4被装配用于当lcd液晶屏本体101温度较高时进行吹风降温。
[0032]
其中,连接板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块2,滑块2滑动安装于滑槽103和矩形槽102内,并且滑块2通过顶部导向槽104内的卡块106在弹簧107的作用力下卡接于卡槽201内对滑块2进行固定(如图5状态所示);滑槽103和矩形槽102的数量为若干个,从而风扇4的数量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而定。
[0033]
如图3、图4及图5所示,滑槽103内滑动安装有滑块2,连接板3一侧的外壁固定安装于滑块2上,风扇4通过相对两侧外壁对称螺纹连接的固定螺丝401与连接板3进行固定。
[0034]
其中,通过固定螺丝401将风扇4安装到连接板3上,当需要对风扇4进行维修时,可以将固定螺丝401拆卸,从而将风扇4从连接板3上拆卸下来,方便工作人员对风扇4进行维修。
[0035]
如图3所示,连接板3通过一侧外壁对称开设的限位槽301插接有供热板5,供热板5一侧的外壁开设有通槽502,通槽502内壁之间设有加热丝501(电加热丝)。
[0036]
进一步,当室内的环境温度1-3摄氏度或更低时,这时将供热板5插接到连接板3上的限位槽301内进行固定,启动风扇4进行吹风并配合供热板5上的加热丝501对lcd液晶屏本体101的背部环境进行一定的升温(温度范围6-7摄氏度,且当lcd液晶屏本体101温度达到10摄氏度内部温度监督单元会关闭风扇4),避免了lcd液晶屏本体101因室内的环境温度较低时,会影响lcd液晶屏本体101的影像亮度和响应时间,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0037]
如图1所示,固定框架1远离滑槽103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104,导向槽104相对两侧的内壁对称固定安装有滑轨105。
[0038]
如图4所示,滑轨105滑动安装有卡块106,并且卡块106的一端卡接于滑块2顶部开设的卡槽201内,卡块106的一侧外壁与导向槽104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107。
[0039]
进一步,当不需要使用风扇4时,滑动卡块106使其在滑轨105上滑动,同时弹簧107收缩,从而不再卡在卡槽201内,使滑块2其可以从固定框架1内的滑槽103和矩形槽102内滑动取出,从而将风扇4从固定框架1上拆卸下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后期维修。
[0040]
当lcd液晶屏本体101自身温度较高(温度达到预设温度的时候,内部温度监督单元会自动开启风扇4)时,启动连接板3上的风扇4对lcd液晶屏本体101的背部进行吹风实行降温,避免了lcd液晶屏本体101因温度较高对内部的硬件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提高了使
用寿命。
[0041]
该文提及的弹簧107,其弹性系数符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要求。
[0042]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他类似连接方式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例如焊接、粘接或者螺接等方式。
[0043]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本实用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