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生用高中化学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5201发布日期:2021-01-23 10:4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学生用高中化学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学生用高中化学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实质是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分子)。
[0003]
目前,在对学生进行讲课教学时,老师们通常会用到各种教学器具来完成授课教学,例如专利号为:201921024805.4的实用新型,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设有开口,且侧壁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套接有螺母,虽然该装置可便于调节放置教学器具的空间布局,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但由于其内部并未设置任何的限位机构,以至于在放置好教学器具后,两个相邻器具之间仍会留有一定的空间,在整体移动运输的过程中,相邻的器具难免会发生一些磕碰撞击,更何况化学教学器具大多为玻璃制品,相互碰撞会导致器具的损坏破裂,从而造成一定的损失,并且,其并未设置操作平台,在讲课教学时,老师们只能将器具拿出在讲台或其他地方进行试验操作,但这样的操作十分有局限性,如讲台或其他地方不具有实验操作的条件,那么在整体操作上,老师们的试验讲课教学就会变得十分困难,进而带来了许多的困扰,因此,基于以上缺点,现推出一种学生用高中化学教学装置对此来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学生用高中化学教学装置,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教学装置在移动运输过程中,其内部放置的教学器具易发生磕碰撞击,以及不具有操作平台的技术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学生用高中化学教学装置,包括
[0006]
壳体;
[0007]
第一盖板,可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顶端左侧;
[0008]
第二盖板,可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顶端右侧;
[0009]
背带,可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外壁;
[0010]
还包括连接机构、分隔机构和升降操作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装配在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顶端,所述分隔机构装配在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升降操作机构装配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学生用高中化学教学装置,通过连接机构可以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锁紧连接在一起,通过隔板插入进相对应滑轨的内腔,从而可以根据教学器具的大小来将其分隔开来,通过圆杆、螺杆、把手、连接板和支撑杆之间的配合,从而可以根据使用需求推动基座向上或向下移动,通过基座、卡孔、托板、第二弹
簧、垫块和卡球之间的配合,从而可以调节基座的承载的面积,进而以便教师在其顶端进行实验操作,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可根据使用需求来将多个教学器具分隔开来,避免整体在移动运输的过程中,相邻的器具会发生磕碰撞击的现象,进而保护器具不受到外界的伤害,并且,其具有操作平台,便于教师进行试验操作展示,使用灵活,局限性小,满足教师在教学时的各种需求。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隔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托板结构示意图;
[0016]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杆俯视图;
[0017]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托板俯视图;
[0019]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俯视图。
[0020]
图中:1、壳体,2、第一盖板,3、第二盖板,4、背带,5、连接机构,51、第一连接座,52、第二连接座,53、插槽,54、第一弹簧,55、压板,56、矩形杆,57、拉杆,58、插杆,6、分隔机构,61、第一置物槽,62、隔板,63、第二置物槽,64、试管,65、滑轨,7、升降操作机构,71、圆杆,72、螺杆,73、把手,74、连接板,75、支撑杆,76、基座,77、卡孔,78、托板,79、第二弹簧,710、垫块,711、卡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学生用高中化学教学装置,包括壳体1、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3、背带4、连接机构5、分隔机构6和升降操作机构7,第一盖板2可活动连接在壳体1的顶端左侧,第二盖板3可活动连接在壳体1的顶端右侧,背带4可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外壁,通过背带4可将其整体背起,便于移动携带,连接机构5装配在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的顶端,分隔机构6装配在壳体1的一侧,升降操作机构7装配在壳体1的另一侧。
[0023]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连接机构5包括第一连接座51和第二连接座52,第一连接座51和第二连接座52分别安装在第一盖板2与第二盖板3的顶端内侧,第一连接座51的右侧前后两端均开设有插槽53,第二连接座52的内腔左侧前后两端均对称安装有第一弹簧54的一端,且第一弹簧54的另一端安装有压板55,压板55的右侧中心位置设置有矩形杆56的一端,矩形杆56的另一端延伸出第二连接座52的右端面且安装有拉杆57,压板55的左侧前后两端均安装有插杆58的一端,插杆58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弹簧54且延伸进插槽53的内腔,向右侧拉动拉杆57,拉杆57会带动矩形杆56、压板55和插杆58一起向右侧移动,同时压
板55会对第一弹簧54进行拉伸。
[0024]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插槽53与插杆58之间相匹配且位置相对应,从而明确了插槽53与插杆58之间的安装关系与位置关系,保证插杆58可准确无误的插入进插槽53的内腔。
[0025]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分隔机构6包括第一置物槽61,第一置物槽6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一置物槽61分别开设在壳体1的顶端左右两侧,第一置物槽61的内腔放置有若干个隔板62,壳体1的顶端前后两侧从左至右均开设有第二置物槽63,第二置物槽63的内腔插接有试管64,试管64的顶端延伸出壳体1的上表面,通过第二置物槽63可收纳储存试管64,壳体1的内腔前后两侧从左至右均开设有滑轨65,通过隔板62插入进相对应滑轨65的内腔,进而可将多个教学器具单独的分隔开来。
[0026]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升降操作机构7包括圆杆71,圆杆7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圆杆71分别安装在壳体1的内腔前后两侧,壳体1的内腔左侧中心位置通过轴承安装有螺杆72,螺杆72的右侧延伸出壳体1的右端面且安装有把手73,圆杆71与螺杆72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套接有连接板74,螺杆72与连接板74之间相互螺纹连接,连接板74的顶端前后两侧均销轴连接有支撑杆75的一端,且支撑杆75的另一端销轴连接有基座76,转动把手73,把手73会带动螺杆72转动,而连接板74会带动支撑杆75的一端在螺杆72的外壁上向内侧或向外侧移动,此时支撑杆75的另一端会带动基座76向上或向下移动,基座76的内腔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对称开设有卡孔77,基座76的前后两侧均对称插接有托板78的一端,且托板78的另一端延伸进基座76的内腔,托板78的内腔内侧前后两端均对称安装有第二弹簧79的一端,第二弹簧79的另一端设置有垫块710的一端,且垫块710的另一端延伸出托板78的外壁且安装有卡球711,卡球711内嵌在卡孔77的内腔,向外侧用力拉动托板78,此时卡球711会被内侧的卡孔77抵住,当托板78继续向外侧移动时,卡球711会突破卡孔77的阻挡而推动垫块710向内侧移动对第二弹簧79进行挤压,当卡球711向外侧移动至外侧的卡孔77处时,第二弹簧79会恢复至初始状态且推动垫块710和卡球711一起向外侧移动,当卡球711卡入进外侧相对应卡孔77的内腔时,停止继续向外侧移动托板78,托板78的位置会被卡球711与卡孔77之间相互卡紧固定住。
[0027]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螺杆72外壁左右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设置,从而保证螺纹连接在其外壁上的两个连接板74同时向内侧或向外侧移动。
[0028]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支撑杆75的安装呈倾斜状设置,从而保证其一端向外侧或内侧移动时,另一端可向上或向下移动。
[0029]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0030]
当需要放置储存教学器具时,先向右侧拉动拉杆57,拉杆57会带动矩形杆56、压板55和插杆58一起向右侧移动,同时压板55会对第一弹簧54进行拉伸,当插杆58从插槽53的内腔移出时,第一连接座51与第二连接座52之间便没有了任何的阻挡,此时可自由翻转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进而将壳体1的内部露出,把教学器具放置在基座76上,从第一置物槽61的内腔将隔板62抽出且插入进相对应滑轨65的内腔,进而可将多个教学器具单独的分隔开来,而试管64可插入进第二置物槽63的内腔进行收纳储存,在将教学器具全部放置好后,关闭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按照上述操作,再将插杆58插入进插槽53的内腔,从而将
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锁紧连接在一起,即完成封箱处理;当需要进行试验操作展示教学时,先将隔板62从滑轨65的内腔抽取且放入进第一置物槽61的内腔,转动把手73,把手73会带动螺杆72转动,而连接板74会带动支撑杆75的一端在螺杆72的外壁上向内侧或向外侧移动,此时支撑杆75的另一端会带动基座76向上或向下移动,当基座76向上移动且移出壳体1的内腔时,停止转动把手73,基座76的位置随即被固定住,向外侧用力拉动托板78,此时卡球711会被内侧的卡孔77抵住,当托板78继续向外侧移动时,卡球711会突破卡孔77的阻挡而推动垫块710向内侧移动对第二弹簧79进行挤压,当卡球711向外侧移动至外侧的卡孔77处时,第二弹簧79会恢复至初始状态且推动垫块710和卡球711一起向外侧移动,当卡球711卡入进外侧相对应卡孔77的内腔时,停止继续向外侧移动托板78,托板78的位置会被卡球711与卡孔77之间相互卡紧固定住,此时老师们可在基座76与被拉伸出来托板78的顶端进行试验操作展示教学,该装置不仅可根据使用需求来将多个教学器具分隔开来,保护器具不受到外界的伤害,并且,其具有操作平台,便于教师进行试验操作展示,满足教师在教学时的各种需求,适合推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